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45052800000003

第3章 轧喀达雅城堡

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出发,沿国家一号公路驱车向南疾驰600千米,经过著名的阿特拉斯山、布哈里古堡和几个南部高原城市,穿越逶迤起伏的丘陵和莽莽的沙土高原,当汽车驰近目的地时,一座座金字塔式的城堡轮廓,辅以片片婀娜多姿的棕榈树,猛然扑入眼帘,相互衬托构成一幅幅优美的建筑风景画。这便是具有独特风韵的,古老的“金字塔式的城市”——轧喀达雅。

轧喀达雅由七个城堡组成,坐落于一个干涸河床的两侧。城堡的布局都是以清真寺的塔楼为中心的,在高高耸立的塔楼周围,住房沿山而筑,伸展开去,那一幢幢灰红、兰、黄色的小楼,鳞次栉比,在阳光照射下,明亮的墙面实体与阴影面相映成趣,十分艳丽。屹立在中央地带的清真寺为几何状塔楼,外形简练,挺拔质朴,与层层叠叠的住房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城堡内的建筑都执意保持阿拉伯土生建筑的风格,房屋用灰、土、石加棕树枝条砌筑,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住宅以内庭布局为多,上部空间设围廊,布局较灵活;而郊外棕榈林的传统住房,布局开敞,内外空间流通,富有现代建筑特色。内部道路布置曲折迂回,既可丰富视野,又能遮挡风沙。房屋外墙仅开小窗洞,门窗都开向内庭,以避开外界窥视,同时也防止风沙和阳光的照射。

城堡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的尺度都以人体和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毛驴的体量而筑;街道的宽度,则以毛驴背驮货物的宽窄为依据;长度以水井的水位深度和马驴拉水时所需的长度而定;门楼的高度也是以人乘上毛驴后摸高的尺度来确定的;台阶的宽度是按两脚宽、高度按四指宽而建造的。用意虽然不算深奥,在当时却也是颇具匠心。

轧喀达雅之所以能保留着阿拉伯民族传统建筑的本色,主要是受宗教的影响。坐落在姆扎卜山谷内的这七座城堡均为伊巴迪达教派修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各种宗教习俗从11世纪至今仍保留得十分完整。城堡内男性16岁,女性13岁披袍。婚后妇女出门,白袍裹身,只外露一只眼睛。妇女很少参与公共场所的活动,购物、打水,至今也都男女分设。如有外人扣门,主人必先从屋内窥视,凡男性者来访,妇女都要避入室内。妇女在路途行走中,遇见陌生男性,都要向墙壁站立,待男性走过后再继续行走等等。这些男女有别的宗教束缚,对城堡的布局和建筑物的布置都有一定影响。城堡中无娱乐场所,酒和咖啡都是被禁止的。城堡中的叫卖市场是唯一的游戏消遣的场所。每天下午哺礼之后(下午的一次礼拜),人们围坐在广场四周,卖物者委托经纪人举着物品叫卖、兜售,买者互相抬价或压价,仪态和表情都十分丰富,饶有风趣。卖物和买物者主要都是以游戏为目的,买来的物品隔日或数日后买主又可作为卖主交经纪人出售。这样的市场布局都呈封闭式的,形成较完整的空间,是城堡中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

各个城堡均有人工培育成的棕榈园。其历史可追溯到该城最早的居民。在棕榈树荫下,还种有果树、蔬菜和其他观赏性植物。这些人工绿洲得益于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在姆扎小河及其支流上,有为防范洪水泛滥而建的许多水坝。星罗棋布的水井及巧夺天工的抽水设施,再加上纵横交错的水渠可以满足灌溉之需。棕榈园也是城堡居民避暑的地方,每年他们都要在此居住三个月左右。包括瞭望塔在内的一整套防御系统既可防范可能来犯之敌,又可监控洪水的袭击。

当你置身于这些城堡中,怀古寻幽之情定能油然而生。当夜幕降临,塔楼顶端月牙形的窗灯,胜似朔月悬挂空穹,繁星掩映下的一座座金字塔式朦胧的建筑物轮廓,辅以昏礼(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礼拜,昏礼是傍晚时分的一次)时的经声,宗教色彩盎然。

轧喀达雅的建筑风格,既着眼于社会的共同生活,又兼顾到家庭结构,给了现代的建筑师们巨大的艺术启迪。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传统风格保留完整的城古堡,它不仅被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所瞩目,并已成为阿尔及利亚驰名遐迩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