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生命化学趣谈
45052500000012

第12章 冷面杀手

在生命体的日常生命活动中,各种物质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互通信息、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命统一体。作为生命体组成成分的物质,在生命体内部,仿佛持有特定的“身份证”似的,各自在体内可以互相识别,并不会引起某些危害性的生理反应过程,不过,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它们不是我们身体所特有的,因而是外源性物质,这些外源性物质如果进入体内,有的并不会对身体起多大的危害作用便已经被排出体外,不过,更多的化学物质进入体内时,却往往能与身体内某些器官中的生物分子相互结合作用,破坏了正常的生命过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破坏性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中毒”,能够使身体中毒的物质,我们称之内“毒物”。这些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一般都比较剧烈,对生命体来说堪称“无情”的冷面杀手。

这些形形色色的冷面杀手,为害人间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在古代,“毒若蛇蝎”这句话用来形容人心的狠毒,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天然有机物的毒性(蛇毒、蝎毒等)有了相当的认识。古代的人们,还在品尝异常鲜美的山中香蘑菇的同时,也尝到了毒蘑菇致命的威力。到现代,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更加全面地暴露在有毒物质的包围之中。这些有毒物质按照来源可以分为:1.化学有毒物质。无机的氰化物、重金属盐、硫化物、磷化物、一氧化碳等,还有众多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大量有机合成药物)。它们有的能引起细胞的损伤及死亡,引发中毒性肝炎、急性胃炎等疾病,有的则具有基因毒性。使生物体基因突变而诱发肿瘤病。

2.生物来源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来自于各种异体生物,特别是细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败血病等疾病,同时大多伴随着各种感染症状。

这些外源性的有毒物质,在进入生命体的血循环系统后,也就开始了它们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或代谢过程。肝以及其他一些器官和组织,对进入体内的外源性物质(也称为母体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主要的是把它们转化为失去了毒性的失活代谢物,然后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失活代谢过程。有时,母体化合物经过体内初步代谢后,产生毒性更强的有毒代谢物,与有关组织中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而导致了生物体的中毒。另外,生物转化过程也可能把本身没有毒但具有潜在毒性的化合物转化为有毒代谢物,这称为毒性的表现或者激活过程。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解毒系统在中毒与解毒的平衡中保护着人体的生命安全,但是,一旦人体的解毒功能减弱或者有毒物质大量入侵,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来不及消灭这些外源性毒物,组织细胞便会受到毒性的破坏,冷面杀手也就开始在体内肆意为恶,诱发各种疾病反应,甚至导致生命体的迅速死亡。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很多有机化合物的中毒机制、解毒机制逐渐为人所知,对各种有毒物质毒性的衡量标准也已经确立,人们在毒物面前的自我防护方法也已经广泛推广,这些对抵御这些冷面杀手的入侵、限制它们危害人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了解中毒性疾病群的病理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彻底击败这个对生命体有着严重危害的敌人,科学的了解对手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人类正在迈出积极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