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的光辉把大地照亮,我们才能够欣赏五彩缤纷的世界,赞美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没有光,人们将陷入可怕的、永恒的黑暗之中。因此,什么是光,长期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获得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经历了几百年的激烈争论。科学巨匠牛顿也是光学大师,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在17世纪末发表了科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光学著作——《光学》。他认为:光是由一颗颗像小弹丸一样的机械微粒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粒子进入人眼睛,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这就是光的“微粒说”。
牛顿用“微粒说”轻而易举地解释了光的直进、反射和折射现象。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粒子都是沿直线高速运动的,所以光线必然沿直线前进。光粒子是弹性小球,遵循力学规律,碰到光滑界面会发生反弹,形成反射现象,就像力学中理想刚球被弹性表面弹回一样。
对于折射现象,牛顿认为,这是由于光粒子到达两种媒质界面的时候,受到媒质的垂直于界面方向的吸引,使得粒子垂直于界面方向的前进速度发生改变造成的。为了说明进入水中的光线折向法线,牛顿假设光在水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牛顿的“微粒说”由于能够简单、通俗地解释光学现象,很快获得了人们的承认和支持。
但是,“微粒说”不是万能的。一些当时已知的光学现象,比如在空间交叉的几束光线能够互不干扰地独立前进;光线不是永远走直线,它可以绕过障碍物的边缘拐弯前进等,“微粒说”就无法解释。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和“微粒说”相对立的波动说。他把光和声波、水波相类比,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由发光物体引起,依靠一种特殊的弹性媒质来传播。这一种学说,既解释了几束光线相遇不会发生干扰的现象,又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在解释折射现象的时候,惠更斯同牛顿相反,他假设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波动说的创立,打破了“微粒说”“一统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动的激烈争论的战幕。
但是尽管波动说可以解释不少光学现象,由于它很不完善,解释不了人们最熟悉的光的直进和颜色起源等问题,所以没有得到普遍支持。再说,受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测出水中的光速,无法判断牛顿和惠更斯的假设谁对谁错。牛顿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的拥护者又利用他的权威对波动说横加指责,全盘否定,以致波动说在很长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微粒说”盛极一时,在光学界统治了近一个世纪。
进入19世纪以后,在以往争论中被“微粒说”压得奄奄一息的波动说,又活跃了起来。崭新的实验事实,接二连三地暴露了“微粒说”的无能和错误,而波动说却应付自如。
干涉现象是波的一种特性。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波,在空间相遇,在交叠区域中,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形成特殊的干涉花样。如果光是一种波,也一定会产生干涉现象。
为了证明这一点,杨氏在暗室里做了有名的干涉实验:取甲、乙、丙三块光屏,甲屏中央有两个离得很近的小圆孔,把它们立在桌上,让太阳光通过甲屏小孔照射到乙屏的两个小孔上,丙屏上立刻出现了亮暗交替的彩色干涉条纹。丙屏上的条纹是乙屏的两个小孔射出的两束光发生干涉的结果。甲、乙屏的设置就是为了使乙屏两个小孔射出的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至于彩色的出现,是因为太阳光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各种色光形成的亮暗条纹的位置不同的缘故。杨氏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光确实是一种波,它只有用波动说才能解释,“微粒说”就解释不了。
给“微粒说”沉重打击的第二个实验,是光的衍射实验。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衍射现象,它也是波的基本特征之一。比如,把门窗打开一条小缝,室里各处都可以听到室外传来的声音;湖面上水波遇到障碍物,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传到后面去,这是声波和水波的衍射现象。光如果是一种波,它也一定会发生衍射现象。
在不透光的屏的中央,开一个孔径可以调整的圆孔,再在孔的后面放一个光屏,让光通过比较大的圆孔,就可以看到光沿着直线传播,在光屏上就得到一个亮度均匀的光斑。逐渐缩小圆孔的孔径,光斑也就随着减小。但是当圆孔直径缩小到10微米左右,光斑不但不跟着缩小,反而变大,光斑的亮度也不均匀,而是变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这种光绕过小圆孔的边缘而向外扩展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在“微粒说”看来,光的衍射是不可理解的。给“微粒说”以致命打击的,是光速的精确测定。1850年,傅科用高速旋转镜的方法,精确地测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只有在空气中速度的3/4,有力地证明了“微粒说”的错误和波动说的正确。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他还指出光也是一种电磁现象,光波是一种波长比较短的电磁波。这就是光的电磁说。到20世纪80年代,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证明电磁波确实同光一样,能够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人们利用光的电磁说,对于以前发现的各种光学现象,都做出了圆满的解释。光的电磁理论的建立,使波动说锦上添花。
正当波动说欢庆胜利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这就是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和发现了光电效应。
波动说认为,光是依靠充满于整个空间的连续媒质做弹性机械振动传播的。这种媒质,当时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以太”。为了验证“以太”是否存在,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和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莫雷使用当时最精密的仪器,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实验。结果证明,地球周围根本不存在什么“以太”。没有“以太”,光波或者电磁波又怎么传播呢?
面对这一个波动说难以克服的困难,“微粒说”倒是毫不费力的。因为按照“微粒说”,光粒子流从光源发出以后,可以在空间独来独往,不用依赖任何媒质。
光电效应的发现,波动说更无法解释。光电效应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从表面释放出电子的现象。所释放的电子叫做光电子。比如,在验电器上安装一块擦得很亮的锌板,并且使它带负电,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然后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立刻合拢,表示锌板所带的负电荷已经释放出来。如果用可见光来照射,无论光多强,照射时间多长,都不可能使锌板释放出光电子。
这个现象,还有其他的一些现象,从波动说的观点来看,都是没法理解的。因为按照波动理论,无论什么频率的光,只要强度很大,照射到金属板上,供给电子脱离金属板的能量,都应当有光电子飞出。
爱因斯坦独具慧眼,洞察光的本性,调停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他创立的光量子理论,虽然复活了“微粒说”,但是没有抛弃波动说,而是把两者巧妙地综合在一起。
爱因斯坦辩证地指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光量子理论的两个基本方程e=hv和p=h/λ中。h是普朗克常数,e和P分别是表示光的粒子特征的能量和动量,v和λ分别是表示光的波动特征的频率和波长,通过h,把粒子和波动联系在一起了。
当然,这里的微粒和波动,已经不是机械的微粒和机械的波动了。正是在这个新的意义上,对于光来说,波动和微粒是平起平坐、互为补充的。各种各样的光学现象,有的可以用波动来说明,有的必须用微粒来解释。光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就是到现在为止人们对光的本性的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