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山
45027700000024

第24章 欧洲“小索非亚”——维托沙山

维托沙山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南郊10千米处,是保加利亚的旅游胜地,素有“小索非亚”之美称。所有熟悉它的人都会赞同著名的维也纳地质学家弗·霍赫什特尔所说的,索非亚和维托沙山,正如那不勒斯和维苏威火山一样,是不可分的。这座山犹如一座天然的美丽公园偎依着索非亚,是大自然赠给索非亚不可替代的天然礼品,这一点是许多世界名城所无法企及的。

维托沙山总面积278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2285米,因山峰挺拔终年搏击天际乌云而称“黑峰”。据文献记载,维托沙山最早被称为“斯科帕尔”,意为“峭山”,保加利亚独立后,改名为“维托沙”,是“双峰山”的意思。

维托沙山形状如圆锤,山峰高耸,姿态万千,古代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茂密橡树林,从17世纪开始得到开发,1934年被辟为公园。现在山区已经修建为休养基地,旅馆广布于山林间,山间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可通山顶,还有两条高空缆车线供游人使用。

每到冬季,维托沙山就成为巨大的滑雪运动场,全国性的滑雪大赛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在维托沙山北坡,有一处被称为“马蹄”的著名景观,在峭壁之上,有形似马蹄的山崖,因此得名。“马蹄”凌空腾起,十分壮观,晴朗的日子站在马蹄上,首都索非亚市容尽收眼底。

维托沙山还有一条泥石流形成的“石河”,从山顶直泻山腰,石河完全由浑圆的巨石铺砌而成,石下泉水涓涓流淌,水声清脆悦耳。据说很早以前,曾经有人在这里淘金,因此人们也把石河称为“金桥”。

在索非亚南郊维托沙山麓有一个名叫博纳的村子,博亚纳教堂就坐落在这里。博亚纳教堂由3个教堂组成,每个教堂的建筑时间和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却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建筑群体。建筑平面是正十字形,圆屋顶,外表装饰非常华丽。东教堂建于10—11世纪,中教堂建于1250年左右,西教堂建于19世纪。中教堂绘有教堂赞助人卡洛扬王子夫妇以及保加利亚国王康斯坦丁·阿森夫妇的肖像,还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和圣像画。西教堂的壁画具有优美的拜占庭艺术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的风格,代表着中古时期保加利亚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已把博亚纳教堂定为世界首批5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

维托沙山是保加利亚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除水量充足外,还有其他一系列有利的蓄水因素,山区降雪量比较大,山坡坡度小,石河和石湖比较多。维托沙山还有广阔的泥炭沼泽地,泥炭不仅吸收大量水分而且流散比较慢,因此,它起着自然调节和供水的作用,泥炭分布于许多地方的蓄水区。

维托沙山河流源头一般都是清澈见底的溪涧,缓缓地流过石质堆积物和泥炭层,直到流至山地才形成河谷。维托沙山是斯特鲁马河的源头,切尔尼峰南面是它的发源地,它吸引了鲍斯内克村和丘比特村的一些喀斯特尔水,其中最重要的是活泉。这个泉水非常有特点,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非常守时地喷出,有点像美国的老实泉,故称为活泉。

维托沙山动物繁多,仅水生无脊椎动物就发现了120多种,蝴蝶有480多种,15种鱼类,115种长居鸟和候鸟,10种爬行动物等等。哺乳动物中最多的是松鼠、狐狸、刺猬、羚羊等,狼、熊和野猪有时从附近的丛林跑出来。

维托沙山在历史上曾经留下了不少英雄的足迹。早在奥斯曼统治时期,维托沙山就是为民族独立而进行英勇斗争的战士们经常出没的地方。传说恰夫统领和拉鲁什旗手曾率领杜特克队在这里凶狠地打击过侵略者。1924年5月17日,22名保加利亚革命者在此举行了秘密会议,共同商讨武装起义事宜,历史上称这次会议为“维托沙会议”。保加利亚解放后,人们常常到会议举行的地方进行集会,纪念当年的革命者。

维托沙山早已是旅游爱好者的理想去处。1895年8月,在保加利亚旅行运动创始人阿列克·康斯坦丁诺夫的率领下,300多名旅行爱好者登上了维托沙山的最高峰切尔尼峰。从那以后,维托沙山便成了保加利亚旅行者喜爱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