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山
45027700000017

第17章 横卧欧洲中部的矿泉山——喀尔巴阡山

喀尔巴阡山脉是欧洲中部山脉,是阿尔卑斯山系向东的延伸部分,整个山脉在多瑙河中游以北。

山水相依的喀尔巴阡山按地质构造,其两端均跨越多瑙河,西起奥地利的维也纳台地,越过多瑙河莱塔门;东端越铁门向南,直至原南斯拉夫蒂莫克河谷地。山脉外缘是古老的波希米亚高原和东欧台地,内侧为大、小匈牙利平原组成的篷诺尼亚台地,以及分隔平原的匈牙利外多瑙丘陵区。山脉全长1450千米,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喀尔巴阡山脉由多列平行延伸的山岭组成,主要可分为三带。第一带在最外缘,称外喀尔巴阡山脉,起自维也纳附近,经摩拉维亚和波、捷边境进入前苏联乌克兰西部,南抵罗马尼亚,止于布加勒斯特北面。第二带在第一带内缘,称内喀尔巴阡山脉,内喀尔巴阡山脉又可分为两部分:即西部的斯拉伐克中部断块山,东南部的东喀尔巴阡断块山和南喀尔巴阡断块山。这些断块山体的内核是古老的结晶岩,其上覆盖着年轻的沉积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第三带位于最内缘,为第三纪火山岩所构成的山脉。喀尔巴阡山脉最高峰格尔拉霍夫斯基峰,海拔2655米。整个山脉山体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1500米。

喀尔巴阡山地区河流主要属黑海水系,最主要的是多瑙河及其支流。波罗的海水系占10%,主要河流是奥得河和维斯瓦河,它们都发源于此。河流水文特征为雨雪型,洪水期在春季3—4月间和夏季6—7月间。

喀尔巴阡山地区民族成分复杂。西喀尔巴阡山西坡为捷克人,北坡为波兰人,中部为斯洛伐克人,南部为匈牙利人。东喀尔巴阡山东北部为乌克兰人,北纬47°以南主要是罗马尼亚人,东喀尔巴阡山内侧及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的一部分有匈牙利人和日耳曼人后裔。喀尔巴阡山西南边缘为塞尔维亚人。

喀尔巴阡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外侧山麓地带广泛分布着石油、天然气和岩盐,其中有波兰的亚斯沃、克罗斯诺油田以及罗马尼亚的以普洛耶什蒂为中心的大油田等。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也分布着天然气和岩盐。除此之外,铜、铁、金、银、铅、锌、钾盐、褐煤等资源也很丰富。

在喀尔巴阡山中也有博物馆,如建在山峰高处的多夫塔纳监狱博物馆。这里原来是一座古堡,1894年建成了残酷的监狱,狱中曾经监禁过许多农民起义领袖和革命志士。后来监狱改为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狱中用过的实物,如重达7公斤的手铐、十几公斤的脚镣、狱卒拷打囚犯的大木棒和橡皮棍等。在这里也有囚禁共产党人和政治犯的牢房。周恩来总理生前访问罗马尼亚时曾到此参观,并题词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博物馆,不只纪念着过去,而且还教育着现在。”博物馆每年接待的观众有30万人次。

喀尔巴阡山北部还有一个著名的乌尔苏湖,乌尔苏湖面积约4万平方米,水深两米,湖水下咸上淡,极易贮存热量,因此有“欧洲最热的湖”之称。乌尔苏湖水也可治疗疾病,加上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早在100多年前便是避暑胜地了。乌尔苏湖现在已扩建为索瓦塔休养站和旅游胜地,湖区兴建了众多饭店、休养所、医疗站、俱乐部、图书馆、电影院和体育场等各种设施,医疗站里有电疗、光疗、水疗、泥疗、蒸汽疗等服务设备,每年来此的游客有7—8万人。

喀尔巴阡山脉的矿泉十分有名,山区的矿泉具有医疗价值,成为一些国家发展疗养及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在罗马尼亚,有160多个矿泉疗养站,大都建立了现代化的疗养设施,吸引着大量国外游客。在南喀尔巴阡山西端的切尔纳河谷,有罗马尼亚最古老的疗养、旅游胜地——海尔库拉内矿泉,这里气候宜人,绿树成荫,景色幽雅,到处可见淙淙的泉水。据文献记载,古罗马帝国的军队进入达契亚国境后,在这里安营扎寨,一些患有风湿病或皮肤病的士兵偶然用这里的泉水洗浴,病状大为减轻,后来罗马帝国的一些达官贵人闻讯赶来,用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神海克力斯的名字给这里的矿泉区命名,海尔库拉内就是海克力斯的罗马尼亚语译名。如今这里的矿泉站博物馆还珍藏着当年罗马人用的浴盆、水管管道等。

喀尔巴阡山简直是动植物的大家庭,这里有山毛榉、云杉、冷杉等各类植物,熊、狼、猞猁等各种动物游荡其间。这里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