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公园
45027300000015

第15章 艾伯塔省恐龙公园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南角红鹿河一带,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恐龙公园。这座公园地形十分奇特,这里的荒原奇形怪状,形成石柱、山峰和重重叠叠的彩色岩层,以及其他奇观异景。1979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七千五百万年以前,现在的东艾伯塔地区是大片浅海边的低洼沿海平原。气候属于亚热带,和现在的北佛罗里达相近。无数动物正处于它们的全盛时期——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原始哺乳动物,鸟类和恐龙。有的恐龙长达几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的恐龙很小,体长不到1米。这些恐龙中有食草的,也有食肉的,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的陆地或沼泽附近,这里可以说是恐龙的世界。当一些动物死去时,它们躺在河道里和泥地上,其骨骼被新的层层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挤压在一起的骨骼泥沙结合体和矿物的沉积,加之氧气的缺少,形成了化石——那些曾漫游在古艾伯塔的动物的骨骼、牙齿和表皮的印痕。经过更长时间的演化,新的沉积盖住化石并把它们保存起来。

直到距今一万三千年前的冰川时代末期——在地质年代上仅仅是一瞬间,冰川擦损上层岩石,大量融化的冰水纵深冲入软的沙石泥石地层,有关化石的沉积物则显露出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红鹿河谷。艾伯塔荒原的中心地带形成了奇特的天然怪岩柱,孤立的岩石台地和低洼的河谷,同时这里也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白垩纪晚期恐龙化石的最大集中地。

自从19世纪80年代那里的挖掘工作开始以来,人们已经沿着红鹿河谷获得300多架高质量的恐龙骨骼,这些恐龙骨骼大约代表60种不同种类的恐龙。世界上最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斯顿伯格博士把这些恐龙化石复制成原形,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四具标本留在公园中陈列。其他大部分骨骼藏品已经从公园搬到公园西北的皇家泰利尔古生物博物馆安家落户。博物馆以第一个在这里发现“艾伯塔龙”的古生物学家泰利尔命名。这里陈列着很完整的“艾伯塔龙”,属于肉食性的霸王龙,眼睛长在头骨较高的部位。这里陈列的还有头甲龙、角龙、鸭嘴龙等恐龙。这座博物馆还设有一个高大的温室,里面种植着不少曾与恐龙一起生活过的古老植物,有些还是恐龙的食物,如树蕨、苏铁、罗汉松以及一些寄生的有花植物。

现在,这座恐龙公园尽量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这里还成了种类繁多的鸟类栖息所。冬天有叉角羚羊和白尾鹿等珍稀动物来此繁衍生息,这又为恐龙公园增添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