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海港
45027100000034

第34章 卡拉奇港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和港口,信德省首府。位于印度河三角洲西南,夹在利亚河与马利尔河之间,南临阿拉伯海。距海约90千米,面积1448平方千米(市区591平方千米)。城市处于科希斯坦高原南麓至沿海平原地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市区东部和北部有低山。

卡拉奇港位于市西南勒亚里河口,港区外横亘着马纳拉地峡和奥伊斯特岩岛,共长达16千米,成为阻挡海流泥沙回淤和防避风浪袭击的屏障,是天然防波堤。港外波涛汹涌,狂风呼啸,港内风平浪静。航道水深随潮水变化一般在8.8米-11.7米之间,吃水8米以下的船舶随时可以入港,吃水11米的巨轮可候潮入港。卡拉奇港分东西两个码头,共有普通泊位28个,油轮泊位4个,有一个现代化造船厂和干船坞。船厂占地435亩,职工近万人,能造5万吨巨轮,曾为中国承造13500吨的“和田”号货轮。卡拉奇港承担全国95%以上的外贸吞吐任务。年吞吐量1600多万吨。并专为阿富汗设置了免税“过境区”,允许其外贸商品自由通过,仅收贮运和劳务费用,成为内陆国的阿富汗的出海口。主要输出稻米、羊毛、铬矿砂、皮革等,进口有石油、金属、机械、车辆和煤炭等。

工业和贸易是卡拉奇经济繁荣的两大支柱,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0%,主要工业部门是纺织、制鞋、粮食加工、木材加工、金属制品、机械、电气制品、化工、石油和造船。传统工业的纺织、烟草、木材加工、榨油等主要分布在东北郊;新兴的炼油、冶金等企业分布在南郊,为新兴的重工业区;后来又在西郊开辟了新工业区,并为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促进出口建立加工出口区。市区由新、老城组成。自西南向东北延伸达20多千米。老城位于港区附近,为库区库场和批发商业中心,街道狭窄,建筑密集,具有近东和中世纪欧洲的风貌。市中心区位于老城以东,是金融机构和省、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卡拉奇是全国铁路和干道公路的起终点,交通枢纽。对外联系,西与伊朗有公路相连,东经海得拉巴有铁路与印度相通。城东北15千米的卡拉奇机场为次大陆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卡拉奇原为渔村,名迪布罗。1730年前后始有印度商人经营海上贸易,并以当地著名的淡水井卡拉奇命名。1842年英国侵占后,由于港口开发和铁路兴建而成为印度河流域的门户。至1914年,卡拉奇港已成为不列颠帝国中最大的小麦和棉花输出港。1925年兴建机场后又成为次大陆通欧洲的主要航空枢纽。1936年曾为信德省的行政中心。1947-1959年曾为巴基斯坦首都。由于印、巴分治,导致约60万印度穆斯林移入,城市扩张,工商业空前繁荣,超过拉合尔为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