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45026900000014

第14章 林肯墓园

斯普林菲尔德(也译作“春田”),作为伊利诺伊州——美国最富庶的农业州之一的首府,不仅是州政府所在地,而且是重要的农业批发和工业中心,不过使它名闻遐迩的并非这些,而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伊利诺伊州的州格言就是“林肯之地”)。林肯在债台高筑、一贫如洗之后移居到这里,作为律师谋生发展,娶妻生子,直至他当选为总统离开。正是这位因解放黑奴而名垂青史的总统使斯普林菲尔德这座名不出众(美国共有9个城市和地区叫这个名字)的城市变得卓尔不群。各处与林肯有关的建筑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名胜,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人来此参观拜谒,其中就包括林肯墓园。

林肯墓园位于斯普林菲尔德城郊的橡树岭公墓,他是在被刺杀后运回此地安葬的。每年的4月14日——林肯的遇难日,都有不少美国人来到墓地敬献鲜花,以表示悼念。林肯因何遭人暗害,又为何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呢?亚伯拉罕·林肯(1809—1965)是在南北战争——美国历史的关键时期——之前就职的。这位在拓荒生涯中成长起来的总统始终没有改变他俭朴的乡土气。他1.93米高,约82千克重,微微佝偻,脸上皮肤粗糙而有疤痕,头发不整,戴着破旧的高顶礼帽,穿着不合身的太扎眼衣裤及未擦拭的黑皮鞋。他受的教育很少,后来达到的不算高的文化程度基本来自于自学。他缺乏行政和外交技巧,但他机智幽默、正直睿智,具有某种天生的威严感,并且他的一生代表了这样的原则:公正、自由、博爱、统一和仁慈。这些使他不仅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且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尽管在执政期间毁誉参半。林肯从1834年当选为伊利诺伊州众议院议员开始正式投身政界,几经沉浮,并由辉格党党员转变为共和党党员。共和党是北方反蓄奴派联合组成的新党。林肯曾在一封信中说:“我生来就是反对奴隶制的。”1858年,在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时,林肯提出著名的宣言:“‘内部相争的家庭无法维持下去’,我认为政府不能长久容忍半是奴役、半是自由。”并与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人史蒂芬·道格拉斯就奴隶制问题在伊利诺伊州7个地区展开7次辩论。尽管当时现任的参议员道格拉斯险胜林肯而获连任,但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却因此声望大振,在1860年当选为总统。

1861年2月11日,林肯乘坐火车离开斯普林菲尔德赴任,比起1837年他初来此地时的窘况——骑着一匹借来的马,所有的家当都系在马鞍上——不啻是天壤之别,然而林肯却在火车车尾的平台上宣布,他所面临的是“比华盛顿总统所负着更艰巨……的任务。”当时南方的7个州已脱离联邦,南方代表在阿拉巴马州集会另立新政府。在林肯到达华盛顿前,杰斐逊·戴维斯已就职担任南方联邦总统。另外的4个州摇摆于分离边缘,而地处南北边境的3个州的分离情绪正在高涨,联邦面临解体的危险。4月12日,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出于维护联邦统一的目的,强烈反对蓄奴制的林肯试图迁就南方,不去触动南方实行的奴隶制,而是用赎买方式解放奴隶,并且“逐步解放”。然而战争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北方,“出于军事需要”,“思想斗争了将近一年半时间”的林肯终于在1863年1月1日正式发布《解放奴隶宣言》。根据此宣言,获得解放的黑人共400万,其中12%强壮的黑人投入了对南方叛乱分子的斗争。持续了4年的南北战争终于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林肯也在1864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正当林肯在重重压力下进行重建南部各州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努力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他的后脑。那是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的晚上,林肯同夫人正在华盛顿的福特戏院观赏《我们美国的表兄弟》时,被南部同盟收买的演员布思闯入总统包厢,瞄准林肯的后脑扣动了扳机。林肯中弹后一直昏迷不醒,直到4月15日下午7点22分与世长辞。他的遗体停放在国会山庄供悲愤的人民瞻仰后,用专车运往橡树岭公墓安葬。林肯墓园于1874年竣工,由拉尔金.G.米德设计,周围是当地居民的墓地。林肯的墓穴在花岗岩下面,四壁刻有包括葛底斯堡演说在内的林肯书简和文告,墓穴正中是林肯的棺椁,上面写着:“如今他属于上苍。”墓穴前面的石壁上,刻着林肯家属的姓名及生卒年月。林肯的妻子是教育和文化背景极佳而个性刚烈易怒的玛丽·托德。他们于1842年11月4日结婚,生下了4个儿子,但只有长子罗伯特长大成人。玛丽以及他们夭折的3个儿子也葬在林肯墓园中(罗伯特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墓园内耸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花岗岩方尖塔,这是斯普林菲尔德最大的纪念碑。塔的四周有美国各州的州名。塔的四角装饰着四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步兵、炮兵、骑兵和海军,这四组雕像象征着南北战争时殉难的北方士兵。林肯的大铜像屹立在墓前,这也是由拉尔金.G.米德设计的。入口处有一座由古岑·博格勒姆设计制作的林肯头部雕像。墓内还有一座小雕像,它是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中由丹尼尔·C.弗伦奇制作的林肯沉思坐像的小型复制品,原作高达19.58米。林肯墓园内,绿阴如盖,芳草如茵,把林肯墓这座简单的建筑衬托得十分庄严肃穆。1930—1931年,墓地重新整修。林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美国人民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并使一个濒临决裂的国家重新统一,从而开创了美国日益繁荣并从此变成工业巨人的道路。所以,毫不奇怪,凡是与他有关的纪念场所都是那样熠熠生辉,那样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所联系的是那样一个光辉而伟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