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叶部害虫
一、蚜虫类
蚜虫种类很多,为害桃树常见的有: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蚜虫每年春季当桃树发芽展叶时,群集于嫩芽、幼叶上,吸食汁液。被害部位呈现小的黑色、红色和黄色斑点,使叶片逐渐变色卷缩,引起落叶,影响当年产量及花芽形成削弱树势。
1.形态特征
(1)桃蚜。有翅胎生雌蚜,体绿色、黄绿色、赤褐色等。
头、胸、腹管黑色。腹部背面中央有一个大的黑色斑纹。腹管细长,圆筒形。无翅胎生雌蚜,体绿色、杏黄色、赤褐色等。若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仅身体较小,淡红色。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黑色。
(2)桃粉蚜。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部暗黄色,腹部黄绿色。腹管短小,淡黑色。体上被有白色蜡粉。无翅胎生雌蚜体绿色,被有白粉,腹管短小,黑色。若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绿色,被有白粉。卵:椭圆形,初产时为黄绿色,后变为黑色。
(3)桃瘤蚜。有翅胎生雌蚜:体淡黄色,额瘤显著。腹管圆筒形,中部稍膨大,具黑色瓦状纹。尾片圆锥形,中部缢缩。无翅胎生雌蚜:体黄绿色、黄褐色。头部黑色,额瘤显著。中胸两侧有小的瘤状突起,腹部背面有黑色斑纹。腹管圆柱形。若蚜:体似无翅雌蚜,体较小、淡绿色。卵:椭圆形,黑色。
2.发生规律
(1)桃蚜。一年发生10~30代,以卵在桃树的枝梢、芽腋、小枝权及枝条缝隙中越冬。早春桃芽萌动至开花期越冬卵孵化,群集于嫩芽上吸食汁液。花和叶开放后又转害花和叶片。3月中下旬开始孤雌胎生繁殖。新梢嫩叶展开后,群集叶背面为害。被害叶向背面卷缩,并排泄黏液,污染枝梢,叶面发生烟霉病,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繁殖几代后至5月初为害最重。5月中旬以后产生有翅蚜迁离桃树。在烟草、蔬菜上侨居约15代,10月中旬,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树,产生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
桃蚜的发生与温、湿度以及桃树的营养密切相关。一般冬季温暖,早春雨水均匀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高温和高湿均不利于发生。桃树施氮过多或生长不良均有利桃蚜为害。桃蚜对白色和黄色有趋性。
(2)桃粉蚜。1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桃树枝条上,芽缝隙处越冬。3~4月份,桃树发芽后,越冬卵孵化,群集于嫩芽幼叶吸食为害。叶被害后向背面对应纵卷,叶片加厚,色泽变黄,沾满大量白粉,引起落叶。5~6月份繁殖最快,数量最多,为害最重。6~7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禾本科植物繁殖为害,10月份又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树上,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3)桃瘤蚜。一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桃树枝梢和芽腋等处越冬,3月中、下旬,桃树发芽后,越冬卵开始孵化,群集叶背吸食为害,5~6月繁殖最快,为害最重。7月初产生有翅蚜,迁飞到艾蒿及禾本科植物上繁殖为害。10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树,产生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
3.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结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
(2)保护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等,尽量少喷广谱性农药,避免在天敌多的时期喷药。
(3)药剂涂茎。40%氧化乐果乳剂(1份药加3份水),用毛刷涂于6厘米宽的药环,蚜虫灵原液涂6~20厘米宽药环。涂药后用塑料布包好。如树皮粗糙,可先将粗皮刮掉,药效可维持15~30天。注意有枝、干病害不能涂茎。
(4)树干注药,用铁钻在树干上打孔,深达木质部,用注射器注入40%氧化乐果或蚜虫灵1~2毫升,两三天后蚜虫即死亡。
(5)喷洒农药。春季卵孵化后,桃树未开花和卷叶前及时喷洒菊酯类药物,尽量不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潜叶蛾类
近几年来,潜叶虫类为害严重。其为害特点是:幼虫潜入叶肉组织内串食,被害部位表皮变白,严重时,整个叶片都被潜食,引起落叶,影响当年产量和花芽分化,造成树势衰弱。华北地区为害桃树的潜叶虫有:桃潜叶蛾、桃冠潜蛾两种。
1.形态特征
(1)桃潜叶蛾。成虫体长3~4毫米,翅展7~8毫米。银白色,触角长过体长。前翅白色,缘毛长,中室端部有一圆形黄褐色斑,从前缘和后缘来的两条黑色斜纹汇合在它的末端,外面有一三角形黄褐色端斑,斑的端部缘毛上有黑圆点及一撮黑毛丛。后翅灰色,缘毛长。卵: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6毫米。头小而扁,淡褐色。体扁平,淡绿色。蛹:体长3毫米。
(2)桃冠潜蛾。成虫:体长3毫米,翅展6毫米。体、翅银灰色。前翅狭长,翅端尖,翅面布有灰黑色鳞片,缘毛较长。后翅细长而尖、缘毛特长。
2.发生规律
(1)桃潜叶蛾,每年发生6~7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上结白色丝质薄茧越冬。4月中下旬桃展叶后,成虫开始羽化,产卵于叶面。幼虫孵化后,潜入叶肉取食,串成弯曲的隧道,并将粪便充塞其中,被害处表皮白色,但不破裂。幼虫老熟后,由隧道钻出,多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少数在枝干上结茧化蛹。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最后一代幼虫为害至9月份开始结茧化蛹越冬。
(2)桃冠潜蛾。每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叶内越冬。4月中旬化蛹,成虫羽化后,产卵于叶背主脉两侧数十粒。幼虫孵化后,从卵壳下直接蛀入叶肉内潜食,隧道多沿叶脉两侧间叶缘延伸,并逐渐加宽,至叶缘后,蛀成大的隧道,在其中化蛹,6月中旬成虫羽化后蛹壳露出叶表皮半截。
第三代成虫8月上中旬发生,幼虫于9月在被害叶内越冬。
3.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和幼虫。
(2)喷洒农药,成虫发生期和幼虫孵化期喷灭幼尿3号,效果很好,大体在30~30天喷一次药。
三、卷叶蛾类
此类害虫的幼虫,以吐丝卷叶或缀叶的方式为害,影响光合作用。在春季食害顶芽和嫩梢,使新梢生长受到抑制。有的种类食花蕾,还啃食果皮,果面造成坑洼,严重时造成落果。
1.小黄卷叶蛾(草小卷叶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9毫米,翅展16~20毫米,黄褐色。前翅自前缘向后缘有2条深褐色斜纹,内侧斜纹上半部狭,下半部宽(h形斑),后翅淡黄褐色。卵:扁椭圆形,淡黄色。卵列如鱼鳞状。幼虫:淡绿色,体长13~15毫米,细长。蛹:体长9~11毫米,黄褐色。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剪锯口,老树皮下,翘皮缝隙内枯叶与枝条贴合处结白色小茧越冬。桃树发芽时,幼早开始出蛰,蛀食嫩叶、花蕾。展叶后,吐丝将叶片连缀,形成大的虫苞,在其中食害叶肉,并可转叶为害。幼虫非常活泼,震动卷叶时,幼虫剧烈扭转身体,从卷叶苞中脱出,吐丝下垂。5~6月份,幼虫老熟后,在卷叶或缀叶间化蛹。成虫羽化后,蛹壳一半露出卷叶外。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对果汁、果醋趋性很强。卵多产在叶表面排列成鱼鳞状,每一雌成虫可产卵1~3块,每块有卵数十粒。
幼虫孵化后,分散在叶背面啃食,稍长大后,即各自卷叶为害,7~8月份,出现的幼虫除为害叶外,还能潜伏于叶与果,果与果相连处啃食叶肉,舔食果皮。第三代幼虫为害至10月开始寻找场所越冬。
(3)防治方法
1)刮树皮。秋冬季节,彻底刮除老树皮,消灭越冬幼虫。
2)喷洒农药。越冬幼虫出蛰盛期,第一二代幼虫孵化盛期喷洒微生物杀虫剂B.T乳剂800倍液或菊酯类杀虫剂。
6月底以后可用50%敌敌畏1 000倍液(6月底以前不能使用以免造成落果)。
3)诱集成虫。用糖5份,酒5份,醋20份,水80份混配或用果醋液、酒糟浸出液诱杀成虫,同时又可作为预测成虫出现期。有条件的桃园,可以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保护寄生蜂。避免在赤眼蜂、甲腹茧蜂出现盛期喷药,同时不用杀伤天敌较强的广谱性杀虫剂。
2.褐卷叶蛾(苹果褐卷叶蛾)
(1)形态特征:体长8~11毫米,翅展16~25毫米。体及前翅褐色,前翅基斑、中带、端纹均浓褐色,中带下半部增宽,内侧近中部呈角状突出。后翅灰褐色。卵:扁椭圆形,淡黄绿色。幼虫:体长18~22毫米,体绿色。蛹:体长9~11毫米,褐色。
(2)发生规律: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初龄幼虫在粗树皮裂缝,剪锯口处结白色薄茧越冬。4~5月幼虫开始出蛰,取食幼芽、嫩叶、花蕾,并吐丝连缀卷叶为害。6月初幼虫老化,在卷叶内化蛹,6~7月羽化为成虫。产卵于叶面。幼虫孵化后,不仅卷叶取食,而且啃果皮,8月上中旬化蛹。8~9月间第一代成虫羽化继续产卵,第二代幼虫9~10月间发生,为害不久,即在皮缝等处结茧越冬。
(3)防治方法,可参照小黄卷叶蛾。
3.黄斑卷叶蛾
其在苗圃及苹果与桃李混栽的果园中发生较多,主要为害芽及嫩梢,以后吐丝缀叶食害叶肉,被害叶片残缺不全,很少舔食果实,结合防治前两种潜叶蛾进入结果期以后发生很少。
四、叶螨类
叶螨是果树三大害虫之一,虽然个体小,行动能力有限,但繁殖力强,它刺吸树体叶片的汁液,极易成灾,消耗树体大量养分,影响光合作用,促使树势衰弱,诱发病害发生,也影响花芽分化及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1.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
(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0.5毫米。椭圆形,背前方稍隆起。越冬型鲜红色,夏型深红色。体背面两侧有黑色斑纹,有刚毛6排,细长,4对足。雄成虫:体长0.4毫米,宽0.3毫米。体末端尖剥,绿色或橙黄色。体背两侧有黑绿色斑纹2条。卵:圆球形,橙红色。幼虫:足3对,体圆形,淡绿色。
若虫:足4对,卵圆形,绿色。
(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5~9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皮缝隙内,老翘皮下及近树干基部的土缝中越冬,也有部分在落叶中越冬。春天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在9℃以上时,开始出蛰,盛期气温11~12℃。(祝光苹果花序分离期),桃树展叶后转移到叶上吸食。经10余天就在叶上产卵。若螨卵化后,群集于叶背吸食为害。此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6月以后,世代重叠,7~8月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9月以后陆续发生越冬雌虫,潜伏越冬。
成虫和若虫性情不活泼,早春多集中在桃树的内膛枝上,以后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成群聚集在叶背为害,并吐丝拉网。被害叶最初出现黄白色小点,逐渐扩大,叶片呈灰褐色很快焦枯脱落。卵多产在叶背主脉两侧及丝网上,并可孤雌生殖。
(3)防治方法:①休眠期防治。结合冬季果园管理,清扫落叶,刮除树皮,翻耕树盘,消灭部分越冬雌虫。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②发芽后防治。在越冬代雌虫出蛰盛期和第一代卵孵化结束,喷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喷5%尼索朗乳剂1 500倍液,或喷5%虫螨灵2 000~3 000倍液。尼索朗和虫螨灵假如时期掌握的好,一年只喷一次就能控制山楂红蜘蛛的为害。
2.二斑叶螨(白蜘蛛)
(1)概述:二斑叶螨食性很杂,主要为害桃、李、杏、苹果、山楂及豆科多种作物,叶片受害初期有失绿小白点,严重时叶片布满失绿斑点,叶背面结网,造成大量落叶,影响当年产量和花芽分化。
二斑叶螨一年发生十几代,其繁殖系数高出山楂红蜘蛛十几代,幼螨始发期在5月中、下旬,为害高峰期在7月份至、8月下旬结束。
(2)防治方法:5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为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1.8%虫螨光2 000倍液或5%虫螨灵2 000~3 0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
五、黑绒金龟子(东方金龟子)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9毫米,宽5~6毫米,卵圆形,雄虫略较雌虫为小,全体黑褐或黑紫色,密被灰黑色短绒毛,具光泽。前胸背板密布刻点,其侧缘弧形,并有一列刺毛;鞘翅上具有数条隆起线,两侧也有刺毛。卵,椭圆形,长径约1毫米,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色泽变暗。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16毫米,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多皱褶,被有黄褐色细毛。蛹,体长6~9毫米,黄色,裸蛹,头部黑褐色。
2.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3月底,4月初开始出土,4月中旬(5天平均气温达10℃以上时)大量出土活动,先在发芽较早的杂草或林木上取食幼嫩的芽、叶、桃树发芽后,逐步转移桃树为害。为害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为产卵时期,卵产在草荒地、豆地、果园间作物、有机肥和绿肥等地里。以5~10厘米表土层最多。
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第一代幼虫。幼虫取食植物的幼根,至秋季8~9月3龄老熟幼虫迁入20~30厘米处作土室化蛹。羽化出来的成虫不再出土而进入越冬状态。成虫日落前后从土里爬出,成虫飞翔力很强。傍晚到树上取食为害,并进行交尾活动。成虫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0~25℃,降雨量大,湿度大有利成虫出土为害,一般在晚9~10时,成虫自动落地钻进土里潜伏。成虫主要食害桃树的嫩芽,新叶及花朵,尤其嗜食幼嫩的芽叶,且常群集暴食,因而,幼树受害更严重。
3.防治方法
(1)对苗圃和幼树,在成虫出现盛期,用长60厘米的杨柳;榆枝条沾上80%敌百虫1 000倍液,分散安插地里诱杀成虫。
(2)利用假死性,傍晚震落捕杀。
(3)利用成虫入土习性,于发生前树下地面喷50%辛硫磷100倍液,用铁耙耧翻。有效期10~15天。
(4)成虫发生量大时,可进行树上喷药,80%敌百虫8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
(第二节)枝干害虫
一、介壳虫类
介壳虫又名树虱。分布极广,遍及全国各地。为害桃、李、杏等多种果树和林木。
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条上吸食汁液。严重时,枝条被虫体覆盖,并可重叠成层。排泄的黏液,污染树体,如油渍状。被害枝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花芽分化不良,重者整枝或整株枯死。
为害桃树的介壳虫主要有:桑百介壳虫,球坚介壳虫和草履介壳虫。
1.桑百介壳虫
(1)形态特征:雌成虫橙黄色或橘红色,体长1毫米左右,宽卵圆形扁平,触角短小退化呈瘤状,上有一根粗大的刚毛。
雌虫介壳近圆形,直径2~2.5毫米,略隆起有螺旋纹,灰白至灰褐色;壳点黄褐色,在介壳中央偏旁。雄虫体长0.65~0.7毫米,翅展1~32毫米。橙黄色至橘红色,体略呈长简形。介壳长约1毫米,细长白色,背面有3条纵脊,壳点橙黄色,位于壳的前端。卵:椭圆形,初产淡粉红色。渐变淡黄色,孵化前橘红色。若虫:体长0.3毫米,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卵圆形。
(2)发生规律:北方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受精雌虫在成枝条上越冬。早春3月中旬前后,桃树萌动开始吸食为害,虫体迅速膨大,4月下旬开始产卵,4月底5月初为产卵盛期。
雌虫产卵后干缩死亡。卵期15天左右,5月中旬(岗山白桃花萼大量脱落期)为卵化盛期,6月中旬开始羽化,下旬为羽化盛期。交尾后雄虫死亡,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底8月初为孵化盛期,若虫为害至8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交尾后雌虫继续为害至秋末越冬。
若虫孵化后,自母体介壳下爬出,在2~5年生枝条上固定取食。以枝条分权处和阴面密度较大。经5~7天开始分泌出绵毛状白色蜡粉覆盖于体上。
(3)防治方法
当前仍以若虫分散转移期化学防治为主,结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人工防治。可用硬毛刷或细铜(钢)丝刷刷掉枝干上的虫体。结合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