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发现之旅-古迹探寻
45021300000018

第18章 避暑山庄

游侠引言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几乎占了承德市区的1/2,比北京的颐和园还要大很多。山庄占地面积达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由于拥有这样宏伟美丽的园林,以及园外几座汉、蒙、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寺庙,承德市已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1994年,避暑山庄与周围的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才完工,整个工程历时89年。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是皇帝的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分为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4组建筑;湖泊区是整个苑景区的精华所在,由湖中的8个小岛将湖泊分为两个部分,极富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平原区有万树园和试马埭,地势开阔,碧草茵茵,林木茂盛,以茫茫草原风光为特色;山峦区位于山庄的西北部,面积为全园面积的4/5,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犹如西北高原之景。承德避暑山庄在建筑上是南北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布局上讲究宫殿与天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杰出之作。

正文

久居宫廷的帝王们都乐此不疲地外出巡视,2000年来,历代皇帝为其出行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离宫,至今保存完好的极少。清代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仍然焕发着昔日的风采,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TP康熙御笔亲题的匾额.TIF}

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康熙42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52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到了雍正朝时,避暑山庄的修建工作暂时停止。乾隆6年到乾隆57年,山庄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8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

避暑山庄有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之称,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寺庙群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也是一部研究18世纪中国历史的教科书和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

{TP俯瞰著名的避暑山庄.TIF}

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其中苑景区又分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宫殿区在山庄南部,有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4组建筑。正宫按封建礼制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诚殿,全部由楠木建成。清代皇帝在山庄时,重大的典礼都在此举行。四知书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时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主要有烟波致爽殿和云山胜地楼。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正中设宝座;西暖阁是皇帝的卧室,床后有暗道;东暖阁是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的地方。云山胜地楼是帝后观赏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磴道。出正宫门便是万壑松风殿,这是清帝批阅奏章及读书处。正宫东侧为松鹤斋,原供皇太后居住,其造型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仿。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场所,不幸于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

{TP风景优美的避暑山庄.TIF}

湖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区内湖泊总称“塞湖”,总面积57公顷,洲堤28公顷。塞湖有九湖十岛,九湖是镜湖、银湖、下湖、上湖、澄湖、如意湖、内湖、长湖、半月湖。十岛有五大五小,大岛有文园岛、清舒山馆岛、月色江声岛、如意洲、文津岛,小岛有戒得堂岛、金山岛、青莲岛、环碧岛、临芳墅岛。洲岛之间由桥堤相连,今九湖尚有七湖,十岛今存八岛。平原区位于湖泊区以东,占地53公顷。南部沿湖有亭四座,从西至东依次是水流云在、濠濮间想、莺啭乔木、甫田丛樾,其它景观还有萍香泮、春好轩、暖流暄波、万树园、试马埭、永佑寺、舍利塔。区内的万树园不施土木,仅按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设置蒙古包数座。乾隆帝常在这里召见各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举行野宴。平原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区,面积422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4/5,自北而南有松云峡、梨树峪、松林峪、榛子峪等四条大的峡谷。峰冈崖坡之上,与山水林泉巧于因借,宜亭斯亭、宜轩斯轩、宜庙斯庙,康乾时期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楼、亭、庙、舍,均有游览御路和羊肠步道相通。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康乾时期还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建筑。

{TP避暑山庄历史悠久.TIF}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营造,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之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计策,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避暑山庄之外是雄伟的寺庙群,它象征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清朝建国初期奉行扶持喇嘛教的政策,以此笼络中国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为此在营建避暑山庄的同时,在其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这些庙宇分别是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等,它们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普宁寺是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修建。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前者仿拉萨布达拉宫修建,后者仿扎什伦布寺修建。

{TP避暑山庄独特的建筑.TIF}

座座寺庙都如同座座丰碑,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族和藏族的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18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这些建筑艺术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团结,又起到民族间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山庄周围寺庙,环山庄半圆建成,呈众星捧月之势,政治寓义十分明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如今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早已对外开放,每年盛夏季节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去观光。

问题在线

避暑山庄是著名的皇帝行宫,它在历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专家释疑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康乾盛世,它是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

避暑山庄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探索指南

建造避暑山庄的工程十分宏大,耗资也非常多,据介绍仅金丝楠木的澹泊敬诚殿的建筑就动用了19万人,耗资7万两白银。那么据此可知,整个避暑山庄的修建,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天文数字,康熙和乾隆修建这样的皇家园林仅仅为了给自己建造避暑行宫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和以往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有很大不同,整个建筑不但融会南北之长,尤为突出古朴淡雅。澹泊敬诚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康熙亲笔写下了“澹泊敬诚”,表现了古朴肃穆的造园风格,同时也表现了其政治思想。康熙时时用简朴以兴邦,奢侈以亡国的道理警示自己,以巩固大清江山永固。清朝皇帝大多数在避暑山庄内办公,这里不仅是清帝的避暑胜地,更是京师之外处理国家政治、军事和民族事务的重要场所。第一位英国使节马尔戈尼在这里觐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在这里接待了东归的土尔扈特部;第六世班禅东行在这里为乾隆祝寿,造就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可以非常肯定地说,避暑山庄是清朝重要的行政场所。康乾盛世现在已经过去,避暑山庄会有怎样的未来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