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生必须解决的38个心理危机
45020200000026

第26章 关系的心理危机:到处有“疙瘩”(1)

如果你能在情感方面加大一些投入,不低估任何人的价值,别占他人的便宜,请别人提建议或给予帮助,都能为你赢得情感资本。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自然就会在人际关系方面处于危机,而感到处处无人帮忙,自己孤单行事。这就是我们的一条忠告:请别吝啬情感投入,否则你的挫败可能性会立即发生。

35.要及时化解矛盾与冲突

常见的危机现象之三十五:不能了解对方

人际关系是所有人都要掌握的一门必修课,因为搞不好人际关系的人,无论他有多么大的潜能,都可能会受到种种制约。为什么人与人会发生隔阂?原因就在于不能互相了解。那些不能了解对方的人不但会引起很多误会,还会为自己的成功制造麻烦。这就是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危机和挫败感。请记住“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这是相互了解、达到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法则。

一个酷寒的冬天早晨,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新堆了一处处的雪堆。约翰把车停好,旁边正是好不容易从雪堆中清除出来的唯一出入口。

但就在这时,另一辆车子却直接停在铲过雪的人行道上。这下害得他不得不绕过车子,在深及膝盖的雪地中行走。

“这个人真是缺乏公德心!”

约翰一面念着,一面恼着。好不容易走到购物中心前入口后,他跺脚抖下裤子上的雪,然后转头忿恨地再瞪一眼停在他车旁的另一部车子。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位行动不便,双臂拄着拐杖的小姐,举步维艰地往前走。她走得很慢,一步一步地穿过滑溜的人行道,最后停在那辆车子旁边,打开车门,好不容易跌坐在前座上,车子这才开走。

他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顿时对自己刚才的抱怨觉得不好意思。心里的怨气和懊恼,当然也像他裤管上的雪一样溶化了。

前后才几秒钟的时间,约翰的态度就改变了。到底是什么使他改变了呢?情况并没有改变,车子还是阻碍了人行道,他还是必须踏进厚厚的雪堆里,唯一改变的是他的态度。

直到他看到那个行动不便的小姐和她的困境,他才恍然大悟!

了解使他改变态度,内心的不悦和批评也才慢慢冰释。

现在你应该有所领悟了吧!与别人相处的不二法门,就是了解。人际关系的分歧,就是由于彼此的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悦、仇视、挫折、淡漠和分离,也都是因为互相不了解。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合作、相处,首先就必须懂得了解别人。

你纵使可以告诉自己,你为挡在人行道上的车子而生气,这是可以原谅的,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一般人总难免要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如我们所想像时,我们就会显得不太高兴。即使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对别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力或紧张。

在一个人际关系讨论会上,教师对与会人员提出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人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相处?”结果举手的人非常少。

然后请他们写出三件最令他们生气的事。从1000人的回答结果显示:其中有998个人,生活中的牢骚都是因为别人的关系!

这些人对于他们的答案又有什么说词呢?就像这样:“我和你一直相处得很好、很融洽,一直到你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我才没办法和你相处。我觉得很生气、懊恼、难过。”

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决不能要求他们依照他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你的了解能力如何?为了确实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你必须身临其境。

假设你在路上开车时,有一个小男孩站在路边向你挥手,车子经过他时,他竟拿东西丢你的车,你赫然听到一声“啪”的声音!这下才知道原来他用石头砸车子。

于是你猛然煞车,怒冲冲地走出车外,朝这个男孩子走去,愈走愈气,心里盘算着,你一定要把他带到他父母面前,指责他,并叫他们赔偿你的损失。

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时,你心中的怒气正好达到顶点。

他站在你面前害怕得哭个不停,抬头抽泣说:“我实在很抱歉,但是我想不出其他方法可以使你停车。”

然后用手指着路边草坪上躺着的人,又说:“我小弟病得很严重,请你救救他吧?”

这时,你心中的那股怨气会怎么样呢?它将会如火焰上的冰柱般迅速溶解了吧!为什么?因为现在你了解了这个男孩子用石头砸你车子的原因,所以你原谅他了,心中的愤怒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假如你妹妹嫁给一位很成功的律师,最近几个月,他对待她的态度改变了。他变得多疑,占有欲强,甚至限制她的行动自由。

只要她离开,他一定会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不准她单独出门,她不停地抱怨,他还是不准她单独去购物。

知道他对你妹妹的态度后,你很生气,于是决定和家里的其他人讨论解决的方法,你们一致同意必须对他采取行动。

后来你接到一位心理学家打来的电话,他邀请你到他的办公室去。你去了之后,他请你回忆并描述一下你妹妹小时候的事情。他解释说你妹妹一直是个有盗窃癖的人,也就是说她无法控制自己偷窃行为的冲动。他还指出你妹婿始终承受着这种压力,不愿为人知道,直到别人揭开了她的这种病态。

听了这个解释之后,你对他的改变有什么感想?你还觉得忿怒不平吗?可能不会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他的行为。

假设你是个拉保险生意的人。原先你和你的另一半约好星期四晚上要共进晚餐,一起玩桥牌。星期四早上你和一个客户洽谈愉快,而且他答应带他太太到你办公室来详细了解保险条款,并签订合约。不巧的是,他们只有星期四晚上才有时间和你见面。

你颓丧地打电话回家,告诉“另一半”今天不能回家吃晚饭,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失望的音调,这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样你必须留在办公室,不能回家吃饭,你只好跑出去买了一份三明治、一杯热咖啡当晚餐。这天晚上下着大雨,天气显得特别寒冷。于是你愈想愈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凄冷的晚上,竟然不能回家享受温暖,以及和朋友相聚的乐趣。

你没趣地喝着咖啡,一面等你的客户,然而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却仍不见他们到来。

又半小时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来。过了一小时,你实在等得不耐烦了,所以打电话到客户家,结果没有人接。过了一个半小时后,你才决定锁了办公室门,回家去了。你心里忿忿地自言自语:“至少,礼貌上他们可以打个电话来。”

这个原本快乐的晚上泡汤了。直到上床前,你还迟迟不能平静内心的气忿和懊恼,你觉得应该把这个客户列为“拒绝往来户”。

第二天早上大约9点钟,你坐在办公室桌前,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那个客户打来的。

他急急地解释说:“昨天晚上没到你办公室来,我很抱歉。因为在路上,我们发生很严重的意外。由于下雨路滑,我的车子撞车了。从昨天晚上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在医院里,我曾打过电话,不过那时你大概走了。”

你还会生他们的气吗?你还会认为他们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而且应该“拒绝往来”吗?不,当然不会。你可能还会有一点罪恶感,因为他们是在来拜访你的路上出事的。现在你了解了吧!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了解,这种心态的产生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自己。苏格拉底的不朽名言,“了解自己”所影射的是一种追寻的精神——而不是一种目的。

监狱里的所有罪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通常会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不是我的错,不要骂我,请求你了解这一点,也了解我!”

心理学家伯格博士说的好:“的确,人类内心深处一直渴求被了解,就像花朵需求阳光的照射一样。”

所以安东尼·罗宾说,人类需要被了解。还有什么比和别人达成良好的沟通,付出你的关心去了解别人,更能和他们相处愉快呢?

有多少家庭的破碎,不是由于彼此无法满足被了解的渴求而造成的?你看很多男女,彼此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他们也不重视对彼此的了解。“家里没有人了解我”这虽然是一句常听见的老话,但是它所包含的意义,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另外,受雇的职员也可能发出不平之鸣:“我知道我有时候傻里傻气的,而且好像不怎么用力。我可能会上班摸鱼,午餐时间在餐厅发牢骚。但是在你炒我鱿鱼,或者认定我在公司没有贡献之前,请替我想想。我家里有一大堆问题,而且整天站着,将资料放进档案,这样机械性的工作使我觉得很疲倦。求求你,了解我吧!”

小孩子也是一样:“我的成绩不及格,但是爸爸、妈妈,在你们处罚我之前,你们为什么不先了解我。我努力了,但是我就是不喜欢那种课,而老师又老是挑我毛病。有一次还叫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罚站,害我好丢脸。我知道你们可能会禁止我一个星期内出去玩,但是求你试着了解我一次就好了。”

买东西的人可能也有意见要对推销员说:“等一下。你讲了一大堆道理,就是要找理由卖出你的产品,我知道你准备了很多精心设计过的方法要叫我掏腰包。但是你怎么会知道我需要你所卖的东西?你并不了解我。”

推销员通常都不太用心,他们只是一味相信,他们的产品就是客户所需要的,他们从来不试着去了解客户,然而这却是维系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所必备的。了解必须是经过相互沟通,而不是想当然的事。有时候需要以言语或行动表达出来,有时却只需要心照不宣的默契,只需要几句话也许就能打开别人心中的结。

不要忘记一条克服危机的法则:“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

如果你没有付出了解的心,你就甭想跟别人愉快相处,无法跟孩子进行沟通,工作的进展可能缓慢,也无法和你周围的人发展更深刻、更亲切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时,你必须随时记得这个原则,并努力去做。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而有时你可能会忘记。但是尽力去做,当你初尝果实时,你就能获得莫大的鼓励。

达到了解的效果,并没有一定的方式。如果真的有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分离、家庭破裂、斗争或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不过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那么至少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真正能防止在人际关系上挫败。

处理关系的危机——到处有“疙瘩”的第一条有效方法是:

▲要及时化解矛盾与冲突!

36.不要拆掉“关系”这座桥梁

常见的危机现象之三十六:吝啬情感投入

人都是情感的动物。如果你能在情感方面加大一些投入不去低估任何人的价值,别占他人的便宜,请别人提建议或给予帮助,都能为你赢得情感资本。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自然就会在人际关系方面处于危机,而感到处处无人帮忙,自己孤单行事。这就是我们的一条忠告:请别吝啬情感投入,否则你的挫败可能性会立即发生。

有这样一则令人深思的报道:

几位教师向2000名雇主寄出一份问卷。调查被解雇的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你为什么要他离开?”无论工种是什么,地区在哪里,有2/3的答复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好而被解雇的。”

能成大事的商界人士都认识到其他人对他们的成功的重要性。美国某大铁路公司前任总裁A·H·史密斯说:“铁路的成份95%是人,5%是铁。”他的话反映其他成功人士的共识,也为多项科学研究所证明。无论你干哪一行,或从事何种职业或专业,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最基本的一点是,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危机,也可以使我们挫败。我们与配偶的关系怎样,决定着我们与子女的关系。我们的家庭关系则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了调子,极少见到长久成功的人与配偶的关系是很糟糕的。

同样道理,我们与同事、上司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生意成败的重要原因。除非一个人与别人有良好的关系,否则任何技术知识、技能都不能使他得心应手,发挥自如。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选择了什么职业,如果你想获得克服危机人生的成功,你必须学会与别人搞好关系。

搞好人际关系的本领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善于与人打交道并不局限于生来就有某种魅力的人,虽然有些人的确天生有这方面的了不起的本领。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与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本领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其中,深入了解别人就是人际关系的关键。

下面的这些原则就能指导帮助你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出现挫败现象:

克服危机之一:不要低估任何人的价值

一个年青政治家在第一次竞选演说时,极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可是当他去到大礼堂时,却发现只有一名听众。他等了好一会儿,希望有人陆续到来,可是没有。最后他对那名唯一的听众说:“你听我说,我只是刚入门的政治家。你认为我应该发表这个演说还是取消呢?”那人想了一下说:“先生,我只是个养牛的,我只懂牛。如果我把一车干草送到牧场,而那里却只有一头牛,我肯定会喂这头牛的。”

许多人跟那位政治家有同一种想法。他们盼望自己有很大影响力,但不懂得影响力是如何产生的。其实我们能对单独见面的人发挥最大影响。如果我们忽视我们日常接触的人,不理睬他们,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影响别人的大好机会。

以积极期待的态度会见每一个人,预期每一次打交道都能产生积极结果。把每个人都当作重要人物看待,这样你就绝对不会低估任何人了。

克服危机之二:别占他人的便宜

人们最讨厌看到的事情之一,是有人企图为了自己发展而占别人便宜。这样做不但是错误的,而且也不会有好结果。靠损害别人利益使自己得益,这貌似成功,但从长远观点看,是害人又害己。

取得成就是个耗费时间的过程,也是众人参与的过程。一个人要是占别人便宜,他未来的机会就要减少,乐意助他一路成功的人的数目也会减少。

占别人便宜者想走成功的捷径,但这是行不通的。正如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的:“世界上没有折扣价买来的胜利。”

克服危机之三:请别人提建议或给予帮助

跟别人建立积极关系,还有一极好的方法,你听了可能会大吃一惊:请别人给你提建议或帮个忙。人们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专长,喜欢那种因为自己有力量或权威帮助别人而产生的感觉。

例如,本·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谈到他因为请一个仇敌帮他个忙而使自己和那个人成了终生朋友。1736年,富兰克林竞选州议会书记员的位置。富兰克林心中有数自己会获得提名,唯一问题是有个影响力很大的人反对他。富兰克林懂得,他要争取跟这个人交朋友,否则自己就会输掉。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听说他的书房中有一本珍贵的书,于是给他写信,表示我想读这本书,希望他能帮个忙,把书借给我。”那人对这一要求感到很高兴,很荣幸,于是把那本书借给富兰克林,还成了富兰克林的一名坚定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