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知识小百科-水文篇
45018100000023

第23章 神奇的海洋探秘(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海洋合作调查在中央对外方针指引下,已经全方位开展了多边、双边的合作,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局面。在国际海洋调查研究活动中,先后参加了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世界海洋环流试验和全球海洋通量研究计划等。在双边合作调查研究方面,开展了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调查研究、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耦合响应试验、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中法长江口合作调查、中美南海海洋地质联合调查、中德南海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研究、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等。实践证明,通过国际合作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是实现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与国际接轨,也是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途径。

“中美热带西太平洋合作”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于1985年~1990年期间与美国合作进行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查研究。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与美国合作呢?原来,热带西太平洋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暖池的所在地,也是侵袭我国的台风及影响中国东部海域热动力和渔业状况的黑潮发生地。为了研究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的国际及年际变化,从而推动我国对气候变化及异常气象问题的研究,提高和改善海洋环境和气候预报能力,中美两国于1984年7月19日在北京签订了“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合作方案”,随后展开了合作研究。

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调查开始于1985年,共进行了6年。6年中,中美两国共有1098人次(中方7个单位1001人次,美方7个单位97人次)的海洋学、气象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6条断面的110个站位进行了38个航次的海上科学考察,航程近10万海里,历时497天。完成温、盐、深、溶解氧自动测量作业848次,作业深度创造了5682米的记录,生物和化学测量649站次,多普勒剖面测流57872海里,布放、回收多要素观测、边自动记录边向陆地接收站发送数据资料的大洋锚碇浮标9个,投放漂流浮标和测温链浮标106个,投放抛弃式温深仪1256个,并使用维沙探高仪、系留汽艇、海气界面度仪、太阳辐射测量仪进行了海面气象、海气边界层、痕量气体以及太阳辐射、大气化学等项目的观测和取样。在卡奔利亚湾还观测到一个台风由生成到消失的完整过程的珍贵资料,首次获得西太平洋1986年~1987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现场观测资料,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热带西太平洋的赤道潜流于厄尔尼诺盛期发生反方向(即向西)流动。这一系列成果引起世界海洋学家、特别是南美海洋学家的密切关注和好评。

“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是怎样的呢?

黑潮可不是黑颜色的潮水,而是太平洋西缘一支高温高盐的海流,它以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窄和流程长而著称。黑潮的存在与变化,对中国沿海和日本南部及东部海域的海洋环境、沿海气候、渔业资源等均有较大影响。虽然中国和日本两国很早就对黑潮进行了研究,但由于黑潮是一个整体,这股水流横跨中日两国,以前中日两国各自的调查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适应开发利用海洋的新形势,中国国家海洋局和日本科学技术厅经过多次磋商和谈判,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和日本国科学技术厅关于黑潮合作调查研究项目实施协议》。这个协议为期7年,从1986年正式开始执行。合作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1986年~1987年进行普查;1988年~1990年进行专题调查;1991年转入深入调查。中日黑潮调查的海区为黄海南部、东海琉球群岛东侧、日本以南、以东海域。调查内容有:海况的变化机制,如水循环、锋面混合、水团、黑潮及对马、台湾、黄海三支暖流的变异等;海洋环境和初、次级生物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的分布与季节变化;黑潮的净化机制、营养盐的分布、变化及物质沉降;黑潮流域的海气相互作用;探讨了调查海域的热量、动能以及观测系统的开发。

在中日海上黑潮合作调查研究6年里,双方共进行了21个航次的海上调查,历时771天,总航程105499海里;进行了海洋水文、气象、生物、化学、海气相互作用等要素的调查,累计完成218条测线、1942个站位,调查面积100多万平方千米,回收浮标18个,获得了20多万个数据和水层样品等海洋环境资料。先后出版了《黑潮调查研究论文选》3册,中日合作出版了《中日黑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册,《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图集》4册。另外,还出版了《中日合作黑潮调查研究论文集》3册,《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图集》3册等。

“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是怎样的呢?

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是继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之后的又一个双边合作项目,也可以把它看成为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工作的延续。中国国家海洋局和日本国科技厅于1995年3月1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和日本国科学技术厅关于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实施协议》。该合作项目自1995年3月签署生效之日起到1998年2月止,共合作4年。这个项目的合作目的在于通过对副热带环流区浮游生物的分布及输送等项目的调查,开展海洋一大气系统的变异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和副热带环流区大气扰动对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以及副热带环流区初级生产力的评估研究。探明赤道副热带海域海洋、大气变化对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海洋环境、资源、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的合作调查海域为西北太平洋海域(除两国及第三国领海区以外)。1995年10月111日~11月3日进行了第一航次的调查,1997年11月27日~12月23日。执行了最后一个航次的海上调查。

全国海洋普查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