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甜言蜜语迷惑的李尔王
古往今来,有多少野心家、阴谋家就是靠阳奉阴违、口蜜腹剑而骗取了当权者的信任。李尔王自己种下的苦果终于由他自己吞下,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不列颠的国王李尔80多岁了,由于年事已高,他决定把国事让给年轻有为的人去治理。于是,他把三个女儿叫到跟前,想从她们的嘴里听出谁最值得信赖,这样,他再来分配各人应得的一份国土。
长女、次女编排了大套的甜言蜜语,极力表白她们爱父亲胜过爱世上的一切。小女儿考狄利娅听了姐姐们肉麻的吹捧、讨好的话,感到十分厌恶。她知道,她们的献媚只是为了骗取父王的赏赐。考狄利娅只是对父王说:“我会像一位女儿爱自己的父亲一样去爱他。”
李尔王对长女和次女的表白十分满意,当他听到自己最为宠爱的小女儿平平常常的一番话,十分失望。昏聩糊涂的李尔王大发雷霆,指责考狄利娅忘恩负义。暴怒之下,他将国土划为两半,平分给了长女和次女,又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把王冠赐给她们,由她们治理国政,可怜的考狄利娅什么也没有得到。
长女和次女在得到了她们所要的一切之后,便很快暴露出真正的面目。她们开始讨厌年迈的国王,把他当作一个累赘不予理睬。为了折磨老国王,她们要求他减少卫队的人数,李尔王死活不肯。
于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狠毒的女儿把他赶出了王宫。李尔王身边只有两名老仆人相伴,他们流落荒野,饥寒交迫。到这时,李尔王才知道自己当初好坏不辨,错待了小女儿,因此悔恨交加,逐渐精神失常,发了疯。
伟大而卑鄙的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是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的开山祖。他的许多杰出的思想展现了新时代的曙光,足以光照千秋。然而他的品格与为人,却卑鄙得令人难以置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伟大与渺小,是如何令人吃惊地纠缠在一起的。
培根的父亲是一个政治家——掌玺大臣,他的母亲是一位学者。在父母的影响下,培根12岁时进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很快他就对1500年来所建立的学术成果嗤之以鼻。16岁时他就公开宣布,剑桥的教授们把他们的学说建立在亚里士多德思想基础上是错了。
弗朗西斯·培根感到他有一个一生的“使命”——要把世界从人人视为权威科学的“亚里士多德神学”中解放出来。但眼下,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使命——把他自己从债务中解放出来。因为父亲已把财产分配给其他儿子们,唯独没有他的。
这对于一个曾和王孙公子痛饮狂欢,和宫廷淑女调情嬉戏的青年来说,是一个痛苦的打击。他只好在朝廷中谋求一个差事。他请他的姨父,前英国首相威廉·塞西尔从中协调。但塞西尔希望提拔自己的儿子,所以对外甥置之不理。培根现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或者选择哲学而面对贫困,或者从事法律而谋求发迹。他决定把两者结合起来。他要靠法律来充实他的腰包,靠哲学来满足他的灵魂。他整整花了漫长的12年,企图在朝廷中找到一个落脚点,却没有成功。
在朝廷中有一个派别的权势可以和他姨父的权势相抗衡。这个派别以女王的宠臣、漂亮的埃塞克斯伯爵为首。培根向这位有权有势的贵族毛遂自荐。他煞费苦心的机巧和雄辩的才能赢得了埃塞克斯的欢心。
培根看待他同埃塞克斯的友谊,如同看待其他一切事一样,是用一种实际的眼光。“世界上没什么友谊,”他说,“平等的人之间友谊最少。但最终在治人者和治于人者之间有一种友谊,这是为了互相利用。
后来埃塞克斯慢慢失去了女王的恩宠。当国家准备以对女王不忠的罪名审判塞克斯时,培根请求让他参加起诉,因为这将对他的法律生涯极为有利。
埃塞克斯被带到审判台前。弗朗西斯·培根站了起来。他是以一个国家的志愿见证人,特别是以被告的亲密朋友的身份说话的。他指控伯爵蓄意阴谋篡夺王位——这是死罪。培根用他才华出众的口才和他所掌握的智慧来论证这一点。他坚决认为埃塞克斯计划杀害女王,夺取王位。因此他不属于法律上可减轻罪行的罪人。由埃塞克斯给过一笔财产的人提供的证据说服了法官。他们判这个不幸的贵族上断头台。
培根把他最要好的朋友置于死地后得到了什么呢?国家给了他1200镑。“唉,”他把钱装进口袋时悲哀地说,“女王给了我一些好处,但不像我所希望的那么多。”然后,他坐下写一篇关于延长人的寿命的医学论文。
培根有着丰富的、多方面的知识。他可以用来为善,也可以用来作恶。他觉得用背信弃义来为他在世上开辟前程是有利的;他也觉得更深入地投身哲学是迷人的。
埃塞克斯伯爵死后两年,伊丽莎白女王也死了。苏格兰国王詹姆士登上了英国王位。詹姆士曾同埃塞克斯很友善。这使那些把那位不幸的伯爵置于死地的人多么难堪!但培根泰然自若。他是分析人类心灵的大师,当他弄清新国王以自己是一个古典学者自诩时,培根给他呈了一封致敬信,声称:“陛下的臣民中没人比我更渴望牺牲自己,粉身碎骨为陛下效劳了。”
他千方百计地要得到宫廷对他的赏识。詹姆士国王非常喜欢奉承。培根就不断写信给他,在信中把这个玩弄权术的庸人比作上帝和宇宙的第一推动者。此时,他和一个高级市政官的女儿结了婚。当人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竟然回答说:“我的经济由于这婚姻而有所改善。至于爱情,这种感情从未进入我的心中。”他在一篇随笔中写道,“伟人总是抑制这种虚弱的感情的。”
他的善于投机取巧的头脑终于使他得到国王的赏识。他被任命为英国的副检察长。在国王詹姆士的眼里,起用他是因为他绝妙的建议:对外战争可以杀掉过剩人口。培根是和国王的思想一致的人。
培根分裂的人格是人类心灵的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他增加了牛津和剑桥的奖学金数字,这样,英国的群众就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但他也主持了法院的严刑拷打。他写过一篇热情洋溢的论博爱的文章,出版了一部宏大的著作《学术的进步》。但在一篇小文章中他向读者指出怎样可以发现朋友的“弱点和不利情况”来“对付”他。
国王终于让他当了总检察长,薪俸优厚。但这并没有使他的野心得到满足。当大法官——王国最高官员病倒时,培根冲到病榻边,默默地祈祷丧礼不久到来。他守着病人,焦虑万分,天天向国王报告那个奄奄一息的人的病情。终于,他假装悲痛地写道:“您可尊敬的大法官,我亲爱的朋友,捱不过今天了……现在我恳求陛下,让我直陈目前的真实情况:如果您任命科克勋爵(他的强大敌手)为大法官,那伴随着您的只有不幸……。如果您选择霍巴德勋爵,您的王权将会被破坏……。但如果我是这个人选,作为一个公正的法官在党派之间公平地行事是我最起码的责任。我将是您委派的忠实的监督者,您的人民中的一个热情的信徒和推进您的神圣权力的机器。”
大法官终于死了,弗朗西斯·培根被任命为新的英国大法官。
但是悲剧来得很快。他就任大法官三年后,下院对他提出了指控。弗朗西斯·培根被控在法庭上接受贿赂!
大量的证据证明大法官有“收礼”的习惯。下院提出了正式起诉。
全国哗然。讲台上,街道上,到处是演说,要求惩办大法官。
法官们要他在一份充分、具体的供状上签字。弗朗西斯·培根终于被迫低头认罪。
虽然他几乎一进监狱就被释放,但被命令永远离开英国议会和朝廷,并且在将来不得在这个国家担任任何官职。即使在此时,这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也不放弃他的政治野心。他写了大量的信给国王,吹捧他,欺骗他,恳求他,对他的禁令作了种种争论,但无济于事。
武宗的淫荡生活
武宗是明代最荒淫好色的皇帝,在他的脑子里,没有什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约束,他只知道凡是他喜欢的就都要占为己用。在贪图美色这一点上,他的大胆与开放恐怕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比拟的。
武宗登基的第二年就举行了大婚,册封了皇后和两个妃子。可是他对这三个正位的妻子并不感兴趣,每天带着手下的太监侍卫到处游玩,玩到哪儿累了,就住在哪儿,一个月回到东西两宫的时候还不到四五回。
当武宗对他的后宫妻妾们彻底失去了兴趣以后,他在皇宫之外又建起了一座宏伟高大的宫殿建筑群作他的“新家”,并命名为“豹房”。他用尽一切手段搜罗美人充实他的“新家”。一天,武宗的一个亲信侍卫江彬悄悄向他报告说,后军都督府的右都督马昂,有一个美貌妖冶的妹妹,此时已经嫁给一个军官为妻,而且已经有了身孕。武宗知道了这个消息,淫心难耐,才不管美人是否嫁过人,是否怀了孕呢。他命身边的太监赶快去找这位美人马氏,把她带到自己的豹房新家中侍寝。马氏一到,武宗看得眼睛都直了,就见马氏身体柔弱如柳,丽质天生、千娇百媚,而且又善于骑射、深通音律、能说会道。武宗见状如获至宝,心中大喜,一时宠幸无人可比。马氏的家里人,不论年纪大小,每人都得到了一件武宗亲赐的蟒衣。马氏受宠,宫中最善于见风使舵的太监们纷纷跑去巴结马氏的哥哥马昂,还谄媚地称他为国舅。武宗还赐了一所巨大的宅第给马昂,又升了他的官,马昂一下子变得炽手可热,在京城中的权势无人能比。朝廷中的大臣们见到这种情况,接连不断地上奏折劝谏阻止,可武宗连看都不看一眼。不过,以美色事人的女人总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君王的宠幸肯定不会长久。到了武宗正德十一年,马氏的受宠生活就走到了尽头。武宗因为宠爱马氏,爱屋及乌,把马昂也当作自己的家里人,常常带着几个侍卫,骑着马到马昂家里去喝酒。有一天,两人都喝得半醉了,武宗忽然提出要见马昂的爱妾。也不知马昂是不是因为特别喜欢这个美妾,不想让她被皇帝糟踏,他借口爱妾生病而婉言推辞,就是不愿让美妾出来服侍皇上。正在兴头的武宗大怒,挺身而起,一言不发地离开了,马昂心里非常害怕。果然在这之后,对马氏的宠幸日衰,马昂的得势也彻底结束了。少了一个尤物马氏,武宗又开始觉得非常无聊,不过,他的空虚很快就被另一个女人填满了,这就是刘美人。正德十二年,武宗又一次西巡大同,在偏头关稍作休息,又大索女乐于太原。在召至御前的一大批美女乐妓之中,武宗一眼就发现了刘美人的惊人美色,而且还发现她能歌善舞。武宗召她当场演奏,结果技压群芳,武宗大喜。细加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刘美人是太原乐工刘良的女儿,后来嫁给了晋王府的乐工杨滕为妻。武宗巡幸完毕,又从榆林返回,仍对美人念念不忘,再次召见宠幸她,愈加觉得难舍难分,于是把她一起带回京师。从此,这位色技双绝的美妓就留在了武宗的身边,日夜相伴。武宗和刘美人日夜寻乐,畅快无比。后来,武宗辟西内腾禧殿,专供刘美人享用。腾禧殿覆盖黑琉璃瓦,俗称黑老婆殿。刘美人独宠专房,和武宗同饮食起居。武宗宠幸刘美人,对她言听计从。左右随从如果触怒了武宗,都要乞求刘美人救命,刘美人往往一笑而解之,众随从便视刘美人为救星,连武宗的心腹江彬等也俯首帖耳,见到刘美人马上顿首叩见,以母事奉,并尊呼为刘娘娘。后来,宁王朱宸濠反,武宗不顾群臣反对,决定亲自率兵去征讨。他先把刘美人移居通州,和她约定,自己带兵先行,然后再派人返回来接刘美人随驾同行。临别之际,两个人柔情密意,难舍难分,刘美人取下一簪,送给武宗,作为凭信,半娇半嗔地约定说,“见簪而后赴。”武宗将簪藏在衣中。但武宗在过卢沟桥时,纵马驰奔,簪子不幸失落。武宗吩咐近侍随从四处寻找,几天几夜,毫无踪影。
武宗驰奔临清州,遣中使宣召刘美人南行。中使传旨,刘美人不见信簪,辞谢说:“不见簪,非信,不敢行。”武宗见美人心切,没有办法,便独自乘舸昼夜兼行,直奔张家湾,亲自迎接美人。刘美人这才和武宗一同南行。随驾而行的大小官员一早上起来发现皇帝不见了,谁也不知他返回京城去接刘美人,大家都急疯了,到处寻找。武宗却丝毫不知群臣为他如此焦急,返回临清的途中仍然优哉游哉,路上遇到湖广参议林文缵的船,还登舟而入,抢了一个他的美妾走。一行到达扬州,武宗常带数骑游猎扬州城西,并宿于上方寺。刘美人见武宗天天如此,怕突遭不测,便进谏武宗,武宗于是终止。刘美人于是在扬州名声大噪,都称她为刘夫人。从上方寺到南京,武宗、刘美人所经过的寺观旌旗蔽日,梵贝夹册充盈。凡是武宗的一应赏赐,都写上:“威武将军镇国总督及夫人刘氏。”
武宗如此任性妄为,不听劝谏,一心以玩乐为头等大事,在南征回程到了清江时,一个人独自划小舟游玩,不幸小船翻覆,险些溺水而亡。岸上的人连忙争相来救,虽然侥幸捡回一条命,但从此身体极为虚弱,常常咯血,没有多久就一命归西了,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一岁。
乱吹枕边风让恶人复职
就像寓言中那条冻僵的蛇一样,小人蔡京一复苏,不知又要咬死多少君子!
宋朝蔡京曾一度被宋徽宗罢相,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他并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多方活动,以图东山再起。
首先,蔡京暗中嘱托亲信内侍求郑贵妃为己说情,又请深得徽宗信任的郑居中伺机进言。一切妥当之后,蔡京再让自己的党羽直接上书徽宗,大意是为他鸣冤叫屈,说蔡京改变法度,全都是秉承圣上的旨意,并非独断专行。现在一切都否定了,恐怕并不是皇帝的本心。
这些意见的要害是把徽宗牵扯了进去。徽宗见表,果然沉吟不语,但也没批复。
这时郑贵妃发挥了枕边风的作用。她看到徽宗的这种表情,就顺势替蔡京说了几句好话,徽宗便有些回心转意了。
第三步是请郑居中出马。郑居中了解内情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约了自己的好友礼部侍郎刘正夫,二人先后觐见徽宗。
郑居中先向徽宗说道:“陛下即位以来,重视礼乐教育,欲行居养等法,对国家和百姓都很有利,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
一席话只字未提蔡京,只把徽宗的功绩歌颂一番,但暗中褒奖的却是蔡京,因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于肯定了蔡京的正确。
刘正夫又进去重复补充了一遍,醉翁之意不在酒,弦外之音不在言。徽宗听了心里很舒服,终于转变态度驱逐刘逵,罢免赵挺之的相位,第二次起用蔡京为相。
踩着别人的肩臂出人头地
有人以背后说人坏话铺就自己的成功之路。
宋朝阎文应是开封人,因他善于见风使舵,不断升迁,到仁宗时,已升为内副都知。经过详细地了解,阎文应终于知道宰相吕夷简遭免是郭皇后所致,于是,两人合谋,想寻找时机废掉郭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