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45015600000045

第45章 家庭教育(3)

艾森豪威尔听不进去,依然愤愤不平。母亲于是又说:“人生就和这打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名下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拿着,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打牌,这样对待人生才有意义!”

艾森豪威尔此后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并激励自己去积极进取。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后登上了美国总统之位。

深明大义的陈婴母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量力而行,做好抉择。有的事能做,且有能力做,自然该毫不犹豫地去做;有的事不能做,也无能力做,即使非常具有诱惑性,也不能去做。如果只贪图眼前的名利,不计较长远的利弊,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和烦恼。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四处响应,烽火连天,反秦王的起义此起彼伏。

秦代东阳县(今天安徽省的天长县),有个叫陈婴的人,原为此地令史,平日做人做事小心谨慎,十分厚道,以德善著称于当地。

陈胜吴广起义,陈婴怕生祸事,便隐在家中。县里有一位人送外号李大胆的壮汉,二十多岁,脾气火爆,有点拳脚功夫。平时不务正业,喝酒闹事。因为打了县里面的富人之子,被抓到县衙挨了一顿板子。之后休养了一个多月才初见好。刚出家门,便听到全国造反的传言。李大胆心喜若狂,当晚便操刀杀了县太爷。之后便造反,召集到数千名小流氓。事起总要有个头目,但李大胆自认为莽夫,不可胜任,便想寻一位有才学的人,于是就想到了陈婴,一伙几千人便到陈婴家。陈婴一开始并不答应,在威胁之下,最后便做了这个头目。

因为平时受陈婴恩惠者甚多,消息传出后,大家争先恐后前来报名,短短几天便召集到两万多人。如此声势,大家建议陈婴称王,并取名东阳王。但陈婴犹豫不定,此事很快便让他的母亲知道了。

他的母亲说:“儿啊,陈家祖上并无达官之人,而你在此地只为一名小吏,却要称王,并非妙事。不如去投他人,以便依附,事成便可达贵;不成也易脱身。可知烦恼皆因强出头。故无须此虚名。”陈婴连连点头,说母亲教导得是。

若陈婴贪图名利,野心盖过应有的理智而盲目称王,虽然这样可得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东阳王”的称号,但事情的结果却难以预测,也许会令这些流氓污辈称霸一时一地;但由于其受阶级、思想、文化的局限,终必遭他人歼灭。那时不但丢失富贵,更是性命难保,绝非明智之举。

后来,陈婴应项梁相邀一起攻秦,后被封为上柱国,一直陪侍楚怀王左右。刘邦统一天下后,他又被封为堂邑侯。陈婴一生显贵,可以说完全得益于他母亲的智慧和教诲。

陈婴母子深明大义,坚决不称王,因此避免了很多可能的灾祸。若陈婴贸然称王,一定会四面树敌,如果处理不好各种纠纷,还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斯大林的子女们

斯大林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雅科夫是他第一位妻子所生。雅科夫出生8个月,母亲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扶养长大。14岁时,他离开格鲁吉亚来到斯大林身边。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参军去了前线,后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在敌人的集中营里他表现得英勇不屈,德国曾向斯大林提出要用一名被苏军俘虏的德国高级军官交换他,遭斯大林拒绝。最后他在集中营触电网牺牲。

斯大林的小儿子瓦西里是他第二位妻子所生。瓦西里20岁时参加了卫国战争,是一名飞行员,作战很勇敢。战争结束时,他当上了中将。1947年被任命为莫斯科军区空军司令员。瓦西里喜欢喝酒,后来发展到酗酒且不能自拔,曾因喝酒违反军令而被斯大林撤职。他对斯大林的去世表示震惊,他曾多次公开讲,斯大林是被人杀害的。1953年4月他被逮捕并判了8年徒刑,1960年被提前释放。释放后被送到远离莫斯科的喀山。1962年因与家乡来的客人饮酒过量而去世。

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也是他的第二位妻子所生。斯大林最喜欢他这个女儿。小时候,一直称她为“小麻雀”、“小宝贝”、“小姐”。他们还经常做“互致命令”的游戏。有一次斯维特兰娜在斯大林工作室的门上用图钉钉上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致第一书记斯大林同志,现发布第5号命令,我命令你从今天起穿大衣。”可能是斯大林没很好地执行命令。不久,她又发出一道命令:“爸爸!!!我要你穿大衣的命令始终有效,你必须服从。你的小主妇斯坦卡。”斯大林看到后,非常高兴,用红笔在旁边写道:“我服从,你的小秘书斯大林。”斯维特兰娜给斯大林带来许多欢乐,她也度过一段幸福童年。后来,她因婚姻问题与斯大林发生了矛盾。20世纪50年代她曾结过两次婚。她同第一个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叫约瑟夫,是一位医生。她同第二个丈夫生了一个女儿叫卡佳。后来,她同在苏联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印度人辛格生活到了一起。1966年辛格病死,她以送辛格骨灰回印度安葬的名义去了印度。在印度,她通过美国驻印大使馆去了美国。在美国,她同一位美国建筑师结了婚,并生有一个女儿叫奥莉佳。奥莉佳和她感情很好,曾跟随她回苏联生活了两年。奥莉佳现生活在美国。斯维特兰娜最后定居在英国。传说,她70岁时进了一家修道院做了一名修女。

斯大林的孙子朱加什维利是一所军事学院的军事史教授。他长得酷似斯大林,身材高矮、胖瘦都与斯大林相仿,也留着小胡子,他以此为骄傲。电影《斯大林之子雅科夫》中的斯大林就是由他扮演的,他几乎不用化妆就可以上演。电影中的雅科夫就是他的父亲。他对斯大林拒绝用一名被俘德国高级军官换回他的父亲表示理解和赞同。他认为,这是斯大林为他的人民和国家做出的牺牲。他崇拜他的爷爷,并为他是斯大林的后代感到自豪。他希望人们能继承他爷爷的权威,并运用这种权威使“俄罗斯再度成为斯大林时代那样伟大的国家”。他参加了一个叫“斯大林社会主义阵营”的组织,并担任领导。他还打算以一个决心使共产党重新执政的极左派联盟领导人的身份参加总统竞选。

斯大林另一个孙子布尔顿斯基是他小儿子瓦西里的孩子。布尔顿斯基自幼喜爱演艺,很小就开始登台演出,后来成为一名演员和导演。他是一个自由派,不愿过问政治。他曾公开对《真理报》记者说过,他这一辈子从没投过任何人的票。

二战首脑的后裔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半个多世纪,当年叱咤风云的首脑们早已作古,他们的后人今何在?情况如何?他们还有当年先辈那种魄力、风采和能量吗?让我们聚焦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墨索里尼的孙子孙女们。

斯大林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雅科夫,卫国战争时参军去了前线,后在一次战斗中被俘,表现得英勇不屈,最后在集中营触电网牺牲。小儿子瓦西里,在卫国战争时,是一名勇敢的飞行员,战后当上了中将,斯大林去世后,他曾遭逮捕,释放后被送到远离莫斯科的喀山。后来因饮酒过量去世。

瓦西里的儿子布尔顿斯基自幼喜爱演艺,不愿过问政治,后来成为一名演员和导演。

雅科夫的儿子朱加什维利,是一所军事学院的教授。他长得酷似斯大林,崇拜他的爷爷,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痛心。他痛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为“叛徒”,希望能借助他爷爷的权威,再度使国家强大起来。为此,他产生了从政的愿望,并成立了一个政党,准备参加议会竟选,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回到了故乡格鲁吉亚,准备参加格鲁吉亚总统竞选,并把祖父的强国思想作为竞选纲领。但由于他没有达到在格鲁吉亚连续居住两年的条件,不具备参选资格,但他仍很引人注目。

丘吉尔只有一个儿子叫伦道夫·丘吉尔。伦道夫·丘吉尔也只有一根独苗叫温斯顿·丘吉尔,与他祖父的名字一样,这名字给他带来过不少麻烦。比如,他给别人打电话说自己是温斯顿·丘吉尔时,经常听到对方说:“这个人不是早就死了吗?”1968年,他去参加一次会议,当时会场外面有许多示威者,警察对进入会场的人盘查得很严。他进入会场时,自称自己是温斯顿·丘吉尔,警察认为他是个骗子,还在他身上打了几警棍。小丘吉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做过记者,曾和他的父亲一起写过一本畅销书,名为《六天的战争》,后一度从政当议员,最后又放弃了政治生涯。现在他是一位著名的自由撰稿人。他收集了他祖父的大量私人文件。最近,有关方面用发行彩票的收入将这些文件收归国有。

罗斯福总统的孙子柯蒂斯·罗斯福,曾在联合国负责非政府组织事务的秘书处任部门负责人。他一直积极参与和他祖父12年总统生涯有关的会议,出版了很多相关书籍,并致力于有关他祖父的一些历史遗迹的保护。

2001年,荷兰一家擅长将政界大人物聚在一起的机构,为这三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巨头之孙安排了一次聚会,该聚会讨论了他们先辈参加的雅尔塔会议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的孙子圭多·墨索里尼和孙女阿列桑德拉·墨索里尼,近些年在政坛上很活跃,而且都以极右派的面目出现。圭多是罗马一家奶酪公司的职员,1994年曾作为新法西斯组织“三色火焰”的候选人参加罗马市长的竞选。后又以极右组织“新力量”的候选人参加过罗马市长竞选,但都没有成功。他极力为他祖父唱赞歌,说“法西斯99%的主张都是好主意”。墨索里尼的孙女是一名医生,她能言善辩,不满30岁即当选为那不勒斯市的议员。她是意大利右派组织“民族联盟”成员。她也曾多次竞选市长,但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