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45011300000032

第32章 双刃剑的双面性

在任何类型的博弈中,都存在一些为一方掌握的信息,也存在博弈双方都知道的“公共知识”。这些公共知识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正确的,也有似是而非的,对双方来说,如何利用,如何判断,机会都是均等的,关键就是看博弈双方如何正确运用。

其实,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公共知识也不例外,运用适当自然能够增大自己的胜算,运用不当,也说不定就会让自己走上绝路,这就是知识的两面性。公共知识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同样也可以被对方用来打击自己,这也是知识的两面性。

所以,真正的博弈高手就必须尽可能地让公共知识这柄“双刃剑”为自己服务,但话又说回来,民间有句很通俗的话,就是“玩刀的死在刀上,耍枪的死在枪上”,即使将公共知识这柄双刃剑玩得再顺溜,也难保不被其所伤。秦朝的李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斯是楚国人,与韩非子都曾经是荀子的学生。如果他也像屈原一样深爱自己的祖国的话,可能他的结局会更好些,但在战国争雄的年代,真正从一而终的士人极少,倒是“人往高处走”的极多,而李斯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斯年轻的时候,作过楚国蔡郡的小吏,他看到东方六国已经衰落,决定去秦国去碰碰运气。李斯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其实就是一种在“公共知识”的基础上作出的抉择,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这是当时的“公共知识”,那么秦国无疑是最安全和最有发展前途的,这是李斯选择秦国的基本动机。但秦国能够消灭六国,一统天下,这就是为数不多的人能够预见的“公共知识”,李斯知道,正因为他知道秦国有这种可能,所以,他也知道,自己奔赴其他诸侯国,即使受重用,最后总不免做亡国之臣,正是综合了这些“公共知识”,所以李斯毫不犹豫地投奔了秦国。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做了吕不韦的门客,不可否认,他的确很有见地,也很会展示自己,因此受到吕不韦的赏识,很快成为他的心腹,从而有机会接近秦王。

当时的秦国,由于秦王嬴政继位时年仅十三岁,不能亲政,秦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相国吕不韦手中,连秦王也要尊他为“仲父”,吕不韦可谓是炙手可热,一手遮天。不但是东方六国,甚至是秦国,官员和百姓心目中只有相国而没有秦王嬴政。

按照常理,李斯受到吕不韦的重视,引以为心腹,李斯应该死心塌地追随吕不韦才对。但富于心计的李斯却特别青睐十几岁的嬴政,在秦王即将成年,嬴政熟悉政务的时候,李斯给秦王写了《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住机遇,实现“天下一统”,既投其所好,又显示了自己的才学。这样,李斯既成为吕不韦的心腹,又受到嬴政赏识,在脚踏两只船的时候,他居然也是官运亨通,先被任命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

公元前237年,嬴政刚刚亲政,秦国因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发生了驱逐六国客卿事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又写了《谏逐客书》,用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佐秦国的丰功伟绩,使秦王取消了逐客令,李斯和其他被驱赶的人才终于被秦王留下。在亲政前的加冠礼上,发生了??叛乱,亲政后,嬴政借此机会把吕不韦赶出咸阳,最后又迫使他自杀。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李斯的“远见卓识”,这也是他对“潜在”的“公共知识”正确分析判断的结果,从李斯赴秦寻找机会到秦王嬴政当权,这中间的十年是吕不韦权势最盛的十年。在普通人的心目中,秦国“只有相国而没有秦王”,这是似是而非的“公共知识”,而理智的人就看到秦王迟早要亲政,与吕不韦走得越近,到秦王亲政时越难受到重用,甚至会受到排斥。

李斯是个理智的人,他看到了吕不韦潜在的危机,秦王才是自己长久的依靠。因此,他在秦王懂事以后就有目的地接近秦王,赢得了秦王的好感和信任,在吕不韦眼中李斯是自己的亲信,在嬴政眼中,李斯也是值得信任的人。结果是吕不韦垮台了,李斯没倒下。

当所有的非秦人都受到驱逐,如果嬴政不是对李斯有良好的印象,绝对难以用一封信就促使嬴政改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只是把“公共知识”向嬴政陈述了一遍,所以促使嬴政改变国策的媒介是李斯,真正的原因则是李斯陈述的“公共知识”,这些知识使李斯因祸得福,受到秦王的信任和重用,从此青云直上。

李斯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后,帮助秦王制订了文武并用,实现统一天下的计划。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秦国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秦朝建立以后,秦王嬴政改称秦始皇。在巩固新生政权过程中,李斯同样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在政治上,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他的才干得到最充分地显示,他通过准确利用公共知识,作出正确判断,为自己和家族营建了个“安乐窝”,李斯贵为丞相,儿子都娶了公主为妻,女儿都嫁给了始皇帝的公子,可谓富贵到了极点。

公元前209年,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路上死去,身边只有赵高、李斯、公子胡亥等少数几个人知道。秦始皇临死前,口授遗诏,要在边防督军的长子扶苏主持葬礼,继承皇位,诏书在宦官赵高手中尚未发出,秦始皇就死了,知道此事的只有李斯和赵高。

宦官赵高和扶苏关系一般,而和扶苏信任的蒙恬、蒙毅兄弟又有过节。他想立年轻不懂事的公子胡亥为帝,从而控制朝政。他找到李斯,说出他内心想法。李斯起初一本正经地斥责赵高,这时,知根知底的赵高巧妙运用了他和李斯都知道的“公共知识”:李斯各方面都不如蒙氏兄弟,始皇帝更信任李斯,所以李斯的地位比蒙氏兄弟高;但长子扶苏更信任蒙氏兄弟,由此李斯和赵高都明白,扶苏上台,很可能重用蒙氏兄弟,李斯富贵难保。李斯综合了这些“公共知识”,作出如下判断,赵高知道李斯贪图富贵,而且他也知道李斯明白自己不如蒙氏兄弟,扶苏上台,李斯富贵难保,因此,他诱惑李斯和自己同谋,迫使秦始皇指定的继承人扶苏自杀,又假传秦始皇诏书,逼死蒙氏兄弟,扶持昏庸的胡亥为帝,即秦二世。

在李斯看来,与其让扶苏上台剥夺自己的富贵,还不如扶持胡亥,自己保住满门富贵的希望更大些。他的这一想法表面上没有错。但他却忽视了一点常人看不见的“公共知识”: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他更容易控制胡亥。李斯更不知道的是:赵高是个野心家。

胡亥继位,大权独揽的赵高终于和权力欲望极重的李斯发生矛盾。终于有一天,赵高诬陷李斯谋反,把他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灭三族。公共知识也是把双刃剑,这在李斯身上得到绝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