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
44996000000083

第83章 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

一、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疗法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在所有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中,由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学派。

(一)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是觉知到的经验,前意识是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回忆而觉知到的经验,无意识指觉知不到却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了的经验。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个人最原始、最本能的冲动,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个人在与环境接触中由本我衍生而来的,它依照“现实原则”行事,并调节本我的冲动,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行事;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依照“道德原则”行事,是良知与负疚感形成的基础。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协调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基础。个体的心理健康,源于三者的协调一致。个人消除焦虑、维护心理健康时,常采用“自我防卫机制”,如解脱、补偿、合理化、投射、转移、升华及理想化等方式。这些心理防卫都是无意识的,若过分使用则可能造成心理疾病和人格扭曲。治疗心理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梦的解析、自由联想和移情技术。其特点是强调通过对以前经验的再分析来解除压抑,使无意识化为意识,并在情绪上有所领悟。

(二)琼斯对精神分析的概括

弗洛伊德的弟子琼斯把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原则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决定论原则:心理过程不是偶然发生的,某些偶发事件看似无因可查,却实则有其行为意义。事实上反映个人无意识活动的过失行为如口误,笔误,失手等,在人们身上是常有发生的。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这便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演说的理论支撑点。

2.情感过程的自主性原则:情感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脱离原情境并移置到其他方面。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由于施治者设身处地理解求治者的内心,求治者便可能对施治者产生强烈的,毫无根据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而把施治者当作与其原情境有关的人。因此,施治者可以了解到求治者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并引导求治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3.心理过程的动力性原则:心理过程是有动力的,并且具有释放与之相关的能源的趋势。所以,无意识的种种冲动都在寻求发泄的窗口。这种无意识冲动往往又以不同方式发泄出来,如:直接发泄——不受任何干扰或改变,因此触犯法律或道德,成为“有罪之人”;择机发泄——顾及到法律的禁令和道德的戒条,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并有适当的对象时才发泄,由此便成为“凡夫俗子”;不敢发泄——内心压抑太多,动机冲突又强,便可能成为“精神病人”;升华——把无意识的冲动当作人生前进的动力,迎合社会的法律与道德来改变原冲动的形式,或改造社会的法律与道德使之更符合人之本性,于是便成为“伟岸丈夫”。

4.心理压抑的作用:法律、道德、习俗等“看门人”随时监视着无意识的冲动,个体心理存在压抑是社会文明的表现。而过度的压抑则可能导致病理性结果。

5.精神冲突的存在:无意识的冲动和心理压抑的相撞,便导致精神冲突。如何处理精神冲突是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之间最大的差别。

6.儿童心理的意义:成人期的愿望和重要事件寻根究底都与儿童期的心理愿望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对儿童期心理的研究。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类似于人生的缩影。

7.儿童心理的性欲: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的口腔期到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乃至少年的两性交往期都是以性欲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结合上述原则,性欲也便贯串于人生各阶段且起着重大的作用。

精神分析疗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心理治疗。治疗者相信让病人尽情吐露内心的矛盾,尤其是一些难言的隐私,达到精神发泄,则能够治愈或减轻精神症状。他们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鼓励病人用语言来表达深埋于无意识中的思想或情感。在谈话过程中不加任何限制,不管所讲出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经过治疗者的分析和联系,从而推论出病人在无意识中存在的矛盾或内心冲突。治疗者对病人谈话的解释,或指出其所述的内容有什么心理动力学的涵义,其目的就是让病人领悟,进而克服自己的防御反应,并建立起新的行为。有关梦境的解释,也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通过自由联想未能呈现出明显的无意识内容,可以从其他侧面探求解释。梦境是人的希望和欲望的表现象征,可以经由了解潜隐的梦意来探索个体的无意识内容。精神分析疗法的其他两个重要方面是阻抗和移情。阻抗是病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一些小事或敏感的话题。移情是病人将治疗者当作自己的配偶、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来对待的情景。若能深入分析阻抗或移情的情感,治疗者就可获得病人生活中至关重要事件的线索,从而易于治疗。在此应该指出,移情不是对治疗者“产生爱情”,也不是有其他什么意图,这是治疗中的一个基本部分。

二、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行为治疗强调,病人的症状即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也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那些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

行为治疗最初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以及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等人的儿童强迫性恐怖症的模型都是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或称条件强化学说,并尝试应用于医疗实践。接着,英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艾森克也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行为学习过程的新理论;特别是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普把行为治疗技术系统地应用到病人的临床实践以后,极大地推动了行为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使行为疗法有可能与某些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出现,使行为治疗作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一个独立的体系与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得以广泛地推广和运用起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行为治疗被誉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二势力。目前行为治疗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广泛,在中国,行为治疗几乎毫无阻碍地为中国的心理治疗界所接纳,并广泛运用。

行为疗法的常用技术有:

1.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对抗条件作用。它应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逐步地使正常反应加强、不正常的反应消失,从而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也就是让患者分步骤地接触使他引起敏感反应(如恐惧、焦虑、厌恶等)的事或物,由反应程度轻的逐步过渡到反应程度重的,使他逐渐习惯而消除敏感。此法常用于恐怖症、焦虑症等。另一种脱敏法是冲击疗法(又名暴露疗法、满灌法),即患者直接接触恐惧或害怕的事物,并促其坚持,从而达到脱敏的目的。

2.厌恶疗法,又称处罚消除法。此法也是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咨询者帮助咨询对象将要消除的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之厌恶的或处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不良行为的目的。此法常用于戒烟、戒酒或药瘾以及矫正性变态、强迫症和某些其他不良行为。

3.奖励强化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当患者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给予奖励,从而使该行为得到强化。此法常用来纠正不良习惯,对行为障碍有疗效。

4.模仿法,又称示范法、观摩法。这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而创立发展出来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有许多复杂的行为是不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来简单地加以控制或改变的,必须通过观摩、示范或学习,通过模仿才能获得。我国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咨询者可设计一些程序,使咨询对象有机会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用适当的行为取代不适当的行为。

5.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塑造出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一般采用逐步进级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即强化),以促使增加出现期望获得的良好行为的次数。可采用让患者得到喜爱的食物或娱乐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塑造新的行为,以取代旧的、异常的行为。为了使治疗效果得以保持和巩固,在应用这一治疗方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帮助患者把在特定治疗情境中学会的行为转换到家庭或工作的日常生活现实环境中来。

6.松弛反应训练,这是一种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以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达到消除紧张和强身祛病目的的行为训练技术。一般的松弛反应训练方法,使用较多的是雅各布逊首创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此法使放松者学会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同时能体验到自身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的程度以及有意识地去感受四肢和躯体的松紧、轻重和冷暖的程度,从而取得松静的效果。除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外,还有深呼吸放松法、线索词放松法等。此外,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禅等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一般认为,不论何种松弛反应训练技术,只要产生松弛反应都必须包含四种成份:(1)安静的环境;(2)被动、舒适的姿势;(3)心情平静,肌肉放松;(4)精神内守(一般通过重复默念一种声音,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来实现)。

7.生物反馈治疗。这是一种借助于电子仪器,让人们能够知道自己身体内部正在发生变化的行为矫治技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患者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压、胃肠蠕动、肌紧张程度、汗腺活动和脑电波等几乎包括所有的身体机能的活动情况,从而改善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矫正对应激的不适宜反应,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馈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根据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内脏反应训练的实验研究,于1967年首次获得成功,从而创立了这一崭新的治疗技术。按照传统的观念认为,骨骼肌(随意肌)是人能够随意控制的,而内脏和腺体等平滑肌(不随意肌)则受自主神经支配,是不能随意控制的,米勒所创立的生物反馈技术第一次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用科学事实证明,通过特殊的学习和训练,人也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心脏、血管、胃肠、肾脏和各种腺体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就像随意控制骨骼肌群那样。

临床实践证明,生物反馈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治疗技术。生物反馈和松弛反应训练相结合,可以使人更快、更有效地通过训练学会使用松弛反应来对抗并消除一般的心理、情绪应激症状;同时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科心身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美国人本主义者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该疗法的要点如下:第一,人性都是积极向上的,且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被动的人格,而是协助来访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第二,心理咨询中咨询者要以真诚、无条件的尊重和同理心来接待来访者,重视来访者现实面临的问题,而避免对来访者进行诊断。

该法的主要技术是,咨询者在会谈时不以权威专家身份去分析解释,而是以真诚温暖的态度鼓励来访者发泄内心情感,不作任何评价,只对情感做出反应。在会谈过程中少提问,不解释,无条件地关心对方,使之感到温暖与真诚,从而没有顾忌地畅所欲言,逐渐从消极被动的防御性情感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该法认为来访者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质,一旦认识自己问题的实质,就能发挥出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潜在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达到治疗目的。整个咨询过程,咨询者只从侧面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由于这种方法不向来访者作出指示或具体指导,因此又被称之为非指示的心理咨询。

罗杰斯认为有三点是治疗的关键:

首先是真诚。一旦咨询者同他的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把个人的和职务上的假面具去掉,来访者就会积极地成长,所以说,真诚,就是让咨询者的感情和态度自然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这时有一种默契,在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浮现出一种真诚,让他们感觉到到一种自觉、自然的内心交流。

其次,他强调的是制造一种改变环境的氛围,以期能做到接纳,关怀并达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当治疗师怀着积极的又毫无判断的心态,对来访者表示全面的接纳,那么,来访者所有的感受,诸如混乱、反感、恐惧、愤怒、勇敢、热爱、自傲等都会涌上心头。如果治疗师仍能全面接受,而非选择性地接纳,则治疗效果也会展现。

再次,促进人际关系的要素是同情心,就是说,咨询者必须具有一种敏锐的感应能力,准确地感受到来访者的个人经验,并能体会到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只要进行得顺利,治疗师不但能够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了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来访者从混乱的情绪中理清头绪,从新获得前进的能力。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观念很为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咨询界所接受,罗杰斯所倡导的倾听、真诚、尊重以及无条件积极关注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者所接纳与运用。

四、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施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等方式,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家庭治疗与以个人为对象而施行的个体心理疗法有所不同,其特点是不太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而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家庭疗法的主要理论观点是把家庭看成一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需从组织结构、沟通,角色,联盟与关系等观念和看法出发,以了解此小群体,并且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此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即在家庭系统内,任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会受家庭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影响系统,而系统也影响其成员。这种系统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许多所谓病态的家庭现象;而一个人的病态行为,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员和心理需要而被维持。基于此观念,家庭治疗主张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着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治疗对象。家庭治疗通过语言疏通家庭关系,指导生活模式,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治疗,以改善病人生活环境,促进病人康复。

家庭治疗的目标,在于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以便能执行健全的家庭功能。所谓健全的家庭功能应有健全的“家庭结构”,适当的领导、组织与权威分配,没有散漫或独权的现象;成员间的角色清楚且适当,没有畸形的联盟关系;成员间有情感交流,相互提供感情上的支持,能团结一致对付困难;对内有共同的“家庭认同感”,对外有适当的“家庭界限”。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让病人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找出矛盾的焦点,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利于病人康复的家庭环境。

针对家庭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可采用不同的家庭治疗模式。主要的家庭治疗模式有以下四种。

1.结构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治疗模式的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与权力的执行等结构上,使用各式各样的具体方法来纠正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例如,家庭成员间的自我界限划分不清,没有各自的自主独立的角色,犹如粘在一起的“混合体”,可用“家庭形象雕塑技术”帮助家人了解各自的权利、义务、角色,并把咨询重心放在建立家庭成员间应有的界限上。假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扮演不妥当,甚至颠倒,包括夫妻,父母,亲子或同胞间,则咨询的重心应放在角色扮演的纠正上,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所产生的三角性冲突与情结,更要纠正改善。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权力的分配与执行,情感上的亲近与否,都是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也是促进家庭功能改善的要点。

2.行为性家庭治疗模式。行为性家庭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上,即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与进度,充分运用学习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嘉奖惩罚,促进家庭行为的改善。

3.策略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并建立一套有步骤的治疗策略,着手更改认知上的基本问题以求有层次地改变家庭问题。例如,一个成年人仍依赖母亲,无法独立自主地应付社会刺激,咨询的策略应先把重心放在如何协助母亲去“放走”自己的孩子,不要不放心;接着探讨为何父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去协助妻子教育孩子;还可把咨询的重点移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上,或是夫妻之间的情感问题上,以便解决因夫妻关系不调,有可能妻子把情感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无意识地希望孩子永远陪伴自己,弥补夫妻之间的情感不合,策略性家庭治疗就是要了解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并制定咨询的先后步骤与策略。

4.分析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心理分析来了解家庭各成员的深层心理与行为动机及亲子关系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了解且改善家庭成员情感上的表达、满足与欲望的处理,促进家人的心理成长。

在进行家庭诊断与咨询之前,咨询者要了解所谓“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即个人的症状与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的相互关系。

家庭治疗的特点,在于将着眼点放在全家人身上,注重家人的相互往来,人际关系及家庭机能的执行情况。咨询的目的是使一个家庭成为心理机能健全的家庭,并不在于深入了解个人的心理状况,而是想办法矫正家庭关系,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五、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5)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 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ve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 quence)。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韦斯勒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艾利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而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合理情绪疗法认为非常坏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可以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地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3种特征。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尤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往往是难以自拔的,此时就极需进行治疗。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如下:第1步,首先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第2步,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第3步,是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咨询中最重要的一环。第4步,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这4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和障碍即将消除,来访者就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了。

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帮助来访者的主要方法。这几乎适用于每一个来访者。其次是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认知“家庭作业”以及为促使来访者很好地完成“作业”而提出的相应的自我管理方法。其他一些技术方法,可作为辅助的方法,或只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如决断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方面使用。

六、其他疗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发展出很多的方法,如交互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现实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此处不作一一介绍,上述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其缺陷。我们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应视问题性质、情境的不同,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并尽可能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地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