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的任务是,探求工业生产各部门中工人劳动在心理上的合理化途径,工业心理学把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
(一)定义
工业心理学是研究工业系统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为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事故,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管理科学化,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工业心理学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许多重要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效率心理、设备与产品设计心理、劳动环境心理和组织管理心理四个部分。
(二)研究内容
1.工作效率心理
工作效率心理研究工业系统中“人→机→环境”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最优化和劳动效率提高问题。
任何人机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的工作效能和人机关系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有人把人机系统的概念扩大为人——机——环境系统。
“机”是广义的,包括人在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中所使用的各种人造器物。“环境”不仅指各种物理环境因素,也包括劳动组织、工作制度等社会环境条件。
怎样解决好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必须对人在系统中的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机器中心论,认为机器在人机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在系统设计中要求人去适应机器的特点。另一种观点与此相反,认为人是劳动的主体,机器是为人服务、供人使用的工具,机器的设计应首先考虑操作的利益和要求。
因此在人机系统的设计中,除了强调机器和环境的设计应尽可能符合人的身心特点和满足人的要求外,同时也要考虑如何通过选拔和训练,使操作者适应机器与环境的问题。
在工业生产中,要提高工作效率,离不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正确认识。例如:在技术设备相同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有高有低,原因何在?尽管职工都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多余动作,影响工作效率。那么,有哪些动作可以合并或简化,怎样使操作标准化,使慢手变成快手?人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对工作次序有很大影响,怎样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在保证高工作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和解除疲劳,预防工伤事故等等,都是工业心理学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设备与产品设计心理
设备与产品设计心理研究工业系统中的“人机→系统”,主要研究人与设备的相互协调关系和产品设计心理。
(1)人机协调问题
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对它的总体设计。人是劳动的主体,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使整个机器在总体设计上充分适应人的劳动能力和生理心理特点;人的技能训练也必须符合工作性质和机器特点的要求。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机配合的问题。人机配合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机功能分配;二是人机在构形与性能特点上的匹配。
机器具有如下的优点:(1)强度大;(2)速度快;(3)精度高;(4)具有某些人所缺少的感受和反应能力;(5)记忆功能;(6)能够长时间地连续工作;(7)能在人无法耐受的环境中工作。
作为操纵者的人具有如下的优点:(1)某些感受能力比较高;(2)具有补偿的能力;(3)具有高度的灵活性;(4)具有多种潜能;(5)具有总结经验、除旧创新的能力;(6)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能成为机器的支配者。
人机匹配应符合下列原则:(1)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提高人的操作可靠性的匹配方式,不要为图便宜,或为了容易设计,而选用不利于发挥人的能力特性的匹配方式。(2)匹配方式要有利于使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最大效率,但要避免对人提出能力所不及的要求。(3)要使人操作起来方便、省力,避免选用在大部分工作时间内,都要求人高度用力的匹配方式。(4)要采用信息流程和信息加工过程自然的、使人容易学习的、差错少的匹配方式。(5)不要采用需要人作高度精密的、频繁的、简单重复或过于单调的、连续不停的、长时间精确计算的匹配方式。(6)匹配方式要使人认识到,或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或很重要,不可把人安排作机器的辅助物,避免使人产生自己的工作是为机器服务的感受。
在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构成了一对矛盾,要设计出高效率的机器,必须很好地研究、解释和解决这对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势必带来机器设备的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
(2)产品设计心理
产品设计心理研究的是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出最适合于人并最受欢迎的产品,尽管现在已有专门的工业设计专业,但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并非该专业出身。因此有人说,工业心理学是工程设计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高参”。
2.劳动环境心理
劳动环境心理研究工业系统中的“人→环境”系统,目的在于解决改善劳动环境和人对特定环境的适应问题。在生产活动中,如果说人是劳动主体,机器是劳动工具,那么环境就是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在有利于健康和操作的环境中会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仅工作得不到保证,就连生命也难以保障。发展工业,兴办工厂,从选厂址开始,乃至整个设计、建筑和生产过程管理,都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环境因素,研究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控制、利用和改造环境,创造足以使劳动者发挥出最大潜力的工作环境。
3.组织管理心理
组织管理心理研究工业系统中的“人→人”系统,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特长,提高管理效能。技术开发、人才选用、生产效率高低、企业经营好坏等等,无不与管理密切攸关。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人,最直接和第一位的管理对象也是人。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必须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企业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一)定义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它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管理心理学一方面研究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和跨文化管理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研究职务分析、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理论和方法。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称为组织心理学,在工商管理界称为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20世纪初,泰勒(F.T alor)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H.M uens terberg)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形成的先驱,而真正推动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是1927年由梅奥(Elton.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直至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并被人们广泛地应用。
(二)研究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应根据两个基本模型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为分析单元,研究劳动的环境对个人动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二是以社会系统为分析单元,研究工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企业上下的关系、生产班组和较大组织系统的社会心理问题。具体而言,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包括个体在生产劳动或组织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企业生产和组织活动是通过个人实现的,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个体心理在管理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个体心理的核心课题是激励,涉及个体的需要、个体的差异和个体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等。
2.群体心理
群体,并非不同个体的抽象结合,而是具有心理交互影响并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整体结合。管理心理学对群体的研究,包括群体成员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以及群体规模、群体结构、群体规范,还包括群体的内聚力、群体的士气、群体的合作与竞争等。
3.组织心理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设计的人们的集合体,是成员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组织心理研究的重心,包括组织结构与组织决策、组织沟通以及领导者的个性特征、领导者的权力、威信和素质等,还包括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以及组织的发展和变革。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理论科学,已经出现了“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企业重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国际合资企业管理的研究已呈现强劲势头,文化因素成为这类比较研究的关注热点”等新的发展趋势。
三、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一)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而言,它研究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也即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二)基本内容
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以及人际吸引等部分。
1.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应,是人们对社会客体外在特征的整体性的主体反应。社会知觉的形成不仅受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的影响,也受知觉对象的社会性质的规定。人们在知觉他人时不仅仅停留在对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的知觉上,而是要根据外部行为了解他的动机、观点、信念、感情和性格等内部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从知觉主体来看,知觉者的欲望、动机、人格因素和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知觉活动和知觉品质。由于主观条件的不同,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自己所固有的社会知觉结构。因此,社会知觉比对物的知觉更具有主观性和复杂性,这也是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般认为,社会知觉具有主观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四大特点。社会知觉的类型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和角色知觉等。对他人的知觉是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了解,进而取得对他人性格、动机、情感、意图等内部心理推测和判断的过程;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的知觉,也包括对自身的知识、能力、个性以及在群体中的地位等内容的知觉;角色知觉就是根据他人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认识对方的地位,并根据对方的地位来推测他应遵从的行为,也包括对自己的地位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以各种角色出现。社会角色是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我们通过他人的社会角色确定如何进一步交往。
2.社会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在其他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心理过程。
态度作为“心理反应倾向”,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也有以意向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并且是针对一定对象的。
态度具有社会性、协调性、间接性、两极性等基本特征。
3.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包括的现象十分广泛,它们可以根据相互作用的三种成分进行分类,即人的相互感知与理解、个人间的喜爱(吸引力与好感)、相互影响与行为(包括角色行为)因素。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喜爱是人际交往稳定性、深度、亲密性的主要调节器。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非常广泛,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个人空间、熟悉度、外表吸引力等。接近性为友谊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尽管它并不确保一定会发展友谊。相似性使那些个人特性上相似的人,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和我们允许他人进入我们的个人空间的多少相关。总的来说,我们越喜欢一个人,我们就允许那人离得越近。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越熟悉,则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具有共同的话题,而建立起较密切的人际关系。个人的体形外貌是由先天遗传素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依个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但一般人在判断别人时,特别是在初次接触时,第一印象往往主要来自对其外表特征的评价,而且在日后的交往中,从心理上往往无法消除外表对管理的影响。
(三)群体心理与社会互动
群体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由若干人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群结构。一般认为,群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群体有一定的结构,有比较明确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经常是面对面的、直接的。有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群体意识和规范在群体成员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形成,并制约和规定了群体行为;群体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互动和开展活动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群体对其成员行为的共同期望。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主要有风俗、文化、习惯、道德、舆论、公约、准则、法律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群体规范的形成是群体规模、结构变化的结果。正是群体成员关系的间接性和多重性导致了群体规范的形成,从而使规模扩大、结构复杂的群体得以维持和发展。
群体规范的形成受社会标准化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它还与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关。在现代社会,群体规范的形成还与社会认知有密切关系。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保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群体凝聚力对成员的作用,表现为增强群体对其成员控制力,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促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协调一致。凝聚力强的群体能控制成员的行为,对群体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群体压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群体规范形成后,群体就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行为规范,对于群体行为准则的共同遵守。这种多数人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尽管群体压力并不具有强制的性质,但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多的是关于从众和服从现象。
个体在社会群体条件刺激下,往往会采取完全不同于个体条件下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当他人在场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反之,则被称为社会致弱。
当需要群体作出某种决策时,与个体决策相比,往往倾向于更为保守或更为冒险,分别被称为冒险偏移与谨慎偏移。
有时,在群体条件下,由于一些单向的互动行为,个体在群体中有较好的匿名性,出现一种不负责任的失去理智的行为,这被称为去个性化。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二是责任分担。它就像给人戴上一个假面具,淹没了个人的行动,往往造成放肆的举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