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倾向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抬眼一望,就会看到匆匆过往的人群,你或许会想,他们走向何处?去干什么?为着什么?这表明你正在试图寻找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也许有些行为原因并不直观,但仍可通过分析推理而找到。这个原因就是个体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动力和原因,用术语“个性倾向(persona lity inclina tion)”来指代。
一般认为,个性倾向系统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包括各种具有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信念等。个性倾向系统是个性结构中的活跃因素,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积极还是消极),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系统是十分有趣的研究领域,掌握它就可把握人的行为规律,提高活动的效率,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
在这个系统中,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基础。需要被认为是一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失或不平衡状态,这种缺失状态是模糊而弥散的,往往缺乏明确的对象。人有生理的需要,如食物的需要、饮水的需要和性的需要等,也有社会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人际交往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等。人有物质的需要,如食物、衣着、住房、交通工具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如认识的需要、美的享受的需要等。如果个体找到或发现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对象,则需要就转化为针对这个对象的明确的行为活动,心理学上把这种针对明确对象的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的心理倾向称为动机。可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消除缺失状态的手段或办法。比如,某人希望得到团体的承认,并在团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而此时他恰好又处在一个团队当中,那么他就愿意表现出各种能为团队接受的友好行为,此时他就表现出了较强的人际交往动机。
兴趣与爱好是带有情感性的心理倾向成分,它使个体对目标物产生正性情感,当个体对某对象产生兴趣时,他完成与此对象有关的事务时常常动力更足,反映出兴趣对行为动力的放大作用。兴趣与爱好虽然都是行为的情感性力量,但二者还存在一些差别,相比之下,兴趣更原始,其作用更泛化,“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就是兴趣的一种写照。而爱好则较为固定和特殊,也更深刻。爱好是一种习惯化的情感倾向,一般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交往,并在接触过程中经常获得愉悦感的条件下形成的。比如,培养孩子对书法的爱好就是一个较为长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孩子在长期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想要怎样生活?又必须怎样生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愿望、态度、目标和理想等都是个体价值观的表现,同时也受到价值观的支配。价值现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价值观的中心成分是信念,信念总是与特定事物或对象相联系,是对某事物或对象价值确定不移的判断;因而信念也是明确观念的集合,在对具体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时,有明确信念的个体是不会含糊的。价值观和信念也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又经过个体的抽象与概括,形成以语言的方式表达的观念集合体,是脱离具体对象的观念集合,属于个性倾向系统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系统成分。
个性倾向系统诸成分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对个体行为的动力和导向作用。当某人有某种需要时,无论这种需要是低级生理性需要还是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它都能促发我们的某种心理活动:寻找食物、追求成功,以极大毅力忍受眼前的痛苦。当个体形成了音乐兴趣与爱好,他会变得对有关音乐的信息非常敏感,积极地参加音乐会,花费大量金钱购买音乐制品,花许多时间来琢磨音乐,乐此不疲。当某人形成“应用研究更有价值”的价值观之后,就会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产品的应用开发上,而对基础理论研究不屑一顾。
个性倾向系统的各个成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个性倾向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有着明确的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能够成为个体行动的理由或原因,都具有动力作用。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明确的差异,一般认为:需要和动机是个性倾向系统的动力基础,二者密不可分,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本能力量;兴趣和爱好则代表着非理性的情绪力量,具有渲染性和放大作用;信念和价值观则是一种理性的力量,以意志力的方式调节和引导个体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性动力。
二、个性倾向系统的心理机制:平衡
一般认为,平衡(homeo stasis)是个性倾向系统中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平衡原理指的是,任何生理的或心理的不平衡都将激发旨在恢复平衡的行为。因而,一个饥饿的、忧虑的、不安的或者害怕的人,将被激发去作一些事情,以减轻这些紧张状态。平衡原理在两个层面发挥着作用:一个是生理层面,在身体上生而具有的某些调节机构,能够自行运作,经常保持某一适于个体生存所需的标准,以维持生命;另一个是心理层面,此时平衡机制处理的是如情绪、观念等这样的心理动力之间的关系,并力求维持“心安理得”的状态。绝对平衡只是一种暂时状态,事实上它的水准时时在波动,因而平衡实际上是动态平衡,并非死水一潭。均衡作用波动到某种程度,促使个体活动以恢复均衡的内在力量就会产生,这种内在力量最终造成动机。
通常人们认为,某人采取某种异常行为是其心理上失去了平衡的表现。比如,在对著名的马加爵事件进行分析之后,犯罪心理学家们认为,此事件的主要导火索是马加爵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心态严重失衡(如自卑),加之对生死意义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他残忍而平静地连杀四个大学同学。无论怎样,实际上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是心理失衡造成的,包括许多积极的助人行为。比如,雷锋的行为正是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支配下采取的行为,如果他看到别人遇到困难而不授以援手,他的价值观是不许可的,同样会陷入心理失衡状态(如内疚、自我谴责等)中。
可见,平衡不仅可以处理生理水平的激素或内分泌变化,也可以处理心理水平的情绪或动机变化,使之动态地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可称为满足范围。如果某种指标的波动超出这个范围,无论是低于还是高于都会导致个体采取相应行动,力图将相应指标恢复到满足范围中。比如,“饥不择食”、“饱暖思淫欲”是典型的由生理活动引起的行为反应,而“静极思动”、“身处闹市向往宁静”则是典型的由心理活动引起的行为反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经过了平衡机制的调节。
平衡可以体现为驱力(drive)的平衡,驱力是一种由生理或心理的缺失状态引起的紧张感。当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指标出现不平衡时,相应驱力就升高,个体就必须做出某种行为以降低这种驱力造成的内在紧张感;随着紧张感的减弱,驱力将降低,生理或心理也逐渐恢复平衡,于是行为本身也趋于停止。例如,当一个人长时间不进食时,他的血糖浓度将下降,最初可通过生理机制自动校正(胰腺释放肝脏中贮存的糖质,以保持血液中糖量的适当平衡),但当饥饿时间过长,生理机制不再能维持平衡时,有机体就会产生饥饿感,出现进食需要,在意识的支配下,采取摄取食物行动来恢复平衡。
对人的身体而言,最明显的平衡作用之一是体温。虽然人类的体温在本身变化上只有一两度的弹性范围,但它却能自动调节,以适应高于体温(如洗热水澡)与低于体温(如冬泳)的环境。例如,健康的个体能够保持体温在几度之内波动。轻微偏离正常体温会激活一种能使正常情况恢复的机制。在寒冷条件下,身体表面的血管能自动收缩,以保持血液的温度,并且身体颤抖起来以产生热量。在热天,外周血管舒张以使热量扩散,并且出汗起降温作用。除体温外,身体上对水分的保持与食物养分的贮存,也同样是靠平衡作用来调整。
身体里的生化指标只能在很狭窄范围内变化或波动,而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能够精确地反映这种变化,并及时传递到大脑,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某种不适感,进行采取相应行为使生理状态恢复正常。这说明人体对其生理状态的变化是相当敏感的,这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而对心理状态变化的敏感程度则较复杂,气质、性格和年龄、性别、阅历等都对个体的其有影响,不同人之间差异相当大。一般来说,心理敏感性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心理敏感性过早的人往往就象刺猬一样,碰一下就会把刺竖起来扎人,让人觉得不好相处;心理敏感性过低的人则是厚脸皮,甚至不要脸,这样的人没有廉耻之心,也就谈不上原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