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及其特征
意识,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难以解释的谜。它在所有心理反映的形式中居于最高层,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现象。因为拥有了意识,人类才成为万物之灵,顺应着自然,也改造着自然。一般而言,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于语言对客观现实反映的高级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官能的高级之处在于,它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正如一位将军,它监督着恰似其下属官兵的其他的心理官能和行为,在系统运行良好时,维持这种状态;在系统运行有误时,发号施令,对其进行调节。可以说,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概括地说,意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言语觉知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
(一)言语觉知性
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从狭义的角度讲,意识是一种觉知,它意味着个体觉察到了某种事物或现象。这种事物或现象可以是自身的存在、自身的状态等,例如,个体觉察到自己的疲劳、愉悦、焦虑、饥饿或眩晕等等;可以是周围世界的存在,例如,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同学刚剪的新发型、社会上流行的歌曲等等;也可以是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复杂关系,例如,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与班集体、学校社团的关系等等。
言语觉知是意识的基本标志。人的意识可以借由言语的外在表现形式得知。当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到,并由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他就把自己从客观事物或现象中区分出来,他自己成为“观察者”,客观事物或现象成为被言语觉知到的客体,也就是他具有意识。而且,从言语表达的内容还可得知个人的意识内容。在“我觉得自己记忆力很好”一句中,可看出“我”的意识内容是自身的记忆这种认识活动,除此之外,言语还可反映出对自身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等的意识,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对周围事物与自身关系的意识,等等。所有的这些意识活动都是通过言语加工、言语表达而实现的。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觉知性这一基本特征上加以使用的。有一种罕见的脑病变所引起的疾病叫面容失认症,此种疾病的患者的各方面都正常,只是不能识别熟悉的面容,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的面容,甚至不能识别镜中的自己;也就是说患者不能觉知熟悉的面容。这就可以说患者对熟悉的面容丧失了意识。有趣的是,虽然患者在见到熟悉的面容时口头报告说不认识,但却有较强的生理反应:排汗量增多或皮肤电阻下降(Traned&Damasio,1985)。这说明,患者对熟悉面容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上有加工,似乎能识别熟悉的面容,但却不能在言语水平上加工,因而与他的口头报告的体验不一致。
当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反映在非言语水平上进行加工时,这种反映活动就是无意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在餐厅中用餐的人正边用餐边与同伴谈话,他就不能对身边经过的人或餐厅中其他的事物产生言语觉知(无意识活动)。但如果遇到熟人或有趣的事情发生,那么,熟人或有趣的事情就会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被觉知到(意识活动)。无意识也是人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在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与无意识活动的转化是经常发生的,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意识的内容在不断地变化,它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注意到这种状态,美国先驱心理学家詹姆斯(1902)将意识持续的流动称为意识流。如果个人用磁带记录下自己的思想,就会发现一条无尽头的思想线流,它曲曲折折地向前延伸。在对复杂事物或现象的反映上,我们可以切实地体会到这一点。因为人在某一瞬间内言语觉知到的事物是有限的,对于复杂的事物或现象的有意识反映只能依次进行。例如,在参观一块大型的浮雕时,人们只能先对其中一部分产生意识,随着视线的移动,再对另一部分产生意识,如此相继进行,最后才达到对整个浮雕的内容的了解。同样的,对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和经验的意识,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产生意识,最后综合形成整体的了解。在这流动的意识中,实际上也包含着一系列的意识和无意识的转化。
(二)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是其主观能动性。如果说意识的觉知性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话,那么,意识的能动性则能创造客观世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映。在周围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人不可能同时对所有的事物都产生意识,他会先选择那些他急需的、与他的活动目的有关的事物加以注意。一个饥肠辘辘的客人和一个披星戴月、长途跋涉的旅客来到同一个市集,前者定会注意食店的信息,而后者则会注意旅店的情况。
(2)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语言符号思维是人的意识的主要成分。通过语言符号思维,人能对感知到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综合与分析,对其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操作,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于语言符号思维是人类独有的大脑功能,因而动物不可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人能使自己的有目的的活动得以持续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朝向这一目的,其原因就在于人具有意识。首先,在进行活动之前,人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是明确的,并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也以此做出活动计划;接着,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人会对自己的活动不断觉知,然后反馈,再根据反馈的情况与活动目的相比较,来保持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木工师傅做衣柜,他会先在头脑中想象出衣柜的形象,制作的工作方案和计划,然后按照头脑中以观念形式存在的衣柜形象去加工木头。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的意识这一能动特性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根据活动半成品的具体情况来修改头脑中先前的计划,改变或修整预期中的目的。例如,一个人在画画的过程中,不小心有一滴墨落在画纸上,这人就将这滴墨改画成了一朵梅花,而这朵梅花在先前的画面设计中并不存在。不论人的行为是朝向活动前的目的,还是对活动目的有所修改,意识始终保持和监督着有目的的活动的进行,使之达到人所要求的目的。
(三)社会历史制约性
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内容。就意识的发生来看,就像人类本性的其他方面一样,意识必定是进化而来的,因为它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和繁衍。一种看法认为意识使得我们的祖先在行动的过程中以及对各自的结果进行思考,并选择最佳的行动路线,这样,就可以避免实施有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不具建设性的行动(Plotkin,1998)。换句话说,稍微的事前思考和计划对于努力去获得食物、躲避天敌和找到配偶是有价值的。而人的意识发生的过程实际也是人类社会建立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人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也渐渐地开始处理愈来愈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使得人的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可以说,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
就意识的内容来看,人的意识的内容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阶级里,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人们的价值观、幸福观、职业观、婚恋观、道德观等也不相同。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会知道如何驾驶汽车;而如果不通过学习的话,我们也不知道爱斯基摩人是如何在冰天雪地中生存下来的。
二、意识的水平
人具有各种意识水平,所谓意识水平是指在某一时刻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能够觉知的程度。根据意识水平的可控与否,可以划分出两类意识水平体系:可控的意识水平和不可控的意识水平。
(一)可控的意识水平
1.焦点意识
焦点意识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听老师的讲授所得到的意识,即为焦点意识。我们的一切有目的的行为活动都是在焦点意识水平上进行的,并且我们对活动目的对自身的意义越明确或对活动越感兴趣,那么我们所得到的意识经验就越明确。另外,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付出主观努力。
2.边意识
边意识指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质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凡是刺激强度微弱,个人似知未知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均属边意识。例如,在电影院中看一部电影,其中一个画面中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外星生物,当我们把注意集中到这种生物的外形上时,我们对画面上它周围的事物的意识是不清楚的,这就是边意识。在边意识水平上,个人不需要付出主观努力。
3.半意识
又称为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例如,在手术麻醉状态下的人们偶尔会听到手术进行时医生的话语,对这些话语,他们在术后能重复说给医生听,令医生感到非常惊讶(Bennett,1993)。在年轻母亲的身上,我们也可以见到这种半意识,即睡着的年轻母亲,一旦当她的宝宝发出模糊的、微弱的哭声时,她立刻就会听见。在半意识水平上,个人同样不需要付出主观努力。
随着注意力的介入或程度的改变,个人可以在这三种意识水平间相互转换,所以说,这三种意识是可以控制的。
(二)不可控的意识水平
1.非意识
非意识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环境中一切变化无所知、无所感的情形。我们身体内部有一些生理变化:脑电活动、心跳、内分泌和肝功能等受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生理活动,这些活动所引起的效应,我们可能会觉知到,但这些活动本身我们完全不能觉知到的。而对于外在环境中凡是超越感受器官感应范围的一切事物,比如红外线、超声波等,不借助仪器,我们本身也是觉知不到的。
2.前意识
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前意识水平。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会先经过前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前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审察者的角色,其工作是除去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潜意识内容,并把它们压抑回潜意识中去。在认知心理学中,前意识是以前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讯息。处在这一水平上的资料比任何时刻意识水平上的资料数量要多得多。这些讯息虽然早已存储在长时记忆之中,但在不使用时,个人对它们并没有意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回忆时,才会对它们产生意识。例如,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着许多英文单词,在平时没有使用它们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这些单词储存在那里。如果我们参加了英语考试,那么我们就会对这些单词产生意识了。另外,人们关于世界的许多基本假设和推理也是在这一水平上才得以操作的。请看下面的句子:“清晨,屋顶上、树枝上、路边的小草叶儿上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雪白的棉被,小朋友们背着书包说说笑笑往学校走去。”我们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并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因为我们会做出假设或推断:“这是冬天的早晨”,“昨夜下雪了”,“上学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正走在上学的路上”。这些推断是我们在前意识水平上进行的,如果我们稍加注意,便会对它们产生意识。
3.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与非意识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它会对我们的知觉、记忆、动机和情绪发生影响。与前意识相比,处于无意识水平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以被觉知。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无意识又被称为潜意识,是指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但却在意识之外进行。其内容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可以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意识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冰山的大部分位于水面之下,除了有一部分是前意识之外,大部分是潜意识。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几种:
(1)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例如,一个熟练的滑冰者,可以一边滑冰一边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的问题,或者与身旁的同伴说话,而没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自身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些习惯性动作,如摸下巴、挠头皮等,也都是无意识的动作。如果要纠正某人的不良习惯,一个好的办法是用摄影机把此动作录下来,再播放给他看,让他对此产生意识,心理受到触动,从而改掉此不良习惯。
(2)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例如,以远快于意识觉知的速度向被试呈现一张有一只鸭子的图片,当要求被试画出一张自然风景时,相比那些没有呈现鸭子图象的被试,他们会在风景中画出较多与鸭子有关的形象(Eagle,Wolitzky&Klein,1966)。也就是说,虽然被试不能报告出开始屏幕上闪过的鸭子的形象,但鸭子的形象确实被知觉到了,并对后来的思维过程有影响。这种现象又称为“阈下知觉”。
(3)盲视。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这些脑损伤的个体表现出不寻常的感觉机能缺陷,保留着一方面的感觉机能,却丧失了另一方面的机能。有过这样的事例,有脑损伤的病人报告他们不能看,但要求他们做出某种行为,他们却能对刺激正确地反映。例如,病人可能报告不能看见桌子上的一支铅笔,却能拣起它,这种现象就是盲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