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是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一、感觉记忆的遗忘及规律
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首先在那里储存,信息是以其原有的物理特性被简单保存的,保存的时间较短,如果信息不被注意并进行一定的心理加工,很快就会消失而被遗忘。如果这些信息能够引起个体的注意并被及时地加工,将那些先后进来的不连续的信息整理成新的连续的印象,那么感觉记忆就转入了短时记忆阶段,感觉记忆的遗忘就不会发生了。
二、短时记忆的遗忘及规律
(一)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约15~30秒。在皮特森等人(Peterson et al,1959)的实验中,要求被试记住以听觉形式呈现的3个字母,为了阻止被试对字母进行复述,在呈现字母之后马上让被试对一个数字进行连减3的计算,直到主试发出信号,让被试回忆刚才呈现的3个字母。结果发现,被试回忆的正确率随着从字母呈现到开始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递减。当时间间隔为3秒时,被试回忆的正确率达到80%,当时间间隔为6秒时,正确率迅速下降到55%,延长到18秒时,正确率就只有10%了。这表明,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时间很短,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迅速遗忘。
(二)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关于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随时间的自然消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信息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所致。由于加入干扰信息需要时间,因此把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比较困难。沃和诺尔曼(Waugh&Norman,1965)利用一个设计巧妙的实验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被试听由若干个数字组成的数字系列,数字系列呈现完毕后,伴随着一个声音信号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这个探测数字曾经在前面出现过一次。被试的任务就是回忆在探测数字后边是什么数字,从回忆数字到探测数字之间所需的时间为间隔时间。在实验中,采用了两种速度来呈现数字:快速呈现,每秒4个;慢速呈现,每秒1个。这样,在间隔数字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间隔时间,从而使时间和干扰信息这两种因素分离开来。结果发现,在快、慢两种呈现速度下,被试的回忆正确率都随着时间间隔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不受间隔时间的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干扰说,说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
三、长时记忆的遗忘及规律
(一)长时记忆遗忘的进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 haus)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他自己充任主试和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持续数年之久。他选用大量的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这种无意义音节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实验采用重学法检查识记效果。他的实验结果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较多,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他将自己的研究结果绘成了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后来很多人重复了他的实验,所得的结果和这个结论大致相同。
遗忘的进程不仅与时间有关,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一般而言,对熟悉的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如果学习程度相等,识记材料越多,遗忘得越快,反之,则遗忘得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而不能贪多求快。
2.材料的系列位置
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一些实验结果表明,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回忆起来的是最先呈现的项目,最后回忆起来的是中间的部分。这种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容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容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3.学习程度
一般认为,在识记材料时,如果一次没有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表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发生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效果还要好一些。
4.学习者的态度
学习者对材料的兴趣、需要、态度等,对遗忘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符合个人需要、引不起个人兴趣、在个人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材料,一般容易被遗忘。
(二)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对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痕迹衰退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痕迹是指记忆的编码。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指大脑皮质有关部位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痕迹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法。
记忆痕迹随时间推移而消退的假说由于与常识比较接近,容易被人们理解,我们常见到一些物理和化学痕迹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的。
但是要用实验证明这一学说却比较困难,因为这样就必须要证明:在原初学习之前或之后没有其他心理活动产生,否则这些心理活动就会对原初学习所留下的痕迹产生干扰;或者神经组织中的记忆痕迹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否则这些痕迹就会产生新的神经联系。而要得到这些证明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尽管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衰退理论,但也难以驳倒这个理论。因为事物都有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记忆痕迹可能也不例外,也有一个发生、发展、衰退的过程。
2.干扰抑制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会恢复,而记忆的痕迹并未发生变化。
最早的研究是睡眠对记忆的影响。在一个实验(Jenkins&Dallen bach,1924)中,让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字表,达到一次能正确背诵的标准。一种情况是识记后立即入睡,另一种情况是识记后继续日常工作。然后分别在1、2、4、8小时后,让被试回忆学习过的材料。结果表明,日常工作干扰了对学习材料的回忆,其效果低于睡眠的被试。新近的一个研究(Yarouch等,1971)表明,有梦睡眠比无梦睡眠的保持差,也表明干扰对记忆的影响。
干扰抑制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得到了安德伍德实验的证实。实验者要求两组被试学习字母表:第一组被试在学习前进行了大量的类似学习和练习,第二组被试没有进行这种练习。结果表明,第一组被试只记住了字母表的25%,而第二组则记住了70%。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缪勒和皮尔扎克(Müler&G.Pilzecker,1990)首先发现了这种现象。他们让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后,休息5分钟,再进行回忆,结果回忆率为56%。如果被试在识记和回忆之间从事了其他活动,回忆率只有26%。这说明后面从事的活动对前面的学习起了干扰作用,因而使成绩下降。前面的系列位置效应,也与这两种抑制的作用有关。材料中间部分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较困难,而首尾材料仅受某种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的效果较好。
3.提取失败说
这种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提取失败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对信息的提取就像我们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我们不知道它的书名、著者、检索编号,虽然它放在书库中,但我们也很难找到它。因此,在记忆材料时,我们尽量多地记住材料的其他线索,会帮助我们在需要时较容易地提取。
4.动机性遗忘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而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够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他认为,由于回忆这些经验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愁,于是便把它们储存在无意识中,拒绝它们进入意识,只有当情绪联想减弱时,这种材料才能被回忆起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情况,也是常有的。例如考试、参加大型演讲比赛等,由于情绪太紧张,致使一些内容想不起来。
动机性遗忘理论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总之,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这些理论都从某一方面入手,解释了遗忘的部分现象,但却不能解释遗忘的所有现象。所以,对于遗忘的原因,需要把这四种理论综合起来加以解释。
四、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练习而培养起来的,如何提高记忆能力,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组织加工
组织加工是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经过组织加工的材料能有效地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组织加工的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六种。
1.类别群集
类别群集是把一系列的项目按照一定的类别来进行记忆。这样经过分析、聚类,项目就容易储存,也利于进行检索,回忆时更容易。
2.联想群集
联想群集是把孤立的材料联系起来,建构成一个大的组块。这样有助于长时记忆。人们认为有三条最主要的联想定律:接近律,是由一种经验而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种经验;相似律,是由一种经验而想到在性质上与之相似的另一种经验;对比律,是由一种经验而想到在性质上或特点上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经验。
3.主观组织
主观组织是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时,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把材料构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来进行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4.意义编码
学习无意义的材料,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进行意义编码,则有助于长时记忆。
5.心象化
对于故事、诗歌、单词,如果能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其效果会优于机械地重复记忆。实验表明,记忆具体形象或画面比记忆言语要容易些,记忆能引起心象的具体词汇比记忆抽象的词汇要容易些。
6.记忆术
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记忆术的基本原则是使新信息同熟悉的已编码的信息相联系,从而便于记忆。常用的记忆术有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等。
自然语言媒介法是指把要记的材料同长时记忆中已有的自然语言的某些成分(如词义、字形、音韵等)相联系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例如,歌诀记忆法,是把材料编成有韵律的顺口溜,像乘法口诀、珠算口诀、二十四节气等;谐音记忆法,指根据字与字、词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似而赋予识记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意义,像化学元素中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地点法,是指把要记忆的材料想象为放在自己熟悉地方的不同位置上,回忆时在头脑里的每一个位置逐个进行检索。在一个实验中,考查40名大学生和40名女服务员记住7、11、15种饮料并将其分送到顾客面前的记忆效率,结果发现,分送7种饮料的记忆效率,两组间没有多大差别,分送11、15种饮料,女服务员的记忆效率明显高于大学生,原因是女服务员采用了将每种饮料同特殊的面孔和特殊的地点联系起来的方法。
(二)动机作用
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者的记忆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根据主体有无明确的识记意图和目的,是否付出意志努力,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主体事先没有识记的意图和目的,无需付出特别的努力,更不需要采用任何识记策略和手段,信息完全是自然而然被纳入长时记忆库中。无意识记与人的职业、兴趣、动机、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使人感兴趣的、能激发情感的材料,常常无意中被记住。因为无意识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选择性、随机性,所以单凭无意识记无法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经过特殊的努力而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目的明确、方法灵活,并伴有积极思维活动和意志努力,是人们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法。这是因为学习动机使有意识记对学习材料进行了复述并将它们构成了较有意义的大的组块。
2.自我参与程度
自我参与程度是学习动机强度的一种表现。自我参与程度高,则注意力集中,不易分心,不容易受干扰,而是自觉自愿地学习,这时的记忆效率就高。反之,不愿学习或不感兴趣,则记忆效率就低。
记忆时充分发挥多种分析器官,诸如眼、耳、口、鼻、脑、手等的作用是提高自我参与程度的表现。动用多个器官,通过视、听、写、嗅、触、想等,能牢固地记忆所需要的材料。
3.试图回忆
试图回忆是在学习时尝试着回忆,不断地自问自答。试图回忆之所以能够提高记忆效率,主要是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处于积极的进取状态。每次试图回忆后,都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激起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同时根据每次试图回忆后了解到材料的特点,以进一步进行组织加工,信息就容易保存在长时记忆中。
(三)复习
根据遗忘的规律,合理地安排复习,和遗忘作斗争。总的来说,复习的时机要得当,要及时复习;复习次数要适宜,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复习方法多样化。在复习过程中,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列出图表、整理成知识提纲。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因为这一方面消除了概念上的模糊和混淆,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又精简了内容,减轻了记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