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在21世纪,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社会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伴随这些变化,人们希望通过了解、学习和应用心理学来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烦恼的愿望就越迫切。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中国有100年左右的历史,除了在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开设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课程以外,在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医学专业也开设了数量众多的心理学课程。此外,不同的专业还针对自身的专业需要开设了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心理学课程,例如,艺术领域的艺术心理学、司法与犯罪领域的司法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工业领域的工业设计心理学,等等。到今天,心理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产生了许多学科分支,形成了不同学科的心理学教学特点。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讲,心理学课程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是因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之所在,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智力发展正常、工作能力强、积极快乐的进取者。因此,了解、学习并应用心理学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之中,已经成为每一个新时代大学生的迫切愿望。为了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帮助通过网络学习的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应用心理学的基本能力,我们接受了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委托,针对网络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的编写力求贯彻“充分考虑读者实际,考虑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原则,为此本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趣味性、理论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理论知识的介绍力求准确,难度适中,同时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学习心理学知识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管理中、学习中的问题。但是理论到实践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书注意了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搭起一个桥梁,使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本门课程的同学,很多人基本上接触过心理学。因此,本教材力图在突出体系、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使不具备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学也能够轻松学习。
4.学习安排的灵活性。本教材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了许多学生学习时间比较零散、难以集中精力从事系统的学习的特点,特别加强了对学习过程与进程的指导,每章的导学、章后小结、复习思考题、学习进度安排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许多帮助,充分体现学习安排灵活性。
本书的最后成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总共15位长期在高校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部分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参与了编写工作,在整个编写工作中,自始至终既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确保了编写工作的顺利完成。从接受编写任务到最终成稿仅仅历时3个月,时间相当紧迫,任务也相当艰巨,在炎热的夏季,在全国闻名的“火炉”城市,他们放弃了难得的暑假休息时间,不畏酷暑,紧张地投入到资料查阅和书稿的编写工作中,最终圆满地完成了编写任务,在此,请让我对他们的艰苦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是:张仲明讲师(第二章),吕厚超讲师(第三章),杨东博士、副教授(第四章),徐展博士、副教授(第五章),高雪梅讲师、博士生(第六章),郑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章),毕重增讲师、博士生(第八章),邹枝玲讲师、博士生(第九章),冯廷勇讲师、博士生(第十章),王乃弋博士生(第十一章),陈安涛讲师、博士生(第十二章),王卫红副教授(第十三章),白智宏讲师(第十四章),吴波讲师(第十五章)。我自己承担了第一章的编写任务和全书的编写计划和统稿工作。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我的学生张仲明在整个书稿的编写工作中协助我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从最初接受任务开始,一直到书稿的最终完成,张仲明同志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在此特别给予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国内外诸多教科书和学术著作,由于篇幅限制,没有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歉和致谢。
感谢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编写工作所做的大量工作。特别感谢责任编辑郑持军同志对本书的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他的心理学专业水准、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工作作风使本书受益匪浅,最后还要感谢为本书的编写工作做了大量工作的所有人员,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能使这本教材能在祖国的第55个生日即将到来之际顺利出版。
由于编写时间紧迫和编写人员的水平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或遗漏,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予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李红
200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