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走过人间
44991300000069

第69章 爱和恨的转换

穆尼尔·纳素夫

爱和怨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同时存在、形影不离。有时,夫妻间爱得真挚,便恨得痛切;有时,误解突生遂势不两立,误解一释,便和好如初。情人怨所爱的人陡生恶习,慈母恨孩子久不成材,此怨此恨中正包含着深切感人的爱。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遵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令人烦恼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突现在你面前,给你心中留下哪怕是短暂的印象,使你感到不快、厌烦;有时,一些重大的事情突然发生了,这就可能在你的心灵深处造成重创,甚至威胁你的生活。而造成这些灾难性事件的人,如果正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你该如何对待他呢?

谅解和友谊

有两个男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在一个学校里,而且在同一个班里,俩人情同手足胜似手足,终日相处形影不离。他俩都是独生子,很得家长的喜爱。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他俩相约到海边游泳。夏日的海滨,细细白沙柔软而蓬松,蓝蓝的海水不断地轻轻亲吻着他们的脚背,吸引他们恨不得一下子投向大海的怀抱中。这对年轻好胜的小伙子互相比赛着向深处游去。突然,风云骤变,阳光隐没在厚厚的云层里,那碧绿的海水顿时变得混沌暗黑。不一会儿,暴风雨便如同瀑布似的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狂怒的海水发出呼呼巨响。这两个小伙子在滔天的白浪中与危险苦苦地搏斗着,他们刚刚游在一起,就被一层巨浪分开了。他们高声喊叫着,竭力保持联系,同时,拼命往岸上游去。风越来越大,浪越来越高了,海浪时而像无数隆起的小山,把他们抛向高空,时而又如凹下去的狭谷,使他们掉进无底的深渊。啊,一个小伙子仍在高叫着同伴的名字,却怎么不见回音?他心急如焚,拼命向同伴那里游去。人不见了!他不顾一切地喊叫着,寻找着,直到凶猛的巨浪把他打昏。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好友不幸溺水身亡。后来,他伤愈出院了,但他心中的忧患却日渐加剧。是他主动找好友去游泳的,是他没把好友抢救出来。他失魂落魄地终日在海边徘徊,向着一望无垠的大海轻轻呼唤着好友的名字,但是只有那阵阵涛声作答。

他来到好友家里,请求伯母的宽恕,那失去独子的母亲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无暇顾他,他每次都怀着一颗负疚的心情悻悻而去。

这种痛苦的心绪一直伴随着他离开校门,走上了社会。为亡友而产生的伤感也注满了他的新房,甚至在蜜月中也不时地影响到新婚的热烈气氛,这使新娘惊诧不解、思绪万千。她看到丈夫总爱在海边定睛伫止、魂不守舍,便生气道:“你总来海边,那你就去跟大海一块过日子吧!”一气之下,便离家而去了。妻子的离去,使他陷进了更大的苦恼之中。

一天,有人轻轻地敲他的房门。来了两个人,一位站在门外,另一位妇人进来,轻吻了他的额头,亲切地说:“孩子,还认得我吗?”他抬头一看,来的正是他亡友的母亲。“伯母,想不到是您来了!”他惊喜地扑上去。妇人亲切地抚摩着他的头发说:“我的孩子,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曾经对你也不够冷静,请你多多原谅!”说着,两行晶莹的泪水无声地流淌在她那苍白的面颊上。“伯母!我的好妈妈!”他再也忍不住了,痛悔和欢喜的泪水尽情地涌出。然而,这已不再是难过的泪水,而是互相谅解的热泪。她冷静了一下,说:“我今天来,是想对你说,我从你身上看到我的孩子还活着。你为他倾注了自己的哀思,我从你的情感中感受到人生的欢乐。让我们互相谅解吧,让我们如同一家人那样互相体恤吧。我从你妻子那里了解了你的感情,我觉得你是可敬的。但是,我与你、她与你之间还缺乏谅解的精神。现在,我把她找来了,愿你们永远相互体谅,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吧!”

从此,他心头的忧虑消除了,小夫妻俩和好如初,相亲相爱,他们还把亡友之母接来同住。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

对立与协调

一位新婚不久的新娘突然在新郎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情书,阅后,顿时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她感到天昏地暗,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她感到她们新婚家庭就要完结、消失了。她久久地呆坐在门口椅子上,心中对“背叛了的丈夫”恨得咬牙切齿。他终于出现在她面前了,她立刻如同一枚炸弹似的在他眼前轰然炸开了,她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厮打斥骂他,他显然是十分尴尬难堪的。他涨红了脸,竭力使她镇静,待她的怒气稍微缓和些了,他请她坐在床边,冷静地对她说:“亲爱的,请你相信我对你的忠贞吧,我发誓,我对你毫无二心!”“那这封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正是我要向你解释的。这位姑娘是我原来大学里的同学,她曾经向我提出结婚,被我拒绝了。现在,她不知怎么知道我们已结婚了,她气急败坏,于是给我写了这封信,她怀着一颗嫉恨之心,采取了写情书的方式,企图来搅乱我们平静如水的幸福生活,这是什么情书?只不过是一出恶作剧而已!而你却信以为真了。请原谅我吧,亲爱的,我不该对你隐瞒了此事。不过你使我看到了你诚挚的爱,我也希望能看到你的谅解之心。”说完,新郎拉起了她的手,把一封短信塞在她的手里,说:“这是我给她的回信,请看吧。”这封早就写好的短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自己妻子的深情厚谊和对新婚欢乐的盛情赞颂。妻子明白了一切,她把这封短信贴在心口上,转怒为喜,转喜为嗔,幸福的笑意又回到了她的嘴边。

人生在召唤

谅解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唤起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和留恋,它可以促使犯错误甚至犯罪的人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有一个工人由于在生产的关键时刻,意志不坚,马虎从事,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被捕入狱了,在狱中,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后悔莫及,但没有消沉,反而认清了责任,增强了自信心。快要出狱的前夕,他给厂长写了封信,信中说:“我认清了自己的罪过,很对不起大家。我即将出狱重新开始生活了,我将在后天乘火车路过咱们厂。作为工厂原来的职工,我恳切请求您和大家接受我这颗悔过之心。如能偿此愿,敬请您在我路过工厂所在车站时,扬起一面旗子,我将见旗下车;否则,我将任火车载我去任何地方……”

他终于出狱了,带着一颗痛悔的心,张着一双迷惘的眼睛。临近车站了,他微微闭上双目,默默地为命运祈祷。他睁开双眼,啊,他看到了什么?莫不是眼花了不成。他使劲揉了揉两眼,看见车站上一些人手里拿着各种彩旗,是他们,是他的工友们在高声呼唤着他的名字,他们那亲切的声音唤起了他强烈的生活欲望和信心。他没等车停稳,便泪流满面地投入到人群之中了。后来,他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工人。

谅解也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它能催人弃恶从善,使歧路人走入正轨,发挥他们的潜力。

可别这样结尾啊

艾达尔

我把一张纸和一支笔放在米尔斯病床边的桌子上。

“谢谢您。”他说。

米尔斯先生有一个女儿。我从医院的病人情况问讯处得到了她的住址及电话号码。

“珍妮·米尔斯小姐吗?我是苏·基德,医院的护士。我打电话是要谈你父亲的事儿。他患心脏病今晚住院了,而且……”

“哦,不!”她在电话中尖叫了声。“他不会死的,对吧?”这与其说是询问,还不如说是恳求。

“他现在的情况还好。”我说,并竭力使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令人信服。

“你不能让他死,求求你,求求你!”她哀求道。

“他现在得到的是最好的护理。”我试着安慰她。

“可你不知道,”她解释道,“爸爸和我曾吵过一架,吵得非常厉害,差不多已有一年了。我……我从那时起就没见过他。我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恨你。’”

她的声音变哑了,我听到她突然哭了起来,我静静地听着。一个父亲,一个女儿,就这样互相失去了对方,这时不由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珍妮竭力控制自己的眼泪。

“我就来了,现在就来!30分钟之内。”她说着挂断了电话。

我努力想些别的事情,但我不能。712号房间,我觉得我必须回到712号房间去!我几乎是奔跑着穿过了大厅。

米尔斯先生一动也不动地躺着,似乎睡着了。我号了号他的脉,没有。

哦,上帝!我祈祷着,他的女儿就要来了,可别这样结尾啊!

门突然被撞开了,医生和护士冲进了屋子。一个医生开始对他做人工呼吸。我看着心脏监视器,没有一点反应,没有跳动一下。我们试了又试,可还是毫无反应。

一个护士关掉了监视器,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我站在他的床旁,像被打晕了似的。我怎么向他的女儿交代呢?

当我离开他房间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一个刚离开712号房间的医生正站在那儿扶着她,对她说着什么。然后他走开了,让珍妮靠在墙上。我看到的那是一张怎样痛苦的脸,一双怎样受创伤的眼睛啊!

“珍妮,对不起。”我说。

“你知道,我从来没有恨过他,我爱他。”她说,“如果我能早来一会儿看他……”

我双手抱着她的肩,我们慢慢地沿着走廊走到712号房间去。她一下子推开了门,走到床前,把她的脸埋在床单里。

我不想看这一幕悲惨的永别。突然我看到床边桌上的一张纸,便拿起了它。

“我亲爱的珍妮,我原谅你,我恳求你也原谅我。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爸爸。”

我的手在颤抖着,我忙把那纸条塞给珍妮,她读了一遍,再读一遍。她把那纸条紧紧地抱在胸前。

我踮着脚走出房门,奔到电话机前。我要打电话给父亲,对他说:“爸爸,我爱你。”

后记

一本书的诞生总是融入了许多人的劳动与智慧,《天使走过人间》更是如此。本书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编译过程中必然选录大量的文章,其中部分作品未能与版权人取得联系,但由于文笔优美,立意深远,不忍割爱,只能收录其中,相关事宜请与编者联系。

本书能得以顺利出版,要感谢金城出版社的领导与编辑,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本书不会这么快与读者见面。同时本书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不吝指正。

(编译者2003年12月)

图书信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