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影诞生
1910年8月27日晚,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发明:有声电影。在新泽西州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内,应邀而来的宾客们正在观看把留声机和电影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
实验室的灯光熄灭了,一道白光射向银幕,一向只能听到讲解员怪声怪气解说的人们,这天,却听到了从幕后发出的和谐而柔美的音乐,来宾们顿时为之一震。银幕上罗马时期的两个大英雄勃罗第斯和恺撒同时登场,一个傲慢骄横,一个耀武扬威。互相施礼后,开始了谈话:“我们,不能再让步了,因为阁下侮辱了我们……”精湛的演技,熟练而生动的对白,赢得来宾们阵阵的掌声。试映获得成功,大家纷纷向爱迪生表示祝贺。
电影发明初期,画面和声音是分开的。后来,热心研究电影放映机的爱迪生,开始研究自己发明的留声机和放映机结合使用的问题。他设计了利用电力的同步装置。使用这种装置就不用解说员了。但是在公开放映时还是出现过不少笑话。有时放映员一个动作不及时,就会出现银幕上的人物在说话,却没有声音;而当银幕上人物的嘴巴不动了,扬声器却哇啦哇啦讲个不停,因此,爱迪生的唱盘式“有声电影”还是难以被人接受。
当爱迪生在美国研究有声电影放映机时,欧洲的一些发明家也正在研究另外的方案。
1902年,英国发明家达德尔曾提出利用光、电、声转换原理,在电影胶片上直接记录声音的想法,由于当时电子技术手段有限,这一想法未能实现。1905年,德国的鲁莫尔成功地解决了把声音的变化变为光的变化的问题,为实现在胶片上直接录音扫除了一个障碍。
1906年,法国的罗斯特开始把声音直接录在胶片的半边上,其原理和现在的有声电影一样。但是,因为罗斯特缺少资金,无法立刻把这一卓越的研究成果转入生产。正当罗斯特忙于四处筹措资金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罗斯特的研究成果也不得不因此而搁置了下来,未能得到推广和应用。
虽然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未能获得成功,但给后人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此后有声电影的研究基本是按这一思路发展的。
1923年,曾经发明了电子放大的美国发明家弗雷斯特博士运用胶片录音方法,研制成功了较为完善的“有声电影”,许多国家的报纸立即报导了这一发明,1925年日本东京的一家放映公司还进行了试映。但是,这一发明在美国却被好莱坞和其他一些电影制片商以及影院老板抵制了好几年,已占领相当市场规模的无声片制片商和影院老板都不想另起炉灶,再投入巨款更换有声电影设备。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制片公司”为挽救破产局面,决定孤注一掷,咬牙买下了西方电影公司有声片的制作专利,试拍了一部歌剧片《唐璜》,放映情况很好。随后,华纳公司又投入全部财力,于第二年拍出有声影片《爵士歌王》,这部由艾尔·乔尔森演唱,总共有两段对话的影片,不但准确地配上了对白,还配上了音乐、掌声、笑声等效果声,堪称电影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有声影片。1928年,第一部全片配有对话的故事片《纽约之光》问世,本不起眼的华纳公司由此一跃而成为好莱坞的八大制片公司之一。其他电影公司见状,群起效仿,纷纷拍摄有声影片。从此,有声片登上舞台,无声片逐渐消失。
它敲响了封建王朝的末日丧钟,它给禁锢了几千年的铁屋带来了缕缕春风,虽然它最终失败了,但是历史已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