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44983500000029

第29章 忠贞不渝的见证

——印度泰姬陵修建

1631年的一天,印度莫卧尔王朝的都城亚格拉西郊朱木拿河畔聚集了2万民工,一场历时22载的浩大工程在此开工,此后世界上又多了一座奇迹般的建筑——泰姬陵。

泰姬陵顾名思议,与一个叫泰姬的女子有关。

泰姬·玛哈尔原名阿姬曼·芭奴,生得国色天姿,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的妃子,在沙贾汗尚未登位时就深得宠爱。沙贾汗曾起兵争夺过父王的王位,兵败之后颠沛流离,长达7年之久。在此期间,阿姬曼·芭奴忠心耿耿,与他共渡艰难。沙贾汗即位后,赐给她一个封号——泰姬·玛哈尔,意思是“宫廷的王冠”,皇帝与她情深意笃,形影不离。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3年,在沙贾汗的一次出巡中,泰姬·玛哈尔因难产死于郊野军帐之中,终年38岁。

沙贾汗悲痛欲绝。他问妻子有什么遗愿。她除了要求他好好抚养14个孩子、终生不再娶外,还要他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堪与她的容貌相媲美的陵墓,沙贾汗满口应允,这就是泰姬陵的由来。

莫卧尔王朝传到沙贾汗手中,已是第五代了。王朝开国的艰难岁月已经过去,沙贾汗的祖父阿克巴早已奠定了几乎统一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帝业。沙贾汗是守成之主,国库充裕,当然拿得出惊人的钱财(据说多达5000万卢比)来为自己的爱妻建造死后的“天堂”。

他不但在国内广招能工巧匠,而且还从伊朗、土耳其和阿拉伯一些国家请来名匠高手,参与设计和施工。据说主要设计师是来自土耳其的乌斯塔德·伊萨·阿凡提。他先设计了好几个图样,并一一按比例用木头做成模型,然后由皇帝选定,沙贾汗选定的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个建筑。

沙贾汗急于要一睹陵园全貌,然而边上还有一座4.3公里的石头坡桥(供往陵顶运石使用)还没有拆除。如果要按部就班地拆,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拆完。急不可耐的沙贾汗下令叫周围的老百姓都来拆,谁拆的石料归谁。一下子人群蜂拥而至,忙乱之中有不少人摔死、砸死。就像风暴卷走了尘嚣,陵园干净了。

乌斯塔德·伊萨·阿凡提设计的这个陵墓,不是通常墓穴所具有的那种阴森威严、令人胆寒的气氛,而是清新明快、恬静雅致的氛围。这也许正反映了沙贾汗的意愿:他要爱妻继续享受人间的安乐富贵,不必孤苦地在天国淡泊苦修。

原来沙贾汗还有另一个建筑的计划:他要在朱木拿河对岸,在与泰姬陵对称的位置上完全用黑色大理石为自己建造一座陵墓,然后在朱木拿河上用黑白两色大理石建一座大桥,把两个陵墓连为一个整体。这也许是他“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美好憧憬吧?然而事不遂人愿,还没有来得及着手,沙贾汗的儿子起兵谋反,把父王软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宫内。沙贾汗整天望着泰姬陵伤心落泪,以诵读《古兰经》度过余生。

今天人们在泰姬陵基座的平台上漫步,走到后面临河的一侧,可以看到河对面有一座小塔,据说这就是沙贾汗为自己选定的陵址。

人们登上墓顶凹廊平台可以俯瞰亚格拉全城。陵墓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形式完全相同的清真寺翼殿,都用红砂石筑成,以白色大理石碎块点缀装饰。有人形容泰姬陵是“大理石上的诗”,在这里看不到游人在为亡者伤悼,听到的是对这巧夺天工的建筑发出的啧啧赞叹。

泰姬陵是印度人民对美执著追求的杰作,是印度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顶峰。正是从沙贾汗开始,莫卧尔帝国的国运走上了下坡路。他的儿子篡位后,专心于对南方的征服,无心建筑,从此印度的古建筑便止步不前。因此泰姬陵成了印度伊斯兰风格与古代波斯风格融合起来的建筑工艺与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作。

砍头固然是一件残忍的事情,然而面对着涌动的历史大潮,逆流而上者的下场只能如此,纵然他的身份是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