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44978000000079

第79章 走出规则囚禁的栅栏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我们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等条条框框,它们编织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网罗其中,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

而要想与众不同,不为社会环境所左右,要想获得成功,出人头地,就必须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需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于常理,不需要事事顺应潮流、听天由命。而且推动社会进步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革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如果要变消极适应环境为积极改变环境的话,就必须学会抵制促使顺应社会习俗的各种压力,可以说,这是真正生活的必要条件。打破常规,别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然而,要成功,就要准备付出这种代价。人们可能会说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正常”人可能不赞许你,甚至会孤立你。其实,既然你否定了其他人所信奉的行为标准,他们自然会不以为然。你经常会听到人们提出这样的一种论点:“如果每个人都仅仅遵守自己愿意遵守的规定,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对这种说法的一个简单答复便是:大家不会都这样做的!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依赖世界、循规蹈矩,因此他们不可能都这样做。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合理的法律与规则也并非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各种环境。我们要努力争取的,不必总是严格按规矩办事,不必时时刻刻考虑社会环境的需要。否则,你就是一个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的人。要掌握自己的生活,就需要有灵活性,需要自己不断地确定在具体情况下,各种规定是否适用。的确,亦步亦趋、照章行事比较容易,然而只要你认识到规则是为你服务的、而不是你的主人时,你就会逐步消除自己的“必须”。

林肯曾经说过:“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况的事情。”他没有使自己成为某项具体政策的奴隶,即使对于普遍性政策,他也并不强求在各种情况下都加以实施。

如果一种规定或规矩妨碍着人们的精神健康,阻碍着人们去积极生活,那它就是不健康的。如果你知道这种规矩是消极且令人讨厌的,而你又一直遵守规矩,那你就陷入了人生的另一种误区——你放弃了自我选择的自由,让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生活中有两种类型的人,即外界控制型与内在控制型。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这将有助于你进一步审视自己生活中的大量误区性的条条框框。

要抵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首先要心胸开阔。别人可能会违心地按规定办事,可你最好要允许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应为别人的选择而生气,只要保持住自己的信念就行了。要想不为社会环境所左右,就需要做出自己的决定,争取不声不响地付诸行动。大吵大闹、表示敌对情绪都不会起到积极作用。不合理的规定、传统和政策是不会轻易消失的,然而你却不必受其约束。其他人如果愿意听任摆布,这与你没有关系。他们要这样做完全可以,但对你是不适宜的。为这种事而大吵大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愤怒,然而悄悄回避一种规定却要比公开对抗来得容易一些。你或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或可根据别人的要求生活,但这得由你来选择。

各种导致社会变革的新思想,最初往往是为人们所拒绝的,甚至曾经是不符合法律的。进步总是时时与传统发生冲突。爱迪生、福特、爱因斯坦以及莱特兄弟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曾因标新立异而受到人们的嘲讽。同样,你如果抵制不合理的规定和措施,也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