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而在当今这个科学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大背景下,个人的作用更是日渐减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成就事业所必备的所有能力,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未来的竞争将是协作性的竞争,个人的力量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不堪一击的。聪明的成功人士深谙此道,因此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最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
成功依靠群体力量
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当你向成功终点冲刺时,切忌陷入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困境。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相信没有人可以说出准确的数值。但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做好一件事情,自己做相当困难,如找人帮助,即使借一个人的力量再加自己的力量就会很容易办成。这就是最普遍地“合作”。合作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就能使你毁于一旦,而处理好了,你就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迅速地走向成功。
约翰是一家农场的主人,因中风而瘫痪在床,靠农场维持生计。
当时,亲朋好友以为他活不了多长时间,然而没想到奇迹出现了。约翰的身体虽然不能动,但他还是不时地在动脑筋。忽然间,有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而这个念头注定了要补偿他不幸的缺憾。
他把亲戚全都召集过来,并要他们在农场里种植谷物,这些谷物将用作一群猪的饲料。而这群猪将被屠宰,并且用来制作香肠。
数年间,约翰的香肠就在全国各商店出售,结果约翰和亲戚们都成了富翁。
出现这样美好结果的原因,就在于约翰的不幸迫使他运用了聪明的脑子,集合了群体的力量,借助亲戚们从而取得了成功。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次经历: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芝加哥创办一份教导人们成功的杂志。当时他没有足够的资本,所以和印刷工厂建立了合伙关系。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本成功的杂志,虽然必须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但是他很快乐。
然而,他没注意到他的成功对其他出版商造成了威胁。而且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一家出版商买走了他合伙人的股份,并接收了这份杂志。他伤心地离开了那份深爱的工作。
他的自私和自负,其实应该负主要责任,而他在业务上不够谨慎,以及说话语气太强烈,也都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
但是他能够从这次挫败中吸取教训。他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又创办了一份杂志。为了达到完全控制业务的目的,他必须激励其他只出资、但没有实权的合伙人共同努力。他同时必须谨慎地拟定营业计划,因为现在只能依赖他自己的资源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份杂志的发行量,就比以往那份杂志多了两倍多。其中一项获利来源,是他和他的合伙人们所想出来的一系列函授课程。而这一系列函授课程,成了个人成功学的第一笔编撰资料。
拿破仑·希尔后来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假如没有当初其他合伙人的帮助,没有在他们的帮助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资料,他的成功或许不会那么顺利。
维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包括许多因素,如对共同目标的认同和了解,对成就感的渴望等,但报酬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因为我们毕竟处在一个经济社会。
合作是有先决条件的,它要求每位合作者积极进取,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切记不能有私心、杂念。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大量事例证明,许多失败者都是单枪匹马闯天下的“个人英雄”,由于没有借助群体的力量,因而自己的不足与欠缺得不到补充;许多成功者都会借助别人的才智、技术、方法等等,因此取得了令人称羡的辉煌业绩。
通用汽车曾经被日本的丰田、本田汽车侵占了不少市场,因此与丰田汽车成了一对最大的冤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对最大的冤家也化敌为友,联手合作。这一联合战略,使得通用汽车实力大增,促进了它大阔步向前发展。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38年,它是由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厂老板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创建的。在公司成立之前,丰田喜一郎研究了一台从美国买来的汽车发动机,经过几年的研究他于1935年制造出了第一辆丰田卡车。丰田汽车创办之初,大量使用了福特车和雪佛莱的部件。
1957年,“丰田”小轿车正式对美出口,但整个年度只卖掉288辆。接着陆续向美国推出的“皇冠”、“光冠”,战绩依然不佳。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都没有把日本人放在眼里。然而,日本人并不气馁,丰田公司“十年磨一剑”,他们于1966年推出世界级名车“花冠”,再度进军美国市场。“花冠”很受美国人欢迎,很快攻下美国这个通向汽车世界市场的桥头堡。
进入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使经过充分改进的“丰田”小型轿车,以节省能源等巨大优势,向美国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争夺汽车市场份额。
日本汽车在美国大获全胜,使世界汽车行业的座次重新排定:第一是通用汽车公司,第二是福特汽车公司,第三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第四是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美国汽车业虽然还占居前两位,但他们不得不惊呼:“狼来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汽车公司全面亏损,其中1980年克莱斯勒赤字达17亿美元,福特达15.4亿美元,最少的通用公司也亏7亿多美元。而日本汽车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美国。1981年日本车在美国的销量超过了美国汽车总销量的20%,美国人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日本汽车进口量。
199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高达4100亿美元,其中汽车贸易逆差竟达到75%。1992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日,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紧随其后。日本首相表示:“通用汽车对于美国的重要性有如他们的国旗,我可以理解他们被日本人击垮时的感受。”此后美国调整战略,向日本汽车发动全球性反攻。
进入90年代后期,世界汽车业加快了国际化步伐,横向联合进一步展开。通用汽车公司也审时度势,与日本两家较小的汽车制造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久保险公司又与日本丰田公司成为合作伙伴。丰田汽车公司和田副社长在底特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丰田将和通用公司共同研究开发高科技环保汽车。
两强联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往日弥漫的硝烟被驱散,双方在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大增。特别是对于通用公司来说,使其工人失业等竞争带来的危机得到缓解,因此丰田与他们联合,一改只依靠个人的力量走向联合的道路。
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的合作,引起汽车公司其他挑战者的进一步联合。例如福特公司拥有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东洋工业(松田)公司24.4%的股份。与此同时,大约有20家日本公司联合组成一个新公司———奥托拉马,目的是在日本国内推销小型汽车和其他福特牌汽车。
福特汽车公司在欧洲也有不少企业,比如设在英国、德国、比利时和西班牙的装配工厂。克莱斯勒也不甘落后,拥有日本三菱汽车公司15%的股份,并与法国的波吉奥汽车公司和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来克莱斯勒公司将其49.9%的股份卖给了法国的雷诺公司,两家公司合作不久推出了“联盟”小型汽车。德国大众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合作伙伴。
通过“强强联手”,丰田与通用在世界汽车市场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得到丰田协作的通用汽车公司,其发展速度更加迅猛。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只有真诚相待,互惠互利,才是事业发达的根本原则。
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凭借自己的力量闯世界获得成功,即使是那些白手想家的有成就的人,也需要借助众多的人的支持才能达到日后的业绩。
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
李嘉诚说过:“人生最大的机遇,就是遇到能够帮助你的贵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发现别人的长处,协调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合作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是成大事的基本法则。
不过,倘若你想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就一定要善于摸底,巧于布阵,以便去找具备一定特长的人并请他参与相关团体。三国时期的刘备,文才和谋略均不如诸葛亮,且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可是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就是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己所用。由此可见,借助别人的力量,也要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这样才能把别人的才能变成自己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墨守成规,遇事不爱动脑筋。相反的,聪明的人则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用以补充自己,实际上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要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实用和重要。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导者之一。他曾告诫他们:一个人只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就能做成许多事情。当摩西带领以色列子孙们到上帝许诺给他们的领地时,他的岳父杰塞罗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太重了,倘若他总是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不久便会吃苦头了。所以,杰塞罗就想法帮助摩西解决问题。他要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组,每组1000人,然后将每组再分成10个小组,每组100人,100在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人。最后,将50人分成五组,每组各10人。接着要他在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并且这位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摩西依照杰塞罗所说去行事,最后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杰塞罗对于摩西,无疑是个有用的人。
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需要用心去倾听每个人对你的构想计划的看法,这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表现,因为当你用心去听别人说话听别人发表意见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被重视和奉承的感觉,所以会甘心帮助你。并且他相信,他们的意见,你不见得各个都赞同,但有些看法和心得,你一定是不曾想过、考虑过的。
倘若你万一碰上向你浇冷水的人,即使你已下定决心不再与他有任何牵扯,最好还是去想想他们不赞同你的原因是否有一定的道理?他们是否看见了你看不见的盲点?他们的理由和观点是否与你相左?他们是不是以偏见审视你的构想?并且还可以请他们解释反对你的原因,或者像他们虚心请教一下有何好的建议。
此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无论对谁的梦想都会大肆批评,认为天下所有人的智商都不及他们。其实,这类人根本不了解你想做什么,总之,他们是要打消你的创业念头,认为你什么也干不成,不断地想削弱你的积极性。这种人为了夸大自己的能力,就不惜把别人打入地狱。
对待这种人,你就没有必要去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苦苦向他们解释你的理想一定能实现。最好还是去寻找能够与你一起分享梦想的人吧!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你真正要找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成功就不会让你等得太久。
寻求积极的合作
合作具有无限的潜力,因为它集结的是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竞争的所得是有限的,因为它激发的是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团结起来。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善于与别人合作的人,才能够借助别人的力量,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
一只蚂蚁谈不上有什么力量,但上万只蚂蚁组成的蚁群却可以借助团体的力量所向披靡,摧毁千里之堤。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食物、刀、叉与那些4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4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有一幅漫画画得很有趣:一个地方着火了,瘸子,跑得慢,很难逃出去;瞎子,看不见路,急得在火堆里打转。眼看两个人都得葬身火海。怎么办?瞎子背上了瘸子,由瘸子指路,瞎子来跑,互相帮助,两人都平安脱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短处和长处。在这件事上,对你来说很难,对别人却很容易;在那件事上,别人做很难,你做却很容易。互相帮助,就能克服双方的局限性,从而大家都受益。
我们知道,大雁在本能上很知道合作的价值。你经常会注意到它们以“人”字形飞行。这些雁不时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从而使它们节省力量。科学家曾在试验中发现,成群的雁以“人”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百分之十二的距离。人类也是一样,只要能相互之间彼此借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
人越是成为文明社会的部分,越是需要依赖合作。即使个人在荒野中隐居,他仍然需要依赖本身以外的力量生存下去。人是社会的,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到大家的帮助,因此,能与别人合作,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网络型社会,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合作精神”给予更多的重视。
在生活中,大家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独自研究一个问题时,可能需要思考十次,而这14十次思考几乎都是沿着同一思维模式进行。如果进行集体研究,从他人的发言中,也许—次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十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并且他人的想法还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联想。
一加—大于二是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体的力量并不等于个人力量的累加之和。
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是两名律师合作开办的。其中一名律师从来不出庭,只负责准备案件的所有诉讼材料,而另一名律师则专门负责出庭。
这家律师所的业务很红火。这家律师事务所之所以成功在于两名律师合理的分工合作,他们一个人是“出击型”的人,另一个是“平衡型”的人。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使事务所的业务蒸蒸日上。
如果这家律师事务所只拥有—种类型的思维,那么,它的发展将受到很多限制。即使它拥有十几名能力很强的律师,结果也是一样。
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大成绩的。越是追求伟大目标的人,越是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应该学会与别人合作。
清末名商胡雪岩,自己不甚读书识字,但他却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哲学,归纳起来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他善于观察人的心理,把士、农、工、商等阶层的人都拢集起来,以自己的钱业优势,与这些人协同作业。由于他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善于与人合作,所以别的人也为他的行为所打动,对他产生了信任。他与漕帮协作,及时完成了粮食上交的任务。与王有龄合作,王有龄有了钱在官场上混,胡雪岩也有了机会在商场上发达。如此种种的互惠合作,使胡雪岩这样一个小学徒工变成了一个执江南半壁钱业之牛耳的巨商。
自己力量是有限的,这不单是胡雪岩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但是只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能互惠互利,让合作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有一句名言:“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他会借助别人的力量爬得最高。”但是有些年轻人却奉行另外一种哲学。他们认为,财富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你有了,我就没有了。
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财富的创造。就像蛋糕,如果我们是在联手制作蛋糕,那么,只要蛋糕能不断地往大处做,我们就不会为眼下分到的蛋糕太小而备感不平了。
美国人大部分都有一种特长,那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有才华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宝贵的情人经验。
一个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而在当今这个科学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大背景下,个人的作用更是日渐减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成就事业所必备的所有能力,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未来的竞争将是协作性的竞争,个人的力量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不堪一击的。缺乏团队精神,不懂得寻求积极的合作将难以生存。
通过朋友为你铺路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与朋友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任何事业都可以创造出辉煌。
在平常的生活中,常有人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朋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则更显得日益重要。善于利用朋友往往会使你的生活自由自在,并且会有很多机遇。我们应该多多结交一些有益的朋友。
有个富商,他说他的朋友无数,并且常为此而自豪。一天有个人问他:“你都同等对待他们吗?”
他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要因人而用!”
稍微停顿了一会儿又说:“对方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他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那只会害了他自己。”
他把朋友分了“等级”,共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吃喝级”、“嘻嘻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从而控制同对方交往的密度和自己打开心扉的程度,因为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
根据朋友的品性、才能的不同,“借”的方式也可以有所不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借”于蒋干这个“小人试朋友”,从而为火烧赤壁埋下了伏笔。
赤壁大战之时,曹操大军由于重用了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从而克制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周瑜当然对曹军军情了如指掌,他暗暗下决心:“吾必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
正在周瑜绞尽脑计谋定策略时,曹操手下的谋士也即18周瑜的故友蒋干来访,周瑜一眼便看出蒋干的来意:一是说降,二是刺探军情。所以,他立刻想出了一条利用“朋友”的妙计。周瑜当晚,盛情款待蒋干。席间,他故意大笑畅饮。夜间,周瑜又佯作大醉之状,挽住蒋干的手说:“久不与子翼(蒋干的字)同榻,今宵抵足而眠。”当军中打过二更时,蒋干起身,趁周瑜鼻鼾如雷去翻阅桌上的信件,不料翻出了“蔡瑁,张允谨封”的一封信,他急忙取出偷看。只见其中写道:“某等降曹,非图仁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蒋干对蔡瑁、张允竟然暗结东吴十分惊讶,于是便将书信藏在衣内,到床上佯装睡觉。
大约在四更时分,有人悄声入帐低声呼唤周瑜,周瑜故作“忽觉之状”。那人说:“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小声地喝道:“低声!”又转过头来冲着蒋干喊了两声,蒋干佯装熟睡没有作声。于是他就故意偷偷走出营帐,蒋干赶紧爬起来偷听,只所得外面有人说:“张、蔡二都督道:‘急切间不得下手’……”随后,叽里咕噜地不知说些什么秘密。不一会儿,周瑜就回到帐内又睡了起来。这一切当然都是周瑜安排好了的。
蒋在五更时分,趁着周瑜熟睡未醒,便悄悄溜回江北,他一回营就向曹操禀告,并交上那封伪造的书信,曹操勃然大怒,二话不说就下令斩了蔡瑁和张允,当两颗血淋淋的人头献上之时,曹操方才后悔不已说:“吾中计矣!”
周瑜利用蒋干这个老朋友,从而一举除掉了两个最大19的隐患,这才有了流传至今的赤壁大战火烧曹营的经典故事。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少新朋友,变成老朋友……”是呀!出门在外,有几个知心朋友不愁没饭吃。
好的朋友,是能够使自己脚踏实地,为自己提供帮助、抑制自我,并且可以同你一道完成个人独自难以完成的事情的亲密伙伴。当今社会中,哪里能少得了这样的朋友。
在商业界,与朋友合伙的历史由来已久。像苹果电脑的杰伯与乌兹尼克、微软公司的盖茨和阿伦。不过,在所有这些合伙商业中,最成功的,大概要数1938年开始联手的比尔·惠勒与大卫·普卡德了。他们是在一座公寓后面的车库里创办了他们的惠普公司。
今天,惠普是一家名列世界500强前茅的高科技企业,子公司遍布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另一对是菲力·耐德和比尔曼。这两个人于1964年共同设计出了一种新款式的运动鞋,也就是在当今世界极为走俏的耐克运动鞋。他们的公司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公司。
没有这样的合作伙伴,没有配合默契的朋友,这些奇迹不可能创造,这些成就不可能取得。朋友,确实是保证我们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砝码。
香港著名的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霍世昌靠朋友得以成功的经历,也能够让我们获益匪浅。
当人们向年近半百的霍世昌问他是如何创业的时候,这位幽默的老板笑着回答道:“你猜错了,他是靠借钱开饼店,靠朋友发财的。”他为借助朋友发大财而感到自豪不已。
“当时我是在电灯公司工作,是有关技术维修方面的。那时虽未结婚,但已有女朋友,她很喜欢弄些点心、蛋糕之类食品,味道嘛还真是不错。她是跟一位师傅学习的。我便想,徒弟已经有此成绩,师傅当然更好,由此便萌生起开饼店的念头。在那时,西饼业还没有呈现出现在的这种蓬勃势头。他想这是一项有作为的生意,便跟她的师傅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但最重要的问题却是资金缺乏。我先做出一份包含预算、地点、资金、经营方针等详细内容的可行性计划书。然后便将其推销给朋友们看,以三寸不烂之舌将他们说服以求得到他们的帮助。当初是靠借钱开饼店,可如今报记饼店的生意已十分红火了。”
多个朋友多条路。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应善待周围的人,满怀热情去赢得友情,构建通往成功的桥梁。主动而热情地与人交往,敞开心去迎接深厚、牢固、值得信赖的友谊!
善借下属之力量
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亲自预先写好他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人们经常提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说的就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用人之道。其实,企业用人说到底就是如何合理使用人才,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企业目标。可以说,企业的用人之道非常多,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授权于人。
理查德·H·布朗是得克萨斯州普莱诺的电子资讯系统公司(EDS)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无论多么令人鼓舞的领导,他的工作实效也无法超越他所在团队的水平。他相信,改变低效率,放弃那种与其放手任人去做,不如靠自己来得更省时省力的想法,不要大事小事都揽在自己身上,才是一个CEO应该做的。
大家应该明白这点,放手并不是推卸责任,将任务分配给成熟老练的员工,可以令自己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松一松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体来说,都意味着成长。事必躬亲并不能产生高效率,相反,它可能把本可以干一些更有价值事的人拖入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之中,甚至丧失了对整个事物发展方向的辨别力。如果你是不放心孩子,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或者自己打字的经理,自绘蓝图的建筑师,那你就属于这样的一类人。
一位称职的管理者,肯定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事必躬亲者投入一小时,肯定不可以产生一小时零一分的成果,而经过放手分权的管理者,每投入一小时便可产生1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一个人独挑大梁,其他人只能听命做事,唯命是从,不负任何责任,不作任何决策;而管理者充分信任下属,授权给人,获得授权的人会放手去做,自行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并对结果负责。这样,管理者和被授权的人都会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大家共同生活于一个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放手委托他人,这样一来,自己的担子减轻了不少,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都可以全部充分利用了。
“发现优秀人才已非易事,而帮助他们的才干得以发挥与发展则是更加艰巨的挑战。”53岁的布朗说。布朗曾供职于亚美达科公司和大东电报局,他在此积累了丰富的电信工作经验。当布朗加盟加州资讯后,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改组措施,每年要面向所有员工进行从一级(优秀)至五级(不满意)的评级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表现特棒的进行奖励,并委以重任,而一些不佳者就只能步入公司之外了。布朗初到新公司的几个月时间里,削减了13500名雇员,其中销售部门占20%的员工。调整高层管理人员,许多公司元老也被解聘,提升并招募了一批新的精兵强将。起决定作用的是有积极性的员工,他坚信这一点,因此寻找的是那些在职业生涯中长期拥有胜人一筹卓越表现的员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权力。
布朗说,良好制度环境的配合,可以帮助大家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因此,帮助员工发挥EQ天赋潜能,架起员工与工作团队、员工与客户、员工与企业间的情感桥梁,才是领导者的最为重要的责任。领导者应成为“情感工程师”,发动促使员工投入情感的动力。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了解每位员工需达到的工作成果,然后充分地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努力为员工搭建一个独立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来实现。
在授权之时,你最好注意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
授权给有能力的员工,不要担心他们会超越自己。
每位员工应该区分“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学习到的技能与知识”。每位领导人应该帮助他们增长在所属领域的长处,提供尝试担任新职务的机会,还要与员工多进行沟通,并参加员工的一些活动,从而倾听员工的心声和意见。定期与员工进行成果或事业发展的交谈,激发每位员工提出自己的建议。
理清企业的使命和员工个人的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找出个人的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创造出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
当员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无后顾之忧时,是创出成绩的最佳时机。因此,领导者应设法营造有助于增进员工友谊的工作环境。
成功的企业离不开有效的授权,每一个辉煌的业绩也少不了员工的一份血汗。因此,要创造出更大的成功,就要切实做到充分授权,要学会“借人”。很多精明能干的总经理、大主管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常常出去打球和旅游。但公司的业务仍然像时钟的发条机制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从而使他们施展自己的所长。
虽然说借用下属之力量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25可如果缺乏识别人才的眼力,把任务分派给了不恰当的下属去做,那往往只能让你有苦难言。总而言之,用人不当是让人很遗憾的事。一个所谓的干才,并不是样样都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的人。也即指专家或者某些专业人才。比如说,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很容易被人当成是一个干才,认为他管理才能也不错。但事实上,一个人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因为管理人才要在分配资源、制订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但这些技能对于一个善于写作且文笔不错的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一个知人善用的人必定会在管理上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他了解每个雇员的特长,所以就能将他们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而那些不善于管理的人总是去斤斤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自然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问题的关键,是前者懂得知人善任而借助下属的潜力,后者却做不到。
作为领导者,在这一招上有所失误,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仅个人的名声事业因此而功败垂成,甚至国家的盛衰存亡,也系于此,不可不慎重呀!
数载同窗,一生财富
同窗之情,情如手足,在某种程度上犹胜于手足之情。通常来说,办事儿最实在最得力的要数同学关系。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成为同学,实是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如果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达到的目标与理想是会很有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从未想到的。
或许有人会说:“同学之情只有几年,一旦缘尽则情尽,没什么可值得留恋的。”这其实是很错误的想法,要知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实是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当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的话,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是会有很大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未想到的。
刘备还在读私塾时,由于讲义气、聪明,因此成了同学中的头,在这几年中,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与他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后来长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刘备与这些要好的同学也就各奔东西了。
虽然大家分开了,刘备却很注重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刘备读书时最合得来的朋友,他读书后,仍回家继续供奉自己的老母亲,以尽孝道,靠打柴卖字画为生。刘备不嫌其清贫,经常邀请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讨当时的天下形势,这样的聚会每次都很成功,刘备与石全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加强,情同手足。
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心中宏伟的目标,就带起了一支队伍参加了东汉末年的大混战。初时,刘备军事实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战中,刘备所带的军队被全部歼灭,只他一人逃脱,被石全藏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可见,同学关系有时在很危急的关头能帮上你大忙,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
如果你善于借助同学的力量来推销自己,也往往能让你在事业上少走许多弯路。
有一位刚刚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女生,由于对设计服装布料非常感兴趣,所以决定要涉足这一行。只是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非常困难,因为无论是使用布料的服装设计师,还是制造服装的工厂都有自己已经很习惯的供应商。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甚至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布料设计者,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
女生拿着一堆自己花费很长时间精心设计的作品,来到一个著名服装设计师的公司。助理设计师本想打发她走,可是见她一副渴求的模样,便于心不忍地对她说:“好吧!我拿进去给我们的设计师看一下。”但没过多长时间,助理设计师便出来对女生说:“设计师说,我们的设计图太多了,根本没时间看。”这位女生又跑到制造服装的工厂,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她四处碰壁,心情十分沮丧。可她并没有放弃,还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只要方法用对了,努力尝试,一定能够打开僵局的。
后来,这位女生得知自己的一位昔日同学现已成为名29歌星,便想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一次签名会上,她挤在一堆歌迷里面,她以一副十分崇拜的样子望着歌星。好不容易轮到她和歌星握手时,女生从背包里拿出一些布料和自己的设计图,对歌星说:“我好崇拜你哟!老同学,真想为你设计漂亮的服装,请您在这几块布上为我签名。”女生摆出万分崇拜的模样。
歌星看了这些布料和设计图说:“哇!好漂亮!请你和我的服装设计师联络,我想用这些布料做衣服。这是她的电话,就说我叫你去找她的。”
女生开心地说:“好啊!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大早,女生就来到先前她被泼了一盆冷水的著名设计师的公司。
女生拿出有女歌星签名的布料来,对助理设计师说:
“是她叫我来找你们的,她说要用这些布料做衣服。”助理设计师进办公室不到几分钟,设计师就带着满脸的笑容走出来见她。女生就这么走进了这个行业,而且愈来愈受客户的欢迎。
虽然善用同窗之情能为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这中间的好处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的,如果在你与同学分开之后并没有经常性的相聚,那关系之好从何谈起?从中受益则更是一纸空文了。所以,只要你有这份心、这份情,真诚地维持分开之后的同学关系,那你的交往面会更加的广泛,路也会比别人宽。
那么,又应该如何在同学中寻找和建立朋友关系呢?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说明。
———虽然彼此的工作领域不同,但可以将焦点对准目前的现状。
原则上,只要拥有进取心,且正在奋斗中态度积极的人即可。即使对方在学生时期与你交往平淡亦无妨,你必须主动地加深与其交往的程度。如果你很幸运地找到凡事均能热心的对象时,就容易与其建立已有基础的良好关系了。
———通过同学录上的工作性质来加以取舍,再展开交往。
如果,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想必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然而,现在你已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是不相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脉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脉资源的塑造。
此外,不论本身所属的行业领域如何,应与最易联络的同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建立关系。然后,从这里扩大交往范围。不妨多运用同学身边的人脉资源,来为自己的成功找到助力。
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人生中最亲近的一种关系。也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激发每个团队成员的潜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选拔人才还是使用人才,都应因势利导,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人才的最大功效。众人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奇迹。“靠创业队伍打天下”,同样是当今各大企业的发展战略。
名扬中外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人才的选择和分配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它总是选择那些有管理能力的人,接着再扶植他们自立门户,并且也不分国籍。正因为这些人在世界各地开办可口可乐装瓶厂,才使企业越做越大。
在我国因用人得当而走向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例如石家庄造纸厂的人员分配制度就很合理。
1984年初,上级下达给石家庄造纸厂利润计划17万元,该厂领导认为有困难,直到3月份,还没有接计划。
当时担任销售科长的马胜利自告奋勇提出承包,保证当年实现利润70万元,1985年100万元,1986年120万元。在市领导的支持下,马胜利立下承包军令状。从5月1日开始,当月实现利润21万元,当年实现利润140万元,1985年又翻了一番,实现利润280万元。
能创下如此可喜的业绩,主要原因就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当时的马胜利组织有14人,其中工程师4人,经营管理行家8人,平均年龄45岁。
卫生纸车间有位助理工程师,是60年代初的中专生,一直未被重用。马胜利把他请进承包班子,提升他为车间主任。这位同志受到重用,精神状态由心灰意冷变成意气风发,他积极发挥工程师知识优势,采取科学办法,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出口卫生纸超重问题,使每卷卫生纸重量下降10克左右,从而达到了标准。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工厂节约了27万余元。
有位女工程师,独立思考能力不错,被提升为技术科长。她勇于创新和实践。并大胆地进行了实验,也即选用价格便宜、资源充足的废棉代替短绒做原料,把纸的每吨成本降低了600元,一年可节约开支66万元。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你可以夺走我的工厂设备,抢去我的市场、客户,拿走我的资金、财产,但只要留下我的组织和人员,4年之后,我还是一个钢铁大王。”
在一个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其结果最多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组织。想要找“各方面都好”的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结果只能找到平庸的人。能力强的人往往有较大的缺点,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能在十项全能中都强,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知识、经验和能力相比,即使最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完人”这个概念。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在南北战争初期,为了保证战争的绝对胜利,他力求选拔那些“看不出什么缺点”的人担任北军统帅,结果事与愿违,一个个都被南军将领打得大败。有一次连华盛顿都几乎丢掉了。林肯心急如焚,决定改变“完美用人”的初衷。
于是,林肯毅然任命了酒鬼格兰特为北军司令。委任状发出以后,舆论大哗。人们普遍预测,北军将完蛋了,因为“昏君”任命了“庸才”。好心人也晋见林肯,说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大任。可是,当时只有林肯看到格兰特的军事指挥才能无人可比,他力排众议,坚决起用格兰特。林肯对众多反对者说:“你们说他有爱喝酒的毛病,可我觉得这只是小事,如果他真的那么爱喝酒,我会亲自送一马车酒给他的。”
1862年2月16日,格兰特在田纳西州取得了重大胜利,就在同一天,林肯提升他为少将。由于在田纳西的战斗中伤亡巨大,加上又有人传闻说他有几次在战场上喝醉了,有人要求林肯解除格兰特的职务,但总统却十分坚定地支持格兰特。林肯说:“我不能放弃这个人,因为他英勇善战,不找任何借口。”
1863年1月25日,林肯命令所有西部军听从格兰特指挥。在接到提升的消息之后,格兰特立即解除了原负责人罗斯克兰斯的职务。林肯对他的新任指挥官所表现出来的进攻意识大加赞赏。一个月后,格兰特在田纳西的米申岭和鸬考特山取得了巨大胜利。这时林肯才真正感到费尽心机,总算找到了他寻找已久的战将。
格兰特被接往华盛顿去领受总统个人的亲自感谢,同时授予他金质奖章以表彰他的战功,格兰特成了全国人民瞩目的英雄。如果没有林肯的赏识,酒鬼格兰特永远都不会成为美国的民族英雄战场上的赢家。如果林肯认识不到“人不可以求全责备”,也许美国的历史将不是今天的模样了。
一位老板如果重视别人不能干什么,而不是重视别人能干什么,因此以回避缺点来选用人而不以发挥长处来选用人的话,那么他本人就是一个弱者。他可能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却把它当成自己的威胁。但是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位老板因为他的部下很有能力、很有效而遭殃。卡内基墓碑上的碑文说得最为透彻:“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此。”当然,这些人之所以比卡内基“更强”,是因为卡内基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应用了他们的长处。实际上,这些钢铁工作管理者只是某一特别领域里,或在某一特别工作上比卡内基“更强”,而卡内基是他们的最高管理者。
靠创业队伍打天下,其实就是借助各种人才的力量。将团队中所有成员的潜能发挥出来,也就意味着成功离你不远了。
靠别人撑起一片蓝天
一个人力量有多大,不在于他能举起多重的石头,而在于他能获得多少人的帮助。通常来说,我们制定目标,并不等于很快就会实现目标。可是,很多人忽视了奋斗过程中要遇到的困难,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至于在挫折来临时会感到不知所措。而有些人却能够踏石而过,原因在于,他们在奋斗过程中,善于借助时机,善于借人奔向目标。
在印度尼西亚,被称作“汽车大王”的谢建良,从事的行业涉及金融、汽车、机械、石油、矿业、造船等。特别是汽车业,他和日本、美国、荷兰、比利时、联邦德国都订有25年以上的技术合作和联营合同。其中如轿车、大中小型公共汽车、客货两用汽车、摩托车等占了全印度尼西亚市场的60%以上。但这位“汽车大王”的发迹史中也有过悲惨的一页。
1949年,谢建良在雅加达开办了一处皮革厂,但因经营不善很快倒闭了,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直到1952年,谢建良才又在亲友的资助下,组织了一个贸易公司,经营印度尼西亚各岛国之间的贸易,但也仅仅维持了3年就解散了。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使谢建良心灰意冷,加上肺病复发,他一下子病倒在床达3个月之久。贫困、寂寞、无助,几乎使他一蹶不振。
然而,他终究没有丧失信心,就在身体日益康复之际,他回忆起过去创业的艰辛,寻找失败原因。他发现,由于自己办事过于浮躁,甚至好高骛远,做事缺乏耐性,不善于利用机会,尤其是不能知人善任,因此使手下工作人员的自尊心受到挫伤,造成众叛亲离的惨痛局面。痛定思痛之后,谢建良花费尽3个月的时间,制定了此后创业奋斗的大计。其中,就明确地注明如何借助别人走出阴影,走向成功。然后,他又用一年半的时间挑选了一批能帮助他走向成功的人员,继而成立了“阿土德拉国际有限公司”。这一次他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个当年穷苦的自行车修理工,就这样成为东南亚名副其实的“汽车大王”。
正所谓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人的成功也确实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一个人的成长,难免要遭遇坎坷,甚至是不幸,这时候,借助别人的手,你或许就能重新站起来。
恐怕常人很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当你年纪轻轻突然双目失明,你的周围顿时黑暗一片。这无疑是人生的重大打击。可是,有人却依靠亲人朋友的帮助生活了下去,而且走上了成功创业之路。这个人名叫张成。
张成永远不会忘记,1990年11月15日,在桥西区一中上初二的他,听老师讲课时,忽然黑板变得模糊不清,眼前发黑,面前的老师、同学也摇晃起来……医生的诊断结论是:视网膜脱落,永久性失明。
“身体残废了,人心不能残废。眼瞎了,你还有两只手,要用双手沟通世界,用双手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实现人生目标。”在亲人们的鼓励下,张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1991年,张成经过一番努力,考入河北省盲人按摩学校。
张成求学的路依然是坎坷曲折的。盲文就是首先面临的拦路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不但学会了从小学到初中的盲文课,还在考试中名列全班第一。
对张成来说,这仅仅是开始,更艰难的事还在后头。38练俯卧撑、单双杠、吊环,每天按要求需做300个,这个要求难度有多大,人们可想而知。然而,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学会了针灸、解剖等,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
1994年9月,经过一番筹措,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张成的中医按摩诊所开业了。
能用自己的双手为病人解除痛苦,使张成重新感到世界的美好和人生的可贵。此时的他,兴奋溢满心里。他对每个前来接受按摩的患者满腔热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对他们有所帮助。
如今,张成名声在外,各地患者接踵而来。小有成就的张成没有忘记别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培养。当他得知全市19个县(市)区10岁~25岁的盲人有8000多人,省残联系统有孤儿学校、聋哑学校,还没有盲人按摩学校时,立刻产生了办盲校的想法。
对办好盲校,张成充满了信心,有更宏伟的设想,更高的追求。他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第一步,先在邢台市建立首家盲人按摩医院,安排盲人就业;第二步,用一年的时间培养2000名~3000名盲人按摩医师,在全市19个县(市)区的乡镇各建一所按摩诊所,为改善全市农村医疗条件做贡献。
困境和不幸在所难免,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那么,不妨借助别人撑起一片蓝天。记住,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在把全部生命力都投入进去的同时,还要借助时机以及他人的力量,迎着阻力前进,才可在人生旅途中创造奇迹。
妙借“第三者”办事
俗话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求人办事时更应如此,巧妙利用“第三者”往往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许多年轻人,刚刚毕业,除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道理,以及那些没有刻在脸上的才华、智慧、能力外,他们初步社会,仅凭满腔的热情,往往是要钱时没钱,要关系时没关系,此时谋一份合适的职业或去求人办事就像狗咬刺猬,不知从何处下口。可是,如果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个心眼,多一份心思,去留心有头有脸的人之间的牵藤绊脚的关系,说不定,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得上,帮你完成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刚从学校毕业的李某为了推销百叶窗帘,他了解到某公司的经理与王局长是老相识,便打听到经理的住处,提一袋水果前往拜访,彼此寒暄后,他这样说:
“这次能找到你的门,是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他要我一定替他向您问好……”
“说实在的,初次见面我十分高兴……听王局长说,你们的公司还没有装百叶窗帘……”
第二天,李某百叶窗帘的推销便成交了。有谁能够否认李某的办事高明?某公司经理与王局长是老相识,本与李某没有丝毫关系,可他仅了解这一点,就借用“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这种借“第三者”之力的迂回攻击法,使自己的目的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整日借一双慧眼来辨别真假。因此不少机灵的人就钻空子办成了自己的事情。
一位办理房地产转让的房产公司推销员来到一位客户41家,并且协带来的朋友的介绍信。彼此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就听他向着自己的目标,婉转地发起进攻:
“此次幸会,他的上司赵科长特敬佩您,叮嘱他若拜访阁下时,务请您在这本书上签名……”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这位客户最近出版的新著。于是这位客户也没有什么充足的理由来回拒。此人所言,赵科长的仰慕和签名的要求只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通过对这位朋友进行恭维,使他高兴,从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
人们都希望人与人之间真诚,朋友之间更应如此。可是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听到一些好听的。所谓的“诚”并不是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字字真,一些善意的谎言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本质内心是“诚”的就可以了。他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该推销员向客户说那些恭维的话,客户很能联想到许多虚假的成分存在,而该人巧言,借赵科长之名,说出了自己的所想,客户又很高兴,何乐而不为呢?看来,有时候钻空子办事也是一种妙方。
素不相识,陌路相逢,一般人不驳朋友的面子,要使自己不至于吃闭门羹,最好让所求之人了解你与他是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虽然十分的牵强,但却是一条求人的捷径。
一般情况下,求人帮忙时,往往借助第三者的言谈,来传达自己的愿望。人们会不自觉地发挥这一技巧。比如:“他听同事老张说,你是个热心人,求你办这件事肯定错不了……”等等。但应注意,这种话并非仅说说,也不能太离谱。有时有必要事先做些调查准备。
办事就如同链条,为了做好一件事或达到某目的,有42很多时候就要去求人;但被求者未必乐意帮助你,为了要被求的人答应帮助你,就必须了解对方的爱好、乐趣,一般情况,这样的了解岂可面谈?那只有通过第三者进行了解喽!第三者提供的情况对与被求者的初次会面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尽可能多方收集对方的资料。正是由于其意义重大,就应该对第三者提供的情况,根据需要有所取舍,配合自己的切身体验灵活引用。还有一点———第三者与被求者是什么关系,是特别重要的。是朋友还是曾经有过矛盾,你不得不多加了解,否则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人们在做事时虽然不能投机取巧,但是也要学得聪明点,不要做事费力不讨好。大家都知道杠杆原理,如果能够机灵一些,利用这种借力使力的规律,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有一个证券公司的业务行销员,刚进入这一行,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来提升业绩,他的心里很着急。但这行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即使他使尽了力气,还是很难有成绩。
谁料想,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业务行销员突然就像是有神明护身似的,客户一个接一个地主动找上他,而他竟然成了全公司业绩最好的行销人员。
这家公司的经理觉得难以理解,自己干了几十年,也没见过一个初入这行的人会突然神乎其神的大红大紫,于是就暗中观察他是怎么吸引客户的。
他发现这位业务行销员经常带客户到自己的办公桌旁谈事情。这个办公室里的每个位子都是单独隔开的,于是他有事没事就假装不经意地经过业务行销员的桌旁,可是并没有发现他对客人说些什么特别的话。
有一天,业务行销员不在办公室里,经理经过他的办公桌时,无意之中看了一眼他的桌子。
“这小子!原来如此。”经理站在办公桌前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他不由得笑了,佩服这位业务员的高明手段。
原来,在业务行销员的桌子上摆着许多张他的生活照。可是,在这些生活照中间,又相间摆着几张在不同场合拍摄的放大照片。而这些大照片,竟然全是一位股市大亨的照片。
当客户来办公室坐下来和业务员谈生意时,看到股市大亨的这些照片,就会想:“哇!他跟这位大亨一定关系非同寻常,跟着他走准没错!”
总之,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借助“第三者”,当属一条捷径。
贵人扶助,万事不难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贵人的栽培尤其重要。没有他们的发现,再好的人才也可能被埋没;没有他们的引导,再聪明的人也可能误入歧途。
成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奋斗虽然是主要因素,但离开了别人的栽培,难免要走太多的弯路。在成长的道路上,若能得到贵人的扶助那可就万事不难了。
当初,黄仕灵只身一人从大陆到香港来谋生,那时的他可真谓是赤手空拳,但是他很巧妙地借各种人际关系,在贵人的支持下创办实业,成了一个大富豪。那么,他是如何赢得贵人帮助的呢?他们不妨翻一翻他的创业历程吧!
黄仕灵,1949年出生于广东江门。“文化大革命”期间,黄仕灵从江门三中初中毕业,相继被安排到炼油厂、化工厂、石矿场等地做苦力。头脑灵活的他在工作之余,学修收音机、电视机等,借机赚点小钱。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他到江门夜大借晚上时间修读机械维修、电子技术等课程,很快他便考取了电工牌照。但牌照也没有办法把他带进电子厂或者令他从事电工的工作,所以他只好继续修理电器。
善于结交的黄仕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一位港商,双方很投缘,便合伙开设了“江门电视维修中心”。港商出资本,买来测试仪器。黄仕灵则以技术入股。黄仕灵每个月赚到的钱一下子从几十元增加到了二三百元人民币。
1982年,黄仕灵拿出多年积攒下的数万元人民币,申请做承包商,采取来料加工的形式,帮助港商生产录音带,并且装配收音机,同时兼设维修中心。忙碌了一年下来,收获相当丰硕,纯利润竟高达数十万元。
黄仕灵1983年成立贸易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和国内外经销商建立起了一张宽大的业务网。在这期间他被准许可以经常来往于港澳,与港商加深了了解,建立了友谊。
1987年他被获准移居香港。临行前,他把这几年中赚的钱全部留给家人,自己单枪匹马闯香港。可是,身无分文的他赴港想做生意,本钱从何而来呢?而巧的是他的那位港商朋友了解到这些,立即借给他30万元港币。在黄仕灵抵达香港后,这位港商还安排他在酒店食宿。
黄仕灵拿到钱后,立即寻找生意机会。当时香港炒卖棉纱之风愈演愈烈,于是他回江门办了一批棉纱回港,果然不错,这第一桩生意就赚了好几万元。
港商慷慨相助,到手的30万元借款成为了本钱,使他旗开得胜。但黄仕灵绝对不是见好就收的人,他胸怀大志,决定要在此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办一间像模像样的贸易公司。于是他就在红鹤园街,买下一个面积3000多平方英尺的写字楼,订金就付了20多万元。接着,他雇了几名员工,就这样成立了东宁集团,开始了做电子零件的生意。仅当年下半年,他就赚了100万元。
东宁集团1989年上半年做了上亿元的生意。不过后半年因种种原因,生意出现了下滑。这一次,又是在港商的帮助下,到了1990年业务就完全步入了正轨。东宁继续和中国内地保持生意关系的同时,他们还从韩国和日本购进电器产品,有时也从香港进货,包括电子以及音响等,销往大陆。
东宁集团不断地发展扩大,又在广东江门合资成立了凯歌电子电器公司以及江宁电器公司,制造加工电视机与音响设备。东宁集团同时还在国内进行物业发展投资,业务越做越大。
成功道路中,每一个梦想成功的人,不仅要自己主动争取贵人,更应该让贵人乐意走到你的身旁,这样你就必须有吸引贵人之处。如黄仕灵实实在在的工作风格,便是成功借到贵人帮助的资本。朋友,何不发挥你的所长,吸引成功路上的贵人们来相助!
俗话说“种善因,才能得善果”。如果你帮助其他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事物,相信你就能获得你想要的事物,你帮助的人愈多,你所得到的也愈多。所以,你想要遇到“贵人”,自己就要先做“贵人”。
在苏格兰,有位叫弗莱明的贫苦农夫,他向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一次他正在田里干活,忽然听到附近的沼泽地里传来哭喊求救的声音,他立刻扔掉手中的农具,快速跑过去。原来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赶紧把小男孩救出来,帮他清理干净送他回家。
几天后,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弗莱明家门口,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下车对弗莱明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这次是专门来道谢的,并准备给他很多钱。农夫坚持不收,他一再申明:“我不是想要你的钱才救你的孩子的。”
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小男孩进屋了,绅士看到后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点点头说:“正是。”绅士接着说:“那这样吧,既然您不愿意收钱,我也就不勉强了。可是,您毕竟救了我的儿子,就让我也为你的儿子尽点力。我打算资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您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绅士非常有诚意。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农夫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说到做到,一直供这个孩子读书,直到他医学院毕业自立。
这个农夫的孩子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正是他于1928年首次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经几位医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被认为是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而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孩子就
是后来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如果不是农夫的善举在先,怎么可能有其后两位年轻人的辉煌成就?而且,农夫在救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以后要报酬,正是这种纯粹的善意精神,才是我们最应该提倡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你今天的作为就决定了你明天会不会遇到“贵人”的相助。
主动找寻生命中的“伯乐”
成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奋斗虽然是主要因素,但离开了别人的栽培,难免要走太多的弯路。努力寻找自己的“伯乐”,定能加快自己前进的步伐。
伯乐识马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被世人传颂。也就是说能人需要能够识能人的人来发现。不过,时代变了,伯乐识马也有了新解。如希望晋升的下属主动找到“伯乐”,通过他的提携或举荐实现晋升,这种方法就是伯乐识马的最新说法,其实是马寻找识别自己的伯乐。
一个人能不能获得晋升,其第一关是看他能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特别是能否获得领导的认可。这是最现实、最富真理意义的说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绝大多数人都天真地认为只要有能力就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错,但遗憾的是,现实并非如此,往往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古今中外,多少有学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只能在庸庸碌碌中抱怨一生!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徐悲鸿还在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有一天,他应几位朋友之邀,去参观在北京举办的一个中国画展览。
在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遗憾的却是拥有不少作画者墨守成规、闭门造车,毫无新意。看了一会儿,徐悲鸿感到很不痛快。正想离开,忽然有一幅挂在角落里的画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他仔细欣赏品味着画面上那几对虾,只见它体态透明,须尾舒展,生动逼真,笔法娴熟。这位观赏过世界无数艺术珍品的画坛大师立刻意识到,此画作者,定是位一位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幅画出自一位年逾花甲的木匠之手。徐悲鸿不由得感叹一声:“我为这个怀才不遇的人感到惋惜,真没想到在这角落里还藏着一位杰出的国画大师啊!”
这位国画大师就是齐白石。
仅过了几天,徐悲鸿就聘请齐白石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而且亲自乘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一年后,《齐白石画集》问世,此书是由徐悲鸿亲自编辑作序的。
齐白石的名、利、地位皆因徐悲鸿的发现而来,这的确是伯乐识马的故事。可是,如果徐悲鸿当初没有看到那张画,齐白石或许就得做一辈子木匠了。时代在发展,每个人都不应该只是翘首等待伯乐的到来,应该有勇气走到伯乐的面前去,敢于主动去借贵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争着去寻找自己人生路上的伯乐吧!
这是一个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伯乐识马的故事。
法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经是一位印刷厂的工人。在装订图书的过程当中,他对科学产生兴趣,从此开始做简单实验。对法拉第而言,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去听了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化学讲座。听完了讲座,法拉第鼓足勇气,把自己的心得笔记寄给了这位大科学家。令法拉第感到意外高兴的是,寄出自己心得还没有几天,戴维就邀请他参加一个讲座。在戴维的指引鼓励下,法拉第做了许多出色的实验工作。后来,法拉第还被引荐为皇家学院教授,这在当时的科学领域当中不得不称之为一种奇迹。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乌纱帽,还得伸头去接”。不主动,即使伯乐就在身边,也不可能引起他的注意,获得他的赏识,得到他的帮助。记住:伯乐是争取到的,而且,只有主动争取到的伯乐,才更相信你的才华,从而心甘情愿帮助你。
奔驰工业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尤尔根·施伦普,1989年4月被正式任命为该公司的董事,参与了此后奔驰公司的每一个重大决定。他的成功源于个人努力,但也不能忽视“伯乐”的相助,更离不开他为争取到“伯乐”相助而做出的努力。
小时候,施伦普只有自然科学的成绩比较好。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辍学去当了一名学徒工。后来施伦普被弗
莱堡的奔驰子公司老板卡尔弗里德·诺德曼发现了,使他进入奔驰子公司。这不能不称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到了奔驰子公司后,施伦普清楚地认识到,在德国奔驰公司的总部和本国子公司,像他这样的人短时期内是很难做出大贡献的,进入公司的高层更加困难。因此,他几次三番地向公司提出,要去国外的分部工作。
恰逢总公司计划着增强国外市场的开发能力,于是就把施伦普派到了南非。
随着国际社会对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政府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南非当局不得不在1980年被迫推进发动机国产化的进程。南非奔驰子公司的前身———联合汽车和柴油机销售公司,和许多在南非投资的外国汽车公司一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不在当地新建一个发动机厂,就得参加亚特兰蒂斯柴油机公司的招标。
时势造英雄,这样特殊的背景,给了施伦普施展才华的好机会。施伦普仔细权衡各种情况后,主动出击,及时向他的上级谈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是他进入奔驰公司第一次与总部设在海外投资的董事———林内博士谈话,但此次谈话就给这位董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林内博士十分赏识他,主动向他咨询当时的解决方法,施伦普借机提出了一项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南非子公司可以批量生产总公司新开发的昂贵发动机———6缸V型发动机。施伦普陈述了不少充足的理由,使林内博士挺感兴趣。林内博士很快就向德国有关专家咨询这个项目的前景,不久就表示要实施这一项目。最终奔驰子公司参加了南非发动机项目的投标,最后以绝对优势打败了强大的美国对手一举夺标。
施伦普在1980年7月的一次公司董事会谋得了负责技术事宜的董事一职。1982年9月,他暂别联合汽车和柴油机销售公司、赴美国克利夫兰就任奔驰子公司奥克里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为日后的升迁打下坚实的基础。
施伦普鉴于奥克里德公司濒于瘫痪,以最好的价格成功将其出售。赢得了从奔驰总部到南非子公司的赏识,尤其是董事长布莱特思韦特的首次肯定。
1984年4月施伦普因工作需要,返回南非的奔驰子公53司。1985年,施伦普在林内博士的推荐下,被任命为南非奔驰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的辉煌年代。
1987年9月,施伦普被再次提升任命为总公司副董事,回到德国总部。1989年4月,他被任命为公司董事,自此,施伦普就成为奔驰公司重要的决策人物。
施伦普顺利地实现了他当初立下的“进入公司领导层”的目标,在他的奋斗历程中,林内博士是他的伯乐。但与许多人不同的是,“伯乐”是他主动出击去争取的。若他当初不采取“送货上门”的做法,怎么会拥有他如今所拥有的一切?
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伯乐识马,千里马都具有了主动的特点。因为,即使才能再出众都要有肯定并指引你的贵人出现,你才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新时代的伯乐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只是千里马更加进步了,懂得出走到伯乐的面前,含有一定的“毛遂自荐”的意味,少了一份苦苦期待,增加一些自信的色彩。所以,行动起来吧,去寻找属于自己登高的梯子———通向成功的桥梁———帮助自己的那位贵人———伯乐!
背靠大树好乘凉
“大树底下好乘凉”,“众人划桨开大船”,就是借助他人之力获得的好处。事实上,获得成功的人,大都是善于借力克服艰难险阻的高手。
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未能成就一番伟业,与没有找到一棵大树,借以乘凉、蔽日有很大关系。有多少名人,他们的成功背后,有着雄厚的背景。只要查一查那些政治界、金融界的名人家谱,就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拥有雄厚的政治资本。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存在,并且它们就在他们身边,关键要看懂不懂得去如何利用。
利用领导关系是其中最主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
领导就好比一棵大树,只要利用得好,同样可以遮阳蔽日。人际关系的借用并非没有原则。求领导求办事,发生冲突虽不多见,但也不能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去找领导,那样自己不是太缺乏办事能力了吗?
现在,我们就以借用领导关系办事为例,介绍如何更好地来借。
———与单位工作相关之事,领导是最佳的“大树”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在相同的条件下,适当地为自己争取一些应有的所得,是完全可以的。
有两位职员,在工作上都十分勤恳认真,可是在分房时,一个“有苦不言”,对领导只提了一次要求:自己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结婚多年,一间破旧的平房里挤着全家3口;另一位却三天两头地向领导诉苦,即使挤时间,每天也要来拨款领导脑子里面分房的这根弦,结果被优先考虑,那位老实巴交的职工还是只能继续挤在那间旧平房里,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这其中的奥妙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吧!很多人认为向领导要求利益,会给领导增加麻烦,而且很有可能影响两者的关系。于是他们只是一心埋头苦干,不讲价钱,只要被领导重用,什么都不敢提,但他们最终也是一事无成。做好工作,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获得相应的回报更是合情合理的,多劳多得,付出的多,得到的理应也多。
只要能为领导干出成绩,向领导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领导也会满心欢喜。假如一位没有能力的职员,未曾干出丝毫业绩,仅仅是对自己利益要求很少,这样的人领导会欣赏你吗?事实上,善于驾驭下属的领导也善于用手中的利益收拢人心,以此作为激发下属的一种手段。找领导办事儿不仅可以帮助解决了自身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与领导关系。
———直接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可以找领导帮忙
如果是这样,领导从对该人或者从单位职工利益的角度,会感到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爱人工作需要调动,你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大努力,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办成,如果你找单位领导办,领导就会有种救世主的感觉,觉得你重视了他的地位,又可以作为为单位职工解决困难而积累其领导的资本。这种领导可以轻而易举办成并且可以积累一种好的领导名气的事,如果找领导帮忙,领导会特别高兴。如果这样的事你不找领导,领导反而会产生你看不起他的想法,与你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受影响。
再次强调一下,所求领导要办的事不能是与关系一般57的人或特别远的亲戚的事。必须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或爱人,或孩子,或父母或直系亲属的事儿,如果不管什么都揽过来去找领导办,即使领导答应帮忙,也会感觉你太多事儿,影响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最终使自己得不偿失。
———请求领导办事儿要把握好度
如果鸡毛蒜皮的事儿也找领导帮忙,你的心中领导的地位是不小,可是自己的能力又何在呢?难道领导不是喜欢职员干出业绩,拥有才能,而是喜欢下属唯命是从吗?同样,不要忘记,领导也是人,并不是神,如果这件事难度相当高,领导自己处理并不容易,最好也不要去借领导的力量。因为没有一位上级喜欢整天给自己找麻烦的下属的。
比如,家里需要买一个冰箱,如果找某位领导去说一下,便宜几百元钱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类的小事儿千万不要去找你的领导办,这类事儿既显不出领导的办事能力,又贬低了自己,虽少花几百元,但得不偿失。
何为大事,何为小事,谁也难以下个定义。其两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要随你自己来定。但是,凡事一定要有个“度”,只要掌握好了这个度,你就可以使自己顺利做事,也不至于最终一事无成!擅长借,心里就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不可借。
总之,背靠大树,也要懂得“乘凉”的规则。只有按规则办事,“大树”才会更加乐意帮助你。否则,违反规则很可能就会得罪那棵“大树”,最终使你得不偿失。
储蓄人际关系
著名成功学专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85%是依靠人际关系,15%是凭借他的专业技能。”建立良好的关系网对他们成就事业是大有益处的。
创立韩国大宇集团并取得过辉煌成就的金宇中曾这样说过:“人际关系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就因为人际关系太可贵了,因此它最难搞好。在人际关系中,若是醉心于自己的利益,那么,你与他人的关系必然难以维持下去。如果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搞得如何,将左右着他一生的成败,没有丝毫的过分。若想取得成功,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还要多结交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为好。同时,你还要经常努力助人为乐。”
美国“人脉大师”,卖信封起家的百万富翁史蒂芬·科维认为,关系的特性在于“双赢”。他进一步谈了“双赢”的含义:“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通过牺牲或排除他人的成功而取得的。”
的确,要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络并使之稳固,没有一个为共同利益而工作的愿望,是很难达到的,不能让其中任何一方受益,这种人际关系注定要失败。一个具备基本公关能力的人,总以“双赢”或“多赢”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
生命的生长,都依靠心灵从四处吸收营养,从耳目中吸收进“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吸收是与人际关系网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肯定有着发达的关系网。
可以这么说,我们认识的人越多,机会就会越多,这是实实存在的真理。若想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它,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成功学上有“友谊网”之说,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喜欢别人,又能让别人喜欢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大多数都喜欢交际,并形成自己的一张“关系网”。正是凭借着这张“关系网”,成功的人士才能不断地发掘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最终走向更大的成功。
广泛与人交往,就是机会的源泉。交往越广泛,遇到机会的几率就越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曾经想要描绘一个连接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的
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剧作家贝尔在一部作品中也表达了这个概念:“在地球上,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都只相隔6个人……美国总统,威尼斯的船夫……不只是那些有名的人,任何人都一样,不管是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土著,南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还是爱斯基摩人。我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经过6个人而拉上关系……”
“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它说明了这样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你认识一些人、这些人又认识另外一些人、而另外的那些人又认识一些人……这种连锁反应可以一直延续到美国总统的办公室。而且,如果你距离美国总统只有6个人的距离,那么,你距离世界上任何一个你想见到的人都只有6个人的距离。
实际上,你所拥有的“关系网”远比你想像的要大得多。你实际拥有的网络延伸到了和你有联系的所有人之外,你的亲属、朋友、同学、同事,你帮助过和曾帮助过你的陌生人,等等,这些都会继续延伸着你的“关系网”,从而形成一个出乎你想像的关系网络。
在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其实并不得志。他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为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也就是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那时正好赶上饥荒,又加之战乱,粮食的问题变得十分严重。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的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人对他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里向来富裕,一定囤积了不少粮食。周瑜立刻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拜访,是想借点粮食。”
一看周瑜的不凡气宇,鲁肃便知他是个才子,日后必能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的居巢长,哈哈大笑道:“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肃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
周瑜及其手下见鲁肃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鲁肃推荐给孙权,鲁肃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这就是“六度分隔”理论的现实版本。周瑜通过旁人认识了鲁肃,鲁肃又通过周瑜认识了孙权,于是鲁肃便走上一条成功之路。同样的道理,孙权认识曹操和刘备以及许许多多的大人物,那么鲁肃要想认识他们也就非常容易了。
“雪中送炭”结交的朋友自然是牢不可破的,如果我们从交朋友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可以说鲁肃的做法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但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如果当时鲁肃吝啬或是不愿意交周瑜这个朋友,那么,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他的两仓粮食也未必保得住。要真是那样的话,鲁肃岂不是白赔了粮食,而且身家性命都成了问题。鲁肃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决定结交周瑜这个朋友,不但免除了眼前的灾祸,还为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其实,对于鲁肃的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用“储蓄人际关系”来形容。在发达的时候时刻注意“储蓄”自己的人际关系,到了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提取”出来,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提供强大的助力。
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另外,机会也会改变一个人的状况,比如我们多交一个朋友,当有一个似曾相识的人从你门前走过的时候,如果你站起来跟他打招呼,你就多了一次机会,多了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多了一次体悟人生体验的机会,但是如果你把眼皮一耷拉,这个机会就没有了。
从无数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中,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独自成功。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和谐与谅解的关系之后,也就是相互储蓄了人际关系之后,这一联盟的每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能力都将因此而倍增。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储蓄人际关系呢?
积极的做法是:
———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是渴望被尊重的,他们或许并不在乎金钱或实物的好处,但是十分看中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在待人接物中,我们如果能够经常把“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定会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也许在某一天,曾经一个不经意的话语或动作就可以使我们得到或是失去某一个机会。
———不忘给他人利益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大的利益往往会使别人产生贪婪之念,还会以为你别有用心,进而采取自卫的心理,更有可能忘恩负义,使你得不偿失。因此,应时常给予一些小的利益为好,当然,要给得自然、有诚意。
———不忘关怀他人
“关怀”没有一定之规,实物、金钱、情感都可以,只要给的自然贴切就可以了。如果在对方身处困境时给予就更具力量。
消极的做法是:
———经常得罪人
除非万不得已或是涉及到原则问题,轻易不要得罪人,因为得罪人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伤害,即使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关系,至少也不能去破坏它。
———在乎被人占便宜
被占便宜看似一种损失,其实是一种另类的投资,虽然有时候不太情愿。一般来说,占了便宜的一方总会觉得对你有所亏欠,在适当的时候也会有所回报。即使没有回报,也没有得罪人。
储蓄人际关系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大家不妨在平时慢慢摸索。其实,储蓄人际关系和银行存款差不多,平时一点一滴地少存一些,到了关键时候就可以解决大问题。
巧借永远割不断的乡情
老乡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在关键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
出门在外,老乡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彼此之间联系的亲密性,它是人脉资源中重要的一脉。由于相同的人文地理背景,大家都会对老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俗话说得好,老乡虽不是一家人,却胜于一家人。通常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除了想到亲戚之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老乡帮助,这种老乡之情几乎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
在大学里,有老乡会性质的联谊会组织,有人觉得建立这样的组织未免思想太落后、狭隘了,但事实证明,他们抱成团的宗旨确实给大多数老乡带来了实惠,解决了不少困难。
这种老乡会性质的团体几乎到处可见,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老乡会。老乡会的形式虽松散,但“亲不亲,故乡人”的老乡观念,有一定的凝聚力,对外,保持团结及一致性,抵御困难和外来的威胁;对内,互相提携,互相帮助。
由于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制约着用人制度,影响着用人之风。既然“人治”的痕迹还很深,任用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靠少数人举荐的形式,那么,为了保证行政效率,保证高层不出现反对声音,保证权力不被其他的势力所威胁,任用老乡就成为非常现实的事情了。
在北洋政府期间,7个做过行政首脑的“总统”,有6个都是行政出生,只有徐世昌是个手无一兵的文人。
河南开封,是徐世昌出生和度过少年生活的地方。根据徐氏族谱记录,徐世昌的远祖,在元朝末年居住在浙江郫县,开封是他的第二个籍贯;乾隆年间,徐家又从北京大兴移居到天津,徐世昌逢人就说,大兴是他的第三个故乡;天津是他的第四个籍贯。也许你觉得这么多籍贯是很麻烦的事,而徐世昌却利用多处的籍贯大做文章:跟袁世凯,他搭上河南老乡;与冯国璋论直隶老乡;与钱能训认浙江老乡。于是,徐世昌借足了老乡的光,为自己争得了面子,终于做上了北洋政府的行政首脑。我们不得不说,徐世昌在活用以籍贯借老乡的社会关系资本方面,是个真正的高手!
老乡总是有情感的认同,是靠山的先天条件,更有一种信任的支持。
乡情最突出的体现便是在乡音上。在私下的场合见老乡时,操着一口乡音,会勾起老乡对家乡的回忆,这样,对方极易答应你托办的事。用家乡话作为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运用乡音求老乡的场合只能在异乡,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乡音就愈深愈浓。
如今,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人们越来越不安分于传统的封建大家庭中,其实,就连儒家的传统也提倡读书人多出外走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们需要与不同姓或不同乡的人进行交流,人们都想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就这样,人不断地出去,就在异乡停留下来,定居繁衍,时间久了,同在异乡的人便根据地域自然形成一种关系,那就是老乡关系。
这种关系,如果深挖起来,其中还有一层也许近、也许远的血缘关系。我们在处理老乡关系时,不要只限于地域上的相同或相近,更要懂得在这一层基础上深挖一层,说不定找到了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这不就更有利于搞好关系吗?
宋某是清朝末期安徽省金寨人,参加科举屡试未中,最后总算得了一个秀才头衔,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当个私塾先生,教教村里的几个小孩读书习字,以此换取日常的粮食与衣物。
虽然宋某没能够金榜题名,但也十分博学,对自己学生的教育很重视,总是千方百计地教学生些“格物致知”之学,虽说山村偏僻,可在那时,西方的知识也有所传来,宋某极为欣赏,也经常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
有一次,为了给学生建一间动植物标本保存室,他想方设法地去筹钱,村里借了去邻村,邻村借了就到乡里……最后,在实无出路的情况下,他到了城里,希望找几个老乡想想办法。
当他听说有一个老乡现已有万贯家财时,欣喜若狂,满怀希望地前去借钱,不料这位老乡异常吝啬,就连一个子儿也不愿意借给宋某还把他赶了出来。
宋某是个清高之人,如今竟遇到这种屈辱,真是恨不得立马找个地洞钻进去,但在冷静之后,他想到这个老乡对村里特别是小孩的教育还是非常有用的,如跟他关系处好了,以后的教育经费就好办了。于是,他想出了一计去见这位老乡。他找来族谱,经过认真查找,发现自己比这位老乡高了一辈,这位老乡应叫他为“叔”,尽管宋某只有31岁,而那位老乡的年龄却有58岁了。
最后,在族谱的面前,这位老乡再也不敢如此嚣张了,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他只有遵循几千年来的礼节,而宋某这时说什么话都响多了,最后轻松地借到了所需的经费。
宋某在这里可以说是出奇制胜,钻了一空子,从根本来说,就是他与这位老乡续上了血缘关系,在此压迫下,那位老乡的吝啬之心也不得不低头了,或许,渐入老态的他也想以后叶落归根吧!
所以,在与老乡相处时,并不是所有的老乡都那么好说话,总有一些是非常难相处的,这跟人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也许在地域的观念上,他并不看重,或者是因为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不同,只懂索取,而不知付出,这样的老乡就很难相处了。此时不妨来点“旁门左道”,但不要钻牛角尖,要想方设法找出与他在血缘上相连的地方,当然,这里的想方设法不是要你去骗,而是要你去找,努力地去找。七大姑、八大姨,或者他的爷爷的堂弟的妻子是你外公的妹妹,要不然有可能你的姑妈的表哥的侄子的女儿是他的妻子……这样一找起来,就有可能找出一点端倪。毕竟,既为老乡,同住一个范围之内,彼此血缘相近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大的。
既然是有血缘关系的老乡,那就更是一家人了,不但亲上加亲,而且都认同一个祖宗,有事求你帮忙自然是分内事儿。这样看来,无论近亲、远亲,只要是“亲”,就可在老乡关系上再加一层基础,底子再牢靠些,以后的关系就有可能发展得更快、更好些。任何人面对“亲”人,无论是近、是远,在接待的态度上,总会与别人有些不同。
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去找与老乡之血缘关系,是希望彼此在关系上有一层另外的保护膜,但这层保护膜千万不能是自己做了一层贴上去的,那样的关系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一旦膜破了、裂了,于已于他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综上所述,运用这种方法与技巧要有一个前提:老乡之间需有真正的血缘关系。当然,运用在于自己,如果真的没有血缘关系,也无须强求,否则,结果可能更糟。
但是,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说法:“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公章碗口大,不抵熟人一句话”,一些人以此为信条,成天热衷于拉老乡,找熟人,信奉庸俗关系学,不以为耻,反而标榜“有能耐”。对此,则需要做一番反思了。
让自己站在巨人肩上
牛顿说:“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古代的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成功者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这句话表明荀子的主张。意思是成功者和一般人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他们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罢了。的确如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让他们看得更远,到达更加的高度。
一步登不上珠穆朗玛峰,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借前人的基础,发明新的东西,才更加容易成功。瓦特曾经说过,他不是发明家,而是改良家。他所说的是对纽科曼制造的蒸汽机做的改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后人若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得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就得要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要学会模仿创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埋头苦干是出不了什么成绩的,会模仿才能跑得更快。
例如百事可乐模仿可口可乐,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企业;日本是“模仿的巨人,创造的矮子”,所以日本坐上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交椅……
模仿也可以说是借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若见到某家的摆设很整齐,能给一种美的享受,那么回家之后,我们也将家具摆设成和那家相似的样子,这就叫模仿。
在商场上,用“模仿”而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位居2000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32名的71李书福,于1997年进入家用轿车领域生产吉利车,许多业内人士就称吉利车为“模仿秀”。也就是指吉利的车从头到脚都是模仿别人的。
吉利不仅采用夏利成熟的底盘技术,而且也采用了夏利成熟的配套系统。甚至包括吉利的许多技术人员,也大多都是从生产夏利的天汽公司挖过来的。现在的“吉利豪情”、“吉利美日”等等都似乎是夏利的模仿秀,另外有消息透露,吉利公司还将做丰田皇冠三厢车的模仿秀。
李书福认为,世界上许多大汽车公司每年生产的车也都是大同小异,互相抄袭,说简单一点,汽车的大体轮廓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么!
当前中国正处于初步发展的时期,经济实力和技术资源都还不成熟。要想生产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汽车实属妄想。事实上广州的本田,上汽的帕萨特,都是利用外国的图纸、设备和技术。
如今,经过8年的开发后,吉利车已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批又一批全新的吉利车已投放市场!
机遇总是光顾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那些人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去捕捉一切的“猎物”。借别人的技术,借别人的设备等等都是创业人士起步时的惯用做法。2001年,吉利汽车产销已达3万多辆。2002年4月份,吉利又推出了新款的“优利欧”,大概是“优于夏利、赛欧”的意思。可见吉利的野心有多大。此外,这款车型配备了丰田四缸发动机、双安全气囊和ABS装置等优良设备,而价格却为76900元。经销商闻讯蜂拥而至,车一下线就有经销商做上记号:“这个是他的!”几天之内,打在吉利账户上的订金就达到了2个亿,并由此打开了吉利资本积累的机遇之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汽车史上的一个奇迹。
“模仿”也可以是把别人“失败的教训”变成自己“成功的经验”。这样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就像如今有些大学生说的一样:“他们所走的路实际上是为后来者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