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基金之神
44976500000027

第27章 忠告超前预测,把握获利方向

索罗斯认为,认识永远是片面的。由于我们整体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所以在投资领域会产生荣枯效应。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效应,超前预测。当然这是投资者在宏观把握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一种精神,具体操作起来,不要相信微观的预测,毕竟市场变幻莫测,我们还是谨慎为好。

认识永远是片面的

索罗斯认为,认识永远是片面的。历史的进程是参与者的错觉塑造的,一套富于衍生性的谬论往往最初被人们视作真知灼见,只有在它被解译为事实后,它的缺陷才暴露出来,然后将会出现另一套同样内涵丰富的但与之相反的新谬论,并且这一过程仍将不断进行下去。每一套谬论都提供一种新的经验,如果人们能够从经验中多少学一点东西,则这种更替就被称为是进步。

索罗斯同时认为:由于人认识上的局限性,所以,人的认识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理,因此,人的认识永远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这种片面和不完全将会逐渐被累积,直到最后产生崩溃。反映到金融市场上,索罗斯的观点就好理解了,由于人的认识永远是片面的和不完全的,因此,人的行为也自然永远不可能是正确的,所以市场永远是错的。既然市场永远是错的,那么,达到极点,市场必然会崩溃。

索罗斯在运用反身理论预测市场是尝试性的,正确与否在于市场,这种理论能保证预测正确时获利最大化,而错误时损失最小,甚至还能获利。索罗斯坚信反身理论可以帮助他指点迷津,认识并走出困境,获得巨大的投机成功。我们自己要意识到认识的片面性,最大程度地理解这种错误。并根据这种群体的错误性,去超前感知市场的可能方向。

超前把握,超前获利

索罗斯根据这个理论于1960年在德国金融市场进行一次漂亮的"理论大展示"。20世纪60年代晚期,美国科技高速发展,并迅速地将高科技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科技转化率非常高,这样,高科技的研究转化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各高科技产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可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蛋糕"必定是有限的,各高科技产业公司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食欲,就得抢占先机,吞食这块"大蛋糕",同时,还吞食其他的对手,逐渐形成了公司联合体。这样,各个高技术产业公司为了组建新的公司联合体,一场激烈的收购大战在美国金融市场如火如荼地展开,最终掀起兼并联合的大潮。静观其变的索罗斯发现,原来"反身"过程就发生在企业兼并联合的大潮之中。

索罗斯发现,这些金融投资者、投机者在收购这些公司时,由于流行偏见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它们的价值,然后用这些价值被高估了的股票当作筹码,通过在市场上的收购行为换回更多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又反过来激发价值高估。利润的高估、价值的高估给企业联合体穿上"皇帝的新装",她那美妙的"诱饵"诱惑着机构投资者纷纷上钩。水涨船必高。高涨的联合企业股票价格自然拉动联合体的成员企业收购更多的公司。索罗斯认为,错误的观念就在这里产生。

这些机构投资者已经被"皇帝的新装"所迷惑,忘记了泡沫经济的炮制过程--将某些企业联合体在收购后再卖出时,往往把每股收益的成长数字进行"艺术"加工。索罗斯相信,这种"炮制"的收益指数,确切地说,是那些乐得手舞足蹈的基金经理们"艺术"加工过的数字,终究将影响联合企业的股票价格。

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确定股价在持续高涨时,会设立许多仓位卖出空头买进多头,尽量持有更多的多头。索罗斯本人就是这样做的,后来,当他感觉到持续高涨快要到顶峰时,便将手中的多头全部抛出,将抛售的所有资金转为空头,当颓势来临时收益就很丰厚了。由此看来,索罗斯无论市场是盛还是衰,在空头和多头之间的适时转换,都使他赚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辛苦费"。

在金融运作上,索罗斯以自己自信而又独特的分析与判断,驰骋金融市场。他非常关注市场上的重大转折,就像一只鹰一样,时刻寻找着一个由盛而衰、崩溃前的拐点。索罗斯最终找到由盛而衰、直至崩溃前的拐点,然后将资金杠杆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胆地在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机。

索罗斯的"荣枯相生"理论是对更为宏大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走势的预测。索罗斯教我们在更为宏大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找拐点,然后大干一番。他认为,金融市场有它独特的运行规律,但投资决策的金融家们具体进行金融运行时,由于"身在此山中",难以准确地、客观地根据资讯判断市场行情,会出现种种决策偏差。这偏差一旦形成"三人成虎"的合力,便驱使金融行情大起大落,大幅度偏离自然规律,最终酿成"群羊效应"。而市场参与者迟早会卷入这场风暴,加速"三人成虎"和"群羊效应"朝反方向上演,促使这种大起大落的循环。这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循环,就是"荣枯相生理论"的形象化呈现。

1985年,由于美元汇率总是处于多头市场,使一直就不太景气的美国出口雪上加霜,外贸逆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元汇率却始终没有走出低谷,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由于价廉物美,因而倾销到美国的商品逐渐侵占了美国商品的本土市场,并且还大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美国本国商品与进口的日本商品在争夺市场方面陆陆续续发生了许多的贸易争端。

美国金融投资业渐渐明白了一点:日本廉价的进口商品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美国国内工业的发展。那些激进的人士甚至认为,这种威胁应该还会扩大,如果里根政府还放任日本货继续涌入美国的话。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当时里根政府所制定、执行的政策,就会发现里根政府根本就没有终止原定的政策。索罗斯据此判断,典型的"荣枯相生"循环已经进入了"枯"的阶段。

当索罗斯得出这样的结论时,其他证券分析家和股票走势评论大师们还在喋喋不休地向股民兜售、推荐景气循环股票,其他股民也基本上都听信这些人的话,纷纷购买了这些股票,引导股票朝强劲的顶峰方向发展,形成"三人成虎"和"群羊效应"。索罗斯经过分析逆流而动,将自己的投资视野转向并购和选择金融类股--在都会城市纽约收购ABC电视网,收购的数量大得惊人,一次性买进60万股。索罗斯行动不久,都会城市纽约正式宣布以118美元的高价收购ABC电视网股票,索罗斯指挥下的量子基金会一下就赚了1800万美元。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银行的短期利率飞涨到19%,黄金价格上涨到每盎司900美元,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率直窜到20%,美元兑换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分别飞蹿到240和3.25.面对这种局势,再加上日本石油的消耗大量依赖进口这种背景,索罗斯决定放空美元,做多日元和马克。索罗斯立即建立了浩大的部位,以当时基金会6亿美元的资产净值,先后建立了近7亿美元的庞大部位。部位建立得大,索罗斯面临的压力也跟着增大。尤其是在1985年9月6日,索罗斯赌日元和马克会上涨,可实际走势却下降,在这种情势下索罗斯的投资就出现了"亏空",但他经过更加专注的分析,深信日元和马克还是会上涨,因此,索罗斯坚持逆流而动,再次提高两种货币部位达到8亿美元,这个数字可比基金会6亿美元的资产净值还高出了2个亿。时间刚刚过去两个礼拜,索罗斯预期中的情境就出现了。9月22日,鼓吹降低美元汇率的詹姆斯·贝尔进驻美国财政部,当选为新财政部长。贝尔认为,如果再一意孤行执行美元汇率雄性、坚挺政策,每月将有万分之一的失业率上升。为了保证美国人的就业,美国政府应该降低外汇汇率,否则将成为美国历史的罪人。同时,法国和德国等等西方经济强国都有将自己本国的外汇汇率提高的想法。于是,贝尔决定和法国、德国、日本、英国这四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聚聚餐,碰碰头,商议商议彼此的欲求。

索罗斯凭借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迅速获悉了这一国际政治大事,同时也被索罗斯戏谑为"国际金融秘密"。嗅觉灵敏的索罗斯很快就明白他们聚会的内容--商讨降低美元外汇汇率和提高非美元外汇汇率。喜在心头的索罗斯从早到晚,狂买数百万美元的日券。索罗斯的判断真是不错。这些财政部长的确是在商讨如何降低美元外汇汇率,期望通过更加密切的合作,逐渐实行非美元货币的"有持续的增长",当时称这次聚会所达成的"君子协定"为"广场协定"。协定发的次日,美元就开始从239日元降低到223.5日元,下降幅度高达4.3%。索罗斯高兴得不得了,一天之内竟然赚了4千万美元。

索罗斯又趁热打铁,跟进购买了日元。时间刚刚过去一周,也就是1985年的9月28日,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的索罗斯在日记中写道:"从广场协定中所获得的利润可是人生难得一见的大满贯。""上一个星期的利润,比以往四年操作积累下来的亏损还要多。"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无法做到像索罗斯那样准确无误的分析,但我们可以借鉴索罗斯的荣枯相生理论,在每一个时期根据整个经济发展的态势找到金融主角,然后重仓出击,在优秀的投资组合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