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44972100000096

第96章 小贝利擦球鞋

英国有句谚语:“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此话也许有些夸大,但不乏深刻。

被称为伟大球星的贝利,有一个热爱足球、非同寻常的爸爸。爸爸教会贝利很多东西,其中的一件小事,使他终生难忘。

小贝利虽然对足球很热爱,但因为年龄小,且不善于观察,所以迟迟不能掌握踢足球的奥妙。这些都被爸爸看在眼里。一天,爸爸拎来一个箱子,对刚满7岁的贝利说:“孩子,这是个擦鞋工具箱,里面是你舅舅刚买来的擦鞋工具和鞋油。从明天起,你就去给职业球员擦球鞋去吧!”贝利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第二天,在足球场旁边,出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只见他蹲在地上,正吃力地给球员擦着脏兮兮的球鞋,而那些球员则悠然自得。这时,一个小伙伴走过来,打抱不平地说:“你爸爸也真够狠的,竟叫你来擦臭球鞋。”听了这话,贝利感到很委屈,他回去找爸爸。

一进门,贝利就抱怨说:“爸爸,你为什么要让我去擦球鞋?还是赶紧教我掌握踢球的窍门吧!”

爸爸没有回答,只是问:“今天你擦了几双球鞋?”

“5双。”贝利有点不耐烦地说。

“你都擦了什么位置?”爸爸问。

于是,贝利将那些鞋的脏处一一说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爸爸听后笑着说:“每一脏处便是球员触球的地方,既然你都擦过了,你就已经知道踢球时触球的窍门了。”

从那以后,他一改以往粗枝大叶的毛病,一丝不苟地练习球技和钻研窍门,逐渐掌握了踢球的要领。

几年后,贝利成了包鲁俱乐部少年队的小球员。在后来的包鲁首届室内少年足球锦标赛中,他共进了40个球,成为最佳射手,在包鲁市有了名气。1956年,贝利加入著名的桑托斯足球队,他球技有了飞跃性的进步。1957年,当他正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他突然听到电台播送新一届国家队队员的名单里,居然有他的名字。在此之前,也曾有人告诉他可能入选国家队,但他一直不敢相信,毕竟他才刚刚17岁啊!但是,一切都是真的。贝利从此代表国家队出征,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

在赛场上,贝利非常善于观察和寻找窍门。他发现球员在罚点球的一瞬间,守门员总会下意识地动一下,而这个动作无意中暴露出即将扑球的方向。利用这一点,贝利发明了新式罚点球的方法。每次在他罚点球的一瞬间,都突然作出短暂的停顿,看清守门员扑球的方向后,迅速将球踢向与守门员扑球相反的方向。结果,这一招非常见效,令守门员防不胜防。他自己说,实际上这是一种假动作,这个窍门就得益于小时候爸爸的点拨。

“高峰体验”与“习得无助”

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一些最成功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征: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文艺欣赏、投身大自然时,能感受到一种非常奇妙、着迷、忘我而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的体验。这时,他们表现为成功的愿望更加强烈,斗志更加昂扬,情绪更加饱满,信心更加十足,极少有抑郁等消极情绪。马斯洛把他们的这一体验称之为“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研究还发现,这些人的“高峰体验”越频繁,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也就越强。他说:“我的被试对象,表面上承认习俗,但实际上对那些习俗常常采取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的态度。他们既能接受习俗的合理部分,又能遗弃习俗的糟粕。”他们不是那种八面玲珑、毫无原则的“和事佬”,而是善于巧妙抵制保守习俗的改革者。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适应人际关系,因为适应人际关系不等于盲从或者随波逐流,也应包括合理的对抗。他们在该“我行我素”的时候,就“我行我素”,表现出高度的自由,比一般人更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

马斯洛从动态的发展过程考察“高峰体验”还发现,越是成功、健康的人,越容易产生更多的“高峰体验”;产生出更多的“高峰体验”,反过来有力地促进成功者的事业;成功的事业既能治愈人们的心理创伤,又能使人产生更多的“高峰体验”。总之,“高峰体验”既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又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

有一个理论与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的“高峰体验”理论相映成趣,那就是心理学家塞格曼研究的“习得无助”理论。

心理学家塞格曼用狗做过下面的实验:将一个铁笼子一分为二,保持各自的稳定,中间留出不大的空隙。把几只狗放进笼子的一边,一旦笼子底部通电,狗就会受到电击的刺痛,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以躲避电击;而在另一边受到电击时,这些狗又会很迅速地跳回来,逃到没有通电的一边。然而,另外的几只狗被放进笼中受到电击时,它们却不做任何跳跃和挣扎,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为什么这些狗会表现出这种任人宰割的惨相呢?原来,塞格曼曾把这些狗拴在一个铁柱上,时不时地用电刺激它们。狗最初受到电击后立刻会跳跃、挣扎,但是无论它们怎样跳跃、挣扎,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几天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跳跃、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努力,开始自暴自弃了。这时,再把这些狗放进铁笼中,它们习惯了挫败,对这种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的电击刺痛,竟然认“命”了。

塞格曼把动物(包括人)在愿望多次失败之后,遇到挫折就表现出退缩、绝望和放弃的现象,称为“习得无助”。对人来说,“习得无助”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简单些说,就是身败心先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