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44972100000074

第74章 最诚实的警察

外甥回国探亲,给我讲了不少在英国利兹大学读研究生时的见闻,其中一个英国警察的两件小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这个警察叫尼格尔·伯加,五十多岁,未婚。

有一次,他自己驾车到英格兰风景如画的湖泊区度假,无意中发现汽车时速超过了这段公路规定的最高限速。于是,他给自己开了一张违章驾驶的传票。他回忆道:“由于当时见不到其他警员,无人抄牌,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车停在路旁,走下车来,写一张传票给自己。”

驶抵市区后,他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当地交通局。主管违章驾车案件的法官起初大感意外,继而大受感动。他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法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案件。”结果,尼格尔·伯加被判罚25镑。

尼格尔·伯加还有另一件为人乐道的往事。当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在公园里散步时摘取花朵作为帽饰后,公事公办地把母亲拘控。但是,罚款定下以后,他立刻替母亲交付了那笔罚款。他解释说:“她是我的母亲,我爱她。她犯了法,我有责任像拘控任何犯法的人一样地拘控她……”

诚实,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一种赢得人心的力量。无论在哪个阶层里,都会对诚实的人肃然起敬。诚实的人即使有缺点和错误,也容易被人们所原谅。

这位服务于英国警界30多年的尼格尔·伯加,在国际退役警员协会日内瓦大会上,荣获了“世界最诚实的警察”的美誉。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求生存,仅仅有诚实是不够的,比如对骗子就不能诚实。但是,这绝不会动摇绝大多数人们对诚实的热爱与追求,就像尽管有假、恶、丑的存在,也绝不会动摇绝大多数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一样。

只要坚持努力,有很多绝望完全可以转化为希望。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幸,而是怎样改变不幸。而要改变不幸,首先要改变自己。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请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阳光还在,我们还在。

人格是命运的保护神

1970年12月6日,波兰的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负疚,虔诚地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它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勃兰特。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9日凌晨5点,联合国总部大厅的联合国大旗降了半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因此,有的国家大使提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首脑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还不算,还把其他国家的国旗收起来,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在国际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去世时,总部也可以为他降半旗。”全场人默然。

阿根廷政府最近作出一项特别决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辛德勒遗孀埃米莉·辛德勒夫人每月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以使这位老人安度晚年。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丈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救出1200名犹太难民。他们的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真实、成功地录下了这段历史,荣获奥斯卡大奖,辛德勒夫妇的事迹也因此被世人广泛传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辛德勒夫妇于1949年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维森特区定居。1974年丈夫去世后,独居此地的埃米莉因缺少收入来源,经济开始拮据,生活困难。阿根廷的内政部长科拉奇在总统府接见了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并向她宣布了这项由梅内姆总统特批的决定。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在尖锐的意见分歧面前,在衰老的生存困难面前,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保护了人的命运?甚至保护了民族、保护了国家的命运?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能够使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消除隔阂、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善良的力量,是正义的力量,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这些力量的集中体现。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不可否认,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运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宁可遭遇厄运和不幸,也绝不会放弃高尚的人格,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保持高尚的人格。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失误,不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不足以存。从历史的观点看,从发展的观点看,从全局的观点看,高尚的人格无疑是命运的保护神。

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

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