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就能获得成功。
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与形势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战略,这样才能增加取胜的筹码。
在美国,曾有一家报纸以《一个针孔价值100万美元》为大标题,报道了一件小事:
美国制糖公司海运方糖到南美,因途中受潮,损失不小。请专家研究解决办法,虽然耗资不小,但始终没有收获。
这时,公司的一个工人经过认真考察发现,轮船虽然配有通风设备,但是方糖被包裹得紧紧的,实际上是密不透风的。于是,他试探性地在一些包装盒上打了几个小针孔,让包装盒内外通气。后来,他们发现,这样做非常有实效,这些方糖再也不那么潮湿了。
因此,工人便将自己的主意讲给了老板,老板发现这确实是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于是采纳了这个工人的意见。并且,还拿出100万美元作为对这名员工的奖励。
一个日本人读到了这一报道,也对这个针孔通气的方法产生了兴趣。于是,他试着在打火机的火芯盖上钉了个小孔,这一举动竟使原本灌一次油只能用10天的打火机延长到了能用50天。很快,他便申请了专利,并投产了改进后的打火机。后来,这位日本人又在女佣的纽扣上打个小洞,注入香水,因为液体易进不易出,从而香气只能微微散发,丝丝飘飞,长期芳香诱人。这种新纽扣一经投产即博得女性喜欢,因此订单很快就如雪片般飞来。
美国工人以针孔解决方糖潮湿问题,虽然依据的仅是初级的物理知识,但实用性很强,获巨奖是当然的。日本人却能从中学习到解决其他难题的方法,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实为更高明之举,自然更能获取得巨大的效益。
这位日本人善于借用他山之石以攻玉,可谓高明之举。尽管方糖与打火机、纽扣风马牛不相及,但通风透气是它们的共同点。虽然许多人读了美国报道都眼馋,想赚大把美元,却对针孔原理无动于衷。而这位日本人却能从中领悟到制胜的原理,通过将针孔原理与自己所关注的打火机、小纽扣联系起来,使自己进入创意的天地。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不要认为创新很难,提到发明创造很多人会马上想到:“那是专家的事。”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某某人有发明创造,我们才称之为专家;而不是因为某某是专家,他才会有发明创造。俗话说的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能经常动脑,注意身边的小事,你就会有创新的灵感。
创新是一个人迅速走向成功所必备的优点,也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应该养成的做事习惯。虽然许多人也非常优秀,并且个人也是非常有才华与学识,但是却仍然没有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做事总是囿于固有的经验与知识,而不敢大胆地进行创新。
在1974年,美国政府对自由女神像翻新后留下一堆废料,便开始向社会招标清理废料。结果无人竞标。这时候,一位犹太人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当他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废料,未提出任何条件便当场签字。不少人对此表示不解,结果却出乎意料——这位犹太人不仅清理了垃圾,还使这些垃圾变成了金块。
他把这些材料分类加以利用——把废铜融化,做成小自由女神的铜像;把废木加工,做成木座;废铅、废铝则改造成广场的钥匙;甚至还将灰尘出售给花店。如此一来,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避免了因环保问题产生的纠纷。不到3个月时间,这堆废料就变成了350万美金。这位犹太人便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种处世方法,养成一种习以为常的做事习惯,总是习惯性地不加思考地按常规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就要学会大胆创新,而且也只有创新才有出路。
打破常规,实际上就是要发散自己的思维,“不按牌理出牌”,从常人难以想到的地方进行思考。其实所有前人总结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对处于崭新环境中的企业来说,都只能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我们决不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而不考虑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活在模式的阴影里。
发挥创新潜能,敢于冒险与创新,精心地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养成每天都换一个大脑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