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44971200000027

第27章 把耐心等待当做一种修炼

人们之间的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深厚。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成功不仅属于那些坚韧不拨、勤奋自强的人,更属于那些用耐心等待不急功近利的人。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长跑教练想要寻找新的运动选手,其中有一个男孩矫健的身手,使他印象深刻。于是就叫那个男孩当天下午打电话回复他。

第一次,电话铃响了,可是响了六下就断了,接着电话铃又响了,可是响了七下又断了……到了第五次,电话铃只响了一次,教练就把电话拿起来,一听,果然是那个男孩打来的。于是教练问他,前面几次电话是不是他打的,他说是。

最后,教练决定不选这个孩子做自己要培养的选手。

他说:“电话铃一般是响了十五下之后才挂断的,可是那个男孩拨了五次电话,前四次都是半途挂掉后再重拨,缺乏耐心。”

原来前几次,教练故意不急着接电话,就是想测试对方的耐心,结果他很失望,因为耐性对一个长跑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

耐心是一种纪律,更是一种境界。若迷失于当今社会步调的紧张、快速,失去了一份耐心的积累与等待,妄想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那么与你企图达成的目标多半难以达成,或难以一如你所期望的迅速容易达到,因而让你愁闷、消沉,并且困惑。

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无论对于做事,还是人际交往,快速的建立感情都是不可能的,即使建立了感情也是不会长久的。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怕受冷落,便想急于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就对人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好像与人已经认识了很久似的,无话不谈,没话找话。由于这样的人际关系太过随意,往往会导致关系早早夭折,迅速“死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循序渐进、久而弥笃的;是要有耐心和策略的。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到一定的“火候”,人们之间的感情就不可能变深厚。

有个地方官员,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向人夸耀,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有一次,他的邻居问他:“你的朋友这么多,你都同等对待吗?”他沉思了一下,对我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

他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真挚诚恳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他意的朋友也不少。

“对心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那只会害了我自己呀。”

与人交往要多一点耐心,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理智。钓鱼要有耐心,不可急躁,善于放长线的人才能钓到大鱼。与人交往也是一样,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喜讯来临。

有一家小公司的老板,由于长期与一些大公司交往。因此,他对这些大公司的每一个人都会保持一定的交往关系。但是,与不同级别的人他的把握也是都有分寸的。对于重要人物他会主要显示他的办事能力和诚信,对于中层和一般职员他则会从打招呼开始,慢慢地一步步加深感情,有时随便还会施以小恩小惠。

谁都知道,这位老板并非无的放矢。但是,由于这位老板每次做得都能恰到好外,所以所有的人都很乐意与他交往,这位老板在这里非常容易办事。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是由于他平常关系投资多把握得好的结果。

纵观这位董事长的“放长线”手腕,确有“老姜”的“辣味”。这也揭示求人交友要有长远眼光,尽量少做临时抱佛脚的买卖,而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也必须有慧眼识英雄的眼光,这样才不至于枉费心血。

耐心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运用智慧,随时保持警觉,耐心地处理杂事,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