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44971200000015

第15章 消灭“差不多”,认真对待每件事

“差不多”心理要不得,消灭“差不多”心理,完善自己的责任意识系统,把事情尽可能地做到尽善尽美,那么我们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便能指日可待。

人总有一种习惯,总认为不管什么事只要做到“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叫真。

很多人总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做事态度。因此,只做事而不能做成事的人大有人在。不少人看起来一天到晚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却忙而无效。因为,在做事时,他们总认为“差不多”就好了。

看看我们的身边,为什么我们有时和别人一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追及原因,就是我们做事时的每一个环节还不够“认真”。同样是人,只能说别人在这个细节上做的很好,而我们对自身的要求,只是感觉差不多了就可以了,感觉没必要付出那么多的心血,最后自己为自己说情、自己为自己开脱,于是就真的差不多了。

有一个故事这样讲的: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的日子,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就是他最大的胜利。

对于一个认真的人来说,“差不多”就意味着“差很多”。越是细小的地方他会越精心,因为恰恰是小小的细节折射了很多的东西,销售员注意细节会让客户感受到一种责任,从而赢得信任与长期合作;财务人员注意细节,会减少公司资金漏洞及时挽回损失。关注细节不是小事大作,因为事情都是积累的,今天一件事情做不到位,明天得到的就是一大堆的“差不多”工程,最后的结果就是自食苦果。

一步不到位,以后就是步步不到位,最后当你看到漏洞无法弥补的时候,那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惩罚。第一遍不把事情做好,第一次不把小事做好,以后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要想从“做事”到“做成事”,首先要做到的是:一定要消灭“差不多”,仔细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件小事。

一些人认为“差不多”就好了,只要自己感觉良好就可以。其实,这对于外行来看可能还可以,但内行一看就不行了。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人只要“认真”起来,那么什么事我们都可以做得很好,如果对自己要求只有“差不多”,那出来的成果也肯定是“差不多”。所以,你一定要明白:“差不多就等于不好。”

成与败,说起来好像十分遥远。但事实上,往往就只差那么一点点。一位大师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巅峰。

两个乡下人,一同来到一座大城市,都选择了卖菜,并且在一个市场上,摊儿还挨着摊儿。都是卖菜,可几年之后,却卖出了天壤之别。一个卖成了蔬菜批发商,手里有二百多万;另一个因生活无着落,只好回到了乡下。

拿两个卖菜的人而言:成功者每天也在卖菜,但他每天都要拿出一点时间把黄菜叶子和烂根去掉,弄得水灵灵的好看;失败者却从来没有理会过这一点儿,卖菜怎么能没有黄叶子和烂根!因此,成功者每天总是把菜摊儿收拾得规规矩矩,把菜码放得整整齐齐,让人看着就舒服;失败者只把菜往地上一摊,爱怎样怎样!成功者每天要多卖半小时,尽力全部卖出;失败者认为无所谓,今天卖不动,还有明天。

就是这些细微的差异,天长日久,两个乡下人,一个在城里站住了脚;一个只好回到乡下。

做事并不难,人人都在做,天天都在做,难的是把事情做成功、做成事。做不成事,即使是“差不多”,那也是失败。很多人做了不少事,付出了很多精力,当工作完成到99%就放松了。成功就在于最后的一哆嗦,被忽略的10%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做好最后的1%,成果才会显现出来,少一点都不行。

这就是关于成功与失败的不等式:

100-1≠99

100-1=0

不注意1%,就会功亏一篑,1%的错误也会导致100%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