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44971000000002

第2章 性格的双重体现

有的时候,一个人会表现出两种不同性格的倾向,当一个人的身上,有一种性格倾向占上风以后,就会表现出那种性格倾向。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所以人的性格也不会例外。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是一位对性格的研究有着很深造诣的专家。他师从弗洛伊德,但是却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与恩师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和研究方向,在当时,这是一种不能原谅的行为。所以,他在研究自己课题的同时,也研究了自己与弗洛伊德的人格差异,在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试验后,他提出了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的分类方法。

陶渊明和李白是我国历史上被无数人赞颂的大诗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有一些相同点,比如,仕途不得志,当时的时代都无法让他们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最后他们只能在乡间或市野过最平凡的生活;比如酷爱饮酒,“酒仙”的称号就是因为李白嗜酒而得来的,而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居然要把县里的公田全部种上酿酒用的黄米,其嗜酒程度可见一斑。但是他们的创造风格却完全不同,而且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造成他们这种不同的就是因为性格使然。

这一点从他们所作的饮酒诗中就能看出。李白醉酒,充满活力,话语活泼,诗中纵有饮酒行乐之语但是却从无颓废放荡之句,反而能从中体会到乐观、顽强的生命力。比如李白的一首《将进酒》中的名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的借酒消愁是暂时的,在酒醒之后,他还是能够现实的努力的生活,他的逃避都是假的,所以,他能够继续乐观而顽强的生活。

陶渊明品酒,或消沉绝望,或淡泊欣喜,一切都显得轻柔软弱。要么是对现实苦难的无能为力,要么是放弃对生命的眷恋,他的种种诗作都表现了一种悲观。比如在《己酉岁九月九日》中所作:“从古皆有没,念心中之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淘。”陶渊明是真正的逃避,他期望在饮酒中能够长久的脱离现实,远离现实,不论是在什么时候,他都把饮酒转入自己的内心生活中,以期在现实世界里寻求解脱。

李白是自信的、骄傲的、豪放的、乐观的、外向的;陶渊明是自卑的、怯懦的、软弱的、悲观的、内向的。这两种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他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他们风格的完全不同。可见性格的双重体现会带给人不同的生活际遇与生活方式。

A和B是朋友。A喜欢并且很擅长社交,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而且为人坦率、开朗、待人热情、乐观,而B更喜欢一个人沉思默想,不喜欢与人交谈,朋友不多,而且做事通常畏首畏尾、表现怯懦,这就是内向与外向两种性格的代表。

外向型性格的人,对周围的人及事物都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强大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是同时也能积极的影响外界。即使是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也能很自如,并且很容易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这种类型的人而言,他们更重视别人怎样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表现才能符合别人的愿望。这从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宽容的,是能够为别人着想的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他们总是全身心的放在他人与外界上,反而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压抑自己的内心想法和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外向型人的一种缺点。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眼光总是看着别人,因此也能迅速注意、了解外界的变化,然后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就这一点而言,他们的人际关系大多数比较协调,很少与外界发生冲突或矛盾。不仅如此,由于他们能够真心关心别人,并且积极参与团体的活动,也很容易被别人接受并享受群体生活的成就感。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一定要注意,在重视别人,与人协调和配合中,千万不要迷失自我。

内向型性格的人,对任何事物都以比较消极的姿态应付,他们对外界的事情比较不关心,而且不喜欢受到别人的影响。但是内向型的人却可以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以别人做镜子,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让自己的性格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发展、去改变。

这种性格的人为人处世多半会首先想到自己,用自己的想法解释外界事物,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又因为不擅长与人沟通协调,不愿意对别人让步,其结果会使得他们与外界或周围的人对立起来,所以他们或许只有几个知心的朋友能够交心。

内向型性格的人在适应外部世界方面会有很多困难。他们多半不喜欢社交,甚至有逃避现实的感觉,对他们而言,外部的人群社会总是有一些让他感到不安的因素。但是,当他们能够完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中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完全投入的工作精力,并且在研究中完全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不急躁,不激进,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分内工作。

其实并不是认为所有人都能归为这两种类型中的一种。有的时候,一个人会表现出两种不同性格的倾向,当一个人的一种性格倾向占上风以后,就会表现出那种性格倾向。而这两种性格又同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结合这两种性格的优点,改变自己性格中的缺点,你就是一个拥有完美性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