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最应该做的事
44969400000011

第11章 二十几岁应该知道的人生潜规则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低。因此,人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以人为师”对自我成长而言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你以别人为师,还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达到悦人的目的。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自古以来,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因此小人为恶,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是一句古训,透视出人们对于小人的蔑视,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小人的无奈。

一日,蝎子想要过河,求助于青蛙,青蛙说,你是蝎子,有毒,我怎能载你?蝎子回答,载我过河吧,我不会咬伤你。青蛙于是答应蝎子的请求,载它过河。可是在河中间时,青蛙感觉背上刺痛,蝎子背叛诺言,咬了它,青蛙回头看着蝎子,眼神充满悲伤和失望,问道,你为什么要咬我?这样我们都会淹死。蝎子回答,因为我是蝎子,我无法控制自己。

小人就是小人,他不可能变成君子,所以古人说的“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不愿得罪一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小人谋人不谋事,君子谋事不谋人”,这就是小人与君子最大的差别。君子的志向是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成就一番事业,谋利益,他们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事业上,很少深入地想一下怎样去对付小人,而小人考虑的是如何算计人,如何打倒异己,以此使自己的名利、地位不受到损害。

另外,小人比君子敏感,心理也较为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们,尤其不要为了“正义”而去揭发他们,那只会害了你自己!自古以来,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因此小人为恶,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

小人之所以不可得罪,其原因就在于小人的报复欲望特别强。在他坑害别人的时候,又小心地提防着别人对他进行报复。小人注定要连续不断地伤害别人。俗语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对别人的报复打击通常都是用“暗箭”,一般人在明处,小人在暗处,通常都是防不胜防。而小人报复的程度远远大于别人损害他的程度。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被小人攻击、伤害过的人在蒙受损失后竟然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哪个地方得罪了小人,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一些匪夷所思的缘由竟然可以成为小人报复他们的原因。

小人一手拍上,一手压下。他们总有一箩筐的手段等着你,只要你稍有不敬,他就立刻对你开刀。所以,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小人的功力可非一般。你发芽,他要掐掉你,你再冒,他踩死你,你挺起来,他就拔掉你。实在不能斩草除根,便借助于领导在群众中假传领导“圣旨”,欺上瞒下,胡作非为,把你说得浑身是粪。在领导面前颠倒黑白,挑拨离间,使你成为孤家寡人。

“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讲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些都说明遇到小人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不管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难免会遭遇到小人。小人的卑下,手段的无耻,为公理所不容,为千夫所怒指,凡是正常人都看不起小人,但几乎所有的人又都畏小人如洪水,如瘟疫,又是宁愿讨个胆小怕事的骂名,也必定要绕路而行,生怕招惹了横行无忌的小人。

因为小人的报复已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面向整个公众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强化了小人对于妨碍其牟利者的打击力度。

总之,由于小人的心思全都在报复与提防反报复上,一般人确实是没有这般时间、这般口舌、这般心理去和小人死缠烂打,正如同偶尔看看摔跤比赛的观众最好别去跟专业摔跤师叫板一样,在想不出更好办法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地躲避着、容忍着小人吧,尽量地不得最小人吧。这实际上就是一般人对于小人的心照不宣的想法。

所以,对于小人,只要认清了他的面目,就远远地躲着他,在不得已于之交往时,能忍则忍,切不可得罪他。

要以人为师,不可好为人师

越是静心聆听别人,智慧的火花越会不断产生;越是滔滔不绝说教的,愚蠢的言行越会不断产生。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低。因此,人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以人为师”对自我成长而言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你以别人为师,还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达到悦人的目的。

相反,“好为人师”却不是件好事。古人也曾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里的“好为人师”指的不是“喜欢当老师”,而是喜欢指点、纠正别人,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要求别人,希望别人遵照自己的话去做,倘不如此,便觉对方冥顽不灵,甚至无可救药。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指正别人的“缺点”,并“贡献”自己的意见,大到工作方法、交友方式,小到衣服发型、教育子女的方法……

这种人的确是出于一片善心,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但更多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真知灼见”。殊不知,不管你是基于一片好心,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提出来,就已经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因为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这种好心是不太让人领情的。

还有的时候,人们因各自的想法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又何必强求别人一定要与你的思想相同呢?燕雀无法了解鸿鹄的大志,同样道理,鸿鹄很多时候也难以体谅麻雀的小小需要,更何况人尽其才,只要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尽,也就够了。不一定都得身怀大志不可!

所以说,以人为师得智慧,我为人师得愚蠢。越是静心聆听别人的,智慧的火花越会不断产生;越是滔滔不绝说教的,愚蠢的言行越会不断产生。

“好为人师”常常会分散自己的精力,而且还费力不讨好,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去干涉别人,同时也会招致别人的厌恶和反感。如果你非要“为人师”不可,最好也是建立在以下的基础上才行:

(1)两人关系很好。作为朋友或亲戚你有提醒他不要犯错误的义务。

(2)对方真正地敬你为师。你在他心目中够分量,你说的话他会非常重视,那么你可以指点一二;如果分量不足,那就别自讨没趣了。

(3)他自己来“请教”你。别人来请教你时,你可以给他一些建议,但最好避免“你必须”等过于肯定的字眼。另外,说多少,还是要有些斟酌。

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去“拜人为师”求自己成长。要克服处处想做别人先生的欲望,做人没有必要时时做别人的导师,处处讲自己的“真理”,更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才是最正确的。

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真假之分

真正的大智慧是“该聪明时要聪明,不该聪明时要糊涂,甚至是装糊涂,尤其是不可自作聪明”。

“打破砂锅问到底”、“怀疑与学问”的精神都是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精神,许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沿袭了这种思维,对什么事都喜欢问为什么,并且习惯性地去找答案。

不可否认,正是因为这种好习惯,年轻人喜欢在工作领域去创新,力求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细做到位,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把这种精神用在为人处世上,事事都要明白其中的缘由,事事都要证明“我已经知道答案了”,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有时还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

最具代表性的是众所周知的“杨修之死”。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杨修非常聪明,曹操也很看重他。说起学问与工作能力,杨修的确称得起“才学过人”。但是,杨修却不拘小节,处处显露出自己聪明,一次又一次犯了曹操忌讳。

例如,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盒酥”的字样,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一人吃一口啊!”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造好大门后曹操亲自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说门中加个“活”字就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就令工匠把门改窄了。

杨修每次都猜出自己的心意,这让曹操很恼火。后来,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曹操的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杀死,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前进则困难重重,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曹操喝鸡汤时,说了一句“鸡肋”,杨修得知后,便对军士说:“大家都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吧!”

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杨修还自以为是地辩解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东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以免到时慌乱。”

曹操一听,大怒。以“造谣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警戒三军。

可见,事事聪明并不是好事。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不难遇到类似的情形,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很聪明,总怕自己不表现,别人就会认为自己是个蠢蛋,殊不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真正的大智慧却是“该聪明时要聪明,不该聪明时还是要糊涂,甚至是装糊涂,尤其是不可自作聪明”。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小时候比较“木讷”。在小镇上,人们都说他很蠢,每次有人一手拿着1美元,一手拿着5美分,问他要哪一个时,威尔逊都会回答:“我要5美分。”

许多人不信小威尔逊竟有这么傻,纷纷拿着钱来试,然而屡试不爽,每次小威尔逊都回答“我要5美分”。整个学校传遍了这个笑话,每天都有很多人用同样的方法愚弄他,嘲笑他。

终于,他的家人忍不住了,问小威尔逊:“难道你真的傻到连1美元和5美分哪个多哪个少都分不清吗?”

“我当然知道。可是,我如果要了1美元的话,就没人愿意再来试了,我以后就连5美分也赚不到了。”

看来,这“糊涂”也是一种大智慧。郑板桥也说过:“难得糊涂”。人有时该糊涂时就得糊涂,只要把握好大是大非,不违反大原则,有些事情不必较真,某些场合还必须得放弃自己的明白,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地装装糊涂。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也就会活得更轻松些。在个人名利面前糊涂些好,糊涂些也就会忍让些、包涵些,矛盾也就会少些,生活自然也就会更愉快、更自如、更逍遥。

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真正的聪明人都有自知之明,绝不会刻意地向众人表现才智、哗众取宠。

面对批评需反省,莫找理由反驳

反省是建立一种内在的监督反馈机制,来及时知晓自己的不足,及时匡正不当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但是每个人面对批评的态度则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人坦然接受,有的人表面接受、心里不服,有的人不但不接受反而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有的人甚至还会反驳……面对批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而这不同的态度则体现着不同的人生智慧,乃至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人生成就。

面对批评,首先不要去管批评本身的对与错,而应该诚心接受,进而进行反省,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变的地方。因为无论批评是对是错,它对你来说都是一种财富。正确的批评会让自己认识到不足和缺憾,从而加以改进和提高;错误的批评让你从反面注意到这个问题,作为对自己的警醒,以后可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面对批评,很多人都会找理由来辩解,甚至是反驳,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并不是说,是本能反应就是正确的。许多的本能反应其实并不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而是长期习惯导致的结果。也就是,这种所谓的本能也是可以改变的。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一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反省是自我认识水平进步的动力;反省是对自我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修正偏离的行进航线。

聪明的人在面对批评时绝不会先为自己辩护,他们会耐心地听对方所说,反省自己的过失或者不足。当然,真正的大智者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做“事先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说:“我每天必定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三省”体现在“修己”与“对人”两个方面。对人要有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已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我们也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总结自己每天的收获和失误,为明天的开始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批评上门了才开始行动。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年轻人更缺乏社会历练,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内在的监督反馈机制,来及时知晓自己的不足,及时匡正不当的人生态度。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做任何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绝对不能功高盖主,不然会招致他人怨恨,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人生,当你已经获得了极高的地位,至崇的声威,一定要知足知止,否则,一旦功高震主,则必然会受到迫害,后悔莫及。

艾柯卡,美国汽车业无与伦比的经营巨子,曾任职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福特公司。由于其卓越的经营才能,使得自己的地位节节高升,直到做了福特公司的总裁。

然而,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公司的老板——福特二世却出人意料地解除了艾柯卡的职务,原因很简单,因为艾柯卡在福特公司的声望和地位已经超越了福特二世,所以他担心自己的公司有一天改姓为“艾柯卡”。

此时的艾柯卡可谓是步入了人生的低谷,他坐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思绪良久,终于毅然而果断地下了决心,离开福特公司。

对于许多聪明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一个领导人的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体现在他下属的水平上。因为他的地位没有规则的保护,不除掉有实力威胁其地位的人,他是睡不着的。

因此,古代就有一句至理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灭,走狗烹。”古人很注意,不论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让之机,绝对不能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他人怨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吴国灭亡后,勾践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他封功臣范蠡为上将军。然而范蠡却在功成名就后立刻离开了越王勾践。临走,留给文种一封推心置腹的信:

汝善图始,蠡能虑终。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极否来。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智者千虑,尚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蠡虽不才,尚知进退之机。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将烹。子胥托梦所言,吴王夫差临终所讲,汝不会忘记吧?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欢乐,可与履危赴汤,不可与居安共福。这一点蠡已看得一清二楚。望你见信,火速隐匿;否则,勾践将加害于子。计倪比蠡先行一步,望汝三思,切切此言。恕蠡不辞而别。

但是文种根本不相信范蠡所言,仍执迷不悟,尽忠做事。范蠡隐匿的消息,在朝廷传开,计倪失踪也很快为群臣知悉,曳庸、扶同、皋如亦日益疏远勾践,不亲于朝,越女、孙武、冯大光、陈龙、陈虎、杨来金、杨来铜、徐喜凤等都纷纷离朝而去。他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深怀畏惧,恐怕被帝王疑忌,只有文种尚未醒悟。

不久,有人参文种有不轨之图。越王召文种曰:“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八术之策,今用其四已破强吴,其四尚在子所愿幸,以余人为孤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意思是:你教给我八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用了其中四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没有使用,你为我到地下去和吴国的先人作战吧。文种仰天长叹后自刎。

事实证明,只有像范蠡这样能够急流勇退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古代的朝堂之上,伴君如伴虎,官场之中,人心险恶,能见利思害,才能明哲保身。虽然要暂时忍受一些尴尬的境遇,忍受别人的嘲讽,却能让自己躲避祸端,孰利孰害,相信每个人都很清醒。

一代名将韩信空有凌云壮志、将者的雄风,最后却“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为一妇人(吕雉)所擒杀,一世英名付之东流。在韩信的功成身败中,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名句。对于韩信的死,萧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见证了一代名将悲惨的结局,也许在追杀韩信时,萧何还没有“急流勇退”的意识,可是在后来的太平年代,刘邦一次次的猜疑,让萧何不得以做出了种种自污的行为,以免步韩信后尘。

萧何曾经比刘邦的地位要高,但是他一心追随刘邦打天下,按理说,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不会受到怀疑,但事实恰恰相反。刘邦的晚年对萧何也极为不放心,几次三番试探他,不得已,萧何多次做出“自污”等行为予以回应,最终幸免于难。

刘邦最后一次御驾亲征,镇压淮南王谋反时,三番五次谴使回京探听萧何的动向,汇报的结果是“附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在萧何兢兢业业,民望极高时,他的幕僚警告他:“君灭族不远矣。”萧何一听此言,如五雷轰顶,方明白自己已有了功高盖主之嫌,再继续做收揽民心的事情就必然引起皇帝的疑心,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利用权势以极低的价格强买民田民宅,激起民怨。终于使刘邦将他看做是为子孙谋利、胸无大志的人物。萧何以自污的方法躲过了灭顶之灾。

暂时妥协,在冷静中窥视时机

妥协是通往成功的曲折道路,是在冷静中窥视时机,然后准确地出击。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损益不对等的结果,它是一种暂时性的策略,是一种韬晦之法。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

在有些时候,奋起抗争不起任何作用,反而会使事情向更不利的方向发展;如果退而选择用百倍的忍耐为既定目标暗中积蓄力量,则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妥协是通往成功的曲折道路,是在冷静中窥视时机,然后准确出击。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有目的地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

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顿生疑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就问:“会死吗?”

王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一面向隋炀帝表示忠心臣服之意,一面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此举颇见效果,隋炀帝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除掉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每个人都能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将拳头笔直伸着打人有力呢,还是先将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有力呢?是身体笔直跳得高呢,还是先将身体蹲一下跳得高呢?这是生活常识,没有人会答错。先退后进,以退为进其实也是办事常理,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的。

为什么呢?对别人委曲求全是件很没面子的事。许多人宁可折断腰杆,也不肯让面子稍稍受损。这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可厚非。但那些干大事的人却另有选择。

汉高祖刘邦曾率军讨伐匈奴,被打得大败。刘邦死后吕后主政。匈奴冒顿单于想趁机攻打汉朝,只是苦于师出无名,便送来一封信,想激怒吕后挑起战事。信中说要娶吕后为妻,代替刘邦当皇帝。

吕后大怒,想斩掉来使,立即出兵。大将樊哙气愤不平,表示愿领兵10万横扫匈奴。这时,名将季布坚决反对出兵,他的理由是:现在高祖刚去世,国内人心未定,战争的创伤尚未平复,怎么能因一时之辱,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呢?

吕后冷静下来,觉得季布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命人写了一封非常谦卑的信:“大王不忘怀于我,给我来信,想我年老色衰,发齿脱落,行步失度,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现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御车两辆,良马八匹,给大王乘坐。”

冒顿也是一代英雄,见了此信,找不到出兵的借口,只好暂时打消了大举入侵中原的念头。

妥协是在不利形势下所作的明智选择。斗争处于劣势时,对方往往提出无理要求,我们只好暂时让步,满足其要求,以待危机过去再解决。这样不仅给自己赢得了时间做更充分的准备,还能削弱对方的锐气,使得整个形势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妥协同样也是要把握火候,适度进行的。只有在采取进攻手段实在不能奏效的时候才能采用的,迟了早了都是有弊端的。而且不能为了妥协而妥协,我们最终是想要成功的,所以只要看准机会就要及时反攻,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的人总觉得因为自己能力高,就可以目中无人了,岂不知这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无所不知,高人一等,喜欢行险招,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路是文科毕业生,读书时就曾任校刊的副主编,同时还给不少杂志社写稿。毕业后,她信心十足地参加了一家大公司的招聘,结果却以意想不到的失败告终。

这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小路应聘的职位是内刊编辑。说实话,小路对内刊编辑的位子多少有些不屑,她只是看中了这家公司的知名度,并考虑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前景才去应聘的。因此,她认为自己当个不对外发行刊物的编辑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也就没对面试进行过多准备。

面试时,小路才发现别的面试者都是有备而来,手里拿着包装非常精美的个人材料。相比之下,小路的材料就显得很黯淡。但小路依然满不在乎:“是金子就会发光,我的实力是很明显的。”

面试过程中,小路对于“你对本公司了解多少”、“个人有什么爱好”、“将来有什么打算”之类的问题,很不屑,她认为这一点也显示不出她的专业水平,所以她的回答非常迅速。在作自我介绍时,小路的别出心裁也确实赢来了考官关注的目光。小路暗自得意。

在回答提问中,对于公司的业务领域、特别是一些技术进步方面的问题,小路知之甚少,处于弱势。可是对于杂志编辑的专业知识,她却知之甚详,她的滔滔不绝,又一次引来了主考官的赞誉目光。

结果,小路未被录取,她愤愤不平,认为主考官太没水准!在她情绪低落之时,班主任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班主任和那家公司的主考官是大学同学。主考官告诉他:小路未被录取的理由不是业务素质、个人能力不行,而是不合适他们招聘的职位。以小路的个性和自我期望值,她不会踏踏实实安心于本职工作。而且,她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也欠佳。

小路后来总结说:“我认为自己去应聘一家公司内部刊物的编辑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没想到,我不知天高地厚的自负却害了我。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人对自己都充满了极度的自信,认为自己完成一些小事情简直是绰绰有余,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有充足的准备,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替人解围,不做背后的“和事佬”

替人解围,不要背着对方去做“和事佬”,这样不仅得不到对方的感激,反而会招惹是非。

及时救场,替人解围,缓解人和人之间的矛盾,这是大家公认的好习惯,我们都希望身边能有这样的朋友。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给朋友们以安全感。有人认为给人调和矛盾做个“和事佬”是最简单的解围方法,其实他们远不知当“和事佬”也是很有学问的,万一掌握不好,不仅无法“和事”,连自己的名声都会受影响。

甲和乙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在工作上,他们是公认的“黄金搭档”,在生活上,互相彼此为“两肋插刀”的好朋友。平日里,两人关系极好,无论人前人后,都互相维护彼此的面子,不管何时都会为对方“仗义执言”,为老友寻个公道,真可谓荣辱与共。

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两人不那么亲密了,平时也很少见两人一起出出进进,有时,他们竟然还会在其他同事面前大加数落对方的不是。

丙是两个人共同的好友加同事,几天里,没少听到两人跟他发牢骚,丙觉得这二人都把自己当亲近者诉说“心里话”,是把他当朋友,而自己也应该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应该出面替他们双方调和,让他们重新和好,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自己不仅能落个“和事佬”的好名声,也能为自己攒一笔人情债。

丙打定主意以后,先将甲请到自己家替乙“承认错误”,说好话,表达“和好”之心,又请乙家到家里做客,做“自我批评”,请求“谅解”。

丙觉得自己这事办得非常漂亮,那两位肯定会马上和好并对自己感激之至。没想到等了数天,两人到是和好如初了,对丙却没有丝毫谢意,反而都对他冷淡下来,并且在同事中还流传着丙喜欢挑拨离间的传言,丙真是伤心至极。

过了很久,丙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办公室里的是是非非天天都有,连夫妻都免不了有闹别扭吵嘴的时候,更何况是朋友、同事,互相指责对方不是,仅仅是发泄一下心中不快,也并非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是出于好意,可自己的做法让甲乙二人觉得他是个典型的“两面派”,不值得深交。而那两人间的矛盾也随着时间慢慢冲淡了,不需多久又“求同存异,一致对外”了。

丙的教训是惨痛的。同事、朋友之间,有太多的微妙关系存在,免不了有竞争,甚至斗争,也许你的确是出于一片好心,去帮人重拾友情,但人情之复杂,各种事件的掺杂,你所知道的信息仅仅是片面之词。这时,你为了不让别人失面子、难为情,就自作主张背着对方做“和事佬”是很难能有好效果的,有时还可能引起双方新的误会,使你在无意之中变成“小人”。

那么,我们面对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做呢?

当有同事、朋友在你面前大吐苦水,大骂某人时,最明智的态度就是倾听,既要表现得真正关心对方,又要注意“置身事外”的原则,要记住只听不问,尤其不要追问事件的前因后果。因为一旦成了“知情人”,你的麻烦可能就大了,万一哪天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你就可能被猜疑,而且闲话一传就会走样,到时你有口也说不清了。

若是此人一向与自己十分要好,心疼对方难过的样子,那你不妨献些小计,或者请双方一起吃个饭,当面协调,这样3个人都在,就不会出现误会了。

但千万要记住,替人解围,不要背着对方去做“和事佬”,这样不仅得不到对方的感激,反而会招惹是非,要知道是非背后麻烦多啊!

在夹缝中穿梭,在艰辛中拼搏

若能在夹缝中生存保全,那这对人的历练是巨大的,有朝一日,这必将成为其一飞冲天的资本。

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不会事事遂意,都会有处在夹缝中,面临左右不定、进退两难的局面。这时,可能没有选择的机会,那就不妨低下头来,学会看别人的脸色,懂得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迹。在夹缝中积聚力量,借势发挥自己的潜力。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祖上都是汉朝的史官。司马迁从小就跟父亲来到长安,10岁开始攻读古文,20岁后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他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他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地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

当司马迁游历回来后,父亲已经病危了。父亲在临去世前,拉着司马迁的手说:“我家世世代代都当史官,你将来也要接替这个职务啊。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写一部通史,看来这个愿望实现不了啦!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千万不要忘记啊!”司马迁泪流满面,但还是坚定地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我一定会实现您的愿望!”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接替了史官的职位,开始着手完成父亲的遗愿。谁知6年后,一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进去。司马迁为国家着想,说了几句真心话,因此得罪了汉武帝。本来被处以死刑,要免死只能出钱赎身或接受腐刑。司马迁家里没钱,他万不得已,接受了腐刑,以求活下去。这对司马迁是多大的打击呀!也因此招致很多的非议:有的人认为他怕死贪生,甘受污辱;有的人疏远了他……

此时,司马迁还是被关在监狱里。他夜以继日地写作。50岁那年,司马迁被释放出狱,他更加奋发,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写《史记》中去。14年后,他终于完成了这部五十多万字的千古名著《史记》。此时,司马迁泪流满面地说:“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死就有如九牛亡一毛,有什么可怕的?我是为了写这部史书而求生!我不愿意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我手里中断,英雄的事迹在我心中埋没。现在书写成了,就是让我死千次万次,我也不怕了!”是啊,《史记》是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写出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若能在夹缝中生存保全,那这对人的历练将是巨大的,有朝一日,这必将成为其一飞冲天的资本。但是,很多人却不明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做人之道,受不了逆境的折磨,故无有所成,甚至遭受了杀身之祸。

明太祖朱元璋吏部的给事中王朴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他本名王权,王朴这个名字是朱元璋给他改的。王朴性情耿直,数次与朱元璋争辩,不肯屈服,触犯了龙颜而被罢官回家。不久,王朴又被起用,任监察御史。

王朴刚上任,就上千言书,指责朝政。朱元璋对此颇为不满。

有一日,王朴为一事又与朱元璋争辩,言词十分激烈,朱元璋大怒,下令杀他。刚推到刑场,朱元璋想给他一次反悔的机会,又把他叫回来,问:“你改变自己的主意了吗?”王朴却义正词严地说:“陛下不认为我是无才能的人,升我为御史,为何现在将我摧残污辱到这个地步?假使我没有罪,为什么杀我,有罪又为何让我活下去?我今日只求速死!”朱元璋更是大怒,命令赶快行刑。

路过史馆时,王朴还高声喊道:“翰林学士刘三吾记下,某年月日,皇帝杀无罪御史王朴。”王朴就这样丢掉了性命。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一言九鼎的皇帝面前,如果稍有不慎,随时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所以应懂得如何在险象环生的夹缝中求生,如何保全自己,如何寻找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身为人臣的关键。一味地心高气傲,一点都不懂处世策略,只能毫无价值地送了自己的小命。如果能够克制住自己,谨慎一些,不但可以保全自己,还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刘备孤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一同剿除黄巾军,有大功,之后任安喜县尉,不久辞官。董卓乱政之时,刘备随公孙瓒讨伐董卓,和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大战吕布。后来,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在荆襄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之后,刘备又占领荆州、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从而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刘备起家时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他却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所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伏藏,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会在夹缝中被压迫、利用,甚至被挤压窒息。

俗话说:“夹着尾巴好做人。”若想在夹缝中保全自己,就要夹着尾巴,事事小心谨慎,低调的人知道耐心地营造自己,在夹缝中穿梭,在艰辛中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