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44969200000091

第91章 掌握拆分之法,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同一件事情,让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很简单的方法就完成任务;有的人则借助各种工具,借鉴各种资料,用了很长的时间也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欢简单化,喜欢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后者则拘泥于形式,以为复杂就是完美,就是智慧。其实不然,只有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学会砍削与本质无关的工作,抓住问题的根本,用最简略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这才是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工作技能。

在某大学的一个研究室里,研究人员需要弄清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这台机器里有一个由100根弯管组成的密封部分。要弄清内部结构,就必须弄清其中每一根弯管各自的入口与出口,但是当时没有任何相关的图纸资料可以查阅。显然这是一件非常困难和麻烦的事。大家想尽办法,甚至动用某些仪器来进行探测,效果也不理想。后来,一位在学校工作的老花匠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快就将问题解决了。

老花匠所用的工具,只是两支粉笔和几支香烟。他的具体做法是:点燃香烟,吸上一口,然后对着一根管子往里喷。喷的时候,用粉笔在这根管子的入口处写上“1”。这时,让另一个人站在另一头,见烟从哪一根管子冒出来,便立即用粉笔也写上“1”。照此方法,不到两个小时便把100根弯管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凡事应该探究“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之道”。在着手从事一项工作时,要先动脑,想想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动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写得越多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做得越多就越有收获。他们却不知道,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即使再多,但都不合适,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国独立之前,人们推举富兰克林和杰弗逊起草《独立宣言》,由杰弗逊执笔。杰弗逊文才过人,最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东西评头论足。

杰弗逊将文件交给委员会审查时,在会议室中等了好久都没回音,于是非常急躁。这时,富兰克林给他讲了个故事:一个决定开帽子店的青年设计了一块招牌,写着“约翰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种礼帽”,然后请朋友提意见。

第一个朋友说,“帽店”与“出售各种礼帽”意思重复,可以删去;第二位和第三位说,“制作”和“现金”可以省去;第四位则建议将约翰之外的字都划掉。

青年听取了第四位朋友的建议,只留下“约翰”两个字,并在字下面画了顶新颖的礼帽。帽店开张后,大家都夸招牌新颖。

听了这个故事,杰弗逊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后来公布的《独立宣言》,的确是字字珠玑,成为享誉世界的传世之作。

可见,“多”不一定就是好。很多时候,“多”是累赘,“多”是画蛇添足,“多”只会使你更忙,更没有章法。因此,凡事“合适”即可,不要盲目求多、贪多,否则,事情就有可能搞成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样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阵,电影界突然一窝蜂地拍摄有动物参加演出的影片。虽然大家几乎是同时开拍,但是其中有一家的影片,不但推出的早了许多,而且动物的表演也远较别人精彩。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同一时间,导演找了许多只外形一样的动物演员,并各训练一两种表演。于是,当别人家唯一的动物演员费尽力气也只能演几个动作时,他的动物演员却仿佛通灵的天才一般,变出许多高难度的把戏。而且因为他采取好几组同时拍的方式,剪接起来立刻就可以将电影推出。观众只见其中的小动物爬高下梯、开门关窗、卸花送报……却不知道这全是不同的小动物演的。

可以说,世间有许多非常的成功,都是以非常的办法获得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工作很勤奋,但因为工作量很大很烦琐,他们就不能取得突破,原因你明白吗?不要忘记,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为任何问题都有不止一种解决办法,适时审视改进你的工作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人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事情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大小之别,难免有时顾此失彼。当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掌握了拆分之法,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以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变得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