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44969200000050

第50章 养成理财习惯,获得金钱保障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为一个成功者,基本标准之一就是不为钱发愁。而要不为钱发愁,就必须学会让钱生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财。

对于很大一部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理财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刚参加工作,薪水低,花销大,到了月底,能够自主支配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经常会有年轻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然而,即使是刚出校门的职场新人,也应当培养自己的理财习惯,以便获得金钱保障。

要知道,理财并不只是富人的事情,富人需要理财,穷人更要理财,让财生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并作好完美的理财计划,将每一分钱都通过周密的运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鲍勃是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从26岁开始便将每月薪水中的20%投资于共同基金。这类基金虽然风险大一些,但年收益高,自1934年以来,该类基金平均年收益约为13%。

到35岁的时候,他与别人合资办了一家连锁店,收益也相当可观。到了40多岁时,他开始求稳,将投资于共同基金的钱取出来投资于一种非管理型股本指数基金,年收益率为10%左右。鲍勃仅将自己的钱的10%用于银行储蓄,因为美国银行的利率长期在3%至6%之间,远低于其他投资手段。

鲍勃今年49岁,预计60岁退休。目前,他预计将收入的20%用于退休金准备,这样,加上他过去投资赚的钱,足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留下一笔可观的资金。

要想成功,至少要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会理财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我们知道理财是一种长期、全面的人生规划,它会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改变。但在这不断地变化中也蕴涵着不变的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变因素来制订科学的理财计划。一般来说,每一阶段的理财目标都不外乎是在当前的资产状况、收入水平、家庭情况及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教育规划、养老规划、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务规划、遗产规划等,为的就是做好健康保障、自身教育及婚嫁、子女养育储备、储蓄及投资、风险管理、养老规划等方面的权衡与保障,以此来保证我们每一段的人生都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创造财富、保存财富与增值财富的人生目标。

根据上述理财的共性因素,我们可以制订人生各个阶段的理财计划。

对于刚离开校园,阅历较浅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我们建议,节俭虽然创造不出富翁,但却是实现富翁之梦的量变过程。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是必须的。因此,好好计划支出,可为未来积攒一大部分资本。另外,手头留有部分备用资金,更能预防人生风险,以备不时之需。

美国人查理斯·卡尔森调查了170位美国的百万富翁,总结了成为百万富翁的六个行动步骤。在我们为自己制订理财计划之前,先来看看国外的先进例子,研究一下“成为百万富翁的六个步骤”,或许你能受到一定的启发。

第一步,现在就开始投资。在现实生活中,在那些没有成为百万富翁的人中,有六成以上是连成为百万富翁的第一步——投资都没迈出的。

第二步,制定目标。不论任何目标,都要有计划,并坚定不移地去完成。

第三步,要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四步,不要眼高手低,要注意选择绩优股,而不是高风险股。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资,使投资成为习惯。不论投资金额有多少,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资,若干年以后,就会有一笔意想不到的财富。

第六步,坚持就是胜利。调查显示,有3/4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5年以上,有将近4成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8年以上。

虽然国外的国情也许无法和中国相比,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借鉴,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制订合理的理财计划。

在个人理财时,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盲目从众。一些投资者对某种投资方式的知识一知半解,看到别人投资赚了钱,就抱着“别人能赚钱,我也能赚钱”的心态去投资,结果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本。因此,投资者必须对投资项目作认真分析,看准行情方可出手,切忌赶潮流。

二是贪图高息。时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获取高额利息的手法来诈骗钱财的活动十分猖獗,有的投资者因贪图高息盲目投资,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利息,反而连老本也赔了进去。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高息所诱惑。

三是借钱炒股。股市中有一句话:“借钱炒股等于自杀。”因为不是闲置资金,所以很难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也就无法静候最佳的获利时机,一旦股市狂泻,借钱炒股者只得被迫断臂斩仓,成为股市中的牺牲品。

四是以贷谋利。有些投资者看到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款利率,觉得储蓄存款已无利可图,便取出存款用于民间借贷,以谋取高利。目前,民间借贷虽然利息较高,但由于民间借贷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公证和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债权人的权益必然会受到侵害。投资者因此血本无归的不乏其人,所以还是要谨慎为好。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你需要从现在开始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合理地规划自己的钱财,为自己的人生搭建起金钱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