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44969200000018

第18章 学会分享与让与,不要让你的私欲过分膨胀

成功的获得纵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也不要因此认为所有的功劳都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这是一种错觉,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会导致其他人逐渐远离。而在成功的道路上缺少他人的帮助,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是根本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分享与让与,不要让你的私欲过分膨胀。

邓锋的名头很大,被认为是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他和两位好友一手拉扯起来的公司Net Screen,在美国创造了40亿美元的并购神话。但在邓锋的眼里,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团队合作。而站在成功学的角度看,邓锋的成功也是来源于他的分享与让与。

1997年春天的时候,34岁的邓锋辞去了在美国英特尔的工作,与好友在自家车库里开始了创业旅程。新公司的名字叫Net Screen,而三个人的创业资本加在一起也不过3万美元。

2001年12月11日,Net Screen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就上涨了50%。上市后,Net Screen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全球90多个国家中拥有数十万用户。2004年,Net Screen以40亿美元的价格被网络设备巨擘Juniper Networks并购。

随后,邓锋又回国创立了北极光投资公司,截至2006年8月,在邓锋的带领下,北极光已经投资了多家企业。

分享与团队合作,是邓锋谈论最多的话题。对于他来说,遇到知音并一起奋斗,最终在硅谷一举成名,是他感到最幸运的事情。

可以说,邓锋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与他懂得分享是分不开的。当Net Screen公司创立一年后,邓锋就退出了管理团队,不再有具体的管理职务。原Sun公司的执行总裁罗伯特·托马斯加盟Net Screen公司,出任CEO,而邓锋出任软件工程副总裁,转至产品开发管理工作。

创业成功后,邓锋没有让自己的私欲膨胀,没有让自己独占公司的管理权,而是与他的团队分享成功。试想,如果邓锋在创业成功后,不懂得让与分享,那么Net Screen公司就不能不断发展,邓锋也不可能持续获得成功。

在个人努力所完成的成果中,或许自己的确可以居80%的功劳,但如果老是把功劳挂在嘴边,反而会引起旁人的反感。嘴边老是说:“都是因为我,才有……的结果……”只会让周遭的人更加反感,这么一来,总有一天没有人会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

其实,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靠与你共同工作的所有人的努力方能完成。当你因出色的工作受到人们的赞赏时,应该大度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努力的成果。”美国知名运动选手、超级巨星乔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绝口不提“我自己……”反倒是不断地提及:“都是因为球队的力量……都是因为大家的努力……”

或许有些人会以为,感谢别人,不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吗?要是不主动自我推销,别人怎么能注意到自己的功劳呢?其实,什么人做了哪些工作都一目了然。把功劳和荣耀送给别人是聪明的做法,而独自贪功则是自私和愚蠢的。

1931年,卢瑟福因为在科学界的地位而被英国政府授予“勋爵”称号,但他本人从来不把这些荣誉当做包袱,他声明说:“我并不看重这个勋爵形式,因为它对我这样的科学家有明显的不利。”卢瑟福从不掠人之美,他总是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来记述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和团体。例如在1932年,他在《麦克吉尔新闻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说:“关于原子转变的第一个确切证明的荣誉是属于麦克吉尔大学的。”他还进一步指出,1902年至1904年两年间所积累的实验证据是索迪和他本人一起取得的,并且明确指出,“这个近年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它的第一步是在蒙特利尔完成的”。

他从来不把荣誉和成就都记到自己的功劳簿上,他认为:“科学家不光依赖个人的思想,更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都研究一个问题,并且每人都付出努力,才能建立起伟大的知识大厦。”卢瑟福就是靠着集体的智慧才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卢瑟福在皇家文学学会的一次演讲中,详细论述了玻尔的原子结构学说。并且指出,在他看来,从19世纪末开始算起,总共只有三个基本的发现,那就是:1895年的X射线、1896年的放射性和1897年为汤姆生所证实的电子。按照卢瑟福的这一看法,后来的一切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都来源于这三大发现。他所列举的三个重大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是属于他本人的。

从这里,人们也可以再一次看到他那谦虚、淳朴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正是他从不让自己的私欲膨胀,懂得分享与让与,把功劳和荣誉送给别人,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获得成绩。

所以,在你向成功的目标迈进时,要懂得抑制自己的私欲,懂得分享与让与,将功劳让给别人,这样你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