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44969200000012

第12章 放下争执,懂得谦和

林肯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它杀掉,也无济于事。”罗宾逊教授也说过:“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还有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放下争执。因为,与人争执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好处。

一天,几个人冲进总统麦金莱的办公室,向他提出一项抗议。为首的是一个议员,开口就用难听的话咒骂总统,而总统显得非常平静。他知道,现在作任何解释都会导致更激烈的争吵。

他默默地听着这些人发泄自己的怒气。等这些人发泄完自己心中的怒气以后,总统亲切地问他们:“现在觉得好些了吗?”然后开始向他们耐心解释为什么要作那项决定。

这位议员并没有完全听懂总统的话,但最后被总统和蔼的态度所感动。他回去后就对他们的同伴说:“伙计们,我忘了总统所说的是什么了,不过他是对的”。

美国总统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如果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就不要争论,对竞争对手要抱着一种谦和的态度。

要知道,成功者从不会为了树立个人威望而对人敌视、不友好或贬低他人。要避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就像富兰克林所说的那样:“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在文字上或语言上表达过分肯定的意见。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即驳斥他,只是表示在某种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看来好像稍有不同。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我的意见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

如果你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能够与人和睦相处?相信答案就是:具有谦让的精神。放下争执是一种谦让,一种宽容,一种释怀,聪明的人懂得谦让,放下争执,才能为未来留下无限的可能。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谦让在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竞争的情形之中。由于谦和礼让的出现而使矛盾完全化解,更免去了一次不必要的争斗,使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相反,如果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便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然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就好比将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损坏。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

当你一味争执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了他的家人或朋友,甚至毁了对方一生的幸福,这样做,未免有失做人的道义。

世界很大也很小,要知道地球是圆的,山不转水转,后会有期的事情时有发生。你今天争执不休,不知道见好就收,哪知他日你们又会狭路相逢。而在实际生活中,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所以说,放下争执,懂得谦和,你会发现,这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