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空气里的水分经过自然加工形成的。空气不断地从蒸发补充水分。陆地和覆盖地球表面71%的水体里的水分子,以气体或者水汽的形态逃逸进大气,这就是蒸发现象。反过来,从云形成的雨或雪降落地面又补充了因为蒸发而丧失的地表水,完成一个循环。空气保持水汽的量的多少取决于空气的温度。空气越冷,它保持的水分越少。
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部分水汽凝结成为可以看见的一团微滴。水汽的凝结成为微滴,有赖于大气中存在的微小的粒子。这种微小的粒子称为凝结核,它的最普遍的来源是海浪飞沫里的盐粒,以及火焰、燃烧的流星和火山喷出物里的粒子。清洁的海洋空气每立方厘米可能含有的粒子还不到100万,而一个工业城市上空,空气里每立方厘米里的粒子可能超出100万,如果水汽凝结成为微滴的过程发生在地上,例如在草上或者花上,这就是露。如果发生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这就是雾或者霭。如果发生在天空,这就是云。
上升的空气逐渐变冷,所以当湿润的空气被迫升高,例如风从山下往山上吹的时候,就有可能形成云。因此,山地迎风面比背风面的云多些,降水量也大些。当地面强烈受热的时候,空气也被迫上升。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赤道上或者邻近赤道的地区,每天最热的那段时间几乎总是多云天气。
雨
天上有云才下雨,但不是所有的云都会变成雨。一个细小的云滴的体积大约要增加100万倍,才能成为一颗雨滴。
海洋是雨的主要来源,但是湖泊与河流也对雨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太阳的热使水蒸发。它在凝结以前一直以看不见的水汽形态存在于大气里,后来先凝结成云,然后成为雨滴。凝结过程发生在空气冷却的时候。
空气或者通过膨胀冷却,或者通过接触冷的物体例如大片寒冷的土地或者辽阔的覆盖着冰的陆地而冷却。空气通过寒冷的物体的时候失去热,它的水分凝结成为雾、露或霜。空气也在上升和膨胀的时候冷却。水汽在冷却的空气里凝结,形成云,有的时候形成雨。
有几个因素导致空气上升。向一个气旋中心旋转前进的空气自己互相撞击,被迫上升。在对流抬升的过程中,空气接触一个温暖的表面例如荒漠,受热之后变得比四周的空气更有浮力。地形抬升是空气与一团比它温度低的浓密的气体相遇,或者与诸如山脉这样的上升地形相遇时的被迫上升。
雨滴的形成,必需空气里有例如尘埃或者盐类的悬浮微粒物质,而且温度在零度以上。这种微粒称为凝结核。凝结核冷却到冰点以下的时候,水一层一层地在它周围凝结。微粒因此变得很重,它们不再往上升,而是穿过云往下降落。如果气流的上升运动特别强烈,例如发生雷暴的时候,雨凝结核可能变成很大的冰雹从云里落下来。如果空气的温度一路下来直到地面都在冰点或者冰点以下,降落下来的就是雪。
雨云的形成可能局限于一个地方。炎热的夏天里,一个潮湿地区的上升空气在地面上空比较冷的空气里,可能产生积云,或者卷毛云。有更多水汽凝结的时候,这些云就变成昏暗的雨云。这片雨云往往是这个区域天空唯一的云,天空其余部分依然一片晴空。在赤道附近炎热而平静的赤道无风带,这种雨暴几乎是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的。有的时候在云里“播种”干冰或者碘化银微粒,用来代替天然的凝结核,可以迫使积云降雨。
雾
雾和云都是水气凝结而成,只是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而雾却是接触地面的。因此,可以说雾就是地面上的云。当你攀登黄山、庐山、泰山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从山下看去,山上白云缭绕,山峦隐没其中,当登上山顶后,山峦清晰可见,白云却在我们的脚下,人如同在雾里一般。
根据水平能见度的不同,雾可分为重雾、浓雾、大雾、中雾和轻雾。重雾的水平能见距离不到50米,浓雾的水平能见距离为50-200米之间;大雾的水平能见距离为200—500米之间;中雾的能见距离为500—1000米之间,轻雾的能见距离在1000米以上。
根据成因的不同,雾又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气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辐射雾是地面空气因夜间辐射散热冷却达到水气过饱和状态后形成的。这种雾大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气又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辐射雾的出现,一般表示当天的天气晴好,因此有“十雾九晴”的说法。平流雾是由空气的水平流动造成的。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地面或海面,空气的低层因接触地面或海面而冷却,使水气凝结而成雾。平流雾的出现,一般预示两三天内要下雨。锋面雾产生于冷暖气团交锋的锋面地带。我国梅雨季节常出现这种锋面雾,它也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我国雾最多的地方要数四川的峨眉山了。1953—1970年间平均雾日多达3234天,差不多天天有雾。雾对航海、航空和农作物都有很大影响。如海上航行一旦遇上了浓密海雾,船只可能迷失方向,甚至发生触礁、搁浅、碰撞等事故;飞机遇上大雾天气就难以起飞或降落;农作物在一直多雾阴冷的天气里,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雪
雪和雨一样,都是云滴凝结而成。当云中的温度在0℃以上时,云中没有冰晶,只有小水滴,这时只会下雨。如果云中和下面空气温度都低于0℃,小水滴就凝结成冰晶、雪花,降落到地面。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地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的重量只有02—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的说法。
雪花的形状与它形成时的水气条件有密切关系。如果云中水气不太丰富,只有冰晶的面上达到过饱和,凝华增长成柱状或针状雪晶:如果水气稍多,冰晶边上也达到过饱和,凝华增长成为片状雪晶;如果云中水气非常丰富,冰晶的面上、边上、角上都达到过饱和,其尖角突出,得到水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因此大都形成星状或枝状雪晶。
我们常见的雪是白色的,但有时也会出现红雪、黄雪、黑雪、绿雪、褐雪等彩雪,它们都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例如,在那些终年冰封的永久性冰雪地带,生长着大量的含有红色素的藻类,白雪就被红藻粘染而成红雪;绿雪常见于北极、西伯利亚和阿尔卑斯山等地,它主要是由绿藻类的雪生衣藻和雪生针联藻的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在我国天山东段与沙漠相邻的地区,有时会出现因夹着黄色尘土而使白雪变黄的黄雪。
雪对人类有很大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以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存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降雪还有一个好处是,能使浮游在空气中的灰尘、细菌随着雪花沉落地面,有些病毒被冻死了,病原减少了。雪后,空气新鲜、清洁,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雪对人类有利也有害处。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如突然因寒潮侵袭而下了大雪,就会造成冻害。
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雹云中形成降落下来的,所以常常与暴雨同时出现。大小不等的冰块落到地面,大的如鸡蛋、核桃,小的像黄豆、米粒。有一年,我国甘肃省的平凉地区曾降过一次大冰雹,最大的一颗竟达50多公斤重。
雹云是积雨云的一种,它与一般的积雨云有所不同:雹云的云底较低,一般离地面只有几百米,而云顶却很高,可达十几公里,云体相当高大深厚,大都呈暗红色或灰黄色。
雹云内部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云体的下部是由水滴组成的暖云(温度在0℃以上);云体的上部是由冰晶、雪花和过冷水滴组成的冷云(温度在0℃以下而未冻结的水滴);云体的中部是冰水共存的区域。在这种既有水滴又有冰晶、雪花的混合云体中,水气很容易直接凝华在冰晶上,并使冰晶迅速增大为冰粒。当冰粒大到01毫米左右时,就要随着云中的垂直气流上下来回翻腾。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烈时,冰粒就被送到云的上部,一路上与过冷水滴、冰晶及雪花相碰撞,逐渐凝结成一个不透明的白色冰核,称为“冰雹胚胎”。
当云中的上升气流减弱时,这个冰核又要从云的上部降落下来。由于云体下部的温度比较高,冰核落到这里,表面一层冰雪开始溶化为水,同时又有一部分水滴粘附上去。当再碰到猛烈上升气流时,这个冰核再次被带到高空,粘附在它外面的一层水滴又开始冻结成一层冰壳。由于雹云中的上升气流时强时弱,变化无常,所以冰雹胚胎就这样一次又一个地被托上去,落下来,经过几次到十几次的反复,冰雹胚胎越长越大,分量越来越重。当云中的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的时候,就从云中一落千丈地掉下来,成为我们所见到的冰雹。冰雹天气一般多出现于夏季闷热的午后。冰雹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灾害性天气。一场重雹灾常使农作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即将成熟到手的庄稼也会颗粒无收,有时还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现在,虽然有了一些人工防雹、消雹方法,但还不能从根本上制服冰雹灾害。
彩虹
在炎热的夏天,一阵暴雨过后,有时我们能看见一条七色的彩环横跨南北,悬挂在空中,这就是彩虹。有时在虹的外侧还能看到第二道彩虹,光彩比第一道彩虹稍淡,称为副虹或霓。彩虹和霓色彩的次序刚好相反。彩虹的色序是外红内紫,而霓的色序是外紫内红。
我国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彩虹的记载。古人以为彩虹是龙在雨后的显形,所以彩虹字带上了“虫”字旁,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实,虹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反射太阳光而形成的。如果我们在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背着太阳站着,然后用嘴向空中喷出一口水,就会看到在那些水珠上面有一条小小的彩虹。而一场大阵雨后的空气中,就飘浮着许多像这样的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太阳通过它们时,先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带,然后再反射回来。这时,如果有人站在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和雨滴形成的“雨幕”之间,就会看到一条色彩缤纷的彩虹。如果太阳经过小水滴的两次折射和反射,那么在虹的外侧就会出现颜色稍淡、排列相反的霓。
彩虹的色彩鲜艳程度和虹带的宽度与空气中的水滴大小有关。水滴大,彩虹就鲜艳清晰,比较窄;水滴小,彩虹就淡,也比较宽,如水滴过小,就可能没有彩虹。
彩虹主要出现在夏季,冬季很少见。这是因为夏季多雷阵雨,雨滴也较大。往往一阵雨过后,很快转晴,空中尚飘浮着很多小水珠,经太阳照射后就形成了彩虹。冬天一般天气干燥,下雨机会少,阵雨就更少,所以冬季较难见到彩虹。
风
空气流动就成风。空气流动得越快,风就越大。对于大范围的空气来说,它的运动有上下左右的区别。气象学上把空气的上下运动叫做垂直运动,也叫做对流,而空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空气的水平方向流动,是各地的气温和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空气流动的规律,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于是就产生了风。高气压和低气压之间的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风也就刮得越大。
人们认识风,必须知道风向和风速。习惯上把风的来向定为风向。如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东南风即为东南方向吹来的风。风速是指单位时间空气流过的距离。风速根据风力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等级。
尽管风级划分为12级,但自然界的实际风速有的还要大得多,如龙卷风的风速甚至达到每秒200米以上。
风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风能产生迥然不同的天气。地球上除了常年不变的信风和随季节变化的季风外,还有台风、龙卷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布拉风、干热风等形形色色的风。
风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一年一度的季风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的雨水。大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能源。但大风、台风、龙卷风、干热风等又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温室效应
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窗进入室内。它使温室里的物品温暖。然后这些物品释放出热。但是温室的玻璃却不让热透过它散到室外去。如果这个温室不通风,所有的热量都紧闭在室内,室温就会升高。一辆汽车关着窗子在太阳底下晒着,车子里面会变热,那也是温室效应。
地球和地球大气也像是一个巨大的温室。大气就像是温室的玻璃窗,短波和可见的太阳辐射差不多是完全可以透过的。地球吸收的部分能量以长波红外辐射向大气。但是长波辐射并不能完全透过大气,因为大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汽,它们大量吸收长波辐射,然后部分地再将它们辐射回到地球表面。这就是地球和地球大气变暖的原因。
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变化对于大气保持热量的多少有重大的影响。地球大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的总量在20世纪以前几乎一直没有改变,但此后由于燃烧煤、燃料油、汽油和天然气之类的矿物然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
燃烧矿物燃料的结果是大气中积聚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有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将导致地球上的长期气候的变化。根据一些预测。到世纪之交的时候,气候模式的重大改变将会显示出来。估计2100年以前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达5℃之多。像这样的全球温度的升高,将会产生新的模式和极端的干旱和降雨现象,从而严重破坏食物的生产。两极地区温度的增加可能比全球估计数高3倍,这将造成极地冰盖迅速融化,使沿海水位大幅度升高。
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其他一些因素可能降低二氧化碳增多的效应,防止温度上升。其中一个因素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这就是大气中尘埃数量的增加。它可以加强大气对阳光的反射作用,使地球的温度有所降低。还有一个因素有助于将二氧化碳量增加的效应减到最小,这就是海洋对气体更大的吸收量。有些科学家认为在地球的温室效应中,水汽起的作用远比二氧化碳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水汽数量的涨落是更加重要的。第五章民俗与风情
婚姻风俗
古时对婚姻的雅称
我国古代对结婚和夫妻关系有许多雅致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