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
44926400000067

第67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提出以“实现民族统一、领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作为行政方针。孙中山宣布改用公历,1912年即为中华民国元年。3日,各省代表会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并通过由孙中山提名的各部总长、次长任命名单:陆军总长黄兴,次长蒋作宾,海军总长黄钟英,次长汤芗铭;外交总长王宠惠,次长魏宸组,司法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财政总长陈锦涛,次长王鸿猷,内务总长程德全,次长居正,教育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实业总长张謇,次长马君武;交通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又以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暂由各省代表会议的代表充当议员,推林森为议长。

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孙中山总掌全部军政大权。各部总长中,除黄兴、王宠惠、蔡元培是同盟会员外,张謇、汤寿潜是江浙立宪派首领,程德全、伍廷芳、黄钟英、陈锦涛是旧官僚。他们多持观望,不肯到南京就职,都由次长主持部务。各部次长绝大多数为同盟会的骨干,故南京临时政府由革命党人掌握实权。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也基本掌握在革命党人手里。因此,南京临时政府表面上是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实际上是一个由革命党人主持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覆灭和统治中国260多年清王朝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领导下,制定了相当于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在政治方面,保障受歧视的疍户(水上居民)、惰民享有公民权,废除奴婢卖身契约,禁止刑讯和体罚,焚毁不法刑具,禁止贩卖华工,保护华侨等。改革封建的陈规陋习,革除“大人”、“老爷”一类的封建称呼,在政府内部以官职相称,在社会上则改称“先生”或“君”。劝禁妇女缠足,限期男人剪辫,严禁种植和吸食鸦片;废止跪拜,改行鞠躬礼等。在振兴实业方面,颁布了保护工商业的法令,鼓励兴办实业,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大力提倡垦殖等。在发展教育方面,对封建的教育进行重要的改革。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否定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方针,改为公民道德、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美育、世界观五项。临时政府明令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为校长,初等小学男女同校。小学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实业方面的课程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积极提倡民主和科学,促进中国人民民主主义的新觉醒,努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南京临时政府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方面是不坚决的。它始终没有触动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根本没有得到满足。它也没有提出反帝的纲领和政策,反而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以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千方百计地进行打击破坏。孙中山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于4月1日正式解职。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夭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