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精华读本
4491600000005

第5章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5)

但是随着美国IBM等计算机公司的迅速崛起,苹果公司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营业额和利润,债台高筑,已近资不抵债,原在计算机行业顶天立地的苹果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摇摇欲坠,成了效益最差,亏损最大,经营最分散的企业。而公司内部巨额的开支却在失控,公司总裁更迭不止,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下属总经理拒绝步调一致,结果许多有识之士和人才相继离去,苹果公司危在旦夕。

乔布斯在总结经验和教训时指出,苹果公司衰落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生产出顺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此外,乔布斯还发现,市面上出售的软件几乎都是视窗系列,而这些软件却不能在苹果机上运行,这是最根本的缺陷。与其他大公司相比,苹果机附带一只软驱和一台打印机价格在1600美元,与1000美元的康柏机和更低廉的格特威机相比,苹果机的价格仍然高高在上。无论怎样大打广告战略,宣传苹果机如何如何的好,客户在购买前,总要把其他公司的产品价格、机型和效果加以比较。据美刊《微处理器报道》统计,苹果机的生产成本高昂,其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和IBM,公司每年要花10亿美元购买芯片。

2.乔布斯的“三板斧”

在董事会上,许多人要求更换总裁,可一大堆元老却对原总裁阿梅利奥抱以同情。内部争端持续时间竟达数月。最后以投票表决,董事会通过乔布斯出任“过渡”总裁的决定。这样,他才得以成为苹果公司的主要决策者。人们似乎记忆犹新,乔布斯在很早以前就曾宣称过,公司的决策者离不开三要素,如今被人称为战略“三板斧”:技术需求跟踪者、老谋深算的指挥官、产品革新的快枪手。

新官上任三把火,乔布斯首先劝说原阿梅利奥的所有下属总经理辞职,清除一切改革的障碍;将15条造价昂贵、品质低下的Macintosh计算机生产线停下来,然后把大多数管理人员赶出去做市场调查,根据专业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用户的需求,重新研制新产品。将市场调研、销售、制造和融资等各部门有机而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此外,乔布斯采纳康柏公司的建议,大量处理积压的存货,从1997年12月到现在,将4亿美元的库存量减至7800万美元,抽回的大量资金有效地用在了生产新产品上。

乔布斯的另一大举措是结束了与微软公司长达数年的对抗性竞争。取而代之的是,与微软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1997年,乔布斯与微软公司达成一项协议,微软向苹果投资1.5亿美元,开发用于新型苹果机的操作系统,使其能与视窗Office同步并兼容,这样,苹果的产品就能与生产使用视窗软件的计算机公司展开竞争。所以,许多人都认为,“是视窗Office救了苹果公司”,乔布斯也承认,操作系统Office为挽救苹果立了大功。

乔布斯上任后,很快推出新品IMAC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以其低廉的价格、质优的品牌和较高的档次迅速占领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乔布斯在产品、产品结构、人事制度、产品质量、销售网点和市场调研方面狠下功夫,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当记者问及苹果公司的战略决策时,乔布斯说,“我们没有什么战略决策,只知道苹果的未来在市场!”

此外,苹果公司还与其他应用系统软件商阿多布恢复了固有的协作关系。该软件开发商曾每年靠Macintosh计算机的销售获取了3亿美元的收入。但因苹果公司推出新品,他们也不得不重新编制应用程序以适应新品的需要。然而对于许多竞争者来说,他们希望“苹果”尽早死掉!

3.“苹果”死不了然而,垂死的苹果并没有死,而是挣扎着站了起来。许多准备另寻门路的程序商们眼睁睁地看着焕然一新的IMAC机日趋成为市场的抢手货。看着主宰美国市场的康柏、盖特威、惠普等公司就明白了,他们中居然没有一种产品具备了像IMAC一样完全功能的桌面终端机。所以,IMAC成了继Macintosh之后的又一划时代的杰作。该机从研究到开发,从生产到销售仅用了10个月时间。IMAC显示器具有形状小巧、界面画质高、外观漂亮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灵活性大等特点。产品推出后,乔布斯马上相继在新加坡、爱尔兰和美国本土其他地方设立生产分厂。

1998年成为苹果公司的翻身年,按最保守的数据估计,当年苹果公司的IMAC销售额将突破80万台。据苹果公司的市场调研统计,1994年大约有18%的美国家庭拥有苹果公司的产品,1998年已有近300万个美国家庭拥有新品IMAC.

苹果公司在推出新品的同时,却没有对同行竞争对手造成威胁,相反可能促成计算机同行的一场革命。英特尔公司原总裁格罗夫说得好,“标新立异的IMAC机是一种革新产品,它可能对整个个人计算机工业带来一场革命,而其他公司却能因此受益。”所以说,苹果公司的创新为整个计算机工业打开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其他PC机巨人带来了发展机遇。就像苹果机把市场的蛋糕做大了一样,大家都从中受益。所以,许多权威人士都认为“苹果公司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另一计算机工业的领头羊”.

乔布斯则认为,在交互式网络计算机领域,“我们和其他公司拥有同等的市场机会。就像微软公司一样,新品就是‘印钞机’,盖茨开发出的视窗成了印钞机,戴尔公司不能,康柏公司也不能,因为他们没有新品,但是苹果拥有新品,苹果因此就有可能成为’印钞机‘”.

此外,苹果机的程序师们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打算在1999年开发出另一种操作系统OSX,据说这种系统具有超高强的灵活性,具有安全防毒、稳定性好、特质佳等特点,甚至胜过视窗操作系统。

4.建立战略伙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下一步打算利用因特网和太阳软件公司的Java系统程序开发新品。乔布斯说,“因特网和Java将成为我们的下一步战略。因特网与Java平台的结合,我们可研制出更胜于微软Office的网络式办公操作软件,称为’互联网标准操作平台‘.如今,到处是网络,到处是视窗,人人都可利用因特网,人人都可在网上受益,那么我们开发这种网上驱动程序计算机也就势在必然。”微软公司的发言人也认为,“的确如此,Java在视窗上运行速度快于其他软件”.

许多观察家期望乔布斯苹果公司的领域扩大到非计算机行业,但他却拒绝这样做。“在计算机行业强手如林,相互争夺的今天,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退下阵去,哪怕还有一口气,我也要战斗下去!”1997年,乔布斯就试图从3Com公司手中买下称为Palmpilot的操作系统。他对该公司总裁说,“请相信,在今后一年内苹果公司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将建立’因特网苹果公司产品供应基地‘.这是有助于你们3Com公司。”

乔布斯是否真能把苹果带入新的时代?他本人拒绝人们把他看作苹果公司的“过渡”总裁。乔布斯说,“人们经常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好像在问,’乔布斯,你能行吗?‘早晨一觉醒来,我照着镜子问自己,’史蒂夫,这不应成为你的问题。‘我的确过去和现在都不知道我是否能行,在过去的6、7个月中我不曾考虑过。我只知道,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我就一定要把事情办好。”有人说,苹果公司的东山再起体现了乔布斯本人的一种内在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表现在使苹果公司转危为安,更展现了计算机工业发展的延续性。1996年,苹果公司的股票跌落至12.75美元,今天再次攀升到每股37美元的高度。

乔布斯通过战略管理自身创造的业绩,使人们对苹果公司重新获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