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初创小企业视为一个生命体。凡生命体,在刚出生时都是十分弱小的,能否存活是首要问题。企业也是一样,不能指望企业一成立就马上能赚到钱,那是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先要全力争取存活,只有能存活,才会有明天。本书的主题就是讲初创小企业如何才能逃离死亡的命运,争取存活。而本章讲初创小企业存活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即资金。初创小企业为保证存活,必须准备好三笔资金,即启动资金、扶持资金和救险资金。有了这三笔资金,就不会有渡不过的难关。凡是在初创阶段就夭折的企业,也都可以归因于没有准备好这三笔资金。
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是指一个企业从创办到设立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启动资金准备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创办的企业和所投的项目作一个准确的财务评估。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无论所要进入的行业是属于农业、制造业或者服务业,投资的主要构成不外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如果投资于一个生产型企业,那么固定资产就是指购买设备的那部分投资。一般来讲,这是整个投资中比较主要的部分。购买机器设备之后,往往会发生建设安装工程,围绕这可能还要做可行性论证,要作工程设计等,与此相关的费用以及会发生的缴税等都属于固定资产的投资。
对于生产型企业,流动资金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的资金,用于支付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的资金,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半成品以及库存产品等所占用的资金,还有作为准备金的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应收应付账款等都属于流动资金的范畴。流动资金的配置是从属于固定资产的,购买的固定资产有多大的生产能力,它投产后会形成多大的生产规模,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来测算需要购买多少原材料,需要多少人员工资,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动力等。当然,流动资金的配置也和生产技术的特点以及生产周期的长短有关,需要反复测算、参照,才能找出其最佳比例。
通常意义上创办企业所需要的投资额主要就是上述内容。即使不是生产型企业,而是服务业或其他行业,投资组成大体也可分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作严密的投资分析,作出科学的投资预算,按预算去投资。必要时,可向专业人士求教或由专业机构来作投资分析,避免走弯路花冤枉钱。
所投项目的经济评价
投资预算作出之后,应反过来再看一看,所投的这个项目也就是准备要创办的企业值不值。所谓值不值,也就是看要投资多少钱,能否赢利,多长时间能收回投资等。投资回收期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项目运作起来之后,多长时间能把本钱赚回来呢?本钱收回之后,人们才觉得真正开始赚钱。
为此,要对企业营运之后的生产过程做初步的财务分析,对成本和利润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对生产经营类企业来讲,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缴纳的税费。
总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是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总和。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它由直接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成本三部分构成。
管理费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租金、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社保、咨询费、修理费、各种办公费等,对开发类企业来讲,还包括比重很大的技术开发费等,这部分费用的范围很宽,项目也很多,对经验不足的人来讲,事先计划时很容易漏项,结果产生大量的计划外开支。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调度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其中主要是银行利息以及金融部门提供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如市场推介费、运输费、存放费、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等。
这里特别要说明在生产经营中特别是产品销售之后要缴纳各种税费。这个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并作出明确的测算,一方面这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明确的测算,那么成本、利润等全部都是不准确的。
通过以上对相关财务指标的粗略介绍,可以使我们掌握最初步的分析范围,便于测算创办企业需要多少启动资金,同时对项目启动之后的状况作出经济评估,对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收期等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从而再进一步决定自己的对策。
启动资金的使用风险
把启动资金花出去,使之变成一个能营运的企业,这是投资创业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你的基本状态就是不断地花钱买东西,要签订很多合同,不停地从事各种各样的谈判、交易。对初涉商海的人来讲,其中的风险未必能一一识破,企业还没有设立就已经夭折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投资预算缺口是经常遇到的一种风险。由于经验不足,由于没有真正深入要做的行业,在做投资分析时有很多漏项,导致资金准备不足,发生大量计划外支出。例如生产型企业,虽然在固定资产投资这一项作了机器设备的采购准备,却没想到设备买来之后调试安装花了一大笔钱,而为了使相关人员学会操作,掌握生产流程,又花了一笔培训费。又如公司租借办公场地,以为付房租就行了,没想到一入住,什么物业管理费、环保费、绿化费、水电费、通信费等大大超出预算。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会使预算失效。隐约记得国外有一种说法,即你应准备的资金是你的投资额的五倍,也许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怎样才能有效避免至少是努力缩小投资缺口呢?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习,向懂行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本行业先入行的人学习,以他们的企业为参照来测算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另外就是找专业公司,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准确性会提高很多。
用错钱是启动资金使用中又一个容易发生的风险,这时候的创业者没有什么商业经验,缺乏判断能力,拿着钱做错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例如购买的机器设备规格型号不对,想退货已经不可能了。公司选址已经确定,可后来却发现位置和周边环境存在很大问题,但是装修已经做了,房租押金也交了,如搬迁就会承受很大损失。与客户签的合同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缺乏明确的约定,难以追究对方的责任,但合同已经生效,如不履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更糟糕的是被骗,钱付出去之后,对方却没有下落,找也找不到。如此等等。避免这种风险最主要的是起步时就要规范化,建立科学的流程,不要个人即兴决策。另外最好是要有财务和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来把关。
如果以上的风险能够一一克服,在比较正常的状态下将企业设立,而各项准备工作也已经就绪,这说明你已经历了初步的商业洗礼,可以入行了。
启动资金的筹措
启动资金是创业者必须拿出来的第一笔钱,这是创业者准备创业时面对的一个甚至是最大的难题,这笔钱从哪里来?
最好不要向别人借钱。国内舆论界有一种误导,似乎创业就是白手起家,说得更粗俗一点,就是空手套白狼。好像凭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别人就会给你钱。一个毫无商业经验的人,因为做了一个吸引人的商业计划书从而获得大把的资金然后创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近乎是一个商业神话,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极为罕见。当然正因为罕见,近乎神话,所以才会广为传颂,也正因为广为传颂,反而成为误导。为什么我们主张最好不要借钱创业呢?首先是因为难借。因为你没有任何经商的实践,你无法证明你是一个有能力赚钱的人,这时你的商业信用为零,谁会把大笔的钱借给一个不知商场有多险恶的人去冒险呢?其次即使你很幸运借到了钱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这使你的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性逆转,你成了一个负债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负债创业之后首要的问题就是还债,而怎样还,还不还得了是极不确定的。本来创业就是一种冒险,负债创业则是双重的冒险。前一种冒险如果失败了,顶多将你归于零。而后一种冒险如果失败了,你可能会下地狱。因为这时你已经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了。想想你在借钱的时候是怎么和别人说的,而今负债不还,商业信用已经是负数了。在一个商业环境日益规范的社会里,商业信用为负的人只有被逐出商场,想要再开一次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如果你能借到钱,这并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反倒要加倍小心。
绝不要运用你和你的家人在基本生活开支范围内的钱。我们创业从大处讲是为社会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从小处讲,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幸福。而准备创业的时候,不要想成功之后有多美好,而应想清楚一旦失败能否面对。所以吃饭穿衣的钱,儿女受教育的钱,父母养老的钱是绝不能动用的。这违背你创业的目的,本末倒置。以牺牲家人去创业只不过是一场自私的游戏罢了。话说到这里其实是在说有了闲钱你再创业。如果还没有,那就先攒吧。现在经济越来越好,大多数人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积累财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果在这样的全民条件下,还攒不起钱,恐怕你的商业才能是值得怀疑的。当然也有因为陷入困境为求生而创业并成功的案例,但应该说这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
入股创业是可以考虑的。如果自己的钱不多,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出钱入股,共同创业也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做法。但这样做应该摈弃江湖义气,按商业规则办。谁出多少钱,占多少股份,担负什么责任,都要约定清楚,并且履行完规定的法定程序,甚至能否以及如何退出,也要约定清楚。一开始不好意思说,以后就说不清楚了。因为一起创业的人,自始至终,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离不弃的例子也是不多的,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是个例外。
扶持资金
启动资金主要是指创办企业至设立所花费的资金,它至多延伸到生产准备阶段,把第一个商业循环流程的条件准备好。考虑得周全一些的还会把周期时间安排得再长一些。但是如果这就是创业资金的全部,那么初创存活的可能性依然非常渺茫。
正常运行企业的营运资金
如果是一个已经存活并能正常经营的企业,它能持续进行生产经营,产品和服务能卖出去,并及时收回货款,那么它在日常经营中所占用的资金就是营运资金(马克思称为循环资本)。营运资金的主体应该就是流动资金,即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中购买原材料和其他生产物品的资金,生产线上的在制品、半成品和库存成品所占用的资金以及人员工资等。此外营运资金还包括一些其他用途的资金。对一个正常运行的企业来讲,营运资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处在一个良性的运动状态中,在不断地循环,即随着生产的展开而逐步投入,而随着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结束即产品售出而回流并又转化为现金。因此营运资金的占用周期短,规模大体稳定,而且正常情况下可以控制。在企业总的资本构成中,只要专门安排出一笔资金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就可以了。
初创企业的持续投入
一个正常的生产经营循环并不是企业一成立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否则就不需要专门来研究初创小企业的存活问题了,也就不会有企业夭折了。企业在争取存活阶段的资金要求与正常企业运行时的资金安排有很大的不同,弄不清楚二者的区别,是初创小企业不能存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初创企业资金运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没有循环,只有单方向的投入,而且是持续的投入。这里所说的没有循环是从比较绝对的意义来讲的,即只要这个循环是负的,就认为是没有循环。正常经营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循环中投入100万元,当这个经营周期结束时,收回的资金比100万元还要多(包含有利润),这就叫正的现金流。企业马上就可以用这笔回流的资金开始下一个循环。但初创企业必定有一个阶段的经营循环其资金流是负的,投入100万元,循环结束后流回的不足100万元,要开始新的经营循环而且这个循环规模不缩小就要有追加资金投进去,这个追加资金就是持续投入。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更常见的情况是一开始几乎就循环不起来,只有资金的净付出或净投入。譬如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但并没有人找你来做广告;开了一家商店,却没有人来买东西;开了一家旅馆,但没有客人入住;开了一家工厂,却没有人给你下订单;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却没有人让你运货;办了一个网站,却没有点击率;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关门,还得维持着,财务上每天都来找你签字,签的字几乎都是付钱,这就是净付出,就是持续的投入。
持续投入的周期有多长是不确定的。有的材料上建议这个时间安排为三个月,有的建议为半年,还有的说是一年。从创业者或经营者的目标出发,对这个时间应该有一个预期,以便积极安排,全力争取。但是作为一个初创小企业,如果能在一年之内就创造出正的现金流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了。而且即使有了这样的成功,也不宜给予过高的评价,因为在一个季度、半年或是一年这样一个短暂的时间里,企业不可能打造出成熟的商业模式,这时的商业循环还是非常脆弱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打破平衡,一下子现金流又变成负的了。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持续的投入。其实,初创小企业要多长时间才能创造出正的现金流,除了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之外,是非常个性化的。这和一个企业的经营策略、团队能力以及面临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持续投入的资金数量也是不确定的。虽然这也是与行业特征和企业规模有关,与持续投入的时间长度有关,但更多的是与企业的个性化状态有关。企业的经营者应力求有预见,即本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有几个着力点、有哪些固定的持续的投入,这些大致还是可以预判的,因此要力争做到投入有所控制。企业创办初期,“投入,还是不投入,这是一个问题”,这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命题“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基本相同。投入,就要花钱,而这钱能否回来没人知道,而如果不投,企业就会失败,而创办的钱肯定就收不回来了。有时候初创企业失败并不是真的没有钱了,而是这种持续的投入像一个资金黑洞,摧垮了创办者的意志。所以在持续投入阶段的创办者一定要深刻洞察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按极限承受力设置好自己的底线,在这一框架内安排持续投入的几个基本方面,该投入的绝不犹豫,而且力度要够,其他方面则力求节省,有所控制会使资金投入的效果好许多。
持续投入以改善产品的品质
这是持续投入一个最重要的方向。企业是以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你的产品不可能一开始就定型,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必定要经过反复的测试和调试,离开资金的扶持,这个过程不可能完成。这个方向的投入在科技创新型企业里表现最为典型,有时仅仅是一个创意就将企业创立起来了,此后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研发,按设想把产品做出来,看和预期的一样不一样,然后是不断地调整、改进,这就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即使是拿着一个已经开发出来的技术再来创办企业也会要用持续的投入去把产品做出来、做好。做别的行业也一样,如你办了一个旅行社,可是你开发的旅游线路没人报团,你就要去调查分析这条线路存在什么问题,哪些地方要改进,有时你必须重新设计线路,组合进去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景点或项目。开一个饭馆也是一样,你推出的菜式、菜的味道合不合食客的喜好,你也得不断地去测试、调整,如果在这方面不能有一段持续的投入,你的产品质量就难以得到提升、难以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难以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持续投入以开拓市场培养客户
这也是持续投入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向,而且和前者密切联系。前者主要是用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需求以开拓市场。但在一个供给过剩的经济环境里,并不是产品符合需要就一定会被接受,还必须在营销上下工夫,人们有时候把现代经济概括为“眼球经济”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初创企业产出的新产品,几乎是无人知道的,即使被人知道了,要让人家接受也还要很长的过程。所以初创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市场拓展计划,怎样发展客户关系,怎样做广告,怎样参加展会,怎样借助媒体宣传,怎样迅速打开知名度,有什么市场中的事件必须去处理,然后一步一步地投入资金去执行。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的资金一定要有持续性,有钱了做一下,没有钱就停下,然后不知什么时候又再做一下,这样是很难使人家的眼球转过来的。
持续投入以维持日常开支
初创企业最难承受的一种境况就是经营业务开展不起来,但门面还得维持。人员工资要发,房租水电费要交,差旅费要开支,业务接待费也不能少,等等,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开销可能是没有回报的净耗费,也足以摧垮创办者的意志。但是如果连基本的日常开支都没有勇气或没有力量去维持,还谈什么企业发展呢?所以这也是持续投入的一个基本方向。试想,如果为了节约人工而一再削减工资导致骨干业务人员流失,这样企业还能发展吗?夏天房子里很热,可是你付不起电费,把空调关了,这样员工还待得住吗?好不容易有客户来了,可一进来就热得满头大汗,他会觉得你这个企业有实力吗?产品好不容易销售出去了,可在客户那里出现质量问题,要求你的售后服务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可你为了节约差旅费,舍不得买飞机票,让员工坐火车过去,结果姗姗来迟,这样客户会认为你的售后服务好,有诚信吗?
我们不主张表面的奢华,但必需的基本开支也不能省。对内,这开支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并能稳定企业员工的心绪;对外,则是企业形象,是企业实力、诚信、信心的宣示。
持续投入用于各种中介费用
这也是企业初创阶段必须投入的一笔钱。如产品开发成功后要送去作品质鉴定,有的要领生产许可证,软件企业要作软件企业的认证和软件产品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要作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认证,全面质量管理要作全面质量管理的申请评审,也有许多行业要专门申请进入资质的评审,还有很多涉及公共安全的如消防安全审查、食品卫生审查等。这些认证如能通过,就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及某些方面的合法身份。在市场越来越规范、法制越来越健全的背景下,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前所述,初创小企业存活阶段必须把扶持资金放在极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位置上。创业者一定要安排出这笔资金来,不能存侥幸心理。这是一笔战略资金,是你立足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筹码。不同的初创企业由于有不同的个性,其扶持资金的多少、投入时间的长短、投入使用的方向会各有不同,但在初创存活阶段,一定要有这笔钱,也一定会用到这笔钱。很多小企业之所以在初创阶段夭折,并不是它们的经营理念不对、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恰恰在于它们不懂得原来创办企业必须安排这样一笔资金。只要有了这笔资金,即使在商业模式或产品质量上走了弯路,犯了错误,都还有改正的机会。所以扶持资金是初创小企业存活的重要保证。这是亲历者的切身体会,遗憾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所见不多。2000年我国互联网经济第一个高峰阶段,很多初创新经济企业流行的一个词汇叫“烧钱”,这就是在打造成功商业模型过程中的持续投入,烧的就是这里说的扶持资金。当然那时这些企业大都烧的是别人给的钱,后来钱烧光了,企业也就没有了。所以,如果说得简单一点,粗略一点,只要这笔钱没烧完,还敢继续烧,企业就没有完。
救险资金
这个概念就更加很少被提及了,初创小企业不一定会用到这笔钱,但是一旦需要这笔钱了,就一定要有,没有肯定无法应对。
什么是救险资金
当企业遭遇突发性危急情况时能被调用的资金称为救险资金。在守法经营的情况下,企业所遭遇的危急情况或曰危机应该都是经济性质的危机,经济性危机必定需要用经济手段去解决,而货币、资金就是经济手段最集中的体现。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生命体,这个婴儿在出生之后,为了使他健康成长,每天都要给他喂奶,这用的就是扶持资金。但有一天,婴儿突然生病了,就要打针吃药,这用的就是救险资金了。如果把企业比喻为植物,那么在它的生长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各种自然灾害,救险资金的作用就好比是救灾款了。所以扶持资金是初创小企业在正常生长过程中所耗用的资金,而救险资金则是初创小企业遭遇特殊危急情况时需紧急调用的资金。初创型小企业作为一个幼小脆弱的生命,在它的存活阶段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企业争取存活的阶段,也可以说就是应对各种时时可能发生的危机、脱险求生的阶段。在这里也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概括,有救险资金,有可能走出危机,没有救险资金,那就必死无疑。前些年企业界流传的一个理念———“现金为王”,就包含有这个层面的意思。
企业危机种种
危机并不是初创小企业的专利,企业在它成长发展存续的整个过程都随时有可能发生危机,但作为初创小企业,被危机逼近的几率无疑要高得多。
如果是一个高科技公司(其实创办公司来搞新技术研发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在研发过程中发生了方向性的技术错误,用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研发资金几乎用光了,这时才发现其基本方向是错的,必须回过头来重新部署,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危机。这时面临的是收摊不干还是继续重来的选择,企业还有没有重来的资金就会对选择发生重大影响。骨干人员的流失也会引起小企业的巨大震荡,研发的领军人物走了,小企业的人才优势本来就不突出,初创阶段更加不太可能有丰厚的人才储备,如此足以导致企业的核心业务即研发瘫痪。
如果是制造业的初创小企业,将产品生产出来投入市场是其存活最重要的条件。但在初创阶段,产品的质量、市场影响以及客户关系都是非常脆弱的,好不容易将产品销售出去了,不料却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客户要求退货并索赔,但资金链十分紧张的你收的货款早已用掉了,如此就陷入了索赔的巨大纷争之中。或者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重要客户,对方却突然不再向你订货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买家,这也足以使你的产业循环断裂。
如果是服务型企业,如出现服务上的重大质量事故,也足以引发危机。开了一个饭馆,由于卫生没有搞好,导致食品中毒而被追究责任;开了一家旅馆,入住客人由于某些意外而遭受伤害;办了一个客运公司,客车途中发生严重车祸,事先为了省钱,没有办好保险;如此等等。更严重的是此时再经过媒体介入而引发公共关系方面的危机,企业要重整旗鼓必须耗费巨大代价。
债务是引起初创小企业生存危机最常见的现象。由于启动资金或扶持资金准备不足,企业经营不顺,就有可能在与外部经济联系过程中形成各种拖欠。久而久之,欠款越积越多,状况不断恶化,企业甚至就是靠着拖欠在勉强维持,指望有朝一日发生奇迹。但一旦债主上门逼债,甚至进入司法程序遭遇查封拍卖,企业就可能会立即瘫痪甚至死亡。
组织分裂也是初创小企业发生几率比较高的一种危机。起初共同出资创业的伙伴,在企业设立之后艰难求生的过程中对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本来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通过讨论、沟通,能求得一致就好。但有的时候,沟通也不一定有效,当一些人对公司的前景坚定地不再看好,其实是对继续合作不再看好,因此不愿再一起往前走时,组织的分裂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再强大的组织,分裂都是重挫,小企业尤其如此,因为这将导致企业资源的流失,实力大减,甚至因此而夭折。
初创小企业在存活阶段所可能遭受的危机是各种各样的,难以尽述,在这里不可能列全。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分析初创小企业应对危机之道。这里只是说明,初创小企业在作资金准备时必须对救险资金作出安排;缺了这一部分,初创小企业的生存可能会发生很大的问题。
救险资金的筹集和存放
扶持资金是初创小企业在存活阶段必定要投入使用的钱;而救险资金是企业发生生存危机时要动用的钱,如果没有发生危机,就不会用这笔钱,所以救险资金是或许会用到的钱。因此,从企业财务角度来讲,不一定账上一定要放上这笔钱,但是一旦需要,就必须保证立即能筹到。
救险资金必须易于筹集,应使企业的资产结构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应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变现性,如银行存款、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或者是房产等易于变现的资产形式。这样一旦企业陷入危机就可以立即将这部分资产转变为现金去化解危机。
“壮士断臂”是筹集救险资金的一种非常手段,即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变卖公司资产或业务来筹集救险资金以应对危机。虽然这会使公司的实力受到很大影响,但从求生来讲,还是值得的。
救险资金的存放除了要求易于变现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其安全性及保值。由于是用于救险的资金,因此其安全的要求应超过增值的要求。绝不要因为追求增值而去做一些不确定性很大的投资,一旦投资失败,资金或被套牢,或者贬值,本身造成损失不说,致使企业无法去化解危机才是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