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决定机理研究
44881400000002

第2章 前言

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健全,价格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着,地价管理成为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科学有效的地价管理,有赖于准确把握地价的内在决定规律。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土地出让机制变迁和地价大幅上涨给市场稳定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社会对地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科学认识地价决定机理的迫切性。本书从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基于城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北京市土地市场建立以来的微观交易数据,对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决定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本书的研究内容共分为8章:

(第1章)引言。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界定研究对象、关键概念与研究范围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从地价的微观影响因素、地价的时空变化、考虑集聚经济的地价形成、房地产拍卖与价格形成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3章)地价微观决定机理的理论分析。从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单中心城市模型和内生城市模型下的地价决定机理,阐释地价形成过程中的经济驱动力;同时,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对拍卖机制下地价决定机理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为接下章节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4章)北京市土地市场发展与地价形成过程。概述北京市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比不同出让方式下的地价形成过程;基于北京市城八区1993-2007年的地块出让数据,对土地市场的时空演变进行现实判断,并对地价的空间分布进行拟合与分析。

(第5章)基于单中心城市模型的地价决定机理实证研究。利用北京市城八区1993-2007年土地协议出让的微观数据,基于Hedonic模型的思想建立地价决定模型,检验城市经济学理论对地价影响因素及地价时空变化的基本预测是否在中国新兴土地市场中得到验证;在此基础上,构建地价的时间和空间价格指数,对地价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

(第6章)基于内生城市模型的地价决定机理实证研究。简述北京市办公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利用北京市城八区1993-2004年办公用地出让的微观数据,建立集聚经济作用下的地价决定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地价的决定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集聚经济作用下城市经济中心的形成过程。

(第7章)基于拍卖理论的地价决定机理实证研究。描述北京市土地招拍挂市场的基本情况;利用北京市2005-2007年招拍挂出让地块的信息,建立土地竞买价格决定模型,揭示地价形成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机制设计对地价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土地竞买溢价和开发企业的过度竞买行为进行分析。

(第8章)结论与应用建议。总结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进一步阐释实证结果的政策内涵并提出现实应用建议,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书对已有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系统搭建了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决定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地价将城市经济活动的行为动机与土地利用模式相关联起来,是研究城市问题的媒介。但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对地价决定机理的分析角度也各异。本书综合考虑经济力量和机制设计对地价形成的影响,系统搭建了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决定机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从经济力量驱动的角度,本书基于城市经济学中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两大理论——单中心城市模型和内生城市模型,对地价微观决定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此外,为加强理论分析框架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本书结合中国土地市场的现实背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阐释了地价的微观决定机理,从而构建了全面审视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决定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

2)建立了从集聚经济角度解释地价决定机理的思路与方法

21世纪发展起来的内生城市模型放松了单中心城市模型中对就业中心外生性的约束,假设企业和家庭可以在城市空间中进行自由选址,从更现实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阐释,同时为解释地价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目前对该理论的基本推断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还很鲜见。本书借助于内生城市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了集聚经济作用下的地价决定模型,为解释城市土地价格的决定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本书将城市经济活动与土地开发模式相结合,通过引入有效描述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现象的度量指标——区位潜力变量,对城市不同区位集聚经济的大小及时空变化进行度量,从而建立了一种从集聚经济的角度分析地价决定机理的实证研究方法,同时,也为通过地价的变化来研究经济活动之间的集聚经济的大小和作用范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丰富了拍卖理论在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应用

由Vickery于1961年提出的拍卖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开创了先河。拍卖理论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条件下,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来实现目标方程的最优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房地产市场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不活跃的特征,为拍卖理论的应用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但拍卖理论在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土地市场而言,拍卖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研究价格微观结构特征的机会,本书将拍卖理论应用于地价决定机理的分析中,并进一步提出从市场价格发现与开发企业过度竞买两个方面对土地竞买行为进行分解的方法,丰富了拍卖理论在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应用。

4)揭示了新兴土地市场中地价的时空变化规律

迫于数据获取性的局限,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动态的角度对地价决定方程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不多。本书借助于中国土地市场快速发展的契机,首次利用翔实的地块微观交易数据,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地价决定方程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已有的研究发现提供了来自新兴市场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