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价值10亿的教育课
44879400000019

第19章 这才是最聪明的父母(2)

“下狠心”需要全家人配合,不能爸爸下狠心了,妈妈袒护;也不能妈妈爸爸都下狠心了,爷爷奶奶袒护,一定要形成全家一盘棋的思想,让孩子找不到“救命草”。

“下狠心”并不是不帮助孩子,关键时候,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家长必须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

专家提示

“下狠心”正是让孩子真正成长起来,让孩子独立起来,如果家长总不敢下狠心,将来受罪的可能还是家长。

4.不要凡事都“配合”孩子

家长关心孩子,并不是什么都要配合孩子。有的家长不理解“配合”这两个字的含义,盲从地应从孩子,盲从地服从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比如,有的孩子爱看电视,甚至吃着饭看电视,不良习惯都需要家长批评教育,帮助孩子及时改正。有的家长怕孩子受委屈,就违心地允许,其实就等于配合了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一定要知道不配合孩子的重要性。

比如,孩子没有认真写作业,在那儿乱玩,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再提出一些条件来,家长就不应该去再配合他了,让孩子知道没做好该做的事,家长是不配合的。

比如,有的孩子希望家长帮他做事,可是他自己却做不好自己的事,心想:反正家长也不说我,也不管我,我就不写作业;我想吃什么,家长肯定给我买;我想看什么,家长也给我买回来;我想玩什么,家长肯定同意,这么发展下去,孩子就没有约束力了。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听话,就是因为家长盲目地配合孩子,盲目地服从孩子,导致家长在孩子心中没有地位和尊严了。希望孩子成功,就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有个好的行为准则,让孩子有好的时间观念,通过巧妙的不配合,让孩子受到惩罚,孩子就会明白一些事理,让孩子知道如果没有时间观念,爸妈就不配合我;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妈爸就不配合我,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孩子让家长配合,家长要有条件、有原则地配合,在配合这两个字上,家长应该多动脑筋,不是盲目的服从。

专家提示

不配合是教育孩子一种好方法,要巧妙地运用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引导、鼓励孩子自己走到成功的台阶上去。

5.学会跟孩子“辩论”

要想让孩子成功,家长就要学会跟孩子辩论,其实家里有辩论的气氛非常好,辩论会让孩子思维敏捷起来,让孩子语言流畅起来,让孩子说话有逻辑性,让孩子看问题准确,这是成功的基础,更是成长的需要。

在一个中学生的辩论大赛上,获得辩方冠军的学生显得特别自信,记者问他有什么经验没有。他说:“除了同学配合,老师教育以外,关键就是从小得益于父母经常跟我辩论。我们家吃饭的时候就是一个辩论会场,国际形势、心理问题、经济问题、菜价高低、教育问题,考大学等问题都辩论,遇到什么问题就辩论什么。辩论没有人格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辈分之分,完全是单纯的辩论,越辩论,我就越爱说话,看问题越准,逻辑性越强。为了辩论取得主动权,我自己去读书,有时候为了辩论过爸妈,我就偷着去看有意义的书,掌握一些知识,有时候还去问老师、同学,所以我的知识越来越宽,越来越敢说话,后来我爸妈真的辩论不过我了。有时候我爸妈不懂的历史知识,我能说出来;有时候我爸妈糊涂的东西,我能给他们说清楚。后来在学校参加辩论选拔赛,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我都是能够以很好的成绩进入候选人名单,这次得冠军也是如此,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结果。”

学生的话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让孩子成功,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辩论,大胆地开家庭辩论会,在宽松的氛围当中,启迪孩子的思想,让孩子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都提高。

辩论的内容不要单一,要宽泛一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辩论不是吵架,双方不能闹矛盾,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观点不一致就不欢而散,家长更不能吹胡子瞪眼睛,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家庭辩论会持久地坚持下去,可以规定时间,每周几次,一次多长时间,最好有辩论记录,或者录音,以便日后整理使用。

专家提示

辩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勇敢地去辩论,在辩论中提高才学。

6.善用“旁敲侧击”去激励孩子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学会运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很重要,现在很多学生有想法,有想法但他不去做,或者有想法后,觉得做不了,这就需要家长认真思考。此时,家长要学会引导,运用“旁敲侧击”法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激励孩子去实践。

“旁敲侧击”也就是“激将法”,就是激励孩子去实践。有的孩子是“顺毛”的,你顺着他,他高兴,呛着他不行;有的孩子是“倒毛”的,必须呛着他,他才去干,根据孩子特点,恰当地运用“旁敲侧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搞科技发明的高中生,最后被保送到一所着名大学去了。他在初中阶段就喜欢发明,有一次他听老师讲,现在大街上汽车尾气危害严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尾气中的铅,当铅的浓度高了以后,孩子吸进肺里,会导致孩子不聪明,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如何测量出铅的含量来呢?老师号召学生们多动动脑筋,搞搞发明。这个学生爱动脑筋,知道铅危害这么大,决心做一个铅浓度测量仪。他主动把想法告诉爸妈之后,爸妈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怕困难的情况,就运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说:“你干不了,你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咱们还是多睡会儿觉吧。发明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搞铅探测很难,涉及到图纸、电子测量、空气测量和数据分析,好多事情要做。你不行,你没有耐力,不是爸爸妈妈瞧不起你,你干点别的行,干这个因为你没有耐心,肯定干不了,算了吧。”孩子一听,顿时来劲了,一拍胸脯说:“我是个男子汉,一定能成功,你们放心吧。”爸爸妈妈说:“那我们打赌,你要是能坚持下来,爸妈就服气了。”孩子与爸妈打赌了。从此,孩子除了学习以外,就找学校的物理老师研究铅怎么探测,又到科技馆去参加了科技馆的少年班,研究了110次试验均失败了,到第111次,这个孩子发明的铅浓度探测器终于成功了,最后获得了金奖。

如果家长不运用“旁敲侧击”法的话,孩子可能会半途而废,不会走到成功那一步。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针对孩子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孩子属于激励型的,你就大胆地激励他;孩子属于“呛毛”型的,那你就大胆地“激将”他。

运用“旁敲侧击”法要掌握火候,火候不合适,起不到效果,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使用。

家长在运用“旁敲侧击”法激励孩子前,应该分析孩子的想法与行动是不是可行,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是正确的,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属于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千万不要乱“旁敲侧击”,以免让孩子走弯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运用“旁敲侧击”法激励孩子以后,不是撒手不管孩子了,要在可能的前提下,征得孩子同意,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完成创造任务。

专家提示

“旁敲侧击”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地加以运用。

7.家长也不妨当当“学生”

好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盛气凌人,一言九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往往是孩子刚说一句话,家长给他说十句话,弄得孩子有想法也不敢说了,有思想也不敢跟家长谈了,所以家长学会当学生很重要,有利于融洽关系。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家长千万别认为你是家长就一定会比孩子强,其实在很多学习科目上,有些家长还真不如自己的孩子。现在确实有的科目拿给家长看,家长不一定会。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谦虚一些,学会当学生,善于倾听孩子的话语,甚至还要主动问孩子问题,这样就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心情放松,促使孩子主动去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在某些方面自己也能“教育”家长了。孩子有了这种概念以后,就能提高自信心,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明白学会当学生的重要性。

小明今年14岁,喜欢写诗,诗歌写得特别好,还发表了好几本诗集。为什么小明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其实就是家长愿意当学生。小明几岁的时候,每次写完一首诗,就给爸妈念,爸妈听得可认真了,连声说诗写得好,有感情、有想象力……爸妈为了鼓励小明,为了让小明成才,就认真地听小明说,诚恳地与小明交流,问小明为什么写这首诗,写这首诗的出发点是什么,要想表达什么意思,越问小明问题,小明越高兴,越高兴越想写,最终完成了几万首诗。

小明的家长是聪明的,可是我们很多家长,不愿意听孩子说,更甭说当学生了。如果听孩子说都不愿意,孩子成功的机会可能会让你给挡住了。

因此,家长希望孩子成功,就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让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充分满足,孩子就会越来越愿意学知识,这样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后劲十足,会越走越远。

家长学会“当学生”要有一种宽广的胸怀,要有甘愿当人梯的精神,乐观地面对孩子。

其实,要想让孩子成功还有很多种办法,家长要记住学会当学生、装听不见、装看不见,学会大智若愚,学会跟孩子配合,学会跟孩子不配合,学会鼓励孩子,学会“激将”孩子,根据孩子的性格,科学教育孩子,才能引导孩子迈上成功的台阶,实现人生价值。

专家提示

家长学会当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家长大度,需要家长智慧,需要家长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