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险腊子口是进入甘南的关键性的一仗。腊子口是通往岷县的一个奇峻的隘口。这一仗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决定打的。并以毛泽东、聂荣臻和林彪联合署名,在9月16日发了一个电报告诉彭德怀同志。电报开头就说:“根据二师报告,腊子口之敌的一营据守未退,该处是隘路,非消灭该敌不能前进。”随后,一军团的几个领导干部,即根据毛泽东同志下达的决心冒雨赶到二师去,请师长陈光政委肖华连同四团干部,一边看地形,一边研究打腊子口的部署。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则驻在朵里寺等待消息。
16日这一天,四团还没有到达腊子口,在路上就打了两仗。打的都是鲁大昌十四师派来堵击红军的,它的两个营都被我们打垮了,消灭了它一部分。
下午4时,四团先头营开始在腊子口接敌。部队在腊子口外,边看边惊叹腊子口真是一处天险。要北上,非走此山口不可,别处无路可走。没有想到在甘南这黄绿相间的漫漫土山中,居然有此险峻地形。口子很窄,只有三十来米宽,仿佛这原先本是一座大山,被一把巨斧劈开了似的。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中间还有一条咆哮奔腾的河流,称为腊子沟,水深流急,河上架有一座木桥,桥头筑有碉堡,这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敌人在这里布置了两个营的兵力。山坡上还修了不少碉堡,仅在右岸半山峭壁的碉堡中,就有一连兵扼守。山口往里,直到岷县,有纵深配置。敌十四师师长鲁大昌的四个团都驻守在这一线。四团当时决定,正面由杨成武政委指挥,用一个连从正面进攻,夺取木桥,猛攻隘口,另派两个连,由团长王开湘率领沿右岸的峭壁迂回敌人侧后奇袭敌人,达到全歼敌人占领隘口的目的。他们的作战方案被批准了。
黄昏前,迂回部队已动员完毕,不用说同志们该多高兴了。他们和侦察连的同志组成一个整体,并且集中了全团所有的绑腿,拧成了几条长绳,作爬崖之用。勇士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背挂冲锋枪,腰缠十多颗手榴弹,在王团长的率领下,开始渡腊子河。
开头,试图徒涉,但下去两个人,还没到河心,便被水冲走,喝了几口水才被救了上来。于是,大家只好用几头骡子来回骑渡。
人多时间紧,他们又想了个办法,砍倒沿河的两棵大树,叫它倒向对岸,一下子就添了两根独木桥。
几百人渡过去,太阳已经落山了。
还是苗族小战士“云贵川”捷足先登,将随身带着的长绳,从上面放下来,后面的同志一个一个顺着长绳爬上去。
天已经擦黑了,他们往上爬呀爬,不停地爬着。渐渐地看不到人影了,只是偶尔传来小石子滚落下来的响声。
正当团长率领迂回部队渡河、攀登时,杨成武又跑到担任突击的六连进行了紧急动员。
二营六连原属四方面军二九四团,是由1个营缩编而成,过去开辟四川“通、南、巴”根据地,进军川西北,打过许多胜仗,有着光荣的历史。编入四团以后,表现一直很好,特别是与原四团的同志,团结得非常好。二营营长张仁初、副营长魏大全同志做出了表率,三个连队都很突出。他们与一、三营亲密无间,互相帮助。眼下,六连能够也应该在巍巍的腊子山麓,汹涌的腊子沟畔树下他们的历史丰碑!选择突击连的时候,杨成武和团长意见一致。
……
杨成武部署完毕,又去看了看右边的陡壁,参谋长李英华同志正在指挥迂回部队有条不紊地攀登山峰。哗哗的水声,急骤的枪声掩护他们的行动。
王开湘同志短促的声音,从河对面传过来。
侦察连上去了,一连长毛振华同志带着一连上去了,二连上去了……
我仰视山顶,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现在那个立下特殊功勋的苗族小战士正在顶峰帮助后面的同志攀登。
迂回部队上去了。于是,按照计划,为了麻痹敌人,六连从正面向敌人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那20个突击队员在连长杨信义、政委胡炳云的指挥下,以密集的火力作掩护,手持大刀和手榴弹,悄悄向隘口独木桥边运动。狡猾的敌人,凭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炮楼,有恃无恐地躲在工事里一枪不发,等到战士们接近桥边时,就投下一大堆手榴弹,向红军反击,一团团的火光在隘口翻腾飞舞。
突击队员们见此情景,急得直冒火,待敌人的手榴弹一停,又冲了上去。但几次冲锋,都没成功,先后伤亡了几个同志。
“打,不让兔崽子抬头!”年轻的一排长,见冲不上去,便命令机枪手狠狠射击。机枪喷出的火舌映红了半边天,激烈的枪声在山口震荡着,子弹打得敌人阵地上的岩石直冒火星。但是,仍压不住敌人。就在红军突击队前进的道路上,敌人投入的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爆炸着。
杨成武又组织人员,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喊道:
“我们是北上抗日的红军,从你们这里借路经过,你们别受长官的欺骗,让路给我们过去吧!”
“赶快交枪,交枪不杀,还发大洋回家!”
顽固的敌人,不管红军怎么宣传,还是骂红军,并吹牛说:“你们就是打到明年今天,也别想通过我们鲁司令的防区腊子口!”
敌人的谩骂与手榴弹的还击,激怒了红军的勇士,他们纷纷要求再次冲锋,而且立誓:“天明前一定拿下腊子口。”
毛主席和军团首长这时又一次派人来前沿了解情况,问突击部队现在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困难,要不要增援。
上级首长的关怀,激励了战士斗志。杨成武和营干部一起分析敌情:已经打了大半夜了,再有三、四个钟头天将破晓,鲁大昌拥兵五、六个团在岷县县城,只隔着一座大山,敌兵力比我们的要多得多,如若延迟下去,鲁部真的倾巢增援,他们几个钟头就能赶到,那局面将更严重。可是上山的那支迂回部队,仍不见信息,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也还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王开湘同志他们一定也遇到了困难。但是眼下时间紧迫,任务逼人,不能再拖下去了。
大家统一了思想,便重新组织火力与突击力量,再次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可是,接连攻了几次,还是接近不了桥头。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一个个在地上乱滚,炸裂的弹片在桥头30米内的崖路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有的地方,没有爆炸的手榴弹已经堆起一层了。杨成武命令六连不要再继续强攻,只进行牵制性的战斗,等待迂回部队到达预定位置发出信号后,再一齐向敌人来一个总攻击。
3点前,全团饭后进入总攻位置。杨成武遥望河对岸山那边,急切地盼着王团长发来信号,为了万无一失,让参谋长李英华同志指定三个通信员专门了望右岸悬崖上空。
怀表上的指针指向3点,杨成武睁大眼睛注视着天空,但是不见一丝信号的踪影。
……
正当杨成武万分焦虑与盼望之际,右岸高峰上面突然升起一颗红军信号弹。“信号弹!红军信号弹!”杨差点喊出声来。
紧接着又升起一颗绿色信号弹。
一红一绿就是规定的进攻信号。啊,红色、绿色的光芒,透过拂晓的薄雾,照亮了桥这边每个红军战士的心。
“王团长的信号!”
“迂回部队胜利到达预定地点!”
战士们顿时欢腾起来。
“发信号弹!”杨成武命令通信员。
“通、通、通!”接连三发红色信号弹射向天空。
3颗信号弹仿佛3颗红星在拂晓前的茫茫晨雾中闪耀着光辉。与那一红一绿的信号弹交相辉映。
“总攻开始了!”战士们欢呼。
“最后的一击盼到了!”杨成武松了一口气。
这时山上山下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
只见六连的同志,抡起大刀,端起步枪。在敌人中间飞舞、猛击。右面悬崖上的部队在王团长指挥下,看准下面没有顶盖的炮楼和敌人的阵地,扔下一个接一个的手榴弹。所有的轻机枪和冲锋枪也一齐开火,直打得敌人喊爹叫娘,没死的抢着爬出炮楼,战士们哪里肯让他们逃掉,回答他们的是更狠更准的射击。
晨曦中,总攻部队开始过河了,全团的轻、重机枪也一齐向隘口炮楼逃出来的敌人扫射。六连的同志更是威风,现在连步枪也不用射击了,一个个身背马枪,抡起雪亮的大刀,冲向独木桥,向敌人左砍右杀,只看到峡谷里刀光闪闪,鲜血四溅。没用多久,红军就抢占了独木桥,控制了隘口上的两个炮楼。杨成武见初战获胜,便命令总攻部队分兵两路,沿着河的两岸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
杨成武与部队一起跨过小桥,正贴着崖脚的小路往里冲,突然有人喊道:“政委”。
一看,路边,与小路平行地躺着通信主任潘锋同志。他的腿上被血染红了,杨感到奇怪,负责发出信号的潘锋同志怎么躺在这里,右边是悬崖,迂回部队已穿过山梁向北压去,没有、也不可能从这里下来呀?他来不及多问,只听潘锋说,冲锋时从山顶上掉下来了。他伤势不轻,杨叫卫员马上急救,并指出担架队一定要把他抬上。
见到潘锋同志,杨成武不由地想到,为什么他们不能早一点给我们发信号呢?经了解,才知道:
原来,毛振华同志率领一连先爬到山顶,只觉到处都是悬崖陡壁,找不到往前和往左的去路,为了寻找道路,可又不能照明,只好摸着黑找。他,一个突破乌江的英雄,便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在前探路,哪知,一步踩空,摔进一个深坑,头部碰伤,但他不顾伤痛,毅然奋斗不懈,最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出击的道路。然而,这却整整花去了大半宿的时间。
经过两个小时的冲杀,红军突破了敌人设在口子后面三角地带的防御体系,夺下了一群炮楼,占领了几个敌人的预设阵地和几个堆满弹药、物资的仓库。全团一边作战一边就地补充弹药,随后向敌人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敌人退至峡谷后段的第二道险要阵地后,又集结兵力,扎下阵脚,顽固抵抗,企图等待援兵到来之后一齐向红军反扑。被红军迂回部队截断的一营敌人,这时也疯狂地向红军射击。杨成武立即命令第五连配合崖顶的一、二连,消灭这股敌人。经过连续冲锋,部队把他们压到悬崖绝壁上,随后就缴了他们的枪。与此同时,我们还集中其余所有的兵力向敌人的第二道阵地冲击。在我炮火、机枪的猛烈射击下,经过二营近1小时的连续冲锋,敌人终于全部溃败了。红军便全部占领了天险腊子口。
这时,溃败的敌人在长长的峡谷里点起了火,由于沟的两侧荒草遍地、古木参天,火乘风势,烈焰腾空,致使噼噼啪啪之声遍山崩响。勇士们仍在追击。他们从忽闪忽闪的火舌之间跑过去,不给敌人一点喘息的机会。
残敌向岷州方向败退了。杨成武立即命令第二营、第三营跟踪猛追。一营和侦察连虽爬了一夜悬崖峭壁,又连续打了好几次,连口饭都没吃,也不肯歇一会,仍继续参加追击……
红军追出峡谷不远,敌人又以大刺山那十里高的山峰为依托继续顽抗,并用密集的炮火轰击红军,企图掩护其主力逃脱。部队便立即分兵两路,从大刺山的两侧插过去,怎知敌人一见红军向他侧后迂回运动,立即恐慌起来,掉头就跑。
战士们加快步伐,追击到大刺山下,敌人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已逃得无影无踪。这时,战士们碰见了几个汉族乡亲。这是红军进入雪山草地后,3个月不断第一次见到能互通语言的老乡,真是乡音倍亲,喜出望外。他们听说是红军,是穷人的部队,看到战士们的态度很好,非常高兴。杨等向他们询问逃敌的去向,他们有声有色地说:“鲁大昌的兵像一群丧家狗,向大草滩跑去了!”并告诉红军去大草滩的路线。杨等向他们道谢,送给他们一些刚缴来的衣服、白面后,又向大草滩追去。
逃敌后卫的1个营到了大草滩后,满以为天黑了,离腊子口已有几十里,红军经过一场激战,再也不可能追来了。哪知他们刚要住下,先头营便赶到,发起了冲锋,直打得敌人乱跑乱叫,死伤满地,东逃西窜,惨败不堪。侦察连又连夜插向岷州,占领了岷州城东关,甘肃之敌,大为震动,以为红军一定要马上打岷州城了。但次日杨成武却接到军委的命令,要部队挥兵东去,乘胜占领哈达铺,至此,腊子口一战结束。
腊子口一战,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显示了红军战士智勇双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雪山草地的罪恶计划。从而,它也就永远留在了每一个红军战士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