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海战篇
44859100000019

第19章 北角大海战(2)

3.被困布勒斯特

1941年5月24日清晨,“俾斯麦”号战列舰一阵排炮把英国“胡德”号战列舰炸断成两截后,马上遭到整个英国海军的围捕。5月27日,“俾斯麦”号一沉没,“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就成了英国海空军关注的焦点,再想闯入大西洋耀武扬威已经不可能了。驶入布勒斯特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以及原停泊在港内的“欧根亲王”号很快就成为笼中之兽。英军驻直布罗陀的H舰队和驻苏格兰的本土舰队早已作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可以出发截击妄图出港的“沙恩霍斯特”号舰。尽管德军有数百门高射炮时刻对空警戒着,上百架战斗机昼夜在港口上空巡逻,还让发烟船布下重重灰色烟幕,但对蜂拥而至的英国轰炸机仍然防不胜防。

德国3艘重型舰被困布勒斯特,令希特勒非常恼火,他给了雷德尔及其舰队两条路,让其自行选择,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要让3艘德舰重返德国。“三头狗”欺敌计划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7月23日,加装完高射炮,重新换了新型发动机的“沙恩霍斯特”号开出船坞准备试航,立即遭到英军的轰炸。5枚炸弹钻进船舱,尽管两枚未炸,但另三枚却造成严重破坏,船舱进水300吨。“沙恩霍斯特”号带着这300吨海水,慌忙返航,途中又遭轰炸,不过,时运不错,这次没被一枚炸弹命中,最后,它如一头受伤的野兽狼狈地返回船坞。

希特勒对三舰的所为非常不满。而此时,德军已大举入侵苏联,希特勒凭直觉判断盟军可能会在挪威登陆,策应苏联战场。为此,他打算将所有的海军力量都集中在那里。于是首先命令3艘德舰冲破封锁,返回德国本土基地。

1942年1月12日,希特勒给了雷德尔和战列巡洋舰队司令西里阿克斯海军中将两种可供选择的北上航行方案:一是绕过英国、爱尔兰的西航线,一是穿越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的东航线。实际上,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案都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西航线航渡时间长,而且得不到德国空军的掩护,易受英国H舰队和本土舰队的全力围捕,很可能会落得与“俾斯麦”号相同的下场。而东航线也并不保险,尽管有空军掩护,但是狭长的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遍布地雷,英国一侧的海岸炮台、海空军基地比比皆是,强大的本土舰队又卡在北海出口,风险大得难以设想。但是希特勒只提供了这两种方案,就是风险再大也得择其一而行之。更何况希特勒还送给他们一句鼓励:“我一生中大多数决定都是冒险的,好运只跟冒险者走。”军令如山倒,将领们敢不执行?

一番推敲之后,雷德尔和西里阿克斯选择了东航线,打算从英国海军的鼻子底下突破海峡封锁——也许是那次从英国人眼皮底下逃走的经历给了他们无比的勇气。德国海军将此次行动的代号定为“三头狗”,意即一个人干成众人认为根本做不到的事。

“三头狗”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的突然性。德军为了严格保密,制定了欺敌计划。他们首先散布消息说,布雷斯特的舰队要开往大西洋甚至太平洋。德军电台不断拍发假电报,西里阿克斯故意在巴黎预定了大批热带军服和低纬度遮阳眼镜。德国空军也做了大量的空中支援准备,将整个航线划分为三个区段,第2和26两个航空大队全部投入作战。各区段的机场配备了相应的地勤人员和设施,以保证飞机在着陆后半小时内加油挂弹重新起飞。

1942年的1月底和2月初,三舰和战斗机部队进行了8天小规模的配合训练。为扫清航线上的障碍,80艘德国扫雷艇1个月内共扫出98枚锚雷和21枚磁性水雷。鉴于气象情况的重要性,西里阿克斯还专门派出了气象潜艇收集海峡区的天气、水文和潮汐资料。最后,“三头狗”计划定于2月11日付诸实施。那么也就意味着北角海区内将会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4.拼死逃回德境

尽管德军的这次行动布置得甚为周密,但英国皇家海军也并不是好惹的。所以德国的“三头狗”行动最终是以姊妹舰受创逃离而宣告结束,德国仍然没有占到便宜。

1942年2月11日,在戒备森严的布勒斯特,淡水、燃油、弹药和食品被悄悄送上军舰。一大批法国卡车奉命开动发动机,在震耳欲聋的马达声中三舰开始试舰。德国海军军官同时还向布勒斯特市社会名流发出12日举行盛大宴会的请柬。黄昏时分,一大群水兵还在大街小巷装成醉鬼,井大声讲着酒话。夜幕降临,西里阿克斯向设在巴黎、基尔、李托奎特、克恩、西弗尔的海军和空军区段司令部发出密码电报“一切准备就绪。”晚上8时30分,“沙恩霍斯特”号起锚缓缓开出港口,“格奈森瑙”号尾随其后。“欧根亲王”号因多日卧港,锚链起了一半就卡住了,性急的舰长林克曼海军上校下令砍断锚链。由于雾重天又黑,“沙恩霍斯特”号舰出港不久就迷失了方位,也找不到特设的灯标船。舰长霍夫曼海军上校只好靠耳朵听邻舰的发动机声和海岸回声来进行编队。此时,英国轰炸机又来到布勒斯特进行每天例行的轰炸。德舰队立即返回港口,集中大小炮进行对空射击。他们还故意打开探照灯,造成三舰仍在港内的假象。拖延了两个小时之后,舰队才重新出港。经过一番努力,舰队总算克服了初期的混乱,三舰均达到了31节的最高航速。舰队的上空和旁侧,都有德国事先设置的护航队。所有的电台一时间全部保持静默。舰队悄悄航行了一夜,英国人却什么都没发现。

2月12日晨8时50分,德舰队绕过了科汤坦半岛的阿格角。顺风顺潮,竟让舰队把拖延了的2个半小时航程追了回来。德国空军通讯技术部队成功地组织了对英国沿海雷达站网的大规模干扰,致使英军雷达兵对荧光屏上的大片耀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10时14分,舰队驶过塞纳河口,接近多佛尔海峡。10时14分,一架英国侦察机发现了舰队的行踪,并马上向基地拍了电报。但是那些愚蠢的英国高级指挥官竟一致以为是侦察员看花了眼睛,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德舰居然会冒险走这条绝路。德国人可是占了大便宜,西里阿克斯本以为好运到头了的,谁知在这紧要关头,英军又给了他们绝好的机会。行到海峡水浅处,德舰队被迫减速行进。11时25分,舰队进入多佛尔海峡最窄处,此时天又下起了小雨。途经布格涅附近时,又有15艘鱼雷艇编入舰队。德军的电子对抗也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没过多久,设在多佛角的英军炮台就发现了德舰,海岸炮开始怒吼。英国5艘鱼雷艇在烟幕的掩护下向德舰队首次发起攻击,但很快就被德驱逐舰所击退。被迷惑了17小时之久的英国人终于清醒过来,英国首批6架鱼雷机马上出现在海峡上空。一时间,空中全是烟团和飞舞的钢铁。不幸的是英机领队皇家空军埃斯蒙德少校指挥的“剑鱼”式鱼雷机还未及投弹便被击落。仅有2架飞机投下鱼雷,但全被德舰躲过。被德军弄得晕头转向的英军司令部最后只好作出痛苦的选择:倾尽一切可用的飞机,全力阻截德舰。于是双方的飞机在空中展开了大战。英军先后共动用各类型轰炸机550架,另有15个战斗机中队为他们提供护航和辅助性攻击。但由于准备不足,云低雾浓,德军海空军阻击凶猛有效,英军竟然只有39架轰炸机对目标进行了实质性攻击;扔下的4000余吨炸弹无一命中三舰,全部成为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