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第一政绩
44854700000015

第15章 逐步升级

丁小卫回到乡里,重新琢磨大道汽车工业城的事,觉得既然地级市如此重视招商引资,既然马跃进高度重视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他丁小卫就没有不重视的道理了。他非常清楚,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偏颇,也必然具有它的公正性。地级市委的文件不一定符合每一个领导干部,有招商引资实绩的领导干部也未必都能得到提拔重用,但是,肯定会有人从中受益。那谁会受益?当然是符合条件的人。这是起码前提。丁小卫新官上任,比起那些差不多熬成精的党委书记来,如何显山露水,怎样出类拔萃,不剑走偏锋,不找到终南捷径,甚至说不搞点歪门邪道,怕是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什么走水路奔小康,见鬼去吧。他只有把它当作中心工作亲自抓在手上,才能体现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他决定把乡里全面工作暂时交给乡长代管,自己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项目,把大道汽车工业城真正作为第一政绩工程,一鼓作气促上马,变成湖滨乡真正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他知道现在只是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更加艰巨的工作还在后头,甚至依然认为大道汽车工业城是子虚乌有的,但他不能不当事来办。他想起对上访农民的承诺,不动他们的土地,看来不可能,要上项目就必须先打土地的主意,否则汽车不能在空中楼阁中诞生。不过,一切暂时都还是纸上谈兵。丁小卫召开乡两套班子会议,讨论大道汽车工业城建设用地问题。会上,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形成共识,先做一张汽车工业城规划图,一方面有利于领导视察,群众参观,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客商信心。非常遗憾,湖滨乡找不到一个会规划汽车工业城的人才,丁小卫只好到市城建局找一家工厂的平面图放大处理,作为大牌子下面的映衬,支在一块稻田地头。丁小卫站在规划图前,把心中的工程一期二期以及远期一一告诉胡艳艳,胡艳艳又用她那甜美的普通话流畅地表达出来。可以说,丁小卫这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面对可能成为工业城的农田,丁小卫充满信心地说:“我不相信争不过黑山市。”但胡艳艳的兴趣不在竞争,而在对富人的神秘向往。她心里有好多疑团,比如有那么多钱造汽车的人是不是三头六臂?那么多钱他怎么花?是不是像她听妈妈说过的,人一有钱就成烧包鬼,早上喝豆浆,喝一碗倒一碗,中午吃红烧肉,吃不完就喂狗?他住的屋子是不是装满了钞票,天天没事数钱玩?有那么多钱他会有几个女人?如果是一个女人,那他挣那么多钱还有什么用,不是白活了?如此等等,胡艳艳对这些东西充满好奇。

“表哥,你说关老板他长得什么样?”丁小卫说:“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天吃三顿饭,跟你我一样,人吧。”“不可能,你这么多年不吃不喝能赚那么多钱吗?”胡艳艳每月工资除去化妆买衣服,所剩无几,有时捉襟见肘,等米下锅,就愁没钱用,对一些有钱人总是觉得不可思议。丁小卫不喜欢谈钱,他说:“好多人的钱来路不正,不干净,没什么好羡慕的。”“别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还是有钱人日子好过,心想事成。”“钱会使人变坏,你没听说过?”“那是你们臭男人有钱才变坏的。”胡艳艳跟丁小卫说话可以有点儿放肆了。丁小卫无心跟胡艳艳讨论钱的问题,他一门心思、挖空心思要把关明雷弄到湖滨乡来投资,注意,是湖滨乡,不是白水市,作为一个乡的头头,他有责任、有义务把湖滨乡经济搞上去。他和关明雷保持热线联系,几乎一天一遍给关明雷打手机。正当丁小卫紧锣密鼓运作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时,地级市也在快马加鞭促进这个项目早日上马,不是电话催要项目进展情况就是要投入到账资金落实情况,弄得丁小卫应不暇,专门叫胡艳艳负责对上报情况。丁小卫像一头牛,埋头耕地很卖力,可鞭子不时打在他身上,打得他心里好疼。这天,左逢源又打电话给丁小卫,说:“地级市的督查组到了,马市长正陪着往你们乡赶,专门去看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进展情况。”估计时间还早,丁小卫把乡两套班子全叫到现场,他先叫胡艳艳试讲一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胡艳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面对这些日子朝夕相处的乡级领导,落落大方,声情并茂地开始试讲。胡艳艳普通话音色甜润‘流畅生动,人又长得漂亮,很有冲击力,又是丁书记表妹,全乡干部听完没一个不满意的。丁小卫表示满意的同时,要求胡艳艳高标准严要求,超水平发挥。他接过胡艳艳手里的指挥棒,做了一下示范,说:“面向领导,手指图板,要说到哪指到哪。哪里是现代化的厂房,哪里是生产线,哪里是试车场,要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丢下胡艳艳的解说辅导,丁小卫又站到远处从外人角度观察一下。他感到,大道汽车工业城虽是纸上谈兵,但看了振奋人心——背景板就斜靠在大牌子下面不远处的地方,作为近景,远近结合,立体包装,大道汽车工业城跃然纸上,其它内容则在漂亮的胡艳艳漂亮的普通话里。这时,马跃进打丁小卫的手机,只说一句话:“我们快到了。”就关了手机。丁小卫立即进入紧张状态,带着乡里的两套班子自动列队,庄严地等候在大道汽车工业城边,远远看见砂石路上卷起滚滚砂尘。一队轿车倒不像是滚滚砂尘制造者,而是从弥漫的风沙中穿行,在丁小卫他们面前停下。丁小卫他们立即淹没在漫天尘埃中。轿车上的人迟迟不下车,原来风砂吞食下的车窗什么也看不见。丁小卫扑向市里二号轿车,给马跃进开了车门。马跃进抿着嘴,一声不吭走出来,憋了很长时间没说话。市里的督查组一行四人一下车就被背景板和背景板前的胡艳艳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踱过去,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又像是直奔主题。这恰恰是丁小卫要看到的效果。胡艳艳把小喇叭放在嘴边开始了解说。督查组和马跃进以及乡里的同志围拢上去,有的仰望高高矗立的“走大道、奔小康”大牌子,有的仔细分辨背景板上的规划图,更多的是全神贯注地听胡艳艳的解说,目不转睛地看着胡艳艳神采飞扬的表情。丁小卫最关注的是胡艳艳的解说是否天衣无缝,是否有感染力,结果他发现,胡艳艳开始有点紧张,不一会儿就进入状态,发挥得很出色。他站在人群后面,但是,胡艳艳和他的目光不时地交叉,胡艳艳从丁小卫那里获得信心,丁小卫从胡艳艳那里看到希望。他兴奋地向胡艳艳竖起一只大拇指,胡艳艳花朵般的脸更加妩媚了。

渐渐地,周围陆续跑来许多当地的农民,挤挤挨挨的,看着电视台的摄影机,听着胡艳艳的解说,有的农民一头雾水,一派茫然,有的忧心忡忡,窃窃私语。丁小卫凑到马跃进身后,因为做了听众,没有上次自己解说时的紧张,不时胸有成竹地补充胡艳艳的解说。虽然是一些插科打诨的趣话,比如,每人送一辆小轿车给督查组的领导啦,和家人或小秘外出旅游啦,但很有感染力,讲得市里督查组的同志不住点头,兴趣盎然。市里带队的领导是一个大胖子,红光满面,像尊菩萨,笑哈哈的,但只有他听得最认真,并不时插话问这问那的,当然都没有逃出丁小卫的准备范围。因此,胡艳艳对答如流,相当娴熟十分自然,言之凿凿,千真万确,加上丁小卫妙趣横生的不时插话,犹如锦上添花,把大道汽车工业城渲染得活灵活现。介绍中,市里督查组虽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从表情上看得出,对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进展情况表示满意。马跃进一手托两家,是主人也是上级,不时以一个局外的上级领导向丁小卫提问题。在胡艳艳结束解说时,马跃进面对丁小卫形成领导对话。于是,以胡艳艳为中心的人群,立即转为以马跃进和丁小卫为中心,仿佛看风景的人一下变成了看耍猴的。马跃进的问题当然主要是针对市里督查组可能产生的怀疑提出的,他问:“丁书记,你们引进八亿美元的项目,我想知道,你们投入的资金从哪来?”“是美国几家财团的投资,资金不成问题。”丁小卫信心百倍回答,只是他的同僚一脸不自信,纷纷东张西望,有的还在捂嘴笑。

马跃进点点头,其实这些他都知道,但是他还是一脸严肃地在问:“那么技术呢,汽车是要技术的呀?”丁小卫发觉马市长今天明知故问,不是早告诉你了吗。但他知道马市长是说出别人的心里话,就回答说:“技术来自韩国现代汽车。”马跃进又点头,似乎什么都明白了,他看着远方说:“要把世代耕作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还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呀。”“其实要不了多少农民,”丁小卫有把握地说,“投产后全是现代化大生产。”“但是农民的问题不是还没解决吗?”马跃进自言自语说。他肯定比丁小卫高明,站得更高,想得更远。这是丁小卫不曾想到的,他没必要那么深谋远虑。市督查组的一位同志对胡艳艳进行了独家专访。丁小卫看出来,那家伙色迷迷地看着胡艳艳,表面专心致志,其实心猿意马。不多会儿,市里督查组对大道汽车工业城了如指掌了,个个表现出兴味索然,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着市里近期人事变动的事。其实,那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他们愤愤不平,小声骂娘;他们唉声叹气,大失所望。马市长一看到时候了,谦恭地对市里带队的胖子说:“还有什么要求给他们提提吧。”那个带队的胖子直摆手,哈哈笑着说:“没有没有,很好很好,是个好项目,是个大项目,全市有这么几个项目上马,我们吃饭问题就不愁了,全市的经济结构就调优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了。好。”这人等于什么没说,说完就上来跟丁小卫握手,意味深长地拍拍丁小卫肩膀说:“功臣啊!”丁小卫丢下胖子,跑上去握住马跃进的手,要留他们吃饭。马跃进婉言拒绝后,上去和湖滨乡两套班子道别。最后,马跃进握住胡艳艳的手说:“解说得不错,小鬼,叫什么?”胡艳艳幸福无比地回答:“姓胡,叫胡艳艳,马市长。”双手抱住马跃进的手,久久不想松开。湖滨乡两套班子自然列队欢送督查组。这次督查,马跃进给丁小卫壮了胆撑了腰,争得了主动。

丁小卫心中有数,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贴心,马市长的问题一问,督查组回去有话写了,他打心眼里佩服马市长的从容不迫和领导艺术。已经上车的马跃进在车开出去一段路后,突然停下来,卷起的尘埃中,丁小卫看到马跃进打开车门向他招手。丁小卫跑上去。马跃进说:“上车跟我去。”丁小卫还有一身事情,特别是想把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的下一步工作再落实一下,但是,既然马市长有请,那就比乡里什么事都重要。丁小卫上了马跃进的车,怕乡里头头脑脑不明白怎么回事,上车就给乡长打手机交代了一下工作,说明自己跟马市长陪市里招商引资督查组走了。在丁小卫头脑中,既然市里专门督查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作为项目引进人和地主理所当然要陪市督查组共进午餐。但是,丁小卫想错了,马跃进叫他上车另有想法。马跃进说:“小卫呀,你发现没有,要养汽车工业城这条大鱼,你湖滨乡这水塘有点小。”丁小卫听出马跃进话的潜台词了,但还是装憨说:“我没发觉,别说三千亩,就是四千亩八千亩土地,我也拿得出来。”马跃进笑笑说:“光有土地就行了吗!你看这路,外商走一次还想走第二次吗?”丁小卫说:“这条路我们已经争取到市里计划,明年就铺成柏油路了。”明显是一个想夺,一个不给,话不投机。沉默一会儿,马跃进不再对丁小卫晓之以理,干脆说:“小卫,我想把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放到市开发区里。”丁小卫第一次近距离吃惊地看着马跃进:“马市长,你这个决定我不能接受。”马跃进对丁小卫这一憨直拒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了,他拍拍丁小卫的大腿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当领导的更要有大局观念,不能屁股指挥脑袋,更不能犯糊涂。你想呀,在黑山市用汽车修造厂、国家汽车目录跟我们争大道汽车工业城项目时,你那三千亩农田还有什么优势?”丁小卫说:“农田当然不如开发区,但是,我辛辛苦苦招来的项目,变成人家筐里的果子,我受不了。”说完,丁小卫没敢把自己对照地级市委文件可以提拔的想法告诉马跃进,他相信马跃进会理解他的心情的。想到这些,丁小卫居然伤心得鼻子发酸,眼泪汪汪的想哭。马跃进动之以情说:“放在市开发区比被别人抢去了强吧?”丁小卫说:“那当然,肉烂在锅里还是肉嘛。”马跃进板着脸:“项目放在开发区,算你乡完成的招商引资任务,第一引资人还是你丁小卫,将来实现的税收也归你们湖滨乡的。”丁小卫听了受用,但还是据理力争说:“全用湖滨乡的农工。”

马跃进笑了:“你还以为造汽车是抬大土,把你们乡的民工劳力都拉上去呀,你呀,哪天调你到开发区做主任,看你还有这么多歪理吗?”丁小卫也笑了。来到市区附近,马跃进叫车停下来,说:“小卫你下车回去,我叫城建局现在就去你那把大牌子起运到开发区去。”丁小卫还想说什么,已经被推下车。他只好打电话叫司机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