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第一政绩
44854700000001

第1章 临危受命(1)

7月下旬,丁小卫刚从白水市政协办副主任提拔到湖滨乡任党委书记。他在全乡干部大会上,烧起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丁小卫把自己的施政纲领归纳概括成又简洁又好记的六个字:走水路、奔小康。会上,丁小卫大谈湖滨乡如何利用湖面搞特种水产品养殖,扳着手指头跟大家算水产品和粮食的对比账。他描绘的小康蓝图振奋人心,令人欢欣鼓舞。突然,丁小卫打住话头,接着话筒里传出咯吧咯吧刺耳的声音。兴致勃勃、群情激昂的乡村干部们颇感意外。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丁小卫的一举一动。原来,丁小卫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振动了。丁小卫瞥一眼手机屏幕上的号码,是市委办的。他在市政协工作时对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和市政协办等“四办”的号码烂熟于心。一般人接“四办”电话都诚惶诚恐。但丁小卫居然把电话给掐了。

他接着讲话,刚讲几句,话筒里又发出咯吧咯吧的干扰声,手机又在桌子上浑身发抖。丁小卫说声:“对不起,接个电话。”人坐着没动,只伸手关了咯吧咯吧响的话筒,当着与会者的面打开手机,原来是市委办主任左逢源打来的。左逢源是丁小卫的好朋友,在电话里跟他开玩笑说:“怎么,刚一阔脸就变,不接电话了,真的日理万机?”丁小卫身为全乡几万人的父母官,正想大干一番事业。又当着全乡干部的面,脸板得皮鞋底似的,保持一副威严,哪有心思开玩笑:“你有什么指示快说吧,我正开会哩。”左逢源一听开会,马上直截了当说:“明天一早赶到市里集中乘车,到南方去参加地级市组织的一个重要招商活动。”丁小卫一听头就炸开了。到基层没几天就感到,乡里去市里开会都是应付差使,没有谁把市里的会议当回事,除非传达非贯彻不可的精神,回到乡里该干什么干什么。因此他对上面的这个活动那个活动不感兴趣。左逢源代表市委给丁小卫打电话,丁小卫居然也不当事,只说:“好,我派乡长去。”正准备关机。左逢源在电话那头火烧火燎地喂喂喂喊:“不行不行!丁小卫,你可要有政治敏感性啊,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都参加的。马市长点了你和几个党委书记参加,你可别不识抬举。”丁小卫走水路奔小康的思路再不趁热打铁,就快要凉了,会场上已经开始嗡嗡地吵吵嚷嚷了。他心烦地说:“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总要一件一件抓落实吧。当家人跑去游山玩水,家里谁还想干活。”左逢源代市长马跃进行令,口气很硬:“小卫,既然你这么不懂政治,那你就看着办吧。”说完,主动挂了电话。丁小卫听出左逢源说话的怪味,有点摸不着头脑。稍稍冷静了一下,才觉得自己“走水路、奔小康”的宏伟蓝图虽然切合实际,但偏离了上级的中心。于是,再接着开会的底气就明显不足,刚才的勃勃雄心锐减,简单说了几句,草草收了场,散会。走出会场,胡艳艳又笑盈盈地迎了上来。丁小卫身后跟着一大帮干部,不便和胡艳艳说话,径直往宿舍走去。

胡艳艳说是丁小卫的远房表妹,其实他也说不清什么亲戚。胡艳艳几年前到南方混了一阵子,回来找人到湖滨乡私立中学教书,算是他在湖滨乡唯一一个算得上亲戚的熟人。丁小卫刚来报到时,胡艳艳就找过他,主动介绍说她是丁小卫的妈妈叫来找他的,要他给她调动工作。丁小卫初来乍到,不想给人安插亲戚的坏印象,就没答应胡艳艳。胡艳艳就三天两头找他,弄得大院里人开始嚼舌头溜眼风了,有人怀疑漂亮的胡艳艳与丁小卫的亲戚关系。可胡艳艳一点不松劲,总是找丁小卫,好像丁小卫欠她什么债似的。今天,胡艳艳打扮得格外抢眼。猩红的头发有点怪异,雪青色吊带衫像挂在衣架上,随风飘舞,身体曲线不断变化。但是,斜挎在身上的长带子小挎包又把那曲线拉得更加分明,惹得身后干部们纷纷驻足回顾,有不知情况的就大声喧哗起哄。丁小卫感受到背后可怕的目光。说不出该如何对付胡艳艳。他在自己的宿舍门口没开门就站住,很不耐烦地说:“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刚来,你的事情放一放,我会考虑的。你怎么又来找我呢?”胡艳艳一点没恼,反而笑了,扭动着腰肢,操着很地道的普通话撒娇说:“我不找你找谁呀,谁叫你是我表哥呢!”丁小卫听着胡艳艳甜润的普通话,心里让熨斗熨过似的舒坦,但对胡艳艳的做法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心想,谁是你表哥?怎么这么小年纪的女孩子就这么世故?看这世道,记得原来这孩子很本分老实的呀。“你不让我进屋呀?”胡艳艳歪头看着丁小卫,那副眼神让丁小卫心头一阵火烧似的。“我要回市里开会了,有事下次再说吧。”丁小卫拔出插进门锁里的钥匙,转身走了。惹不起,躲得起。

丁小卫烦胡艳艳这样的女孩。“表哥,我的青春是短暂的,我不想在农村再耽误了。你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姑妈说你最知道疼人的,我看你当了官就有点六亲不认了。”胡艳艳的高跟鞋在路上敲出咚咚咚的响声,紧紧跟着丁小卫。丁小卫边走边说:“我总要有机会给你才行吧。现在乡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头经费紧张得要命,你挤进来哪有钱给你!”“可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表妹这么瞎混,没个出头之日吧?”“当人民教师多好多光荣,怎么就是瞎混,我真不明白。”“你当初为什么要从政,不教一辈子书呢?”胡艳艳揭开丁小卫有过教师经历的老底。“你——”丁小卫气恼不已。不错,丁小卫是做过教师,但后来赶上一次公务员考试改了行。不过,成功不可复制。别说胡艳艳是撂棍打不着的什么表妹,就是自己的亲妹妹,也不能踩着哥哥的脚步走同一条路的。因此,丁小卫烦烦地说:“我那是赶上招考公务员的机会,你现在不是没有机会吗?”“好了,那有机会一定给我想着。”胡艳艳大人教小孩似的说。丁小卫没理她。胡艳艳把挎包向后一甩,头同时向一边一甩,说句,“再见”,屁股一拧一拧的,风摆杨柳似的走了。丁小卫看着胡艳艳远去的倩影,心想,这样轻佻的女孩子能不出事?……安排一下乡里工作,丁小卫匆匆赶回市区。在路上,他又接到左逢源电话说,让丁小卫给气昏了头: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没有告诉,务必要带上深色西服、领带。丁小卫心想,大热天,往南方去招商,带那西服有什么用?怕是有其他什么用场吧。丁小卫多留个心眼,问左逢源有没有什么任务?左逢源说:“没听说有什么任务,随行南巡,其实是一种政治待遇。”

第二天一早,丁小卫提上密码箱到市政府大院乘车。一脚踏上考斯特面包车,满眼都是熟悉的面孔。市四套班子领导都在。本来,四套班子里,市委书记郝为民兼任人大主任,但他在中央党校学习,余下就两人。一个是主持市委市政府全面工作的市长马跃进,一个是政协主席吴中友。两人全在车上了。不过,让他匪夷所思的是,水玲玲居然也在。坐在后排的水玲玲瓜子脸上浓妆艳抹,像只倒立的葫芦,她跷着二郎腿,细腿山东大葱似的匀称雪白,短裙裹出的大腿让丁小卫有点心动。她正冲丁小卫笑哩。水玲玲认识丁小卫。水玲玲是一招宾馆的领班,名如其人。姓水,又长得水灵,市里抛头露面的人没一个不认识她的。丁小卫心里嘀咕,水玲玲也去招商?车子离开市区,车上开始热闹。最活跃的还是政协主席吴中友。他倡导并经市长马跃进首肯,为消除旅途疲劳,车上每人讲一个笑话。除马跃进和水玲玲外,其他人一个不能特殊,讲不出来的,讲出来不能令人捧腹大笑的,令人捧腹大笑而内容肮脏的,拾人牙慧翻人筐底的,等下车就餐时一律罚酒。于是,你一段,我一段,争先恐后。荤段子、黄段子,政治笑话,民间趣闻。有的丁小卫闻所未闻,听了忍俊不禁,有的他虽有所闻,说者又有新的创意,不得不佩服。一车上的男人们浪笑翻天。有的笑话含沙射影直指水玲玲。不是宾馆领班,就是服务员。水玲玲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左右不了局面,针对她的段子还是不少。尽管有些不堪入耳的故事,她也只好红着脸听下去,看着窗外,捂着嘴在笑。正在丁小卫笑得前仰后合之际,吴中友点他的名:“丁小卫,轮到你了。”丁小卫像冷不丁让人砸了一下,发懵。笑话听了不少,手机里段子也不少,但从来没往心里记。现临时抱佛脚,搜肠刮肚却怎么也找不出一段笑话,才发现自己平时没有积累这方面的东西。听过别人的东西不是觉得不屑一记,就是嗤之以鼻,如风过牛耳,想不到那些无聊的东西还会在一些场合作为工作任务。

由于丁小卫拖着不说,车上气氛一时沉闷。吴中友犯急,用了激将法:“小卫你是想喝一瓶双沟酒,还是讲一段笑话了事。”丁小卫难为情。吴中友是他的老领导,老领导布置的任务,又不是搬石头填海,只不过是嘴皮子那点功夫,哪能不尽力完成呢。但丁小卫拱手请吴主席开恩放他一马。他不是说自己不会说,而是说实在觉得那些笑话难以启齿。这就让车上好多人反感,仿佛他丁小卫是个正人君子,别人都成了龌龊小人。吴中友当然更容不得小卫这样,他说:“小卫,别把当官当了不起的事,一本正经有一品似的,活得累不累呀。”一向牢骚满腹的吴中友这话好像还是说给别人听的,马跃进就打骡子马一惊地说了句:“小卫就随便说一个吧。”丁小卫更没有理由拒绝马跃进的命令了,也不敢向马跃进求情开恩,但肚子里实在没货,说不出来。这时,身后的左逢源拍拍他的肩膀,递给他手机。丁小卫接过手机一看,彩屏上显示一条一条笑翻天短信。丁小卫手机里也有,但从不保存。左逢源送上手机,他如获至宝,大声宣布说:“有了,我说一个。”他照着手机上的一条短信念下去,“干部要四化,开会说套话,汇报说假话,对下说脏话,没事说笑话。”念完自己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