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44851200000076

第76章 刻意向员工隐瞒坏消息

情景故事

有一家广告公司坐落在湖边,暴雨来临,湖水泛滥,此时,对于公司内50名员工进行紧急疏散才是最妥当的做法,但是由于客户的工期逼得很紧,公司不愿意让疏散工作滞后了工期的进程,于是便决定让部分在一楼工作的员工搬至二楼或三楼继续工作,其他员工需要到45分钟行程之外的临时场所办公。

管理者根本没有向员工解释公司目前的不利处境,也没有向员工告知答应客户的工期完成时日迫在眉睫,只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发布了一个态度强硬的通知,通知写道:“鉴于工期紧张,大家必须坚守岗位,无一例外。”结果,通知下发的当天,有5名员工以生病的理由提前离开公司;第二天,50名员工只有15名到职,其余的35名员工或者打电话请病假,或者干脆不露面。

问题分析

广告公司管理层处理危机的失当之举,不仅没有使公司更好地应对危机,反而使公司的境况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向员工隐藏坏消息很可能导致员工的报复,他们很难在主管的谎言中与公司同舟共济。

公司内,除了有正式渠道用于信息的沟通外,还有很多的信息在非正常沟通渠道得到散播,员工之间的私下交流常常导致一些机密信息迅速成为人尽皆知的事实,尤其是当企业发展遭遇危机时,小道消息的传播更加猖獗,每个员工都极力地探听小道消息,以抚慰内心的不安感。因此,企业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时,主管一味地粉饰太平,告诉员工所谓的危机只是空穴来风,很难使员工完全信服,因为除了能从非正常渠道捕获小道消息外,员工作为与企业息息相关的人,他们很容易从身处的环境中嗅到危机的气息。主管的这种做法,不但不能稳定军心,还会使员工对组织产生不信任感、憎恶感,他们会认为公司只是把他们视为危机的陪葬品,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管理讲堂

在经济管理学领域,有一个名词叫“鸵鸟政策”,这个术语根据鸵鸟的习性而来,据说每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把头埋到沙子里,以为这样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了,殊不知,自己大大的屁股露在外面,更加引人注意。“鸵鸟政策”指的就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管理政策不能及时随之变化,从而导致决策失误。也就是一种自欺自慰的政策(自我欺骗政策)。

鸵鸟政策启示管理者,在危机管理中,最关键的就是让员工知道真相,这样你才能取得员工的信任,共度难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的关系庞杂,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危机的眷顾,比如偶尔的产品不合格引来的质量危机、公司应对媒体失当而招致的公关危机、严重的资金危机以及由于发展不善而引致的收购危机等。当这些危机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团阴影时,唇亡齿寒,企业内部的员工自然也会受到牵连,或者所隶属的部门产生了变更,既有的人事关系全部被新的关系所取代;或者薪酬政策受到了冲击,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薪酬政策;最坏的可能是,员工成为裁员的牺牲品,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谋生之所。

因此,企业的员工总是对危机持敏感的态度,因为一场危机很可能把他们从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席卷一空。管理者用谎言搪塞员工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打探,只会加重员工的悲观心理,对于解决危机于事无补。

正确的策略是,主管应遵循危机管理的三原则,以真诚的心意使员工与企业共度难关。

原则一:主动向员工求助。当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遭遇危机时,管理者要把企业的真实情况告知下属,并积极寻求他们的帮助,员工身为企业的被雇佣者,并不意味着他们有应对企业危机的责任心,管理者应坦率地向员工说明他们的帮助对企业度过危机非常有帮助,并对他们的贡献表示谢意。

原则二:选择最佳的沟通方式。广告公司的执行董事以强硬的方式要求员工坚守岗位,虽然是在危机时不得已的举动,但却使员工感到自己没有受到尊重,从而更不愿意遵守通知的规定。对于管理者而言,选择何种沟通方式也很重要,如果执行董事能通过员工例会的渠道温和地向员工传达公司的要求,将会降低员工的抗拒心理,使员工站到企业这边来。

原则三:事后犒劳员工。公司度过危机后,应举办个感谢会,向在困境中支持过公司的员工表示感谢。并不是每个员工都会对遭遇危机的公司表示一如既往的支持,如果组织内存在着愿意与公司荣辱与共的员工,管理者应该对他们的忠诚表达谢意,这样会促使员工更加忠诚地为了公司的发展尽职尽责。

去梯言———

在危机来临时,主管只是做一个把脑袋藏于沙土里的鸵鸟,向员工隐瞒一些坏消息,不仅丧失了让员工与公司同舟共济的可能,而且还会遭到员工的心理抵触,因为一味地粉饰太平既侮辱了员工的智商,也无形中把员工推到了公司的对立面。正确的做法是,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开诚布公地向员工告知影响公司发展的坏消息,然后,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