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有多名同学和老师证明该学生一贯表现良好,以往并无盗窃记录,来自于农村,生活节俭、朴素。但学校坚持认为,所谓的“组装”就是偷盗,而且数额已达到300元的校规的处分标准,因而将该生勒令退学。
在庭审中,很多人对此案提出不同的异议:在主客观上,这一事实行为与“偷”确实有着界定区分上的把握失当;学校和自行车主对这一“偷”的行为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假如学校教育管理到位、假如自行车主遵守校规,这样的事情就可能不会发生;该学生所犯的错误是否严重到非得勒令退学不可的地步?
一位记者说:“对一所学校来说,少一个学生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这个肩负着一家人的希望、忍受着家中经济贫困而求学的年轻人来说,读书、升学、找一份工作、幸福的生活是他一生的指望。在中学阶段,由于一时失误的这样一个弱小者,背着这沉重的包袱,他今后的路将怎么走呢?”处分太重了,缺乏以人为本的关照和谅解。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既应当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将来,即关注学生的基本权益,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当行为,通过恰当的方法来平衡这两个目的。
3.管理规范的合理性
管理规范的合理性源出于“行政合理性原则”一语。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管理规范的实施,国家教育法制订出了一些相应的原则,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制约,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为行政合理性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发展,学生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人们不再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逐渐承认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后仍然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因此,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也是对学生和教师基本权益权利日益重视的体现,是现代教育法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合理”与“合法”是两个在量、质方面均有被同含义的描述指标。行政合理性原则不像行政合法性原则所要求的那样彻底和严格,否则自由裁量权将失去存在意义。
现在的问题是:在制定校规校纪时,学校如何才能够把握好适度的自由裁量权呢?
首先,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原初动机要“善”,出发点要符合教育目的。比如,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为了教师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环境条件,维持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最终当然是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利于教师的权益的维护,而不是为了歧视某类学生、剥夺某些学生的权益或造成教师的困窘。
其次,学校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应当考虑该制度相关的合理因素,剥离不相关因素。究竟哪些是相关因素、哪些是不相关因素,应当根据每一个具体制度及其所针对的事件主体来讨论,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说法。例如,在制定学生升留级、文理科分流、三好学生评选规则等制度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形象评价以及学生本人的志向等因素就是相关因素,而学生的容貌、衣着等则可能是不相关因素。
最后,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还要做到合乎情理,兼顾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保护学生教师的基本权益。在制定的校规可能对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五、学校管理与校长
1.校长的角色效应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出现。在长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的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校长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应该这样认识:校长是教育思想之魂,办学方向之魂,学校文化之魂。成功校长引领学校成功,平庸校长导致学校平庸,拙劣校长则把学校引向歧路。
当什么样的校长?
要当追求卓越、追求和谐、追求成功的校长,当有思想、有愿景、有个性、有创新精神、有办学绩效的校长。
怎样对现代校长角色进行科学定位?
正如一位资深校长所说:“校长是家,不是官,不是商,不是神。”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山大学王秀南教授就把中学校长分为官僚型、市侩型、学究型和师表型四种类型,其说法都是很有见地的。
在现代社会,校长已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创造自己的人生。现代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学校法人代表,学校工作的组织者,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实践者,教育思想的引导者,师生员工、学生、家长及学校所在社区的服务者,学校未来发展的策划者。经营学校,研究学校,发展学校,是新时期条件下每一位校长的工作实践。在当代教育背景下,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校长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校长必须充当多重角色,才能办好学校。
当什么样的校长,校长必须把握自己的本质角色,协调好各种教育主体与事件的复杂关系。校长尽管扮演多重角色,但是要认识和把握其本质角色,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学校办学必须以教育为中心,以教学为主,“校长素质是关键,教师素质是主体,学生素质是目标”,这是20世纪90年代四川省西昌市的提法,至今还没有过时。应该认同这样的说法: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校长的第一任务,短于教学、不抓教学管理的校长是不合格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很有见地:一把手校长指导教学,分管领导入微教学。校长在把握本质角色的同时,要协调好各种角色的关系,善于分配,善于分权,学会“弹钢琴”。人非圣贤,但人确有各自专长的一面,发挥各自的特长,为教学服务。
要走适合于自己学校发展的路,走特色化之路,做一个有个性的校长。在学校日益社会化的今天,只有坚持本土化的实践,坚持自己的个性、特色,不盲目跟风,不“东施效颦”,才可能实现学校的发展,取得卓越的效果。办学实践表明,学校领导有鲜明个性的教育思维,学校就可能出现不一般的发展,反之,没有个性化的决策就难以有学校的办学特色。
要立足学校,和学校共生发展。学校是校长立业之基、成才之本。尽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烦琐的、平凡的,充满着矛盾,很辛苦,但恰恰就是这些烦琐、矛盾、辛苦,成就着人的成长与发展。离开学校工作,人的发展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校长成功之花植根于成功学校这块沃土之中。学校执政者要有一种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执著追求,积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做学者型校长,做专家型校长。
2.校长的决策管理
“当什么样的校长,办什么样的学校”,这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坚力量的校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校长自身的角色认同,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走向。